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宝宝不吃饭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5 13:5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的宝宝“厌食”的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事实上,在这些“厌食”的孩子当中,真正由于疾病导致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能称得上“厌食症”的,更是少之又少。其实绝大部分都由于父母在护理孩子中方法不当所致。  喂饭的8个误区
  镜头1
  妈妈端着饭碗,举着饭勺,两眼盯着孩子的一张小嘴,企盼着孩子张开嘴,吃进去这勺饭。奶奶站在一旁,夸宝宝是好孙子:“只要把这勺饭吃了,奶奶就带你玩去。
  解说

  把吃饭当作一种交易,吃饭是被动的,是出去玩的条件,吃饭成了一种筹码。据一项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有29%的父母使用食物来安慰孩子;有23%的父母用食物奖励孩子;有10%的父母将食物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这些做法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喜恶,从而影响孩子膳食营养的摄入。
  镜头2
  “快点儿逗啊!”这是妈妈在命令孩子爸爸。“宝宝快吃饭,爸爸给宝宝翻跟斗,让你骑‘大马’”。无论怎么折腾,宝宝仍是对妈妈喂到嘴边的饭菜无动于衷。
  解说
  这样的做法使得亲子游戏索然无味,爸爸和他玩,是为了“取悦”宝宝,以换取宝宝吃饭,这不但让饭变了味,也让游戏失去了应有的乐趣。

  镜头3
  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很有兴致地到处走着玩,妈妈手里端着饭碗,在后面追着喂饭。每当妈妈把饭勺送到孩子的嘴边,孩子都会摇摇头,对妈妈的喂饭不屑一顾。
  解说
  这种“填鸭式”的喂养方式,是导致宝宝非疾病厌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吃饭本应该是对美味食品的品尝,是一种享受,但是这种享受因为妈妈的追赶而成了一种令宝宝厌烦的负担。
  镜头4
  妈妈正在力劝孩子吃饭,爸爸正在“拿大顶”、扮鬼脸、装狗叫,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孩子吃饭。
  解说
  这让孩子隐隐约约感到,妈妈在耍手段戏耍爸爸。为了这一小小的目的,牺牲了爸爸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实在不值得。吃饭是很正常的事情,饿了宝宝就会吃饭,不给吃孩子还不干呢!

  镜头5
  孩子手中拿着小手枪,“哒、哒、哒”,对着爷爷射击。奶奶追着玩兴正浓的孙子,不时喂上一口饭菜。如果孙子能顺利地把饭菜咽下去,奶奶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解说
  玩中吃,吃中玩,孩子根本没把吃饭当回事。孩子食而不知其味,不但影响孩子的食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养成了不良的进餐习惯。

  镜头6
  全家人坐下来准备进餐,“又是这一套,实在没有胃口!”爷爷抱怨道。“你凑合着吃吧,不做饭还挑三拣四的。”奶奶不满意地嘟囔一句。妈妈碗里的饭没有吃完就教育孩子: “好孩子不剩饭,快吃了。”“可妈妈也剩饭了。
  解说

  父母以及孩子身边的亲人,对孩子的影响和熏陶是深远的。父母具备了良好的饮食习惯,还用费尽心机去教导孩子吗?身教永远大于言教,多想想自己做得如何,孩子吃饭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镜头7
  妈妈夹起几片胡萝卜放到孩子碗里:“胡萝卜最有营养,多吃眼睛明亮。”妈妈的话音未落,一句训斥又传到了孩子耳朵里:“别老掉饭,注意点!”爸爸生气了。
  解说
  有60%的父母在就餐时经常提示孩子进食某种食物或训斥孩子。但是,父母并不知道,提示后孩子服从的比率是40%,强迫后服从的比率是30%。唠叨、强迫、惩罚只能使孩子对食物产生更多的抗拒。如果让吃饭变成一种责任,孩子对吃饭就没有兴趣了,还是让吃还原它本来的功能吧。

  镜头8
  “我最不喜欢吃这个菜,你怎么又烧了!”“肉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看你的大肚子,还吃那么多的肉,你想得心脏病呀!”“宝宝不要光吃肉,蔬菜里有很多维生素。
  解说

  爸爸的话对孩子传达了一种信息:菜不好吃,肉好吃。妈妈的话对孩子传达的信息是:吃肉是不好的,会得病。孩子也许没有想这么多,但是有一点他是能够感受到的,那就是吃饭并不是令全家人愉快的事。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对食物的接受往往模仿父母,而父母要做的是应该给孩子传达“什么都好、都要吃”的信息。
  不爱吃饭的6个原因
  1.把吃饭看得太重
  有些父母把孩子吃饭与爱紧密相连,似乎只有把大量的高蛋白食物塞入孩子的肚子里,孩子才能长得好,于是就填鸭似地拼命给孩子塞。都是些高蛋白,孩子怎能吃得消?其实,让孩子吃得清淡些,换换口味,反而能使孩子保持旺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肠胃和人一样,也需要休息,高蛋白的食物吃多了,肠胃得不到休息,消化不良,就会导致食欲下降。
  2.娇纵孩子
  父母一味地迁就孩子,让孩子边吃边玩,东游西荡,想吃就吃,不管是不是吃饭的时间。这样长久下去会严重影响孩子食欲。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到了吃饭的时间和环境就产生条件反射,把吃饭当成一种有序的事情,如饭前洗手、搬小椅子、分筷子等。这样会有意识地造成一种气氛,让孩子感觉吃饭也是一件认真愉快的事情。

