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c7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懒妈带女读经记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6:56:4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有空有看了田田妈的帖子,真是感触很多,田田妈做的,我真是望尘莫及啊,我自己自从接触了读经后,就一直坚定了信念要让女儿读经。但是,操作起来,却真的是很难,首先,是我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我基本都是和女儿一起睡的,而且,有时累了,我可能还比女儿先睡着,如果女儿不睡,想玩,还要挨训。
'可能有人觉得这对孩子太不公平,但是在我,如果我深知读经的重要,而居然不给她这个机会,那就是辜负了她和我这段母子的缘份。"看到这句话,我自己的眼泪落下来了,我是怎么做的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2:02:3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6月7日(新内容第五段)
《学而第一》第一二三四段复习一遍,新内容第五段读七边,都是妈妈指读的,女儿愿意了跟着读,不愿意了自己玩,妈妈读。
妈妈从今天起,每晚陪女儿读完当天的内容后,自己读《论语》一章,每次一遍,今晚读的是《学而第一》,七天更新读下一章,这个要求比较低,妈妈可以做到。
早上听论语前三章,晚上论语上听一遍,英文没有听。两天没听英文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一起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20:45:15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6月8日(妈妈读学而)
晚上读的效果很不理想,基本都是妈 妈自己在读了,女儿就是自己在玩,复习的内容一句也没开口读,新的内容到第四遍才跑过来跟读,但是,不跟着妈妈读,嘻嘻哈哈的。读书时妈妈没生气,但是,现在记录的时候,妈妈自己生闷气了。
在想是不是因为晚上看了电视,今天买的洪恩巴迪英文童谣到了,女儿自己挑着看,看的时候很认真很专注。看了大概有半个小时,上床了,妈妈问女儿是不是要睡觉了,回答说还没读书了,可是,读书的时候却是没兴趣。
刚上床那会,妈妈在整理东西,自己一个人坐在床上读三字经,拿着书(反着拿)自己一个人读,其实是背,过了两三个月,只记得人之初到断机杼,其实这还是去年十一月份刚开始教背的,错过了一个好时机。
妈妈今晚的学而第一一遍完成。

[ 本帖最后由 cc708 于 2010-6-10 21: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ydabendan + 2 + 2 加油,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成绩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6-9 09:38:57 | 只看该作者
朱熹关于朗读的要求: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简单操作,易于坚持
说的太好了,我要把它转我楼里去,把朱熹的话贴到我们家墙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6-9 09:47:5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上有感,也转一篇:
朱熹读书六法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是我国南宋时期很有影响的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吸收前人经验,总结自己经验,对于如何教人读书,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他去世后不久,他的弟子们把他的意见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1)循序渐进。朱熹主张读书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由易到难,讲究次第,扎扎实实,步步为营。“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学规类编》)他说:“以二书言之(指《论语》、《孟子》),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朱熹告诫人们:读书不要急于求成,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这个顺序是:第一,先读基础的、容易把握的书。第二、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第三、从字句、章节、篇章依次读起,把前面的弄懂后,再继续读下去。
   (2)熟读精思。读书必须记得背得,仔细推敲、琢磨其意。“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熟读成诵,使学习内容烂熟于胸,这在人的成长、精神发育的一定阶段是非常必要的。读书反复读,读一遍与读十遍,收获是不同的。读书时还要有怀疑精神,要在人无疑处提出问题方算有功夫。

   (3)虚心涵泳。读书需要虚心,不要因已形成的思想观点而影响对读之书内容的掌握,把“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使穿凿之使合”,是没有好处的。即不要带着自己的看法去读书,避免先入为主。应当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要自己的思路随着书中的意思走。遇到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说法时,应平心静气的玩味,不要匆匆下结论。

   (4)切己体察。 读书时,要切身体会书中所讲的一切。比如书中记述好人好事,则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之对比,无则加勉。“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朱子语类》)

   (5)着紧用力。这点有两层涵义:首先是读书需要围绕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没有取舍,就没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主攻方向和优势。其次是读书的过程必须“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以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能到乎?”(《童蒙须知》,《五种一归》)。读书不可漫不经心、游手好闲,而需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6)居敬持志。读书时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保持一种恭谨的心态,做到心正、意诚,而且能立志专一。他说:“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来方好。”又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要立定志向,树立远大目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cc708 + 1 + 1 只能加一分啊,还想多加哪,谢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20:54:03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6月9日
今天妈妈读了复习的内容,学而第一二三四段一遍,新内容第五段读了七遍。女儿就是偶尔跟读一下。
女儿这几天状态不好,昨天又感冒了,就放松下,由妈妈读了。
妈妈学而第一读了一遍。
听的内容今天一点都没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21:03:33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6月10日
复习读一遍学而第一二三四段,女儿基本都跟妈妈一起读了。女儿读书一般都是妈妈读开头一两个字,然后女儿就跟着妈妈同步读下去了。在读第五段新内容时,妈妈读句首一两个字时,女儿也就跟着把后面的内容同步读下去了。看来虽然前几天只是妈妈在读,女儿没有读只是听,还是听进去一些。小高兴下,不过,女儿现在读书是自觉了,说读书就读,可是不认真,而且书也不看,就是听或者跟着妈妈读下。
读完书听《论语》上,女儿睡觉了,也放着,一直把上听完吧。
妈妈今天的学而第一读一遍也读了,今天读着读着有点心情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是内容明白了。而是好像一下心胸开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39:39 | 只看该作者

z转帖

各种教育方法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问题:坚持。
因为,习惯的养成是靠点滴积累的,积累的过程就是坚持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40:19 | 只看该作者
那日听李阳说:“不要相信人的决心,那是靠不住的,你要想培养一个习惯,不用点变态的方法是不行的。比如,你要培养自己早上骑单车的习惯,那就需要把单车横拦在自己的门口,不然,随便一个小借口你就可以逃掉。就象我,要培养自己早上跑步的习惯,我就把鞋子挂在我脖子上。”“培养习惯不要贪,以为一天可以培养一个习惯。其实,只要花一年时间培养成一个习惯,那这个人做事就可以成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40:4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羡慕田田妈,她本身就是一本书,各种典章成竹在胸,喂奶的时候都可以信手拈来背三字经给宝宝听。经典已经融入其日常生活,不象我们还要花很大力气去坚持、去形成一种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1 , Processed in 0.105188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