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7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安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6 15:5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天台五个意外溺水的孩子让人心口很痛,既然是意外,原本可以规避,作为家长除了要给孩子吃饱穿暖读上合适的书以外,还必须教会孩子更多的事:如何在这个人世间安全从容得活着。
  
  从我个人对儿子所做的安全教育以及看到的一些现象的思考中,跟大家交流一些有关的认识,希望能引起诸位家长的关注!
  
  
  一、婴儿期的  
  婴儿期的孩子安全,基本在于家长是否细心呵护。
  
  四个月内的孩子要防止回奶,呛奶,要注意抱孩子的姿势。用奶瓶时需注意冲泡用水的温度,奶瓶中的奶或者水温需要先滴在成人的手背上确保不烫才能给孩子喝;洗澡水则要成人手肘试温不烫才能让孩子浸泡。
  
  一般孩子五个月开始翻身学爬——当然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适当会有先后——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加大,需要注意环境安全,不要将孩子留在无人看管的屋子内的没有护栏的床上。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因从床上滚落造成耳膜破裂失聪。
  
  等到孩子会到处爬了,要留意家里家具的尖角,如果真的很硬而尖锐,建议用软布进行包裹。这个时期的孩子是用全身的感觉去感知世界的,最喜欢用的是嘴。记得儿子在六、七个月的时候,用嘴啃遍了家里所有能啃到的物品——床沿、桌子边、冰箱、阳台护栏、玩具等等,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与他嘴巴等高物品的卫生和杀菌,那段时间的玩具会间歇性进行杀菌泡澡和太阳光杀菌,聊以自慰。
  
  在他用嘴巴认识世界的时候,除了卫生另一个需注意的是吞食安全。比如一些小果冻(目前似乎已经没卖的了),整个的葡萄,花生仁等等较大颗粒容易造成气管堵塞的小食物尽量避免,或者将其做成不规则小颗粒进食。
  
  再大一些,出门的机会增多,那么首先是大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要将孩子抱好,不坐副驾座位。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如果不能保证大人的警醒,就别带孩子去水边等高危场所。
  
  等到孩子学走路,尤其是到公共场所的时候,要选择无来往车辆的场所。
  
  这个阶段的孩子另一个较大危险是高温烫伤。比如没盖好盖子的热水杯、饮水机的热水龙头、孩子能够到的热水瓶等等。请大人在放置这些物品的时候,多想一想,留给心眼,即减少孩子接触的机会也要防止其他意外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23:40:25 | 只看该作者
------------------------------------------------------------------------
  幼儿期的孩子安全
  
  这个事情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知道“我”的意义,知道我是独立于外界的存在,这时的安全就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
  
  从孩子的角度,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到处都是他想要了解的东西,而且不懂得危险的意义。
  
  比如拖线板,比如墙上的插座。这些每户人家都有,并且很多时候高度对孩子正合适的小洞洞对孩子有致命的吸引力。我建议分阶段进行保护,当孩子还真的无法理解危险的时候,可以买防护套,即一些塑料的插座套,家里有几个插座就套几个,还必须经常检查牢固度。等到孩子能理解危险的时候,找个彼此轻松愉快的时间,给他讲讲电流的小知识,告诉他电压加于人之后的危险。记得我儿子是在两岁的时候学习正确使用插座的,我们告诉他金属是导电的,可以让电流通过。人体也是导电的。如果在插插头的时候用手接触了金属片,或者将手指伸到小洞眼里,电流就会流经人体与地面形成回路对人产生危险。为此,还特意买了一个电蚊拍,打开开关后让他感受电流刺激,并告诉他,这个拍子才六伏,而插头电压是220v,插头对人的作用好比拍子对蚊子。有了直观的感受后,他学会了正确插插头。同理,其他电器的一些使用方法我们也会据实告知,让他跟着学习操作,只有学会了正确的使用,才能避免错误使用的危险。
  
