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告诉孩子,你真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7 12:1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卢勤作为《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长期同孩子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她又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能够尊重孩子,因此能够倾听孩子倾诉心曲,从而比较懂得孩子,比较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她在本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的观点,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当代的家长是极其有益的。我很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家长以及准备做家长的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也希望许多关心家庭教育,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人们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中的一个困难是:许多为人父母者开始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或者美好的愿望办事,不认为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必要,等到出了问题,发生了矛盾,再回过头来像找医生看病那样,到处去寻良方妙药。不知道这时问题往往已经比较难解决了。所以。对这本书,我希望人们能早一点看,系统地看,不是找现成的方法,而是能用心思想一点根本的问题。有些方法,别人用了很有成效,自己照描画虎搬过来用就未必见得有效。最有用的是那些根本的东西,包括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
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关于人的成长的学问是科学。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也要符合科学,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教育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年龄的教育有什么不同?教育是不是就是读书识字?是不是就是讲道理、提要求、训斥?家庭的氛围、大人之间谈话的内容、处事的方式是不是教育附么样的期望才是符合实际的?实现这些期望需要设置什么条件、经过哪些历程?如此等等问题,细心的读者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启迪。

目录:

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
第一章 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第二章 首先改变你自己
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
有舍才有得
成长比分数重要
该放心就放心
在乎孩子的爱
有用的是忠告
为孩子喝彩
别跟孩子“较劲”
第三章 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
心灵成长需要宣泄
心灵成长需要肯定
心灵成长需要磨难
心灵成长需要自由
心灵成长需要包容
心灵成长需要梦想
第四章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发展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诚信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怖的世界
第五章 怎样发掘孩子潜能
爱孩子的八种办法
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
  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
  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
  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
  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
  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第六章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
  太好了!
——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我能行!
——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
第七章 忘不掉的是教育
第八章 最宝贵的是亲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9-27 14:28: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坐沙发!
看来是不错的东东,可是,半天没看见书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15:28:16 | 只看该作者
cherry_1998+-->引用:cherry_1998 第一次坐沙发!
看来是不错的东东,可是,半天没看见书名呀?
书名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9-28 09:44:30 | 只看该作者
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卢勤  


  2000年,4000名少年精英报考了清华大学国际mba,最终,62人入选,其中就有北京四中才华横溢的高材生王海翔。

  海翔的妈妈张培祯是我的老朋友、北京翠微小学的退休干部。说起海翔的成长,张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没有什么能比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了。”


  的确,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上具有坚韧性;二是善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成果的积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海翔就是一个“很自信,不自卑”,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清华大学mba分普通班和国际班,考入国际班的学生英语水准很高,英文听说读写成绩都在80分以上。与他们不同的是,海翔没有在外语环境中工作过,口语也不如别人好。所以一开始他就面临很大压力。

  细心的妈妈看在眼里,劝他说“要不行咱们就回到普通班?”

  张培祯是个心地平和的人,她很欣赏自己的儿子,也从不给儿子增加压力。她对海翔说:“你已经是大学本科生了,又考上清华大学mba。只要那个位置适合你就好,上普通班、国际班都是研究生,不必太勉强自己。”

  海翔却不同意调班,他说:“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下功夫不会有问题。”

  这之后,海翔用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学习。第一学期坚持下来,毕业考试就获得优秀,在清华大学mba国际班里拿到中华奖学金。

  海翔的自信正是来自妈妈对儿子的自信。当儿子“爬坡”时,妈妈从不给儿子任何压力,而是在一旁赞赏儿子已经走过的路程,帮他“数脚印”。妈妈的这种“欲擒故纵”(儿子语)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儿子继续向上攀登的愿望:“人家行,我为什么不行?让我试试吧!”

  那些整天“逼”孩子学习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 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自信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不是盲目地自以为是,而是面对压力“知己知彼”。刚刚进入清华,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拓展训练:站在一个9米高的木板上,从一块木板跨到另一块木板。海翔起初很害怕,他去问教练:“两个板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教练说大概是一米四到一米五吧!海翔偷着跑到旁边,在平地试了一下,发现自己使劲跨出去,能跨出一米六七,他心里有数了: 到上面有什么好怕的?这样他完成了“知彼”。他又想:上去就当在平地,最差掉下来也有防护设施,只不过寒碜点而已,于是,他又完成了“知己”。结果,他一次成功。

  海翔因此大受启发:自信来自心中有数,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有成功的把握。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劣势:英语用的少,那么现在就开始用,加大阅读量,在课堂上完全用英语对话;接下来分析优势:自己原本学经济,对其他同学来说,经济是新的学科,而对自己来说是学第二遍。

  自信使海翔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毕业后他分到一家国际基金会,工作出类拔萃,还获得全系统演讲比赛第一名。他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电视栏目当了一次嘉宾,就被导演看中,不久,成了这个节目的业余主持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张老师是怎样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的呢?

  母子俩总结出三条经验:

  第一是:“今天比昨天强!”

  她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第二条经验:孩子需要张扬。

  “你看,人一旦被人发现,就发现了自己。”海翔这样说。

  孩子在成长中特别需要“发现”。尤其是对自我还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赏。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候家长与老师要对他说:“孩子,你真棒!”

  第三条经验:志不高者智不达。

  自信的人往往拥有远大的抱负,志向不高的人智力也达不到。

  自信的人能够走遍天涯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他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

  自信是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9-28 17:09:18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做事,让孩子体验成功,这是建立自信的根本。

只有不自信的孩子才需要鼓励来建立自信。

鼓励绝对不应该是笼统的,而应该具体,象批评的艺术一样的道理。

两极思维使人从同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很有害。

对任何人(不管是什么人)的观点都应结合自己的孩子特点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9-28 18:56:53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对宝宝这样说,不过现在她好象有点说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7:47 , Processed in 0.07335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