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aisl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艺术读经】几张音乐碟,几本艺术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6-17 17:17: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正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2-6 02:16:30 | 只看该作者
捞起旧帖,新年推荐一张难得的经典DVD《艳歌行》:



《艳歌行》是汉唐乐府梨园舞坊创团经典力作
艳歌行

“艳”一个字,指的是鲜丽优雅,色彩斑斓,《艳歌行》是南音的传统曲牌之一,同时也表现华夏盛世时女子优雅脱俗,喜爱轻歌曼舞的美好意境。
  
「艳歌行-梨园乐舞」将戏曲中叙事的部份抽离,朝抒情写意的意境进行,利用梨园戏「十八科母」中极具特色的手姿、脚步、身形,如:「糕人身」、「三节手」、「四顾眼」、「垂手行」等,配合南管古乐,编排成青春妩媚的「艳歌行」和寂清冷艳的「簪花记」。也试着将传统梨园折子戏「玉贞行」的舞蹈部份独立出来,与现场弹唱的「冷房中」空灵凄美的组成「夜未央」。打击乐器「四块」的节奏变化,加上舞者们轻移款挪的舞步,则用来作为繁管急弦的「满堂春」前奏。
  
此外,汉唐乐府专属表演勾栏舞台约六公尺见方,保存了传统凋栏围砌的舞台演出特色,堪称全国仅见仅存,也是最具历史、学术价值与美感的表演形式。此种形式不是较诸其它剧种「镜框」舞台之平面视觉更显古朴典雅生动近人,此种形式也是演艺者情韵内敛、风华纤巧、外发极致的最高艺术表现。林克华古意盎然的台中台立体设计,叶锦添传统又新颖的服饰造型,既复古又前卫的南管歌舞戏艳惊国际,成为开创传统文化新机的表演艺术的典型,乃汉唐乐府的经典之作。
  
并且,汉唐乐府《艳歌行》的妆容也保留中华戏曲原貌,使用了宋元之前盛行的汉式白妆,再现了汉唐盛世的美艳妆容,也让中华宫廷歌舞的神秘与严肃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台湾汉唐乐府南管古典乐团1983年由南音名家陈美娥创办。1996年,汉唐乐府创造性地将深邃悠扬的南音古乐与典雅脱俗的梨园科步相融合,创作出南音乐舞《艳歌行》。近十年间,《艳歌行》美轮美奂的汉唐遗韵不仅倾倒了海内外南音迷,更令欧美歌剧舞台为她叫好,为古老的南音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
  
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汉唐乐府”的创办人陈美娥曾表示,南音是两岸同根文化的一个鉴证,保护和发扬南音是两岸共同的责任,希望两岸能够以成功“申遗”为契机,振兴中华音乐。
  
