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生素的危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18: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邻居的孩子,朋友的孩子,所有我认识的人家里有小孩的,只要是孩子发烧啊什么的,一定会去医院打吊针吃消炎药。偶尔碰到有药德的医生,不开抗生素的——孩子的家长就会说:怎么不开消炎药,不消炎怎么会好!医生不得不开抗生素,也乐得开抗生素!
        龙龙妈妈看我家钉钉发烧从不打针,问我是怎么护理的。我告诉她了,结果她回答我说:还是你行。可是我家龙龙一定得打针才会好的!我无话可说,病毒性的感冒发烧而已,打了针也得七天才会好啊!龙妈是老师,我不知道她是无知还是怎么的。
        不光是小孩子,就连跟我年龄一样的轻人都是这样,感冒也打吊针,吃抗生素! 抗生素早已深入人心,整整害了几代人!
        写这个贴子最初是想告诉大家,一些病,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用了也没有效果。顺随把我知道的东西告诉大家。也希望从妈妈们这里学到些东西。唯一一个没有骗钱的郭医生,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医生——可是他是我认识的人里最有医德的医生!好医生又怎么样,他们只会开给你他拿回扣最高的药品。
        很多人问我关于剂量啊,或者什么病用什么药之类的问题。我只能说我不是医生,连爱好者都不是。只是一个常常受到医生欺骗的人。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请教专业医生。不要耽误病情!
        我自己从小就是抗生素的受害着,一感冒医院就开青霉素——现在这把年纪,一想到打针,就怕得不得了。
        现在才知道,打针和吃药的效果一是样的!想到那些没有药德的医生,就狠死了。
        后来认识了一位妇幼的医生,非常有医德,非常有才华,与我们全家人都成为了好朋友。家族里的孩子生病了,都是他开药!
        一般小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在里用其实是很麻烦的,会把孩子的衣服,床单都搞湿。郭医生告诉我们,洗澡就行了。我看到有的家长说:过一会身温又上来怎么办?郭医生说:那就多洗几个澡啊!——在我家,连保守的八十的太姥姥观点都被改变过来了!
        药当然是不能不吃的。其实很多小儿退烧药退烧效果都是很好的,比如护彤。可是郭医生告诉我们,虽然效果好,可是厂商用的退烧的那种成份太重了(我不记得药学名称了)。效果好也只是退掉了这一次的烧,而你看不到的伤害是——这些成份要宝宝的肾来排泻的,对宝宝没有育好的肾是很重的负担!最好的药就是银翘片——最贵的并不就是量好的!并且银翘片本身有退烧作用。
        然后就是鱼腥草合剂,纯中药制品,包装和三精葡萄糖钙一样,很好服用,一般妇幼医院和中医院有卖。全完没有副作用!有一次,钉子发烧,我自己去妇幼医院里开鱼腥草合剂。医生不断向我推销各种药品,我说我只要这个,医生表现出很惊异的样子,还问我怎么知道这个药没有副作用——靠!你明知道这药好,为什么不推销? (这个经历充分说明了现在医生的德行,便宜的没副作用的药是不会给你开的,管理员的孩子也愿意用鱼腥草,便宜效果又好,所以医生的话真是不能全听,看病要想办法找有医德的。现在的医生都是有医得,没有医德了。)
        小柴胡冲剂,也是纯中药制品。各药店都买得到。有一次因为没有护理好,钉钉反复发烧约二周,急得我~~~~~郭医生告诉我,吃药的同时,给小柴胡吧,是巩固病情用的。也是没副作用。
        消化不好,用酵母片(真是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因为管理员也是给孩子用的酵母片,儿子七个月的时候拉肚子,从一天七八次,一个星期自己就好了,这个办法是管理员上网找到的)。小姨的儿子宽过一岁的时候,开太心,吃了很多饭菜还吃了很多蛋糕。那天我妈太累了,就在他们家睡。结果半夜里,宽突然一声大叫乱哭起来!姨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好才,还是老妈镇定——晚上吃多了,快吃酵母片!果然,过一会儿宽又睡了!后来我怀宝宝的时候,吐得非常厉害,在广东中医院的表姐告诉我:吃酵母片,没有副作用。当满街人都用江中消食片的时候,我家里只有酵母片!谁偶尔胃不好啦,胃痛啦都吃酵母片!失恋那会儿,不小心从楼梯上滑下来,右手手腕破了还缝了两针。结果抵抗力下降,得了带状性疱疹。大家不要以为这个病很少得。一般人得了水痘后,这种病毒就在身体里了,当你抵抗力下降后,就会以带状性疱疹的形式跑出来,从年小孩到老人都会得。而水痘一般人都会得的!
