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岁(08.7)男童Levy听经记录

[复制链接]
3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22:3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opping66200 于 2011-9-21 08:15 发表
新叶不用内疚对LEVY的打扰,送你们一段我在微博上看到的话,非常喜欢。

一人追求完美,活得很累。禅师对他说:“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 ...


谢谢,我也常告诉自己尽力就可,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如理想中如愿。
有时候对Levy发火后,会告诉他,妈妈也是有脾气的,会生气的,让他不要挑衅妈妈。只是尽希望不是情绪之火,而是对他的客观行为上的发火。
入园后,可能孩子白天在学校还是会受到一些委屈,但是又不会主动表达,脾气有些暴躁,我也尽可能地耐心又耐心,今晚读论语他不断问这样那样的问题,火又上来了,我深呼吸深呼吸,好在很快平息了自己的情绪。
不论如何,孩子还是希望家长多对他笑笑,有时候他故意闹出一点小事,我有时会被他的小顽皮逗得笑了,他会反复问:妈妈,你怎么笑了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opping66200 + 2 + 2 真好, 共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22:45:47 | 只看该作者

9月21日 levy3周岁1个月21天了

Levy:晚上跟读邶风《柏舟》五遍,然后唱读(胡乱吟诵)《召南》一遍。对这种读法还是没有压力,levy没有说不想读了。不过都没有指读。后我跟着《我爱吟诵》上的第一首学,他也跟着读了几遍。

妈妈:阳货:38遍。 读满30遍用繁体竖版。用繁体,想后面看译注的时候不费力。
      一早起来读了一遍《弟子规》,终于从去年的心理抵触,到现在的平稳接纳。搜了蔡旭礼的《弟子规》讲座来听。
      看了陈琴的吟诵教学视频,觉得孩子们读的真是不痛苦,而按照陈琴说的到了毕业,孩子能背十来万的量,也真是了不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opping66200 + 2 + 2 蔡礼旭的幸福人生讲座, 也对我很有帮助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06:24:00 | 只看该作者
昨晚levy就跟读了一遍《柏舟》,他很烦躁,自己玩的时候一点不顺心就不耐烦。我自己读了一小时时间才读了四遍,总被打断,索性不读,想抱着他安慰下,每天接园后总在外面玩有两个小时,回来匆忙做饭吃饭,读书,和我们一起玩的时间少了,还是要多陪在外面玩玩,并且要参与其中。然后和他一起用椅子被单搭了一个帐篷。用两根棍子坐在帐篷里打架,我想躺在他的腿上他怕痒动了下结果让我的嘴唇撞到了椅子上,我捂着嘴钻出来坐到沙发上,儿子一下子哇啦地哭了:这地方太小了,你不要躺在我腿上,我会弄到你的。我赶紧跑过去,告诉他,没事,有点疼,但是妈妈不怪他,宝宝也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的。撞得结果是嘴唇紫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opping66200 + 2 + 2 孩子有时的烦燥不只是情绪有关, 还可能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1:10:07 | 只看该作者

成功的转变:为孩子读论语转变到为自己读论语

要说这一年里买了一二十本的经典著作,为的都是孩子,很想把这些都给他灌下去。
但自这半年来自己的不断调整,近几日发现自己读论语从为了孩子读转变到了为自己而读,自己读好了,孩子岂有不收益的道理呢。

刚又阅读到果行转的《 钱穆先生论《论语》读法》,真的是好文,这里不是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读古书了吗,何来有那么多的读经方法,所有的读经方法的提出,都有个假设的前提基础:坚持不下去。若做妈妈有颗能坚持下去的心,读经的方法应该是一个最不是问题的问题,若是问题也是最没有水平的问题了。但新加入读经行列的妈妈们肯定都有这样的经过。

上午读论语,老公再次批评我读的不够抑扬顿挫,而且是句读不明。在读到“期已久矣”“期以可矣”。我都读成“qi”,凤凰和召南版本的都是“ji”。正蒙教育中心的繁体竖版中第一个是“qi  二声”,第二个是“ji”。一个表示时期,一个表示周年。我更接受后者,具体如何等以后看译注了。不懂得先跳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14:29:47 | 只看该作者

开贴一周年,结束此楼,开新楼。

一直以为这个楼是去年十月份开的,没想到原来是9月份就开了,磕磕碰碰地坚持了一年之久,虽说儿子读经并不顺利,但我这个做妈妈的坚持读了一年,没有特殊原因几乎没落下过一天,虽然与论坛里很多妈妈相差甚远,但对于我这个不善坚持又有些懈怠的个性来说好歹是一种实在的进步。

    这一年里,我读的量并不多,只是读了《老子》100遍出头,论语还在啃《阳货第十七》。
    而儿子这一年,从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跟读,到后面能长句跟读,从开始0经典基础跟读《论语》,到我后面放弃让他跟读,再到今年7月份开始跟读《诗经》,过程不可谓不曲折,我从狂热到迷茫到困惑到放弃到重新抉择到现在的淡然,真是一种历练啊。

    我的经验教训,教训自然是多些。

关于孩子:
    对于家里没有经典氛围的家庭来说,个人认为无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一上来就是《论语》,并不是明智的选择,适当的国学启蒙是必要的,应该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
    而我家,我和爱人都是工科的,都是属于没有文化的人。除了老公读过一段时间的论语,我读了一段的时间的三字经,一上来就对说话还不利索又目不识丁的2岁出头的儿子上《论语》,现在想来,还是很冒进的行为。不像有的妈妈,前期已经做过唐诗,千字文等等的国学启蒙教育。

关于自己:
1、老子:在带儿子读论语的时候,我自己读《老子》,似乎是几个月完成的100遍,从开始通读40多分钟到后面的不到20分钟。就这么生生地吞了下去,没有反复咀嚼,到现在脑海中对《老子》的印象已是空空如也,空白一片。若是就这么快速不思量地读上三百遍,若不回头对这部经典慢慢体会一番,估计所读也并无大用。这样的读,也难以体会到经典的韵味。
        我是准备论语读完后,老子还是要去重新好好读一番。

2、论语:开始是带儿子读,读到半部的时候改变读的方式,从每篇30-50遍过渡到每篇100遍,直到读到卫灵公第十五篇的时候才有了些自己的感觉,开始渐渐喜欢上读她。越往后我读得速度可能越慢,但即使这样老公还是说我没有抑扬顿挫之感,虽然我自己还挺满意的,这个读法还需要自己与论语之间的磨合。我还是会以自己的这种读法坚持下去,也许每次没有多少量,日积月累也会可观。


这个楼我将停止更新,重新开两个帖子,一个是和儿子读诗经,一个是自己读论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shopping66200 + 2 + 2 我也开始慢慢读, 试着检查自己对每句的 ...
学而妈妈 + 10 + 10 祝贺!你和孩子一起愉快地成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1:04 , Processed in 0.08283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