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23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曼半年多的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5 14: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3个半月开始用杜曼方法的。大概坚持到孩子10个月大吧。
现在孩子快一周岁了。我们基本停止杜曼方法了。
当然了,以前买的很多卡片还是偶尔给孩子看的。
另外给孩子报了个早教课,老师上门每次20分钟左右,每周1、3、5早上上课,内容有小游戏、老师唱歌、当然也有闪卡。每次孩子看闪卡都巨认真。大部分上课时间,孩子都很配合,效果挺好的

所以,杜曼七田真的方法在我家孩子生活中,只占用很小很小的时间,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仅仅是很小部分。
这样亲子关系很好,家长和孩子都没有压力。
故此,给家长们提醒:切不可夸大杜曼的神奇作用,而花费太大精力在杜曼操作方法上。
除了“老易”版主的观点之外,我还要说:孩子未来的成功更大一部分是在情商EQ上。也就是在与人相处、沟通上。而不在智商IQ上。

与人打交道是最难的,所以每天要带孩子出去与小朋友玩耍,认识真实的万事万物,发展情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善于与人相处、特有人缘、能说会道口才好的高情商的人;而不希望是个每天对着电脑的、自闭的、毫无生活趣味的高智商的人

所以,我家的小人,每天一大早就要大声嚷着出门玩,追着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球,牵着手到处玩:抓小石头、抓小草之类。我觉得这远比给他闪卡有意义得多。

其实,用杜曼七田真的方法,孩子一定能较快认识卡片上的图片和文字。因为孩子实在是很聪明的。只要指着某样东西说3次,下次问他,就能指出来。所以孩子反复闪示后,认识卡片上的图片和文字实在太正常了。家长不可沾沾自喜。卡片上的与现实的真实物体是有差距的,卡片实在太片面了太容易曲解了。“老易”版主已经质疑了这种方法,我大体上是赞同的

总结下:我的意思是杜曼方法只是早教的一种方法,不必太热衷,不必劳民伤财地搞杜曼。要轻松看待杜曼、轻松实施杜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1-5 14:57:56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好!支持楼主!

总结的好!支持楼主!
闪卡不能成为一种负担,只能成为一种游戏!家长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否则会搞得自己和小宝宝疲惫不堪。
杜曼闪卡在我家每天也不超过3分钟;看图画书讲故事时间10-30分钟不等;听经累计时间1-2小时不等,当然是在他玩、吃饭、睡觉前的时间作为背景音乐播放。
其余大量的时间全是玩,室内和户外。
遗憾的是我本人不会教他做小游戏和唱歌跳舞,只能陪着他随意地玩游戏或玩具。更无条件请早教老师上门来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1-8 18:15:07 | 只看该作者

认识上基本是错的。


多曼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一个容量更大的脑。
需要持续地开发,luogq 的孩子已经停了,那么以前的开发结果三岁后就很难看到了。
以前做的闪卡工作前功尽弃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0:56:57 | 只看该作者
闪卡方式自己偶尔还在实施。早教课中间都有很多的闪卡

要说的是,根据实施经验,如果要达到杜曼要求的强度和次数,我觉得对于正常发展的孩子是不切实际的。枯燥的圆点卡看这么多次、这么多天,谁能不烦呢?即使成人也不愿意天天看这些圆点吧,何况是敏感好动的天真孩子呢。我觉得严格的杜曼方法确实很适合不能动的脑瘫的孩子,但对于正常孩子来说,不可能完全实施

看卡片与看电视一样,都是平面的、二维的图像。而真实的世界是立体的、三维的。
看卡片与看电视一样,都是被动的、只接收不输出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看电视对孩子没好处,我们都禁止孩子在2岁前看电视,不仅因为电视有损视力,更重要的是电视这种被动接收的活动、二维平面图像对孩子大脑发育没有好处。从来没有人说看电视能提高孩子情商、智商的。看电视多的孩子容易自闭、孤僻。我认为看卡片多的孩子也有这种危险。--关于这一点,听朋友说她亲眼见过杜曼进行很多的孩子就有这种倾向。因为杜曼太多而人际交往少,显得木讷多

孩子大脑发育需要的是主动的、互动的、多维的活动,比如与小朋友的游戏、与大人的对话等等
这才能极大刺激并增多大脑神经元的触突数量,从而开发大脑。


我以前来到这里,看到很多妈妈自己上班,在早晨和晚上还坚决进行杜曼,我很佩服。现在我想说大家应该避免盲热多些理性思考
可能杜曼不是最佳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1-9 14:39:38 | 只看该作者

如此不甚了了

多曼从末要求过什么强度,不知楼主的话可有出处?还是自以为是?
看圆点只是前面一小部分内容,谁说过要你天天给孩子看了?又是自以为是。

阁下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反而说得头头是道,很是佩服地。

禁止2岁以下孩子看电视,仅是你家家规而已。科学依据是什么,你说得清吗?

