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oye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孩,10岁开始读经

[复制链接]
61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2:36:3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摘自春花姐帖子162#
我一直不太愿意写儿子小时候的事情,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儿子并不见得如何的优秀,我也不见得是多么优秀的妈妈,儿子的人生之路还很长,现在也只是个开始吧。二是以我过来的经验看,只做读经以及读经的过程不但可以达到我那时所做的一切效果,而且可以超越太多,三是一些细节确实忘了,但是如果谁问到具体的事情,我倒是能想起来。






那么我就针对您所问说说吧,儿子上学以前,我也看过很多教育方面的书籍,其中最有用的两本:一本是冯德全老师写的《零岁方案》中的一本“小鸟腾飞的一翼”,它让我知道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让我知道孩子认字是认图形,无所谓难易,另一本是《颜氏家训》,这本书写得那叫一个细致呀,它给我一个启发,就是古人并不只是严厉地对孩子(以前一直以为古人是严厉的),父亲都这么慈详可亲,那母亲一定更柔软了,这本书同时启发了我一个道理:千古父母都应该是一样地爱孩子的,古人并不一定比我们爱的少,从《颜氏家训》以后,我又看过一些家训,比如曾国藩家书,觉得真是好极了。但是即使这样,我也没想到让孩子读经典,也没看出来古人是怎么让孩子读的,稀里糊涂的以为就像我们现在读白话文一样的学法呢,想想这真是很可笑,直到看到王教授的演讲,才把我看的这些东西一下子串起来了。所以,我觉得读经教育是不和我们以前所知道的任何教育相冲突的,它是高一层序的教育,我们以前如果能多研究教育,对教育研究越深,或许更能深一些理解读经。






我所说的孩子的一些好习惯大概归纳起来就是:做事有始有终,不拖拉、不磨蹭,学习效率高,能克服困难等等,这些品质的养成都是要在做的过程中练,而现在我认为在读经的过程中不但能把智慧的文字读进心里,这些品德也可以在读得过程中养成,同时又垫定了以后学习各科的强大基础素质,当然要知所先后,要先本后末,最后才能本末皆该,不要一把抓,您想啊,这里有几个过程:不熟的时候读、熟了以后大量读、大量读以后要看书指字、坐姿、声音、错对,等等,分解一下这些过程,您就会知道,这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多高的教育效果呢?所以妈妈们要想清楚,哪一样主要,哪一样次要,主要的先做,次要的后做,一下子要都顾到是不可能的,最主要的就是孩子张口读,看着书读熟,一本书读过二百、三百遍后就会喜欢,
这时再纠错,所有好的习惯都要在孩子能熟练地读了以后再去培养,否则他把不过忙,只有读熟了,孩子才会分出心来愿意听你的话,否则在严格的要求下,就不读了,而且经典里的道理并不难懂,好多内容小孩子在烂读的过程中会自然地懂得他所能懂的,而这些道理又增强了他的学习以及做人的素养,如果用学数学的方法来学,或许也可以养成这些学习的素养,但是没有读经这样综合,是死煞的,况且是靠理解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大学的内容全教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或许有一部份是可以的,而经典是可以把最高深的内容全部让孩子读的。





又想起来一件事,就是儿子小学的时候有一个阶段,我跟老师沟通后,每天下午是不上学的,在家我自己教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2:39:3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摘自春花姐的176#
很多人都有会这种纠结,如果上学,孩子就必须要面对上课听讲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研究一下一个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课呢?

乍一想,会觉得,好像只能从外面来要求,就是在天天上学的过程中遇到孩子不听课的时候就教育他,晓之以理,不行就强行要求,这样孩子或许会守一些规矩,也会有一点改变,我常听妈妈说:我家孩子聪明,就是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注意听讲呢?您想过吗?(是因为孩子没有这样的能力注意听讲啊)




还有妈妈想办法找个好学校好老师,而这个好老师的标准就讲课有趣,能吸引孩子。




这些我觉得都不应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常常反省自己的学生生涯,在老师、外人眼里,我可能算是个听话的学生,看起来上课是蛮听讲的,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不是的,溜号的时候太多了。