    3. 零食过多
  如果父母不限制孩子吃零食,血液中的血糖含量过高,没有饥饿感,到了吃饭的时候,就没有了胃口。过后又以点心充饥,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孩子“吃饭难”,应该坚决做到饭前2小时不给孩子吃零食。
  如何应对挑食、厌食的宝宝
  1.按时按顿进餐
  按顿吃饭,三餐两点形成规律,消化系统才能劳逸结合。
  2.控制吃零食的时间
  距离正餐时间前2个小时,绝不能给孩子吃零食。零食不能排挤正餐,应该安排在两餐之间或餐后进行。
  3.节制冷饮和甜食
  冷饮和甜食口感好、味道香,孩子都爱吃,但这两类食品均影响食欲。甜食吃得过多会伤胃,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或餐后1小时食用。
  4. 合理膳食结构
  每天不仅吃肉、乳、蛋、豆,还要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每餐要求荤素、粗细、干稀搭配,如果搭配不当,会影响小儿的食欲。如肉、乳、蛋、豆类吃多了,会因为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胃排空的时间就会延长,到吃饭时间就会没有食欲;粗粮、蔬菜、水果吃得少,消化道内纤维素少,容易引起便秘;但也有些水果过量食入会产生副作用,如橘子吃多了会 “上火”,梨吃多了损伤脾胃,柿子吃多了便秘等。

    5.烹调有方
  食物烹制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断奶后,孩子消化能力还比较弱,饭菜要做得细、软、烂。随着年龄的增长,咀嚼能力增强了,饭菜加工逐渐趋向于粗、整。为了促进食欲,烹饪时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就餐兴趣。
  6.睡眠充足、增加活动、按时排便
  睡眠充足,孩子精力旺盛,食欲就强;活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按时大便,可使消化道通畅,促进食欲。



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1
、宝宝的肠胃不适,由于零食或者别的食品吃的太多了,或者是某此药物的反应,对肠胃造成了负担。让宝宝的胃有饱肠和不适感,所以,宝宝不想吃饭。
2
、由于宝宝的吞咽功能不如大人完善,有些食物如长茎的菜叶等,会梗在喉咙中造成不适或呕吐。让宝宝反射性的拒绝此类菜。给人挑食不爱吃蔬菜的假象。
3
、宝宝本身体内就不需要某种物质,宝宝对食物的需求是很本位的,他不会象大人一样根椐书上或杂志上的说法吃什么有益就吃什么,宝宝不一样,他只听自已的,他本能想吃什么就是什么,也就说明他体内缺什么。
4
、饭菜不合口味,菜式一成不变,宝宝是喜欢新的东西的,宝宝是好奇的。
5
、没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边吃一边玩的对肠胃消化是不利的,也不能让宝宝品味到饭菜的美味。如何谈得上胃口好呢?

那么我们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呢?
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前催宝宝洗手,留固定的位子给宝宝吃饭。二三岁前可能固定的宝宝椅束缚以养成她坐定吃饭的习惯。几次下来坏习惯十有八九可以改掉。
2
、凡事不能强求
宝宝不想吃饭不要硬逼。如果宝宝吃到一半说吃不下了,不必劝饭立即收走碗筷就是了。事后万万不可另做别的菜或者塞小点心给宝宝。 一些平时爱吃的小点心,对宝宝还是有吸引力的,虽然此时宝宝的肠胃不适但碰到特别爱吃的,肯定又会吃下一些,但这样对宝宝肠胃有一定伤害,也影响下一顿宝宝的胃口。
3
、做适合宝宝的菜
把长茎菜切短,土豆做成土豆饼,菠菜小青菜可以切成寸长,多做少刺的鱼给宝宝吃。
4
、经常变换菜式
在这里并不是要求家长们每天做不同的菜。至少在宝宝的盘子里饭和菜的排列要花点心思,比如,今天是番茄炒蛋,可以将蛋围边,番茄放在饭中间,做成花的样式。可以把玉米堆成月亮的样子,胡萝卜泥盘成太阳的样子,宝宝常常会被眼睛骗得胃口大开。
6
、和宝宝一起吃的有滋有味
有些食物你可以引导,比如胡萝卜,你可以先吃一口,认真的品一下然后说出自已的感受,接着让宝宝也试一口。一起品尝食物的美味比硬喂宝宝吃效果要好得多。
7
、小儿常带三分饥
宝宝爱吃了,我们大人也要控制量,宝宝碰到爱吃的好吃的不懂得节制并且吃得又快,很容易吃多了撑到,对肠胃增加负担。一般一餐饭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可以催宝宝下桌去玩,宝宝意犹未尽的样子也要对其说明:宝宝不能再吃了,再吃就要肚肚痛了。宝宝实在要吃就收走她爱吃的东西绝不能再给了。
8
、抛开成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一些家长认为巧克力会让宝宝牙齿吃坏、肯德基有激素、土豆片是垃圾食品。宝宝绝对不能吃。其实,你越是阻止她越是想吃越是想吃就越要去吃,一旦吃到就大吃特吃,并且成了嗜好。个人认为巧克力对宝宝并无多大害处,适量的吃一点,也是可以的。土豆片宝宝想吃时就给她一包,她的量也就是一包二包,到第三包她的欲望就不那么强了。宝宝也不会只爱吃某种单一的食物了。
9
、多多运动,增强体质,必有大大好胃口
宝宝身体好了,胃口肯定就好。不要老是让宝宝坐定,多运动对宝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双休日带宝宝去游泳去公园去绿地,运动和新鲜空气可以让宝宝胃口大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45 , Processed in 0.08716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