做学问需认真。


不甚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1-9 15:20:01 | 只看该作者
有个人射箭很准,他先射箭后画把子。



[ 本帖最后由 my_coffee 于 2010-11-9 20: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0:56:14 | 只看该作者
杜曼经典5本书上说:对于每种卡片,每天闪3次、每次5张卡。每天用1张新卡换1张旧卡。
例如,如果每天进行圆点卡、汉字卡、百科卡三种,则每天共闪9次。当然亦可以将不同种类卡合并在一起闪,就是每次闪圆点卡5张、汉字卡5张、百科卡5张,每天闪3次。

任何一个做杜曼推广的人都会告诉孩子妈妈:最好是每天闪3次,最低强度是每天闪2次。闪卡速度是小于等于1秒钟一张(也就是可以快于1秒1张的速度,甚至可以说是越看越好)。闪示次数多且每次卡片数量少的效果要好于闪示次数少且每次卡片数量多的效果。

对于圆点卡算式来说,要连续看2周,每天9个算式,即看完14*9=126个算式之后,才能进行下一种算式

以上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杜曼操作方法。杜曼提倡的是每天进行,要有强度要求。否则效果没保证,就不是准确意义上的杜曼方法,仅仅是闪示卡片。

论坛上很多上班妈妈在上班前和下班后都多次闪示,以便保证杜曼要求的强度,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的。

我是孩子爸,孩子妈是全职妈妈。即使是全职妈妈,从我家实施的经验来看,我家是坚持不下来的。即使勉强坚持,小人也不开心。

我逐渐从杜曼的狂热回归到理性。现在杜曼方法在我家仅仅是一种闪示卡片的游戏而已,有时候用卡片做各种游戏;有时候孩子拿到一张卡片我们就说卡片内容,小人拿到自己喜欢的卡片就开心,不喜欢的就扔掉。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我越来越觉得杜曼这种快速、机械的闪示的方法,很像看电视。你们觉得呢?都是快速闪动的画面(其实杜曼七田真提倡的是只闪图片,只是传到中国,被发展成闪汉字、英语单词了,家长被冯德全误导了),孩子只需盯着看就可以,无需任何互动
但从来没听说看电视能开发右脑、全脑、潜脑!

每个孩子都喜欢看电视,即使几个月的孩子都喜欢看。没有不专注看电视的孩子。但这种专注不是真正的“专注力”。这种专注恰恰导致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的不专注。
看电视的利弊大家都清楚。反正在我家原则上是孩子小时候不看电视。为此我家自从孩子出生就将客厅电视撤掉了,尽量提供孩子最大的爬行玩耍的空间,在孩子活动范围内没有电视,小人从来没有看电视的概念。每天陪着玩,做积木,唱歌,欣赏音乐,做辅食都忙不过来呢

这是我们家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而已

[ 本帖最后由 luogq 于 2010-11-11 11: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11 15:35:43 | 只看该作者
15张*1秒=15秒,每次15秒,三次不过45秒。

45秒是一个不能克服的强度?
楼主的靶子画的不大好哇!

每次都写一大段,送你8个字:勤于打字,懒得动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11 16:19:4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大家的说法,我只是觉得,凡事都没用完美的,也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就像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性一样,大家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觉得只要宝宝喜欢就是好的,没什么好争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1:10:4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大家的回复。多谢诸位的不同观点
希望各抒己见

在半年之前我也是与my-coffee一样热衷于杜曼七田真的,也头脑热热的,买了所有卡片,也做自制书了。
前面说过在我家的早教课上,老师每次闪卡很多,也很快,而且孩子都专注地盯着看的。
我们自己闪的时候,只要是新卡,孩子也是盯着看的。
所以每次45秒时间的强度是能坚持的。

但问题在于杜曼方法的意义。因为我发现孩子在看卡的时候是不笑的,是面无表情的。而孩子在和我们玩的时候,即使简单的游戏,简单的声音,都能把孩子逗得呵呵笑。
我是非常喜欢听孩子笑声,看孩子笑脸的。--这就是我越来越对杜曼不热衷的原因。
论坛上有的妈妈赶时间给孩子闪卡,到最后孩子都哭了,还坚持闪--我除了对这位妈妈持之以恒的精神表示敬佩外,无话可说

版主“老易”的文章还是很有思想的。西方教育方式也很值得借鉴。冯德全的方法是我很反感的
我觉得诸位家长要冷静看待杜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07 , Processed in 0.09921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