溜号的原因我反省起来,就是大部份听不懂,所以就听不进去,当我预习做的好的时候,这节课就会听得特别好,因为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在心里已经仔细想过了,有的懂了,有的虽不懂,但在心里也转了好几个圈了,然后再上课时,懂的地方因为熟悉而喜欢,再听老师的讲解又加深了一遍印象,而不懂的地方因为也很熟悉,老师一点拨会豁然开朗,这样整个一节课的效率特别高,课后再复习一遍,就有融会贯通的感觉,当然了,预习是自己预习才行,不能上课外班,那样同样的内容,听别的老师讲了在自己脑海里并未有深入思考的过程,只是再听一遍而已,虽然有些效果,但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自学了。所以我觉得能不能认真听课,养成上课的习惯只占一小部份的原因,就是能不能坐住,这可以用读经的过程来练,孩子能连续读经一个小时,就超出这个能力太多了,而上课能认真听课的原因主要在于孩子是否准备好了,因为现在小学中学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就是上课就讲,如果孩子没准备就去听或讨论,他怎么可能听讲呢?他能讨论什么呢?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要去听怎样修理汽车的课,那么我们要有所准备才行,就是对这个汽车的原理要熟悉,说明书至少要看过很多遍,甚至有些重要的地方要背下来然后才去听课,这时老师讲到哪一部份时我们都心领神会,一说就通了,否则像鸭子听雷一样,不溜号才怪,再打个比方,给孩子阅读一篇文章,当这篇文章百分之九十他都熟悉的时候他才会喜欢,那百分之十不熟悉的他也不愁了,如果一篇文章每一个字都不熟,就开始给他讲,他是听不懂的,也就不喜欢,纵使你用一些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得比较有趣,那也是他能理解的根本不需要讲的部份,而你在那里是浪费时间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把一篇文章读过100遍甚至300遍以后,他心里酝酿很久了,好多地方他有他的懂,这里再有高人点拨,也就是上课听讲,孩子是喜欢听的,至少是不痛苦的,也是不会溜号的。




还有一种溜号就是孩子的程度远远超出讲课内容,比如说一个高中生去听小学一年级的课,他肯定不听课,这种不听,不听就不听吧。




所以我觉得孩子上课是否听课,不在于是不是上了六年小学,然后初中就练出听课的能力了,而是自己要有内功,至于学校的坐息时间的养成,应该一两个星期就可以的。




其实这里还有做父母的一个隐忧:天天靠家长教,孩子会不会越来越依赖父母而永远不能自学呢?


这也是需要好好反省的问题,自学能力的养成,也不是平面地思考一下说:让孩子自己去随便学,大人不参与就可以自学了,如果这么简单,还哪有这么多教育问题呢?要养成孩子的自学能力,是要父母用心的,我们要领着孩子走过一遍完整地自学之路,方法要简易、要长久、要可操作,要保证孩子自己学进去,有实践的感受,而不是我们大人在这里讲的唾沫模飞、而孩子在那里所吸收极少,人们常常会忘了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者所得到的效果,那么您想想,让孩子自己读,岂不是会有最大的教育效果吗?孩子眼睛看着,嘴读着,能读出来是在脑子里转一圈,读两遍是转两圈,一本书读300遍就转了300圈,这是孩子自己的收获呀,是给他洗了300遍脑子呀(别怕,是越洗越清楚越强大)。孩子有了这些实践的感受,而经典里道理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孩子会在生活中逐渐懂得,经典里的道理又最根源的道理,比我们的言教不知要高多少倍?而当一个孩子又有了读的能力,又读进去那么多道理的时候,他怎么会不能自学?一个孩子有了“老实大量地读”的能力,任何人生之难事,都可以用“老实大量”一以贯之,他想不会自学都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2:41:3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摘自春花姐的180#
162楼大概说了一点,这里我再试着详细说说。



我所说的孩子的一些好习惯大概归纳起来如下:



1、
做事有始有终。



2、
不拖拉、不磨蹭,学习效率高,能克服困难。



3、
自学能力强。



4、
温和、踏实、厚道,心胸宽广。



5、
不妒忌别人。








暂时我也就能想出这么多,这些习惯要怎么养成呢?我曾长久地思考过并边实践边总结,最后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在实践中练,陪着孩子做事、学习,在过程中加以指导,并坚持,比如做事有始有终,如果这件事没有停的理由,就不停,一直坚持下来,坚持到做完,稳稳当当,但是我看现在妈妈把孩子的日程安排的太满了太多了,这样就不一定有始有终了,最好是某一段时间只做一件或两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孩子感觉又轻松又能一心一意地克服困难。






