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519|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8 21:2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


某义塾  王老师(secretgarden114编辑:删去私塾名称和老师名字)


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在家连续读经一小时,常常担心孩子太辛苦而把一小时分成几次完成。就是坚持了一小时读书,也是说说闹闹,边喝喝水,边吃吃东西。更不要说让孩子连续读三个小时的书了。如此,读经的效果虽明显,但很浅薄。
故此,我分析一下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给大家。
所谓连续读经,就是不间断的读经。连续读经一小时可以训练一个孩子心智上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左脑的能力,比如孩子会很聪明,能说善辩,记忆力可以提高普通孩子的两到三倍。但对孩子的心性上的提升几乎没有太大帮助,比如承受力,内在的敏感,高度的记忆力(比如一目十行),对生命的感悟力也很难出来。这就需要用连续读经三小时的方式来训练。
连续三小时读经真的可以在心性上提升孩子的进步吗?我分析一下连续三小时的读经的心态变化过程。
一个人(不管大人孩子)最初在三个小时的连续读经中,会经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心智运用阶段,这个阶段开始有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此时头脑清醒,思维活跃,但并不安分。这一个阶段的读经记忆表面效果最好,也不痛苦。但过了30分钟到一小时后,大脑会进入一个疲倦期,这个疲倦期大约也是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在疲倦期里,大脑因为疲倦,读经会昏昏沉沉,点字会出错,声音也会含糊不清。在这个阶段里,人体会有一种保护大脑的系统,这个系统会本能的要关闭大脑,就是心智层面的活动。但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心智层面的活动会完全关闭,如果你还继续读下去,人体就会调动更深层的系统力量来支持你的读经,西方人说这是潜意识的力量,灵修家会说这是灵魂的力量,也可以说这是比较接近佛家说的自性力量。在这个状态下的读书,会越来越舒服,身体有轻安的感觉,读一个半小时书好像二十分钟就结束了一样,这大概就是所说的右脑力量吧!
长期练习连续三小时读书,会使开始时的心智活动力越来越短,进入自性的力量越来越快,接近佛家说的入定,这个状态可以称为读书的愉悦期。
大多数家长会担心大脑的疲倦会让孩子的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如果只在大脑的疲倦期停止读经,反而会助长孩子对身体的依赖,会拉长在心智层面的活动时间,造就思辨能力过强而在未来过早的衰老,到了20多岁后,再想开发内在的潜能反不如单纯无知的人容易了。
人体一旦习惯使用深层的力量,反复练习,就会使人的行为举止趋向于自动,处于本能,这种力量在自我愿力和发心的作用下自动工作,准确性反而很高,人的性格呈现单纯无欲,这是一种有高度情商的状态。
其实佛家的禅坐也是如此,也要克服一个身障的阶段,这个阶段冲过去了才是入定的开始。冥想、呼吸、念佛都是开始对心智的控制,将心智控制在愿力和发心中,但如没有克服身体的障碍,想进入一个佛道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在长跑训练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开始是心脏会紧张,以至于呼吸困难,头脑一片空白,但经过一段训练后,有的运动员会体会到心脏忽然象打开一样,血液流速自然能加快,呼吸很快感到顺畅了。这个关一过,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
所以,我们知道很多国学大家每天以读书为乐,都在七八个小时以上,而且身体很好,心灵敏感,思想单纯,智慧超群。他们小时候的训练不是现在的孩子所能体会到的。我们让孩子经历苦行的阶段不是为了未来记住它,而是要消磨掉它。消磨苦的最好的方式是超越,而不是停留在苦中。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2-11 20:1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 + 1 secretgarden114编辑:删去学堂名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2-8 22:33: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说得好像是分析,请问有实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20:1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楼上:

王武东老师是个很重实践的人,他说的话都是实践出来的。
这篇文章转自这里:
(鸟按:链接地址,请发短信向帖主索取)

