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个月宝宝的听经日记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6-22 19:43:11 | 只看该作者
各种教育方法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问题:坚持。
------
笑笑妈说得好!就是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我在多多七个月的时候还是一脑袋浆糊,笑笑有你这样有心的妈妈很幸福!
我们共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08:09:29 | 只看该作者
21号:千字文第二部分5遍 ,第三部分5遍
          大学第二部分5遍,第三部分3遍
22号:千字文第二部分5遍,第三部分5遍
          大学第二部分5遍,第三部分无
23号(今天)一早起来,千字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连起来读5遍

    发现像《千字文》这样前后联系不大的文,也只有听了又听读了再读,直至朗朗上口才是最好的方法,读熟至基本能背,再去查它的释义然后再读背就好了   
    而像《大学》,在听熟后读起来很流畅之后,还是来理解一下意思再读效果更好

    昨天上午小臭宝睡醒,妈妈正好写完贴子,赶快去抱,然后在床上面对面坐着,开始读《千字文》。宝宝表现非常好,在我读的时候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听得可认真啦!就是听一小会儿就老想伸手夺妈妈手里的本子,够不着身子还一欠一欠的。嘿,小丫头,我可知道你的目的,你哪里是想自己读呀,不过是想塞进嘴里尝尝罢了!学问可不是靠吃就能学到肚子里的哟!
    读了大半个小时,当然可不是一直对面坐着不动的哟,还得一会儿手拉手扭一扭,一会儿揪着小脚玩一玩,或者洋腔怪调的读,或者拉着小宝的手打着节拍……
    下午睡醒,又这样读了半小时。整体表现都非常好!
    晚上爸爸下班,吃过晚饭我们去小区外面散步,又给小宝背《大学》第二部分2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ydabendan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09:25:4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读千字文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能全文连着背下来了,只有少量几处地方需要看看笔记本。很高兴。这样给宝宝读书就自由了好多,任何时候都能给她背几段了,不管是做饭、洗衣、抱她出去玩,想起来就背,多好呀!
    现在仅仅能通着背而已,完全达不到应用的地步,应该也和没有查释义有关,不像三字经,在论坛里看到别人的理念,很容易就可以用三字经来作注解。今天有空得把《千字文》的全文搞通。
    感觉给小孩子读书真的是件很轻松的事,像我们这么没有条件的,只能靠宝妈从百度上把文字抄到笔记本上,再一遍一遍的读,没有CD,临时借人家的电脑也不好下载东西(几个盘装满了都),就是大概一天两次一次半小时的读,进度也满快的。又不用考虑能不能背啊、要考试啊、领导检查啊什么的,完全没有功利心,只要朗朗上口地读就行了,多舒服啊!不能理解有些宝妈所说的“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要坚持下去”。要知道咬牙坚持着做一件事,和开开心心的做一件事,效果会很不一样啊!老孔不还说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件事既然一定要做,就换个想法让自己享受它好了!

    昨天傍晚趁宝宝睡的时候,查找了《弟子规》的文字并抄了下来,听了两遍《弟子规》的教师朗读,感觉速度真是慢得可以(要读18分钟),听着都难受。好几个网站的朗读都是这样。不知道哪位同道有《弟子规》的其他版本的MP3朗读吗?
    弟子规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第一次接触感触真的还挺深哩!里面讲的道理都很浅显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得上的,但扪心自问,很惭愧,自己大部分都没有做到。文字很简单,背会是很容易的事,但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规范自己,让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弟子规的教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弟子规是以前给小孩子用的,可是我这个自诩比较注重品德的人都没有做到,那……看来,在教育孩子之前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教育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08:42:11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宝宝睡眠很多,两大觉睡了四个多小时,让我借机写了两篇帖子,翻看了《遭遇美国教育》几十页的讨论,有些想法正要写出时,她就醒了。后来也没有激情了

