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文章转载:国学启蒙宝典_幼儿启蒙_最优秀的启蒙教育产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6 16:2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学启蒙宝典_幼儿启蒙_最优秀的启蒙教育产品文章来源:www.001wxt.com
2010年6月6日 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



       家有小女初长成,启蒙教育也就成了我最关心的问题。相信很多初为人父母的都很关心这个话题。现在基本都是一个孩子,每个家长心里都希望自己的小孩男的成龙,女的成凤。人人都这样想的时候,男的成龙,女的成凤难度就比较大了。父母的期望无形中就给孩子造成了压力。看看周围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忙的不亦乐乎。
        幼儿启蒙的最佳时期是0—5岁,是培养孩子高EQ的关键时期。丹尼尔·戈尔曼的观点是人们 EQ的形成开始得极早, 0岁时婴儿已经开始感受和学习,进而在整个童年期逐渐形成,建立我们已有的观念,孩子脑部的发展在0-5岁时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别在情感能力的学习方面。 怎样才能让孩子没有压力,快乐的学习,快乐的认识事物。这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考虑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很多人把学和玩对立起来,我的观点是是学就是玩,玩就是学,学习的本质就是认识新事物,玩同样也是认识新事物。而且在玩乐中认识的事物印象都比较深刻。进一步说就是孩子应该以视觉学习学习为主。视觉学习的好处:直观,对大脑的刺激时多方面的,印象深刻,不枯燥。看过的东西象染料直接印布上一样,不容易忘记。单纯的听,说,读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大脑的刺激时单方面的。阅读适合稍大些的孩子,对事物认识的多了,看着文字可以想象出来,能锻炼想象力,利于儿童潜能开发。启蒙教育的孩子不太合适。
      视觉学习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也是很关键,结合很多专家的看法,我觉得选择国学启蒙宝典还是很不错的,理由如下:
1、气质的培养
   气质,褒义词,有气质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有教养。气质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如何培养气质 呢?国学启蒙宝典里有很多经典故事,好孩子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等等,孩子在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吸收,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气质。
2、传统美德的培养:
     90后的各种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学校里的各种门事件,让我们对学校的教育感觉沮丧,让人感觉这个社会怎么了,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中国的优秀传统美德都到哪里去了,自私自利、爱慕虚荣、毫无羞耻之心,拿着自己某些东西炒作等等。看的多了真让人感觉未来没什么希望了,跟他们讨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候,都是什么年代了,还谈论这个,老土了。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中华传统美德在上面,他们的下一代想想就更可怕了。所以说,在孩子的启蒙时期,了解学习下国学启蒙宝典是很有必要的,懂得什么是仁义礼智信, 弘扬中华美德,不至于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失在他们手里。总之一句话:先做人,后学习
3、形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当人形成一种知识结构,形成一定世界观后,很多东西一般不会改变,以后再一定程度上就是重复。象盖楼一样,把第几打牢固后,剩下的只是楼层的高度。所以从小看国学经典,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什么是毅力,什么是坚韧不拔。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事不应该做的,关系到他的一生。
4、记忆力的锻炼:
     把这个标题放到最后,就说明这是他不重要的功能了(相对于其他的作用来说)。记忆力是一个基础,记住了才能更好的去运用。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没原料,再好的手艺也没有。象三字经儿歌三字经视频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等等,短小精悍,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作为启蒙读物。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幼儿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而国学,我们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必备,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
总而言之,
不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在我们孩子的手里
不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在我们孩子的手里

参考资料:
1、问学堂http://r6739.asktang.com/
2、国学启蒙宝典:http://www.001wxt.com/
3、 丹尼尔·戈尔曼
4、蒙台梭利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15 , Processed in 0.07348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