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982|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看完此贴,我敢说我们的教育完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9 13:4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完此贴,我敢说我们的教育完了

看完此贴,我敢说我们的教育完了!(转自天涯)侄子回答的是:π的含义是圆周率。竟然打的是×
   

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儿子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

它的题目是这样的: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 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教师一看,说:「棒,分析得好。」,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A,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总是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
  
  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
  
  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
  
  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我看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磨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 2015年至2020年之间。
  
  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
  
  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
  
  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
  人家是在培养能力,而我们是在灌输知识,这是值得省思的部份
  
  看外面的教育咯
  
  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我震惊了!
  今天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带回了2套侄子的考试试卷,我很好奇,拿过来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后,我震惊了!这是什么狗屁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希望吗
  
  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我看到了什么!
  
  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学读书,有这么几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这2句。好奇的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么?
  
  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
  
  但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不能喜欢?就一定要喜欢“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对比这2句,我也喜欢“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再看别的试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请说出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是哪个国家创造的”,侄子不知道,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上BAIDU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莫非我吃块猪肉,还一定得知道它是哪个养猪场养出来的?
  
  
  最后有个题目让我彻底崩溃了:请用一句话说明“ π ”的含义。侄子回答的是:π的含义是圆周率。竟然打的是×,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学说读的是理科,我马上问她,π是什么意思,她说圆周率啊。
  
  两个人狂汗,问了侄子半天,他也没说明白,大概的意思是,标准答案是: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我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19 14:10:2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以前看过,但是还是有点触目惊心。喜欢国外的教学方式,要是我们的教育也象国外那样该多好啊!

[ 本帖最后由 menghuan 于 2011-1-19 14: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9 14:47:1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就当笑话看吧,还能怎样?
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烙印,这个姑且是近期教育的一个小印记吧,过了若干年,再看这个和现在看范进中举类似的感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9 18:03:3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我们的教育,让大人和孩子又想哭又想笑。。。然后是冷汗一阵阵。。。

希望在哪里?哪里能找到希望?

现在的教育和范进那个时代的教育好像没有本质的区别。。。

指望我们的教育,呵呵,从头到脚寒到骨头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9 18:31:12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第一的结果

领导逼校长,校长逼老师,老师最终逼学生;学校的荣耀、校长政绩以及老师的奖金首要靠的是成绩,成绩是老师吃饭的工具啊!

分数第一的后果就是产生无数的考试机器,无数不能独立思考以及发散思考的学生。

我对于贴中所描述题目的答案只有唯一一个感到深恶痛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19 22:28:1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样的教育才符合国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4 10:24:57 | 只看该作者
莫激动莫激动.  家长辛苦一点, 尽量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4 11:43:41 | 只看该作者
确实问题不少,但也不能完全否定现在的教育模式,要历史的看待这个问题,否则的话会枉然绝望、自陷偏激,最终真的落后于时代。
首先,教材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口号式的文章已经绝迹,意识形态式的说教少而又少。换之以更多样的取材模式,古典、近代、台湾、当代,这些文章与上世纪80,90年代很不相同。不仅仅是语文,物理、数学、英语教材都有很多进步。北京小学英语课改书中,每单元都有PHONICS拼读练习,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当然,进步固然可喜,提升还需努力,教材中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适合儿童的近代当代文学作品少得可怜,不得不大量引进国外译作充实。更有甚者,将一些名家作品改写以适应教材的要求。这是没办法的事,应该惭愧的是父辈、爷辈,是国人前几十年亏欠孩子们的。
再者,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教师。教师同我们一样是时代的产物。在自身受教育阶段时,既受应试压力的左右,又被教条灌输所影响。而今当面对新时代的孩子们,他们又能怎么样呢。看着这些同龄教师,不禁想到当年(80年代)我们的老师,那是多么的不同。那时的教材很差,可老师出色。记得高中的物理老师,物理课讲得是绝对顶级,文笔也是出类拔萃,填词作诗令人瞠目。现在这类准旧文人已经绝迹,而大众却更加觉悟,教导者却矮下了,可悲。
我们的教育谈不上什么完了,充其量是还处于谷底。但归根到底,中国孩子只有在中国长大才能称其为中国人,任何国外接受基础教育都会有另外的遗憾。家长多努力吧,再有就是等待。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1-1-24 11:4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V3V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4 15:29:16 | 只看该作者
啊,看到日本那段太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8 08:48:23 | 只看该作者
最好的伴随着最坏的。这个度很难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36 , Processed in 0.20518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