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铃木镇一:有所作为始于独立的性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5 17: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样就等于在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勇气。”  如此一来,孩子会感到危机、不安全。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要处理的问题的基础上。如果孩子不自信,哪来安全感呢?
  生活中,母亲超常或过分的爱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这样的母亲自认为是一个好母亲,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孩子,却不知道她的做法实际是在告诉儿子:你是无能的,没用的,不行的。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他可以什么都不干,不想学习做什么事情,只顾自己玩耍。当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便会有失落感。
  母亲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儿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是替孩子们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告诉孩子,我们比他们强,比他们灵活,能力比他们大,比他们有经验,比他们重要。我们显示我们的伟大,他们渺小。如此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人高体大,仪表堂堂,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他们失去了独立的能力,怎么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呢?
  孩子在感到不安和无能的时候,会习惯本能式地到父母那里寻求慰藉,他们知道父母的爱会给自己以温暖与支持。因此为了确保可以一直获得这种舒适的感觉,有些孩子一直把情感的支点放在父母身上。而这些人在交出了自己情感领域的独立权的同时,也就不得不接受他人的对自己的情绪支配。
  一些在此方面有心理障碍的人,情绪上通常高度依赖别人。因为他们没有自我感,自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为了支持自我,以至于在思想、价值和行为上,他们都依靠别人。他们按照父母或其他权威者的样式思考和行动。他们的自我感实际上是他人的反映,而由于他们精神世界的寄生性,当他们依赖的权威体系一旦坍塌,他们通常会陷入一种绝望而危险的境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5-16 15:05:09 | 只看该作者

说得真好

是啊,我们都在忽略这样问题。。现在都在学习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6:28 , Processed in 0.07290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