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双子的面包房--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3 16:4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样?

昨天在群里和一些妈妈聊天,有家长让我推荐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坐在那里,呆呆的想了好一会。真是不知如何介绍?其实很多天了,天天看朋友们给我的留言,无形中面对了一群百般无奈的家长。。。。。。一群可怜无助的孩子,真是越看心里越沉重。所以几篇博文都写了一半,一点心思也没了。

下面摘出一位妈妈给我的留言,就这个妈妈所说,讲一点孩子的现状。

双子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儿子今年十一岁,读五年级。开学到现在,感觉他一点都没用心读书,而且现在他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你说字写错了,他说错了就错了,你说不好好读书,他说不得行就不得行,你说不吃苦怎么能学好东西呢?他说我没有这么傻,为什么要吃苦?总之,就是这样,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我无从教育。特别是语文,最不喜欢听写生字,但错别字很多,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他说,该讲的也讲了,真的没辙,很想你在百忙之中给我指点招,而且他很爱打游戏,现在家里的电脑都是上了密码的,我怕他以后会上瘾啊,多谢了。

这个留言虽然极端,但非常有代表性。1、孩子不爱学习;2、孩子怕吃苦;3、孩子没有是非观念;4、没有生活中的朋友,只好到游戏,虚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我看了心里很痛: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来起去只有一句话:现在二十多岁以下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原本就是整个国家为了求得生存,求得发展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事。好像除了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过的事。事实最后演变成历史强加给这代孩子的,让其生下和成长中,大家统统没有兄弟姐妹。其结果:这是心灵孤独的一整代人。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全新话题:从小到大物质丰富,精神孤独而烦恼的独生子女。

这些孩子不是一个人,一群人,是整整一代人啊。我们再用所谓的儿童心理学来套,如何有用啊?的确现在的孩子事太多了,烦恼太多了。为什么啊?

群中有个妈妈说我们的童年非常幸福。我回想了一下,不得不说:这只是一个回忆。其实每个人的童年,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肯定一点幸福的感觉都不会有。

而我的童年,回忆起来也会有幸福的感觉。为什么?

1、难到真是我们当时读书少了?其实我们小时候一样要读书,要认真读,也要考试,为了学习,早上五点多起,晚上很晚睡。记得有个教师语重心长得说:你们不好好读书,将来要后悔的。事实也是如此。

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记得姐姐不想读高中,从不打人的妈妈,一个耳光把姐姐打进了高中。这些我今天都不会忘记。

可以说历朝历代没有哪个人真喜欢读书,真喜欢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学习都是为了长大能有生存的本领,这是地球人理所当然并且不得不去做得事。

2、难到真是我们玩的多?其实小时候要做很多的事,睁开眼睛,就要做家务,烧早饭,还要上学。回家除了作业,还要帮助大人做更多的家务,承担很多,可以说,每个孩子几乎如此。老大可能要做更多。当然同学大都住一个院子,大家可以成群结队一起玩一会。

3、难到是被大人理解,不打骂我们?其实我们一样可能为做错事而被打,被骂或被罚。几乎都有,多多少少而已。

所以我们幸福吗?

其实除了读书,家务。还要面临更多的事:读完高中,没得大学上,还要面对待业的困境。我十五岁就高中毕业,只能在家待业,当时想读书只有一条路,上工农兵大学。为此下了一年乡,大学生没推荐成,回来当临时工。不知受了多少气。招工排队等了很长时间,因为考的好,当了车工。天天三班倒,当时就发誓:一定要上大学。每天下班就是夜校,上班的空间就是看书。最后考上了大学。

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磨难,所以才有了很多故事和回忆。才有了我们小时候的不开心,被强行的遗忘在了记忆的角落,留下了最最的美好。

的确我们吃了许多苦,也有同样多的烦恼,为什么现在想想反而是幸福?想来想去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兄弟姐妹。

我们这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有意外之事发生,兄弟姐妹会相互帮助,当然也会有相互拆台的行为,无论如何,大都是在孩子们之间发生,努力寻求也是大家一起。也就是生命的最初过程,无意找到了一个宣泄出口,并懂得了只有担当,才能共享。而成长过程及成年时期又有相亲相伴的兄弟姐妹,反而父母的教悔很少,有的只是他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就有了所谓的幸福。而我们的孩子反而问题多多。苦恼多多。

写了一半,主要的没写到。朋友们先看,我接写上面的问题: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二)写了再发上来。

这个系列我后来写了三篇。双子的面包房中有。请朋友看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427a80100mun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1 , Processed in 0.07622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