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89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山之石] 好阅读与坏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20: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文转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的语言中,事情总是充满”“之分。我现在就借用他们的话语模式,谈一下儿童课外阅读中哪些做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做法不好,要注意避免。请允许我以孩子的口吻,简单地把前一种称为好阅读,后一种称为坏阅读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这一点是针对在孩子还不识字,由大人给孩子讲故事阶段的阅读而言的。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担心孩子听不懂,就尽量用通俗的口语来讲。这样做不太好。正确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尽早让孩子接触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从你给他买了有文字说明的图书起,就要给孩子故事,不要故事。这一点,在本书《让孩子识字不难》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在课外阅读上,一些家长和老师犯的最无聊的一个错误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这是不对的。

  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个比喻,指人的阅读已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程度,阅读的视角宽,注意范围大,一次扫视可以从一行扩展到几行。

  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天生,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且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阅读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速度大体相同。所以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我女儿圆圆小学时就读完了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共十四部,大约三、四十本。我只给她买了一套《倚天屠龙记》,其余的都是租来看。当时租金是每本书一天5角钱。她开始读得慢,很快就越读越快,在天天上学的情况下,每本书只需要11.5元,即23天就读完;到了假期,则每天读一本。我估算了一下,这个8岁的小孩子,她当时读一本20万字的小说,累计阅读时间大约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她的这个速度并非神奇,别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速度自然也会达到这么快。

   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至于背诵作品中一些文字优美的段落,更是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段落真优美得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如果优美段落是家长选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它优美,这样的背诵就没什么意义。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背诵一段孩子并不喜欢的文字,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这个意义,体会出那个感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他的阅读给出怎样无功利的言行。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读书,他给孩子的钱,孩子大多用来买书了,一套几十本,没几天就读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却很差,不知是怎么回事。
  我问他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他说基本上都是漫画书——难怪。
  我对这位家长说,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
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

  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读图时代。所谓读图就是看漫画、电视或电脑等,是以图像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阅读形成冲击。一个6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信息匮乏的环境中,到上了中学后偶然遇到一本书,他会如获至宝地去阅读,他阅读的兴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个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信息刺激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前度过,他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图像占据了他的输入渠道,建立阅读文字兴趣的最好时光错过了,以后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


  现在患电视痴迷症的孩子太多了,这和家长的一些观念有关。一些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电视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也能长知识;有的认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还有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种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这种损失多半会影响一生。

  读图取代不了读字的作用。读字之所以优于读图,在于以下原因。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
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

  而漫画、电视和电脑都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入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


    而且,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用他一贯激烈的口气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读书和识字量没有必然关系,和年级更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开始。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看简单的连环画慢慢过渡到看文字作品,从内容浅显的童话慢慢过渡到名著等等。只要去做,这些过渡都会非常自然到来。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要么是家中很少买书;要么是买了书懒得给孩子讲;要么是整天用电视机哄孩子,总之,孩子从小与阅读是隔离的。


  其实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我的女儿圆圆也非常喜欢各种读图活动,她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上大学了还经常看,书架里有很多漫画书,但这些不影响她的读字活动。她对读字的兴趣早就稳定地形成,她知道如何按轻重缓急,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字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他早年生活中读字活动没有及时出现——这是个很大的遗憾。这样一个遗憾,难道不该归咎于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轻视吗?


此外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缩印本
  
缩写本指把名著进行大量删节,变成字数、内容和语言都比较简单的改编版。我认为这是把一只新鲜苹果做成果脯的行为,至少我在书店看到的几个所谓儿童版《三国演义》这类的书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建议给孩子选择知名度较高出版社出的原版作品。


  缩印本指总字数不减少,但把文字缩小,每页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种书。这种书可能多半出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出版社或盗版者手中。比如把一部《红楼梦》做成一本书。这样的书可能仅仅方便携带,但读起来很累,阅读感觉不好,容易使孩子厌倦;此外错别字可能也比较多。所以也不要给孩子读缩印本。

每个人都喜欢好东西,不喜欢坏东西,孩子更是把好与坏区分得势不两立,他们纯如一张白纸的生命底片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与他们成长中千万个细节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好阅读,避免坏阅读,这也是你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本帖最后由 lalaz90 于 2010-1-26 09: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woodhead + 10 + 10 谢谢楼主的好文章!
spring032 + 2 + 2 谢谢你了
lijuan3628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25 21:56:12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好好学习,将孩子的习惯培养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26 08:29:06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建议呀,原来看漫画不叫读书。阅读确实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26 08:41:23 | 只看该作者
合适的年龄阶段,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很重要,期待楼主能够推荐一些书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26 09:33:39 | 只看该作者
同样期待楼主推荐好的书籍,我家小女7周岁了,上小学二年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26 19:32:37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有道理,:l 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29 21:02:31 | 只看该作者
儿子爱看漫画,看来要控制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30 10:15:48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建议呀,阅读确实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4 16:52:4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对阅读习惯也是深有感触。后来又从图书馆借了本古今名家谈阅读的书。看过之后的体会是,好阅读坏阅读没有一定之规。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5-15 09:24:57 | 只看该作者
漫画电视害人不浅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6 , Processed in 0.08266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