        当时真是痛苦极了,心里失落,左手伤,还得病!到医院里,医生开了几百块的药呢。可是老不好。我妈带我去一位退休的老院长家里看。老院长一看——带状疱疹啊,吃西米替丁!我妈奇怪啦:西米替丁不是一般的胃药么?老院长说:是呀是胃药,可是在临床上发现,这个药对带状疱疹有特效呢!这种本来是治疗A病的药却能治B病的情况是很多的!我回家后,四五个小时吃一次西米替丁,果然就好了,家里有药,一分钱没花!
        注:每前把西米替丁和马丁宁搞错了。已更正。请姐妹们原谅!前段时间,老公突然说右下腹痛。也是不痛得受不了,可是就是痛。于是他一个人去医院里看,检查完了,医生说:阑尾炎啊,开刀呗!LG怕开刀,跑回来问我怎么办?我说“能不开刀就不开刀!”可老公心里怕怕的,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老公说:“那我去打吊针吧?”我说,“打针跟吃药效果是一样的,为什么要打吊针?”也不能光让他疼,不治啊!
        我想了个法子。跑到医院急疹室,请医生开药。医生说:“你检查了吗?”我说“检查了,就是在这里检查的。”医生说“主治医生怎么说?”我说“他让明天来开刀呢,可是他疼啊,开点药,过了今晚啊!再说明天还得跟领导请假了才能来啊!”医生半信半疑的,还是准备开,但他张口就是“打吊针吧!”“不打不打,只要开药就行!打针和吃药一样的嘛!”本人也不是没有知识的!“这怎么一样,打针效果好一些啊!”医生一副我无知的表情!我只好说“算了不打针吧,我们明天就要开刀了!”我也来个骗你没商量!
        医生开出来,我一看:很简单的消炎药嘛!甲销挫,二块钱一百颗!头孢也是很普通的药嘛。不过药品说明上写了消各种各样的炎,就是没写老公这一种!回家吃了七天,老公就好了。
        第八天,我因为妇科病,又去了医院。好可怕,有很多人拿了花圈把医院的大门都挡住了!一问: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因为阑尾炎开刀死了!家属找医院麻烦呢!吓得我赶紧给老公打电话——那个死的人,差点儿就是你呢!
        到现在,老公都说:老婆英明,救了我一命!
        有一次,钉钉夜里踢被子,着凉了。一早上吐了几次。吓得我~~~~
        抱到医院里,医生问我情况,我也问医生“会不会是胃炎?还是只不过是凉到胃了?会不会又是肠炎呢?”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问题,把自己能想到的病都拿出来问医生,生怕医生搞错了。结果医生开的药并不是很贵。我拿回家一看:治拉肚子的,治胃炎的,治肠炎的,治感冒的,还有消炎药(我狠死的抗生素),得——都全了!
        虽然表姐是中药,还是妇科的,可是我得了妇科病也只能上医院,表姐远在广东。因为宫颈中度糜烂,我选择做了激光。因为看到网上说中药没用,而用药,也很难到达宫颈。没想到,做手术后第一个月来月经,却来了两周都没有要完的意思!我怕有问题,又到医院看。B超啊什么的,都做了。还是没有结果,我子宫正常,右卵巢有点大。医生只好怀疑是卵巢炎,还老问我疼不疼。我说不疼啊。她又要查我怀孕没有?晕——如果怀孕了,B超怎么会查不到呢?我坚持说没有怀孕。医生给了开了止血的,治卵巢炎的各种药。可是都吃完了还是没有效,血流不止。
        我只好打电话向表姐求救。表姐听了都快气死了——一点医德都没有嘛,月经来后第二个星期卵巢大,是正常的!卵巢是自己有免疫力,极少会出问题的,并且我没有肚子痛!表姐说,一定是做激光刺激卵巢了,功能紊乱。表姐说了一种药。我去药店里一看,晕死了——才四块一瓶!就是治早孕流产见红的那种,名字叫黄体酮!吃完了就好了!被医生前后骗了几百块。 衡量再三,都没给钉吃,妈妈自己拿出酵母片给钉吃,再吃几次稀饭,钉钉自己好了!
