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部保暖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人的足部处于下肢末端,远离心脏,下肢血液循环又是逆行向上,受地心引力和人体重力的影响,血液循环较慢,血液供应比身体任何部位都少,足部的皮下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较差,所以足部的温度较低。数九寒冬时,人体为防机体散热过多,末梢血管收缩,使得人体血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造成心血输出量降低,足部表面的温度会更低,因此我国民间素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的说法。
足寒伤心,脚受凉受冻后会伤及全身,尤其可危及心脏。所以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免疫力下降,此时,潜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人,并大量繁殖滋生,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还可引发胃痛、妇女痛经等多种疾病。尤其是病人和老年人,脚部的保暖更重要。冠心病人,脚受凉会诱发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糖尿病人如果不注意足部保暖,出现冻伤,可能导致严重感染。注意所穿的袜子不要太紧,以免妨碍足部的血液流通。由于冠心病人容易出现下肢水肿,所以袜口宜松不宜紧。因而冬季注意对足部的保暧,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小。
现代人们家里装修很好,也相当讲究,一般要求脱鞋进屋,夏天的时候更是喜欢在家里吹着空调,打着赤脚在地砖或者大理石的地面上(木地板稍好),但殊不知正是这些引起身体寒凉,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
对于儿童来说,足部保暖相当重要,一些妈妈夏天给孩子打光脚,以此锻炼孩子的感统协调性,殊不知地面寒凉,容易导致孩子胃肠功能紊乱,脾胃失调,孩子不爱吃饭,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家长以为是缺这缺那,孩子生病,家长最着急,到处求医问药,补这补那,也许只是小小的足部保暖没有做好。建议妈妈们夏天在家的时候也要给孩子穿上袜子,不可以让孩子光脚在地上行走,一方面起到保暖的效果,另一方面光穿袜子不穿鞋,可以增加孩子触觉感受,对于预防感统失调也很有帮助。另外有些袜子底部特别添加防滑粒,这样孩子既不容易滑倒又对孩子的脚底起到按摩的作用,是妈妈们的聪明之选。
足部保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足部保暖除选择宽松、柔软、保暧性能好的鞋袜之外,易出脚汗者,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双足的表面温度宜维持在28℃~30℃最为舒适。
2.冬天应每天坚持热水泡足,以确保足部的血流畅通,水温可控制在55℃~70℃之间,用热水泡足,尤其在临睡前泡足,可行气活血,舒筋通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若在泡足的同时,再对足心足趾的穴位进行自我按摩,还具有消除疲劳、有助睡眠之功效。孩子用温水洗脚即可。
3.睡觉时尚可在足底放置热水袋,这样既可避免脚底受凉,又可温暖被窝减少寒冷刺激,使人尽快入睡。
4.冬季加强足部的运动锻炼,能促进与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通过提高体温来确保足部温度不致于过低。
[ 本帖最后由 如果 于 2010-10-14 21:20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