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4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目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23:5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有智慧愛孩子,是最近我比較著迷的課題,還要感謝網絡,感謝許許多無私分享的家長與幼教方面的工作者們,才使我更快捷地過濾很多信息得到我想要的知識,在網海,書籍中反而更容易找到共嗚,也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可愛活潑的孩子使我有機會對生命,對生活有了更深的看法和認識,我想我在想塑造一個良好性格的孩子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已,生活原比我想像中的更美好,以下是節選自一本育兒書一其中章節,這就是我的育兒目標?                              

新幼儿教育目标

在一个嫌贫爱富的社会里,价值的唯一取向是金钱,难免父母对儿女的期待也会错误地以为将来你要能赚很多很多钱
哟!就是唯一的教育目标了。有了钱真的会幸福吗?试问那些自杀、坐监、酗酒乃至剪断三千烦恼丝看破红尘而
出家弃世的人,有几个是为了穷字?因此,我们在谈到孩子教育目标之前,大人们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观与价
观了


如果你对他们教养的方向仍只是朝看,恐怕他忙忙了一辈子,纵然有了亿万家财,也不过是较大的钱奴,未必是
你和他的幸福!

婴幼儿教养的目标
在蒙氏科学的新教育下的儿童,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该是如何的一个远景,我们可以用简单通俗的话语来表示:有出
更聪明常快乐,经我们四年来在台北蒙特梭利实验儿童之家的调查,这也正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
一生的希望。


如果你的孩子够聪明,他会自动去适应环境;先求生存,次求发展;能够立足社会,自然就能开拓前途,有出息了(至
少不会让父母时时操心,终生挂虑)!更进一步说,如果先让你的孩子爱学习肯研究,就能更聪明,自
然他会喜爱工作,欣赏异己,胸容万物,造福人群,只要心无烦恼,也就会常快乐了。


前面我们曾说明孩子的智力和习性,随着大脑的成长,在六岁以前,几乎已经定型了。因此,在六岁以前我们就应朝着
这些能让他幸福的远景去培养。






所谓聪明,就是耳聪目明。通常是指视听敏锐,见解正确,博览多闻,言语清楚,而且能举一反三,否则就是平庸

之材,等而下之,便成愚劣了。

所以说,蒙特梭利的科学教育理论,就从感官练习开始,把握孩子各项官能的敏感期,适时地、多次地、多样地来诱发

孩子感官的潜力,使之更精确敏锐。此外,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预备过的环境当中可以由各种事物的形状、颜
色、质料、性质……而得到:
(1)
明明白白的认知,
(2)
清清楚楚的辨识,
(3)
发现其间的差异,
(4)
归纳它们的类序,
(5)
分析其中的关系,
(6)
举一反三的推理。

也就是由耳聪目明,提升到心智慧敏的阶段。当然这要靠老师的启发和父母的诱导,尤其是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设计联合行动的计划教育,才能使你的孩子得到充分的智力启发。除开直接的智力开发之外,同时要培养孩子打开智慧之门的习惯和性格。也就是敢尝试、喜探索、爱学习的习惯,和常常发现问题,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遇到这样的可造之材,老师固然要不厌其烦地解答,父母也要不怕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麻烦,应该耐心地去满足孩子这些智性活动的需要。
这样经过学校和家庭由浅入深训练,你的孩子会随着他的年龄增加,一天比一天更聪明。在感官练习的同时,孩子的语言和体能活动,也需要更多的刺激和引诱,因此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诱导他们这两方面的发展


就头脑的成长来说,这三种练习,都是刺激大脑成长的来源,而且在三岁以前,最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为语言能帮助小孩和大人沟通,引起大人更多的注意和反应。运动由爬到站、走增加了他的活动领域,也逐次建立了独立自信;同时,这对于孩子的大脑和脑下垂体,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所谓有出息,通常我们是指一个人,至少他对有见解,遇能担当,具备这两项品性就不会人云亦云,不知好歹,毫无作为。这类人在小的时候,他会依其所好,选择玩具或玩伴。稍大之后,他会是学校的队员,团体的中坚。也许可能他做得多也错得多。但他肯认错,肯改进,见到旁人有困难,他会自动伸援手,同学、亲友也信任他和他通财。这样的人长大之后,纵非国家栋梁之才,也是世上独立之士,他可以成家立业,而且会过一辈子小康的日子。遇有机会,他可以时来运转,依附潮流,发达一番,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是指这类人说的。