        小孩子无论是拉肚子,还是发烧,还是别的什么病。医生只不过说一句:吃清淡点的。这句话,其实是让人无所适从的。每次这时候,真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好。
        后来郭医生告诉我:孩子拉肚子或者发烧,就给孩子吃稀饭!多放点水,多熬一会,浓浓的稀饭,保养孩子的胃和肠是最好的!反正无论什么病,多吃稀饭,一定没错。当然,稀饭不饱肚子,多喂几次,也能达到少吃多餐,减少肠胃负担的效果!
        如果觉得稀饭无味,可以放入山药和红枣,这两种都是养胃的!而且放入山药的稀饭粘粘的,小孩子很喜欢。 大姨的儿子灰灰有一段时间生病,用了很长时间的抗生素,病好了。可是老是原因不明的拉肚子,到医院看了好多次就是看不好。后来问过郭医生,他告诉大姨:给孩子喝酸奶就好了!
        大家很奇怪,为什么要喝酸奶治拉肚子呢?郭医生说:灰灰这种情况是抗生素用多了,把肠子里的有益细菌也都杀死了,引起的拉肚子。酸奶里面就有很多的有益细菌。可是家长怕给酸奶喝的话,就给妈咪爱吃其实原理是一样的。我小时候也是老咳嗽的,老妈也是到处想办法呢。
        我记得医理上来说,止咳和治感冒一样,治标不治本的——记忆如此,不是专业的。郭医生告诉过我,甘草合剂是效果最好的。但这玩意是最不好喝的!!
        办法用尽的老妈,有一种办法对我是比较有效的。就是用两袋食盐,直接放在锅里炒,放入姜片反复的炒。炒到很热后,装入布袋子。这时很烫,外面用毛巾什么的包上,再用来擀背!感觉热就可以了,如果烫的话,还可以隔着内衣擀!每天晚上睡前一次。盐可以重复用的。
        这样做的原理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对我效果是很好的。这个办法,对颈椎病、肩周炎、和胃病都有效果。反正被擀的人,温度合适的话,是很舒服的,我常常会睡着。
        过敏
        小姨的儿子喝牛奶长大。从六个月起,不知住了多少次医院(那段时间郭医生在外地)。后来郭医生回来,小姨和姨父请来郭医生。他看了宽以后说:是过敏体质的孩子!
        可是说宽过敏,他身长连小红豆都没长一个。郭医生说:宽是高蛋白过敏。其实很多过敏反应外表是看不出来的。身上也不起豆豆。但是过敏反应在孩子的内藏!而这样的孩子表显出来的症状跟感冒差不多,一般人都当感冒治了!孩子就会反反复复流鼻涕、咳嗽之类的。
        高蛋白过敏是种很常见的病。我看到邻居孩子一样是这个病,她就平时不给孩子吃蛋白就行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全面的。高蛋白过敏除了蛋白不能吃,鸡、鸭、猪肉、牛肉都是不能吃的。但是可以吃鱼肉!小姨每天买“黄姑鱼”给宽吃(我不知道这种鱼学名是什么,反正倒处都有卖的,坐月子发奶常用来做汤的那种)。
        另外还有牛奶煮开了才能喝,蛋糕类不能吃。水果类也要小心——那种粘粘的水果不能吃,比如猕猴桃、芒果类的!再就是海鲜类的不能吃啦——不过宽宽吃着还好!
        过敏最要注意的重点是:千万要控制病情!很容易转成哮喘!转成哮喘就麻烦了!