      昨天上午我和宝宝听看《弟子规>,演唱版、朗读版、解说版,一共75分钟。我们坐在床上,离电脑桌大概两米,笑笑看的不知道有多认真,一会儿严肃地目不转睛的看,一会儿突然咧嘴笑笑,“巴巴巴巴”的叫一阵,再扭头看看我——小妮子不会这就是跟着读了,让我夸奖她吧?忍俊不禁。认真了大概有一半时间呢!妮妮很不错
      下午睡醒吃过我们出去玩了半晌,给宝宝通背了2遍《千字文》;晚上饭后和她爸爸又下去玩了一会儿,我逛论坛。(今天没有读《大学》)

      看了关于读经顺序的贴子,王财贵先生认为要先难后易,建议先读《论语》;还有人先读《佛经》;“德慧智经典诵读”认为先天中补先天最易”和“先天中育后天最全”,三岁之前只读<<德道经>>和<<易经>>,三岁到六岁加入四书里的《大学》,之后再读《论语》《中庸》《黄帝内经》等经典,至于像唐诗宋词、八大家文章,根本算不得经典的。认为:
   “运用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培养道德品格与心灵,开发慧智双运型头脑;
     运用五经之首的《周易》培养天人合一思维观,启迪符合自然规律的聪明才智;
     运用修齐治平的《大学》《中庸》《论语》精神,塑造儒者风范,培养爱国爱民的贤才;
     运用医典之祖的《黄帝内经》,继承发扬传统医学,确立正确的生命观,造就生命科学人才。”

      按照这些大师们的理论也有些无所适从了,还是结合自己的情况定出适合自己的方案为好。
昨天晚上把《老子 道德经》MP3朗读下载了下来,又找了文本。今天打开放着听,一边做其他事,觉得也不错。回来有空把文本抄到笔记本上。
      至于《易经》,以前从未接触过,昨晚找了文本来看,真是,一句也不懂。怎么去学?看论坛上田田妈开始指导田田读《易》了,只有佩服。我还是先把《老子道德经》和《论语》给笑笑读好再说吧!

    借彦然妈妈的话:
    读经是简单易行的!
    读经是轻松愉快的!
    读经是速效而易有大成的!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0-6-24 08: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09:26:50 | 只看该作者
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 系列八

        从出生到三岁时期的3年中,孩子大脑的联络已经完成60%,完成了一大半,每一岁增加近20%但是三岁以后,却开始变慢而减缓速度,每一岁成长约10%,到6岁就要完成至80%。从6岁至8岁这一阶段,发育速度又再减慢,每年成长5%8岁时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所以0—3岁的时候,是孩子们大脑智识最关键的发育期,这一时期婴儿的智识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当家长们能在此时期给予婴儿天才所必备的精神营养和正确的教育,孩子就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天才。


为了孩子的前途和终生幸福,父母应当分清轻重主次,在婴儿期放弃自己追求的短期利益而高度关注孩子成长的长期利益,抽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短短的三年婴儿教育黄金时期之中,我想你们必定会大有收获。

        父母应该每天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不论婴儿是否能够回应,都要主动与婴儿谈话,每天坚持不懈地亲自诵读经典给婴儿聆听,要与婴儿一起共同聆听古典、经典乐曲,要主动解说故事给婴儿听闻。
        当婴儿具备一定的视觉功能后,要不失时机地与婴儿一起指点着较大字体的经典或者卡片进行经典诵读;与婴儿一起看故事书、图画书以及优美的经典画作,并进行讲解,指导婴儿尽量早期认字——认汉字。要尽量多带一岁以上孩子到郊区与大自然多接触,让孩子认识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名称和原理,并鼓励孩子多发问、多讨论,注意运用启发式的方式教育,要百问不烦,让孩子充实宝贵的生活经验。

        什么样的胎婴养虚条件、教育环境,决定着孩子们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家长们常说“从小看大”,那么作为家长首先就要重视这个“小”,就要高度重视胎婴养虚时期的全面教育,千万不能忽视和错过孩子的这一黄金时期。孩子视觉初开时对汉字的记忆极佳,虽然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文字,但是对文字的辨识能力极强,记忆深刻,能够完全将文字信息存入大脑意识系统中特别是汉字的这种作用更远胜于拼音文字,在反复聆听诵读与家长具体指导观看的过程中,这种记忆文字的能力超过其它年龄期数倍之多。(七八个月就可以开始)
        在教育中高度注重婴幼儿强闻博记的优势,不要过早使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宝贵的记忆能力,才是婴幼时期最为珍贵的财富