您可以看看下面的评论,家长问到了很多问题,或许就能解答您的疑惑。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2-10 03:5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链接地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20:21:40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几年来基本是保证每天连续读三个小时以上的,确实感觉特别好,不知道这算不算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0 03:59:48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实例,有时间的话,一定前来学习,请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0 10:22:17 | 只看该作者
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悟道各自有方法,没有一定之规,王武东老师有实践,这个的确不假,而历来还有诸多实践,也可以提出反证,还是中庸最好,我们不要反对来反对去的,拿自己的一管之见影响别人,做自己的就好,别想去弄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0 10:56:2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帖,本栏曾经有过讨论: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A7%B9%FB&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0 12:21: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人修过佛家的“打佛七”,10天百万声佛号的闭关,或者更精进的修行过“般舟三昧”,读王武东老师的这篇,应该会觉得三小时连续读经,小儿科嘛。这些都是一些挑战生理极限的方法,俺以前玩过一些 ~~~

所以,如果由于信仰,成人自己愿意这么苦行,我尊重之。又如果您是佛教化家庭,觉得这么教育孩子才是最正确的,我亦尊重之。

一般家庭,连续三小时读经用于孩子嘛,慎重,弄得不好弊端很大。再说,佛家修炼体系庞大,法门无量,为何?就是为了适应不同根器的人,因材施教,所以不可一概而论。网络上任何分享,我们都可以虚心参考,但切忌头脑发热,刻舟求剑,盲目从之。特别你的实验对象是孩子的时候,需要慎重再慎重。

套一句王教授的名言,我很喜欢:你要赞美它,需要了解它;你要反对它,也需要了解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20:48:3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鸟儿及果行的讨论,其次是很抱歉,因为来本论坛的时间不长,不知道以前已经讨论过这个帖子。

下面回复二位如下:

我自己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也喜欢看一些佛经,最愿意读的还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就是四书了,比较痴迷《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我是利用上班的时间读这些经典的,因为近几年工作不忙,所以我都把工作放在下午,上午上班后,泡一杯茶,放两颗枣,呵呵,就开始读经,大概从八点一直读到十一点半左右,中间喝喝茶,润润嗓子,很快地一上午就过去了,也没什么压力,也不想是什么意思,就这样呆呆地读,很舒服,何难之有?只要不强求理解,一点困难都没有,至于小孩子怎样,我虽没有太长期的经验,可是我儿子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刚接触经典时,就让他们在二十天内把《论语》背的烂熟,那二十天每天怎么也得八小时以上,儿子不但没有压迫感,我还记得在背到颜渊第十二的时候,我正在上班,儿子给我打电话说:妈妈这篇真好。我在电话里仿佛感觉到儿子的手舞足蹈,现在我的两个儿子都高三了,老二因为物理竞赛已经提前保送清华大学了,在家闲着的这段时间,他就背《孟子》,从2009年11月中旬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已经背诵到最后一章,春节前肯定背完,这中间他还背了《英文名著选》二十多篇,每天他是从早背到晚的,他背《孟子》那叫一个熟练,每章连念带背都在120遍以上,背得行云流水,嘴像踹豆一样,我并没有逼他,只是不断地鼓励,我真的看到了儿子的那种深度的幸福感,小孩子是不会装的。

这种简单的教育,不是佛家的苦修苦行,往往是大人的主观感受,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周围没有任何诱惑,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玩具,抛开一切让他满足的低级趣味,只有青山绿水,只有几本经书,你试试他会怎样?你觉得这样的孩子可怜吗?你觉得这样的孩子会变呆吗?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0-2-10 20: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难以置信。为什么我就没见过一个这样的 ...
宽裕温柔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0 21:5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春花 于 2010-2-8 21:25 发表
他们小时候的训练不是现在的孩子所能体会到的。我们让孩子经历苦行的阶段不是为了未来记住它,而是要消磨掉它。


我说的苦行来源以上这句。王武东老师是一位我很敬佩的老师,他不会夸大到这种读经法只有乐,没有苦,他对这种读法的描述很实在。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2-10 22: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3 , Processed in 0.07995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