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春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10 11:51: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13 21:24: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13 21:27: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14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得一的说法

我自己跟论坛里的一些妈妈们相约诵读孟子100;我的方法是每周要读的章节每天读7遍,连续读7天;开始担心自己读不了,就读每章的一半;比如梁惠王章句上的一半,每天7遍,读7天再往下读;后来就增加到了某一章了(读过7遍的最后一遍要重复一遍前面的章节);
    发觉读的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是否自己是放松的,不放松的时候(按得一兄的说法是杂念纷纷),读个20分钟就觉得很疲惫;放松的状态下呢(就是一句句读下去,不考虑读多少了),连续1个多小时还意犹未尽,结果是自己就休息了,是担心累着自己;现在看来还是要随心读下去为好;
    连续3小时我没试过,这要有个大块的时间,我打算试一下,呵呵(正好这周就读完公孙丑章句下了,从头读到这里一遍大概35分钟,读6遍就恰恰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8:47:44 | 只看该作者
得一先生(女士?)的孩子应该只读过一本《老子》还是再加一本《易经》?我敢断定的是你几年的时间能读完这两本就不错了,应该读不完吧?如果是这样,你所说的“静”是假的,是经不起考验的,不历事,看起来很静,一历事,那个“静”就不复存在了,比如你的表现,可以说很不地道,也不坦荡,即不“静”也不“定”,看似专一,实则心死矣。

虽然如此,也还有可取的地方,用我的眼光看你走的路,高看一点是一条偏道,平看应该是小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至于我的眼睛是“差眼”还是“道眼”,那就由你判断吧,(差眼道眼是庄子语,我觉得你虽好道家,连庄子应该都没读过),劝你好好看看王弼注的《老子》。

读经是真正的实践,静定的训练自在其中,一本《论语》一本《孟子》,内容够好,篇幅够大,一个人要想读完300遍,不沉下心来是不可能的,不断地沉下心,不必故意考虑(思)经书的意思,思也可不思也可,就是不用“思”,不用“思”就是不用第六意识,就不累,在长长的读诵中,开发了右脑,启发了根本智,能力的提升自在其中,但这些功能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那个内容的吸收、酝酿与消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大人都会经历许多过程,这些心路历程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心浮气燥地读一定是读不下来的,在实践中一定要放松身心,不如此则不可能老实大量,能做到老实大量则一定会经历静定的过程,当然可以用些技巧来提升一下自己的境界,比如用得一的办法达到“静”(我个人觉得无此必要,不过也不排斥),但如果拘泥于此,不思进取,则无异于以指当月,诚可惜也。王船山云:“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立个“静”限制自己,岂不断了自己及他人慧命?

至于为什么我这么热衷于推广儒家及四书,当然是我认为四书最有价值(主观的),这我想用程明道的话来表达:“愚者指东为东,指西为西,随像所见而已。智者知东不必为东,西不必为西(指道家玄理)。惟圣人明於定分,须以东为东,以西为西。(儒家)”儒家圣人的境界是最后的归于平平、明于定分,这是真正的人间天上。

孔子说:“兴废国、继绝世、举逸民”,这种心灵多包容。儒者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话岂虚言哉?天地之心、生民之命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命吗?不抓住此本此根,我想中华民族就没了。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1-1-17 08: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遇到前辈直播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17 10:53: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羡慕楼主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安心读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17 15:51:43 | 只看该作者
我这样的俗人每次读经都是杂念纷纷,如果老想着控制好,静下来再读,那么学而第一也读不完,索性不去管它,读到泰伯第八感觉就会专注很多了。读着读着自然就静了,而非静了静了才能读。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更容易进入那种状态。

[ 本帖最后由 linlin124 于 2011-1-17 15: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17 20:54: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1-17 21:45:1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别那么复杂的好

大量,老实的读下去,静该自在其中,大道从简的好;把论语,孟子等读了200遍再回头看,该是见山是山还是见水是水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9:53: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1-1-17 20:54 发表
得一男士
得一和孩子(2岁半)开始读经典,读过《老子 德道经》《黄帝四经》《周易》《大学》《七小经合璧》《黄帝内经》《清静经》、《黄帝阴符经》、《胎息经》、《心经》、《大悲咒》、《百病百药》、《心印 ...

==============
低估了你,很不好意思,抱歉。那是读了一遍还是读了五遍?

王财贵也没有你聪明,在大量的经的同时还让孩子静坐,岂不是多此一举。


这话不知从何说起?你高看我了,我自己还不会静坐呢,如何去教别人?再说王教授与我谁更聪明,大家有目共睹,不需要这种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18 , Processed in 0.101926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