        想要自己的孩子真正成为中国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并且节约以后花费在教育孩子上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远离孩子“不成器”的烦恼与遗憾;那么请你们全力以赴地辛苦三四年,尽早进入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之中,开展经典诵读教育。

        《老子•德道经》中说:“其未兆也,易谋也。”家长们将婴儿期教育,“谋”于智识抑制未动之先,行“易”于慧识的充分展开,同步提供丰富的营养慧识和智识的精神食粮,全面早期展开慧智同步教育,那么慧与智同步开发而平滑地过渡也就自然而然。因为“先天中确立后天最易”,0-3岁是孩子们最初始的“先天中的后天起步阶段”,它决定着孩子人生之旅的一生是否成功,能否实现父母的殷切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09:40:07 | 只看该作者
    早期及时教育婴儿认识汉字,是德慧智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婴儿多认汉字、各种符号、数目字或外国字母,对周岁以上的婴儿要注意运用游戏和比赛的方式来指导学习。一定要注意用善美的语言、称赞和鼓励的方式来指导婴幼儿的学习,
    在开始向婴儿教育认识汉字或符号时,应当注意把握重复练习这个诀窍。早期绝不要贪多求快,对每个汉字的记忆一般都应该复习二十一次以上。耐心是婴儿教育成功之母
    为人父母者必须注意适时地、及早地开发婴儿的语言能力。要主动与婴儿多谈话、让婴儿多听、多说,包括听与说外国的语言。运用故事书或卡片给婴儿观看,同时指导婴儿开口跟着说,指点着文字同步教。

    不宜在婴幼儿阶段教他们写字婴幼儿处在“骨弱筋柔”时期,过早动手写字并不利于儿童骨骼与肌肉的正常发育。七岁左右时,再学习硬笔类工具写字比较适宜。毛笔一类的书写也同样不宜过早。

    除了应当重视汉字语文的教学之外,同时还应该让婴儿多欣赏优美的音乐或旋律,尤其是经典的、高雅的名曲或者交响乐
    现代中国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成龙成凤的殷切期盼中,却又盲目地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全然不知为人父母的真正责任现代父母教育子女的最大误区,莫过于拱手将第一任教师的天职甩给老人和保姆。
只有德育才是慧育和智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道德的聪明是愚智。丢弃“德慧智”的整体开发,抛弃德性的培育、慧识的保护与扩大,一头陷入愚智的开发,是古今中外神童培养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实际上,幼儿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关键是道德素质,是学习怎样培养上善的心性品格和行为举止,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
    人生的○岁至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同时也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黄金时期。人父母者才是孩子灵魂的真正工程师,才是圣贤的缔造者,天才人物的发现者。只要我们努力,圣贤和天才必定会诞生于父母对孩子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09:44:19 | 只看该作者
格林都曼的研究和结论:
1、幼儿从两岁开始就有阅读的能力,而且越接近零岁,学习语言能力也就愈强,甚至还不会说话的一岁幼儿也有阅读的能力。

2、幼儿具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以及学习的欲望,如果父母不加以限制,则到六岁入学前,他们便可能具备极为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总量有时往往要超过以后一生所学的全部。
我们的孩子具有多大的潜在能力已被我们淹没了呢?我们主动地去响应,并且积极地去配合孩子们阅读的欲望和学习的欲望,那才是最正确的教育方法。

3、幼儿时期乃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喜欢学习的阶段,然而这种求知欲却往往不幸被父母成人所扼杀。
看一看,这是不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婴幼儿时期,他为什么会非常喜欢学习?这是因为他们刚刚来到这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急需的,这是一个生物的本能。而这种生物本能,却常常不被我们父母发现,并且及时作出响应。相反,却用我们成人后天智识的考虑来衡量孩子们的需求,去制定一些根本不适合他们生理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法。这,才是我们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4、只有幼儿才能具备魔术般的吸收能力。因此由出生到八岁的这段期间乃是最重要的时期,八岁之后便要走下坡路,而对学习最具关键的时期是一岁到五岁,这时候纵然一次学习五国语言也不会感到困难。
我们应该学习这个经验,重视好这个期间的后天智识的开发和提升。当然,需要我们在保护好慧识的前提下,去展开这一个魔术般的吸收能力。