        医生说:这种病在孩子小的时候比较厉害,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增强,慢慢会好得多!果然宽宽今年四岁了,平时在幼儿园跟别的孩子吃一样的东西也很好。
        就一般感冒而言吃药也是一个星期好,不吃药也是一个星期才好的。
        比如孩子流鼻涕了。刚刚是清鼻涕,过几天后变成浓浓的了。咳嗽的孩子,刚开始是干咳,然后咳痰,再变成浓痰。这个时候,其实是病快好了。可很多家长以为病恶化了。
        再比如孩子发烧,烧好不容易退下来了,孩子却开始流鼻涕,家长又开始急——是不是重复感冒?其实不是,这一次的还没完事呢!而流鼻涕是好的症状,表示孩子这一次抵抗过来了,再也不会发烧了!
        钉钉还没满月的时候因呛奶得过一次肺炎,搞得我每次都要求医生仔细听她的肺,生怕又肺炎,可每次医生都告诉我:肺没问题。所以偶尔得过一次,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肺比较特别,呼吸没问题就行了。
        其实上呼吸道感染在我看来是好事。如果咽喉或扁桃体发炎了,那扁桃体就在与病毒打仗呢!那宝宝的心肺就得到了保护!
        关于支原体感染 要不要 抗生素我不知道。个人感觉感染了是应该用了吧?抗生素并不是不能用,但是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次一定要用5--7天,如果中间停用了,那病毒就会有抗体了。
        发烧的时候除了拿冰块和酒精物理降温外,还可以拿放在冰箱里的鸡蛋放在孩子手里来降温
幼儿疾病不能这样治
        见热即退
  发热是幼儿患病的常见症状,它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也是人体对入侵致病菌的一种反应。有些年轻家长发现宝宝稍有发热,就滥用退热药,以期达到快速降温之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在没有弄清发热原因之前轻易退热,常会掩盖病情,降低幼儿抗病能力,对诊断和治疗都十分不利。
  见咳必止
  咳嗽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小儿支气管粘膜娇嫩,抵抗外来病菌感染的能力差,故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而产生咳嗽。从医学角度上讲,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它起着清洁呼吸道并能使其保持畅通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父母发现宝宝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喂服各种止咳药。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难受、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说,在未明确宝宝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投止咳药,否则会掩盖病情。
  见喘即平
  哮喘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是过敏性哮喘(如接触花粉及动物皮毛等),其次为药物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及肺源性哮喘等。有些年轻家长发现宝宝稍有咳喘,就盲目应用氨茶硷类平喘药,以期达到迅速平喘之目的,岂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氨茶碱虽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但小儿不宜轻易使用,因该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兴奋作用,用药后很容易引起小儿兴奋过度、心动过速,再加上氨茶碱的中毒量与治疗量极为接近,故用量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中毒而危及生命,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不要轻易应用氨茶碱类平喘药。
        咽喉炎化脓:
        钉钉感冒发烧了,我没在意,给她吃了点药,就退下来了。接着流了五六天的鼻涕,有一点点咳嗽。我以为快好了,结果又发烧了!这一次烧得39度2,吃药洗澡都只能降一点而已。钉钉烧得满脸通红。
        带钉钉去医院,因为有一点咳嗽,医生很仔细的听了她的肺和心,都很好啊!再了看咽喉,医生淡淡说:“发炎了,都有脓了嘛,要打吊针!”一听说吊针,我就知道要用抗生素,本能的有点不愿意。一边跟医生说我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心里一边责怪自己太大意了。虽然认识的郭医生在外地,我还是决定给他打个电话。郭医生说化脓了还是要打吊针的。只好又回来请医生开药。这个医生开了三天的吊针,是头孢,说看情况,吊针有效的话再接着吃药,如果没效再看情况。
        到了病房,邻床的小孩子跟钉钉差不多大,居然也是一样的毛病——咽喉有脓了。钉钉因为是第一次打吊针,真是委屈得不得了,一直哼哼的哭,而邻床的小孩玩得挺欢。我很奇怪,问孩子的妈妈“他是不是常来啊,一点不怕哦!”这位妈妈说“是呀,我们这个月都是第十三次打吊针了!”晕。。。。。而同样的病,这个孩子不仅用了头孢,还用了青霉素!