二十多年来“汉唐乐府”蜚声国际,足迹遍及世界各国高级学府,屡获欧、美、亚地区国际性重要艺术节、大剧院的邀演。

《艳歌行》剧目介绍
  序曲-西江月引
  传统南管古乐「上四管」演奏排场,恰似「丝竹相和,执节者歌」汉代
西江月引
宫廷音乐《相和大曲》之演奏型态
  音乐:大谱「三、五、八面」慢头-西江月引
  曲牌:序滚
  歌词: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诗经》风篇【关鸠】
  艳歌行
  根据传统「梨园戏」〈小旦〉婀娜娇俏之科步身段,描述秀丽
艳歌行
佳人踏青嬉春之万种风情。
  音乐:大谱《八展舞》 第二乐章/夜游 第三乐章/夜赏
  第四乐章/夜乐 第五乐章/夜鸣
  乐舞意象
  有女怀芬芳 媞媞步东厢 蛾眉分翠羽 明眸发清扬
  丹唇翳皓齿 秀色若珪璋 巧笑露权靥 众媚不可详
  令仪希世出 无乃古毛嫱 头安金步摇 耳系明月璫
  珠环约素腕 翠羽垂鲜光 文袍缀藻黼 玉体映罗裳
  容华既已艳 志节拟秋霜
  - ----傅玄诗《艳歌行有女篇》
  簪花记
  根据传统「梨园戏」〈大旦〉文雅端庄之科步身段,描述靓丽女子,春 锁深闺之落寞凄凊。
  音乐:大谱《梅花操》第三乐章/点水流香 第四乐章/联珠破萼 第五乐章/万花竞放
  歌词:暗想暗猜 思想情郎 思想情郎 真个风流体态
簪花记
乐舞意象
  燕姬妍 赵女丽 出入王宫公主第
  倚鸣瑟 歌未央 调弦八九弄 度曲两三章
  唯欣春日永 讵愁秋夜长 歌未央 倚鸣瑟
  轻风飘落蕊 乳燕巢兰室
  陈.顾野王诗《艳歌行》
  相思吟(原 夜未央)
  撷自「梨园戏」【高文举】,以「独上歌,不以管弦乱人声
相思吟
」登歌独奏古典形式,表现「声依咏,律和声」
  精湛之南管传统唱念歌艺。其中
  《夫为功名》之〈玉贞行〉,乃「梨园戏」旦角经典舞段
  最能表现梨园乐舞沉歛温柔、古雅细致之科步典范
  满堂春
  用「下四管」中之打击乐器-四块,
  带出传统南管「上、下四管」大合奏之排场,
满堂春
恰似【周礼】「堂上琴瑟、管弦之歌,堂下四垂,钟声之调。」
  合乐型态。表现谦恭和谐之礼乐精神。
  在一个半小时的梨园乐舞表演中,古朴的舞台上汉唐宫廷乐师造型的乐手席地盘腿而坐,操弄中国古典乐器:琵琶、南管、三弦、二弦、拍板、足鼓等,演奏古老的南音;汉唐仕女造型的舞者将深邃悠扬的南音古乐与典雅脱俗的梨园舞蹈相结合,乐师与舞者共同演绎汉唐古韵
  第一幕“艳歌行”,在音乐《八展舞》中舞者以传统梨园戏小旦婀娜娇俏的科步身段,描述俏丽佳人踏青嬉春的万种风情,三位舞者仿佛从古画中走来,轻盈的步态、优美的手势让观众看到了了古代少女俏丽,温婉的可爱。
  第二幕“簪花记”,在音乐《梅花操》中舞者以梨园戏大旦文雅端正的科步身段描述靓丽女子春锁深闺的落寞凄清;两位舞者的表演让人对古时想爱不敢爱的女子深表同情。
  第三幕“相思吟”,采自梨园戏《高文举》的经典曲段“玉真行”,乐手也是歌者盘腿席地坐在舞台四角,独舞者手执一柄纸伞舞出哀怨的少妇寻夫旅途的沧桑,一曲凄美的“短相思”,扣人心弦。其中梨园戏特有的“足鼓”引人瞩目。
  第四幕《堂上歌》,以传统古乐器 琵琶、南管、三弦、二弦、拍板、奏出丝竹相和之音。
  第五幕《满堂春》,表演者手执四块极其朴素的竹片,配以优雅美妙的身段步伐,表现出清脆悦耳的音色和精美绝伦的画面
  近十年间,《艳歌行》美轮美奂的汉唐遗韵不仅倾倒了海内外南音迷,更令欧美歌剧舞台为她叫好,为古老的南音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



终于发现有人上传到土豆了,喜欢古乐的别放过哟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Js1FPekrk8/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dujingban + 2 + 2 非常感谢!精品推荐啊。
新叶 + 2 + 2 谢谢果姐,收来听听。年前诗经第一篇边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2-6 12:59:40 | 只看该作者
差距啊,要学习的实在太多了,加油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2-18 08:32: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顶顶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2-18 17:14:1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呀!以前居然没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7-8 03:39:00 | 只看该作者
有价值的帖子,留个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3-30 11:23:3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可惜自己对艺术啊、音乐啊一窍不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6-4-4 21:57: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推荐~~~
[发帖际遇]: lyf_edu 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得到了 4 金币,多好啊,快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01 , Processed in 0.07416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