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非常能磨蹭,每天下午放学回来,由于我还没有下班,奶奶或姥姥看着写作业,写一页作业大概都能用2个小时,到我回来还没写完,东摸西摸的,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我也年轻,根本没想到孩子会是这样子,儿子在上学前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了,也会写一些字了,虽没有练过字,也不至于这么慢呀,这时我才意识到是孩子的习惯不好,我自己静静想了很久,想好了以后,就每天从单位早回来(当然都是想办法偷着早走了),孩子几点放学我就几点回来,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着写作业,还记得头几天他俩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尿尿的,一会儿又爬到床底下去了,弄得我直迷糊,这时我就横下心来,一心一意地陪着他俩,跟儿子说好,先上厕所、喝水等等,把所有的事快速做完,然后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我允许他们写得慢,但不允许停了干别的,写完一个字就马上写下一个,就这样看着、表扬着、有时也要发火,大概经过几个月一天不落,孩子写得就飞快了,以后只要没事,我就天天在孩子放学前回家,只要我在那呆着,即使什么也不说,孩子写得都很快。写完后我就放手让孩子玩,儿子一般都在那里画画、看家里摆的书之类的,有时出去疯玩。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了半年《金庸全集》,天天晚上写完作业就看,而整个小学听了近40部评书,这是很费时间的,因为我也不知道读经,只能这样提升儿子的语文能力了,但是这些儿子并不以为我在教他们,都是他们自己愿意做的,有时我还要假装不允许,他们还要求我才行,每次求我,我都有些要求,就是作业要做得即快又好。这样他们就越来越不磨蹭了,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以后,每个假期,我都让孩子三天之内把小学作业做完,然后我们就开始每天上午做三个小时左右的奥数题,我多半是鼓励、表扬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批评孩子不会、笨之类的,甚至从心里就没有这些想法,我是真心觉得孩子很好的,每天规定是100道题,但一般都完不成,我看已经做了近三个小时了,就说,算了今天不做了,已经很好了,然后下午就玩一下午,我领他俩游泳戏水,有时随便,但是不能看电视。






自学能力的养成,稀里糊涂的我和王教授的读经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用读的方法,我当然不知道要读经了,是读所有的教科书,数理化的自学,我都是在假期进行的,每一个假期把下一个学期的书买回来三本,一本答案我拿着,我们三人每人手里一本书,他俩一人读一页,我看着有没有错的地方,经常问问:这里懂了吗?儿子说:懂了,就过去,有时儿子会说,我再看看,我和一个儿子就等着另一个,有时一个不懂,他俩或是苦思冥想,或是讨论,我就静静等着,就是这样,大概15天左右就把下学期的课程预习完了,等下一个学期开学后,上课的效果非常好,而最重要的是我就不用管了,以后他俩他尝到了甜头,作业都作得飞快,然后就自由了,所以儿子直到高中都一直保持着快速做作业的习惯,初中时有一天我无意中偷偷看看儿子写作业,那个速度啊,真让我惊叹,有的孩子做作业能做到12点,我儿子基本上8点半至9点就完成了。(可能也因为没有课外班),






小学六年级的下学期,我和老师沟通后,每天下午,我把儿子接回家,买了一套英语小短文集粹(忘了什么名了),大概有高中大学的水平吧,但是很短,儿子拿着电子辞典,一边查一边读,我要求查出意思后再读五遍,再做题,下面有四个选择题,答案在我手里,如果不对,我就让儿子再念五遍,再做,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做对,这点英语能力就是儿子的英语底子,同时也练成了一些自学能力,就是不会就自己查自己读。






