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如何对待“闹”小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1 12:5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些家长总是对老师抱怨,孩子在幼儿园里总是很乖,可一到家里却作天作地,对家长闹个不休。为什么有的孩子爱烦人呢?这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讲,个性强、有自理能力、有独立意识的孩子较少“闹人”,而父母过于溺爱,事事处处为他考虑得过于周到的孩子,就特别容易养成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的习惯。这种对父母依恋的心理反映在情绪上,就是喜欢整天和父母“闹”,常常是把父母惹火了,甚至被父母骂一通以后反倒安静了。
实际上,这种情况正是孩子情绪不安定、行为不独立、有自卑心理而采取的一种心理发泄。遭了骂或挨了打,他反而会转移自己的焦虑,从而被动地稳定了情绪。
另外,小孩子喜欢“闹”往往是缺乏感情的一种表现。小孩子和大人“闹”,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希望大人和他交流情感这种缺乏感情的心理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平时,当孩子有事干、有小伙伴玩的时候,一般是不大会“闹”的,而当他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闹”了。掌握了这一点,父母应尽量给孩子一些事干干,或找几本比较好看的图书让他看,或让他自己画画,或放一些优美的音乐给他听,让他边玩边欣赏音乐。当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父母尽量少去照顾他,渐渐地孩子就会养成独立游戏的习惯。
当然,小孩子的“闹”是看对象的,他们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闹”的。其实,小孩子是很会察言观色的,他们专找宠爱他的、容易妥协的人“闹”。一般情况下,总是有父母在责骂孩子之后又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闹”呢?
1、首先要注意对孩子个性的培养,父母不要过分保护孩子,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孩子的事多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这样孩子反而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负责的选择。
2、对于那些因缺乏与父母感情交流产生孤独感而“闹”的孩子,父母可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和孩子交流。
3、要教育孩子学会自己游戏、活动,逐步使孩子感情独立。
4、对于那些因为要得到某样东西而“闹”的孩子,父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是可以满足的,就干净利落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如果是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的,则从头至尾都要态度明确,不要含含糊糊,使孩子心存希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6 收起 理由
durling0 + 3 + 6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21:38:4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加油努力
继续加油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0 02:56:5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加油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0 15:09:15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有道理。谢谢楼主分享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0 22:02: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3-7 17:47:18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这是孩子的本能,家长要耐心引导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6 02:53 , Processed in 0.33581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