        这位医生还算可以,只用头孢,连退烧药都没给我们开呢!打了吊针后,钉钉还是烧得高,我又去问医生,医生淡淡的说:“你自己用点美林就行了。”我真是太喜欢这位医生了。中午回家给钉用了直肠栓,还不退烧,又洗澡才退下来。晚上睡前又用一次,钉钉就再也没烧了。
        各位妈妈也别听到抗生素就跑啊,有病还是要用的哦!
        角膜炎
        钉钉爱玩沙,门口的沙堆天天玩。一天,我发现钉钉眼屎好多,吓了一跳。抱到医院里,医生也不说是什么病,光开药。我坚持问,这是什么病啊?医生才不情愿的说是急性角膜炎。拿了几十块的药回家,钉钉好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是这样。我认真看了眼药水的说明书——又是广谱抗菌的!我的理解是:只要是眼病,什么都治!我到药店里一看,这样的药还真多。我买了最便宜的氯霉素和金霉素,加起来一块钱。回家给钉钉用了,钉钉就好了。
        后来邻居阳阳的眼睛也这样。我告诉阳阳妈妈,也是花了一块钱,把孩子给治好了!
        如果有痰的话,不要一味的给止咳化痰的药,要帮宝宝把痰排出来。
        因为宽是过敏性咳嗽,医生教了一招:大人坐在椅子上,把孩子面向下,平放在双腿上。孩子的头向下倾斜一些。然后用力拍打孩子的后背,帮助痰排出。这个办法对咳嗽有痰很有效。
        另外对过敏性咳嗽的补充:
        宽又发烧不退,郭医生说:什么药也不用吃,就喝点“非哪根”(止过敏性咳嗽的药)就行了。果然,针对了过敏性咳嗽,宽宽就不烧了!
        治病要治到点子上,不见得发烧就要退烧。治对症了,自然就退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25 20:15:19 | 只看该作者
医疗上滥用注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据WHO估计,这些国家的5岁以下儿童每年用于治疗的注射在50-55亿次以上,其中一半不安全。滥用注射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注射被大众视为现代医疗或“西医”的一种标志,认为注射具有疗效好、作用快的优点。其次,注射是个体医生和医院增加收入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有些人认为注射较服药方便,农村的家长尤其愿意患病儿童接受注射治疗。

   在旧中国,由于合格的医生极少,即使城市的开业医生也是“十之八九都靠纯粹营业方术,以夺取金钱。打一针盐水索洋十元,…… 比比皆是”。在共和国建立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医疗机构公有化,财政依靠政府拨款,个人的利益与医疗收入的关系不大;加上医学教育的改进,以及个体开业医生在城市消失,因而医疗行为相对较为规范。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财政体制处于转型阶段,医疗机构垄断权力和医务人员的越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滥用不必要的药物注射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愈演愈烈,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简称糖水)成为一般疾患的普遍治疗方式,“吊水”或“打点滴”也成为十分流行的话语。除了作为静脉给药的载体外,“清除体内毒素”是不少医生对“吊水”的解释。
   20多年前,许多有识见的医生嘲弄滥用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静脉滴注的庸术是“三素一汤”,汤是指葡萄糖液。由于医生与大众的互动,滥用“吊水”不仅被病人和社会大众所认同,而且已经习以为常,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信仰和医疗文化。以致不少人一感到不适、疲劳、食欲不好或者发热、感冒,甚至有些学生在考试之前都要“吊水”。
   笔者在医学院校园里见过一成人教育学院的女生由同学陪同举着“吊瓶”行走。她是外地医院的医务人员,来校接受面授的,因为疲劳去校外的小诊所打了“吊水”回来。据报载,一位年近80的老妇人,在家里一面“吊水”, 一面打麻将,“乐不可支!”所以,在不少地方的大众话语里,打针和“吊水”经常成为就诊或治疗的替代词,人们表示关心他人生病的话语,常常是“你‘可’去打针(“吊水”)啦?”甚至有些病人把医生未按自己的意愿给予“吊水”,看成是一种怠慢。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有时很难说服和拒绝,坚持原则的医生可能反而不受欢迎,因此形成一种环境压力,导致很多学养有素的医生也趋同从众,主流医疗文化严重受到侵蚀。城市三级医院的门诊观察室里密集的“吊水”管子,成为中国医院的一大景观。