我觉得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言教”非常重要,我们通常都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可是我觉得言教也很主要,要不断地说,温和地说,一边付诸行动一边说,大部份人都忽视这一点了,为什么会忽视呢?因为觉得重复的多了孩子都能说上来了,也烦了(其实孩子烦往往是烦大人的态度,并不烦重复),然后毛病还不改,就放弃了不说了,或许再说几次就有效果了呢,只要您仔细反省一下就会发现,重复了很多遍的话就会深入人心,然后不知不觉地就影响了人的行为。还有的是大人在心里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孩子一定是懂的,不用说的,其实孩子是真的不懂的,所以教育孩子不要怕多说话,不要怕重复,这点是我在孩子8、9岁的时候悟出来的,在这之前,我是不大愿意多说道理的,一般都觉得孩子都懂。有一天我有病了发烧39度,早晨起不来了,就告诉儿子,自己喝点牛奶上学去吧,儿子听话后就照着做了,他俩倒是很听话,但是都没有过来关心我,我很纳闷,怎么儿子都不关心我呢?晚上儿子放学后,我就问他们,他俩说不知道啊,说妈妈从来不需要我们关心啊,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孩子是要教导的,不说,他们是真得不明白,由此我就想,经典不是最好的言教吗?经典这种言教该多重要啊。没有经典的重复,就是世俗言教的重复,孩子的心灵就这样一天天变化着,您看到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2:43:3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摘自春花姐的186#
一个家庭以及孩子所处的学校、邻里周遭的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对孩子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每天觉得已经很努力在做经典教育了,充其量也不过二三个小时而已,而一天24小时,这两三个小时只占每天的十分之一不到,而现在外在的环境是什么样呢?基本上都是反着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妈妈做经典教育都会觉得很难,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庄子说: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太多的欲望,灵性就很浅,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心都被各种耳目口鼻之欲勾去了。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意思是说耳目口鼻这样的器官不会思考,跟着看到的听到的就走了,而心灵不是这样的。一个孩子生到一个环境中,受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并不是老天爷这样安排的,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意思是说,富裕的年月的人多半“赖”,不好的年月的人多半“暴”,但这并不是老天爷这样安排产生的差别。那我们现在是一个物质丰富、思想驳杂的时代,浅俗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妈妈想要孩子高雅些是不容易的,也可以是很容易的,只要懂了道理,就自己造环境吧,只能这样自求多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2:44:5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摘自春花姐的194#
学语文其实只有两条路:一是强记,二是博览,强记得多了,深了就会大幅度地带动博览的兴趣,强记是母,博览是子,我们教孩子只教其强记(就是诵读),博览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就行了,不教孩子阅读并不是排斥的意思,而只是不必教、让孩子自己随便学的意思,只要在环境中有书,而孩子在认识了很多字、能大部份理解书的内容之后,就一定会读了,只要不强迫孩子写心得,就随便,他愿意说时就说、愿意写时就写,不愿意说不愿意写时不要强迫,说写得好坏都要表扬,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爱阅读,阅读得多了,就会越来越有学问。

诵读得内容是孩子不能懂的、是高深的,因为这需要用一生的实践去感悟,是所有阅读的内容的理之归宗,博览的内容是由浅入深的,孩子只可能阅读他大部份都懂得的,一本书如果有一半多不懂就读不下去,大部份都懂才能读下去,而且是稀里糊涂懂的,有懂的有不懂的,是读得越多越懂的,我们不能规定孩子懂的地方,孩子自己去看,有自己默默的懂,懂他自己的懂,而不断地诵读、深耕,又会不断提升孩子理解的能力、读的能力,开拓孩子的大心胸、大格局,提升孩子读的层次,做一样,得两样,何乐而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发表于 2011-9-20 18:42:35 | 只看该作者
转眼间儿子十岁了,读经还没开始呢,向你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oye妈妈 + 10 + 10 只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发表于 2011-9-22 16:15: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发表于 2011-9-22 16:18: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读经孩子大点合适吧,没什么晚不晚的,四年级正正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oye妈妈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4:05:03 | 只看该作者
很长时间都没记录了,儿子现在开始读《孟子万章章句上》了,前面的章节都读满30遍了。

这学期孩子的学校新增了一门课《中国传统文化》。前几天老师要求孩子们都以“走进《论语》”为主题做一个PPT,儿子不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论语故事,还天天把家里的那套《论坛别裁》背到学校,和同学一起阅读探讨。后来他告诉我老师表扬他了,说他做的PPT是最好的。其实,我很明白,他之所以能得到表扬,不仅是因为他认真准备了,更为主要的是,他已经熟读了《论语》,对《论语》里的内容非常了解,完成起作业来就非常容易。而班上很多同学都还没见过《论语》是啥样的,要他们来完成这样的作业,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儿子读经从来谈不上喜不喜欢,但也从没反对过,每天都读一会儿,就像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没有特别的感觉。但通过这次作业,他小小地得意了一把,说了一句,等我放假时再给我增加别的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4:21:2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儿子没上学,请假去医院拔乳牙。其实拔牙很顺利,9点钟就结束了。可我想假也请了,干脆就在家休息一天吧,下午正好带他检查一下视力,所以我们逃学了。

儿子说他想画画,我就说:“你画吧。”结果,儿子一画就是大半天,早上10点开始画的,除去吃饭1个多时间,下午出去查视力花2个小时,总共画画时间有5、6个小时,而且我发现他在画画时注意力是最专注的,所以我表扬了他,可他老爸这时不无担心地对我说:“你可别把他引到专业的路上了。”其实儿子一周才画一次,但一次就需要5、6小时,也就是说一周要花5、6个小时(不含上绘画课的时间),这个时间多吗?想想确实挺多的,但希望孩子向专业方面发展的家长也会觉得这个时间多吗?肯定不会。这让我联想到论坛里讨论的读经量和读经时间的问题,量多与量少还是取决于父母,别人说的都只是一个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chenlili75 + 4 + 4 想请教一下Oye妈妈,论语你们是读书还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47 , Processed in 0.08787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