5、父母应该提供儿童学习大量知识的机会,可惜一般的成人往往低估儿童的能力,因此所给予的大都是无法满足儿童兴趣和能力的不适当材料。
这个现象,的确值得父母们引起高度的重视和注意。

6、八岁以前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印象最为深刻,可以终身难忘。
的确是这样,根据我的体会就是这样。甚至在摇窝里边的记忆都非常清淅,那一个人生时期是非常深刻的一段历史。一般而言,这个记忆在婴幼儿期间绝对是终生难忘的一些记忆,我们可以通过经典诵读来把这些记忆加深加强。

7、学习的能力是年龄愈高,能力愈低,呈现逐年递减的现象。
七岁之前的确是这么一个现象。我们要重视这个三角型的发展,在基础的时候、早期的时候就是三角的底部。一到了七岁八岁,就是到了三角的尖端了。所以,最根本的是要重视早期教育。

8、如果注意指导,一个两岁一个月大的幼儿,可以达到一般七岁儿童的阅读能力。

9、阅读书籍能够促进脑神经的发达,而且完全不会有不良的后果。

10、凡是优秀的天才,大都在年幼时便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从小便应该尽量训练其阅读能力,将来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11、限制了幼儿的阅读能力,等于是在限制其智力的发展,相反的,培养其阅读的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智能测验的成绩。

12、要使脑部发展,目前最主要,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就是提早教文字,因为这是能改变个人,也能改变世界的一种革命性的教育方式。

信然!信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0:19:24 | 只看该作者
   古代汉文化的早期教育,只有两件法宝——那就是诵读与同步识字

        这几天做做准备(听,并抄文本到笔记本上),把《大学》和《千字文》完成(总得善始善终不是?),下周开始主攻《道德经》。至于用多久,看情况。
        我本来打算至少一岁半之后让宝宝识汉字,三岁以后才接触英语的,看来真的小看婴儿的天分了。等安顿下来,《道德经》和《论语》也听得比较熟进入潜意识了,就开始结合经典读诵做成大字卡片给她识字。最晚在十一之前吧

        无知者或者还可以原谅,如果知道给孩子读书的重要性而因为自己的散漫而不能坚持的话,辜负了孩子的天份,那真是不可原谅了。
        一周岁时,看笑笑有什么变化?到三周岁时,再看有什么成效?
        很是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09:55:33 | 只看该作者
        夜里宝宝一直睡不好,入睡迟、睡不安、醒来早,五点半就醒来玩了,困的我一边给她把尿都能睡过去,差点把人仍了
        六点多起来打开电脑在线播放《大学》朗读,我就半睡半醒的歪在床上,七点半宝宝睡着我就跟着又睡了,电脑里一直反复播着不停。
        发现我笔记本上抄的《大学》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录制的朗读本很多不一样,主要是前半部分每段的顺序不同,百度了一下,基本都是那个版本。也忘了我是在哪里抄的呢?修。《大学》至少得多读几天了。

        24号身体不舒服,就一直躲在床上和宝宝玩,反复通篇听看《道德经》和《弟子规》(宝宝非常喜欢那个演唱版,每次放到那12分钟的一节都看得很认真)
        下午和晚上又出去玩。宝宝在孩子群中特别活跃,又叫又笑,搞的那个小区里的小哥哥都不好意思了
         读《大学》第二和第三部分3遍,通读《千字文》2遍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0-6-25 10:0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小小小1008 + 2 + 2 妈妈做得很不错,加油呀!
wydabendan + 2 + 2 加油,宝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1:42:30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在世,除了活着之外,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要活得精神饱满,要活得充实广大,要活得内容深厚,除了让我们的肉体生长以外,你必须养你生命的内涵,必须从内在开发出人的价值
                                                                                                                                   王財貴 《 儒釋道西四家的基本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17 , Processed in 0.16582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