   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诊疗设备有限,注射给药便成为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文化落后的地方,技术、设备差的医疗单位,滥用注射也越多。1993年,我们抽查了安徽省的4个乡镇卫生院7—8月门诊的4341张处方,其中包含注射者占64%;注射途径包括:肌肉注射占59%,静脉17%,皮下16%,多种途径8%。注射药物依次有以下几类:抗生素、退热药、葡萄糖液、维生素和皮质激素。医务人员认为,群众相信、疗效好、方便和增加收入,是他们常用注射的原因。现今农村的卫生室多数设备十分简陋,乡村医生的医疗知识也很缺乏,然而主要靠“吊水”致富的却不在少数。
  
   1986—88年,我们在安徽的一个农村地区看到,一到夏季农忙时节医生把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困倦、手足“发麻”和全身酸痛的综合征,诊断为“缺钾病”。在此期间乡村医生家里每天有许多病人接受氯化钾静脉滴注,当地人称为“吊钾”。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病人的血清钾水平正常,与对照组健康人相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生理盐水与氯化钾同样有极好的效果。这说明缺钾的诊断是虚假的,氯化钾治疗起一种安慰作用。这个地区是产棉区,1964年至1970年代发生过因吃粗制棉子油引起的低钾血症流行。80年代初期改进了榨油工艺,消除了其中的棉子油酚,食用棉子油也被菜子油取代,但是地方医生仍然沿袭过去的“经验”,导致“出现大批类似低血钾症症状而血清钾不低的病例”。由于先前的低钾血症流行,使得医生的错误诊断和处理及其似是而非的解释获得了合理性,于是“吊钾”成为大众的一种信仰,有些人主动要求医生“吊钾”。在我们的研究结束,进行一些宣传之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
  
   当今,滥用抗生素、解热止痛药、维生素和“补剂”以及激素等药物注射,是世界上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儿童常见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几乎都采取这类注射治疗。在我国,滥用注射在一些城市的大医院也难避免。下面的二个例子说明,我们与工业化国家在对待注射的态度上存在很大差异。
   1991年7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一篇“在美国求医”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访问学者”。他赴美后不久因“感冒发热”去医院急诊;“经过全面检查和抽血化验,医生诊断是流感”。作者抱怨:“医生只开了一张处方,由我们自己去买了一小瓶 Advil(布洛芬),这是一种不需要处方就能买到的自用感冒药。”次日他未见好转又去就诊。“一位美籍华人医生查阅病历、仔细检查后说:‘昨天你来,他们未作处理,这是属于病毒性流感。’”“我请求医院给予退烧针和输液,这位严守职责的医生回答:‘中国才作这样处理,美国没有退烧针。’”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一般只在过高热时才可能损及神经系统,出现意识障碍。所以,Schmitt 把家长对儿童发热的过分担心称为“恐热症”。处理发热的关键在于诊断,而不是急于退热。
   1994年6月,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个访问组参观安庆市附近的一所乡镇卫生院。当时病房里有13位病人,看上去病情都不重,但有11人在“吊水”,其中一位还举着吊水瓶走动。一位美国教授对此大惑不解,问这些病人生什么病,为什么要静脉滴注?
  
  中国西医,世界无敌!美国西医,望风披靡!
  中国西医,威力无比!专打正气,革命到底!
2007年中文欧洲商报,里面报导德国的医生在中国病人感冒时,拒绝开抗生素,拒绝给病人挂水

[ 本帖最后由 hylt 于 2010-1-25 20:19 编辑 ]

中文欧洲商报.jpg (536.75 KB, 下载次数: 0)

中文欧洲商报.jpg

中文欧洲商报02.jpg (84.42 KB, 下载次数: 0)

中文欧洲商报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10 , Processed in 0.085992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