  再比如攀高。那时我家住五楼,未安装安全窗栏。儿子三岁时发现他会搬凳子爬窗台往外看。我表扬他会利用工具——凳子,同时告诉他窗台小人爬上面会有危险,并且在同一天定制了不锈钢的安全窗栏后,取一枚鸡蛋和一张报纸,先带他去一楼水泥地上铺好报纸,再让他从二楼隔离栏处抛下鸡蛋。让他实际看看鸡蛋从二楼掉地上后的情形。从那以后他没爬高过,但我自己却有了不敢住高楼的后遗症:)。
  
  很多家长还要个习惯,一旦孩子走路被凳子或者石头之类外物绊倒,总喜欢拉着孩子说:来,打这凳子,把我们宝宝绊倒了,不是好凳子。——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是很古老的做法,延续很多年并且在中国很多的地区流行。可是这样将错误归于外因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首先他没有学会下一次该如何避开凳子或者石头,他在怪罪于外因的时候失去了自我反省的机会;其次,强后结果将导致孩子丧失责任感。正确的做法,如果摔的不重,家长根本不需要放心里,孩子觉得摔到想哭多半是被家长的动作表情给吓的,他想大人表现的那么严重,大概事情真的很严重,我得大声哭以表达我理解了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其次,告诉孩子下次走路得注意路面和周围,学会绕开障碍物,这才叫吃一堑长一智!当然,如果摔得厉害,自然是先安慰,检查,确定是否需要就医。
  
  还有一种家长比较严厉,孩子遇到困难(我个人认为这属于困难,而不是犯错),不给予安慰,却给予批评。这样的将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即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又不敢想大人寻求帮助害怕被批评,如此往复,若遇到的是小问题,拖一拖也许就过去了,万一是大问题,就是大事故!
  
  还需要强调,大人在跟孩子一起时,需要有相当的关注度,能对危险有所敏感比如靠近马路的时候要教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靠近水边的时候告诉孩子玩水的危险;玩一些游戏设施的时候要及时发现一些隐含并且教给孩子应对方式。
  
  这个过程切记:一、不因噎废食;二、不要纯说教,简明生动;三、言传身教。有权威的数据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言行不一致时,孩子更关注的是家长的行为,而不是言论。
  
  这个阶段的孩子,另一类危险来自外界。比如,如何与陌生人周旋,如何应对在公共场合与大人走失的情形等等,这类情形大人往往比较关注,不再絮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3-17 10:33: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真贴切,深有同感,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3-17 11:15: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楼主是一位细心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15:13:06 | 只看该作者
幼儿期的孩子安全二
  
  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孩子有更多的同伴关系,发展出他个人的人际交往圈子。这个时候会涉及到孩子之间的一些打斗情况,尤其男孩。
  
  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说,大部分家长会引导孩子文明化的交往,减少武力冲突。但不否认有小部分家长在教育中生怕孩子吃亏,或者说有着宁我欺负人也不愿被人欺负的观点,更有一些家长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存在动武的情况,这样的孩子他没有对交往方式的正确认知,在处理同伴关系时更容易采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观点。
  
  此类事情的处理就需要有不同的角度。
  
  首先有动武前科的家长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学习了自己的行为,该如何矫正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方式。如果基于不让孩子吃亏而让孩子学武术,跆拳道等等的家长更需要给孩子讲解武德的重要性,练武重在强身健体,而非借此欺行霸市。要他们认识到因为自己练武而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更强壮,所以不能随便出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另外家长不用太紧张,将成人化的判断标准加入到孩子的关系中。他们之间的交往危机往往只有片刻,孩子天性,没那么多利益计较,也不会考虑什么面子身份。所以,面对孩子冲突,以旁观为主,在一些关键的时候给予引导教育。
  
  总之,同伴冲突中的安全,重在平时的提醒,让孩子对打与挨打两者的结果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3-26 23:27: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3-27 13:47:47 | 只看该作者

深思

做父母的,也就是做监护人的,都在干什么?不能光看着宝宝高兴,如果看好就高兴不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6 , Processed in 0.09905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