但如果自小就被爷爷奶奶背大抱大,呵护得像温室的小花,母亲看到幼稚园的老师抱他在铺有高级地毯的地方,替他换
尿片,就慌着要幼稚园为他小孩买个护理台,说地毯上有细菌。下雨天当然留在室内,有太阳也怕孩子晒,快要两岁了,两只小腿还是弯弯的,走起路来总赶不上一般年龄的小朋友,一天到晚总是哭兮兮地要老师抱;更有的妈妈不放心,常打电话来吩咐教师别忘了在奶粉中多加点速健之类的,这样过度受呵护的孩子,连体能都没有得到正常的成长,如何期望他将来有出息?要知道对于依赖、庸懦成性的人,财神和福星是不会把你烧的香、积的德,转到他的名下的。假若,你能自小从生活训练上,要小孩自己拿奶瓶(六个月就可开始),自己洗手,自己用汤匙吃饭(十二、三个月就可以训练了),甚至于帮你做些家事(三岁就可以开始),只要他能力所及和不让他受到伤害,就尽量要他帮点小忙,替你做点小事,纵然弄糟了、做错了,也不要责怪他。经常让他独立完成一桩事,并适当地予以赞美和感谢,慢慢地孩子会从生活的独立中,培养出自信和负责的德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有出息,不用父母操心。所以培养孩子能独立,能担当,让孩子比你更强,远比买速健给他们吃要有保证得多。





快乐是幸福的感受。而快乐的性格,也不是光靠遗传因素,就可以让你的下一代无忧无虑,坦荡幸福地过一辈子。

所谓常快乐,是指一个人,遇事不悲观,不但有安贫乐道的品格,而且也有不叫苦,不怕难的精神。这样的人,也常会有富贵不能淫的操守。如果再像麦克阿瑟为子祈祷文中所说的具有一点幽默感,让别人也能分享他的快乐,那就更完美了。常快乐的性格,也是需要自小就开始培养的。而培养你的孩子一生快乐的性格,是要帮助他。

(1)喜爱工作──蒙特梭利说,“工作是人的特性
  
绝大多数的动物,没有这种特性。大人们因为工作带来成就感,活得有希望;小孩每天不停地忙碌,是在做他成长的工作。能够喜好工作,生活就绝没有无所事事的苦恼,反而会有享受成就的感受,神经病理学家也认为,一个喜爱工作的人,必然是一个正常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
让孩子养成喜欢工作的习性,就是从小鼓励他去工作,尤其是帮助你做点家事,完成以后示以适当的嘉许,他不但会有成就感,而且非常快慰。当然在最初开始,你得要斟酌他的能力,防止他的失挫。譬如要他帮你拿碗,最好拿打不破的碗给他拿。如果想培养他从失败中重新再来的性格,得要经过精心设计,以免弄不好,使他的小心灵受到挫折或产生罪孽感。


(2) 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习性──“助人为快乐之。曾经有一个靠领政府社会救济金生活的老人,将他多年积蓄的一万块钱,接济了更需要的人。如果你的孩子也肯施舍,能够像这样一位济人之急的老人一样,那更可以其乐似神仙了。

(3)培养孩子守分际、无奢欲的操守,让他一生胸怀坦荡,无忧无虑,自然防止了不愉快事的发生。


(4)培养他美化生活的才能,使他的生活不刻板,不枯燥,而且能欣赏或创造美的境界,那岂不更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candyxiao020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2-2 13:40:5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对儿子的要求是:先成人,再成才!不管他将来干什么,只要他觉得快乐就行!我们代替不了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15:56:57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啊,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被管的太多了,是要多训练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事事包办剥夺孩子成长时该学的技能,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7 00:54:3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也不容易啊,她们一个人承载了多少长辈的期待与盼望啊,快乐最重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7 09:01:59 | 只看该作者
还需要等待!有话不能说很痛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7 09:05:1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

谢谢楼主所讲的,这些是一切的基础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7 19:05:0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蒙台梭利的理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5 20:55: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棉花开了 于 2010-2-2 13:40 发表
我们对儿子的要求是:先成人,再成才!不管他将来干什么,只要他觉得快乐就行!我们代替不了他!


我觉得说的很好!孩子快乐最重要,学习也要在快乐的气氛下,这样应该效果会更好吧。每个孩子先天条件、生长环境等等都不一样,我觉得不能期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或什么什么家吧。还是让孩子先学好好做人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3-1 11:33:2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快乐至上!不过要建立在正确是是非观基础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3-15 02:38:13 | 只看该作者
让斑竹看后决定加精固顶的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28 , Processed in 0.12378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