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ofia20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SOFIA的学琴回课记录(第14页有巴黎合唱团的CD下载)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13:54:39 | 只看该作者
她小时候身体不好,跟专业的老师学羽毛球除了可以系统点练体能,也能减少错误的运动伤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家有一宝2009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0-2-21 16:07:55 | 只看该作者
无可厚非,小八的确是个很可爱,也能努力的女孩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9 收起 理由
sofia2001 + 10 + 9 宝宝也很可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11:36:53 | 只看该作者
车尔尼849-7首
http://blog.sina.com.cn/u/15049384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11:41:1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没有更新,是因为广州的春节实在太冷了,室内只有十度,冻得手指都是僵硬,小八休息了四天。再加上春节家里的阿婶回老家过年了,我就天天做饭、拖地、洗碗。。。。。。。没心情更新了。昨天婶婶回来时,小八马上走到我房间大呼:”伯娘回来了!我们的恶梦要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12:00:4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我们老师为什么要求高抬指:
   老师的回答是:这个是为了锻炼手指的独立性。慢弹的时候习惯了,才会形成手指有力弹的感觉 。但事实上,在弹曲子的时候,特别是快速的时候,手指是不需要抬太高的。而慢弹高抬指就是为了在弹曲子时,手指不太高还有力度出声音而准备的 。如果手指不抬高,老师又要求弹出声音,小孩就容易做成压手腕,或者晃手腕了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学而妈妈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10:39:2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我一位朋友孩子老师对国内基本功的看法:
我们老师的两个女儿一直在美国,师从国外的知名老师,也将国外的经验带回来和我们分享教给我们.有几点我感觉很受用:
1. 老师的女儿用了一整年的时间陪她儿子回到中国师从北京音乐学院的教授练习基本功. 她说:基本功还是中国的强,音乐的氛围与陶治还是国外普遍些.
2.基本功,对孩子学习任何东西,我个人认为都相当重要. 任何学习都有个开始,及开始做人与做事的态度. 所以我找老师,蛮注重老师基本功的沉淀.
3.钢琴中的高指,是国内老师普遍抓的手指力点及腕部力点的一个部分.基本的一部分.忽略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
4。中国的音乐教育整个氛围不强,必竟是发展中嘛,孩子们学习的心情氛围等和国外都有些不一样. 在中国,就有中国的国情教育嘛. 音乐的感觉除了与生俱来,我个人觉得大环境与小环境都很重要.
5。所以中国的音乐之才多去了别人的国家当教授.中国的孩子学音乐基本功扎实,但激情少. 这并不能说明基本功不重要,激情更重要.其实都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gsjyk + 1 + 1 我只能加这点拉
风中白杨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10:49:4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这段是我朋友的见解。朋友是北方大学名校老师,近年南下创业,在广州安居乐业。孩子学小提琴,师从国内名师,并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
一: 老师的基本功抓得紧,所以我对他练琴放心一些. 起码他学到了对的东西,正确的东西,他以后辅导他的孩子也不会教个错的. 二:我放手时,他压力更小了,表现就会更自如一些.
    幻想一下: 哪一天,到了周末我们的孩子带着他们的孩子去听音乐会不要钱了,公园里街道上小树林里,乡村的土路上,耗田车里,屋顶的炊烟旁..都能飘来浪漫的圆舞曲.我们的孩子的孩子们,也会达到自然舒展双臂,自然融入音乐. 生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生活...
    就这个话题,我想起了英语国教与国教.有个妈妈就老在说: 我们EF的外教老师,从不纠正孩子的发音,我们的新东方的中国老师总是纠正... 我想起了英语外教与国教.. 。
   其实孩子学琴之初,老师不收,因为他有些五音不全,音乐感也是少少. 后来在我努力下老师才收了. 现在老师对他的进步已大超预计了. 等他基本功打好了,自己想练琴了,感觉就回来了.所以我对他的现状真是太满意了,认为一切投入太值得了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blaze + 2 + 2 真好呀!家长真能坚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10:55:2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大环境无法改成,我们就尽我们的微力创造一些小环境。让孩子们半年举办一次音乐会,创造多点机会让她们展现自我。音乐会多点不同名器的合奏,让她们感受音乐可以这么好玩,可以因为音乐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11:09:1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老师解答家长的提问:
1、孩子弹琴时后倾怎么办?
    后倾这个问题是很普遍的,主要是小孩手不协调,不知道重心要像前移。其实你跟她说说跑步的道理,然后每次练琴都多提醒,习惯就好了 。
2、关于孩子手型不好,如现在不提醒以后会慢慢改好吗?
      我认为真的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小时候手型不注意,大了会自动变漂亮的。所以真的不要怕麻烦。
3、 现阶段孩子学技巧和方法的必要性
     年纪小的时候,不讲究方法,不讲究技巧,那要学什么呢?真的只是音乐熏陶吗?熏陶也要讲究方法啊 !不就扎扎实实的学好,小孩长大了,文化底蕴够了,音乐的东西就出来了。像我,没有学过画画,但是我真的很喜欢在画板上画山画水,我满腔热情啊,但是我无从下手。我练最基本的布局,画工都不懂,那弹琴我觉得也是同样的道理 。反正我觉得高级有高级的玩法,自娱自乐也是分层次的。可以这样说,你技巧达不到,你想弹李斯特 肖邦真的很难。虽然不一定要弹这些,但是这些经典的东西,我觉得接触真的很有必要。老师在旁边指导,但是总有一天在脱离老师后是变成自己的东西。进而心灵的充实,我觉得这才是音乐,艺术最大的收获。但是,在这个前提,真的是需要苦工,需要基础的 。
4、每周准时上课的必要性
     很多妈妈说,我只是让她熏陶,但是熏陶是需要基础的。就拿我来做例子,我自己是出来工作后,才真的越来越喜欢弹琴。那种美好的感觉,才慢慢出来 。我学的也是磕磕碰碰的,呵呵,当时也没想走专业的,只是很幸运,碰到的老师都很好,所以弯路少走了 。但是,我觉得最重要还是我爸妈舍得花钱。无论我有没有练琴,他们都是坚持送我去上课的 。不会说,这周没练好,下周再去 。我觉得准时上课真的很重要。只是这样真的坚持上我觉得最大的作用是,大人小孩都没有借口。
      我除了初三最后一周停课了,其他时间都坚持的,出发老师有时候出国,上大学后,有一次跟老师聊起来,老师才说,就算没弹琴也要上课,起码这样不会放松自己,上课前一天怎么样也要练练。如果成功请假了,前一天肯定也不会练 。就好像我有几个初中同学,家里条件也很好的,钢琴,小提琴,什么都让学了,但是最后都没坚持学,现在每次聚会,她们都会说,像你这样多好啊,为什么我当时就没坚持学呢?要是我父母再凶点,我就能学下去了。我唯一幸运的是我坚持学下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gsjyk + 1 + 1 我只能加这点拉,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11:29:07 | 只看该作者
5、外国老师和中国老师的教法
    其实国外最重要还是音乐的东西。应该说,大家要求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方法不同 。同一首曲子,其实我觉得要求基本是一样的,但外国的老师基本是不断做示范,然后让小孩去感受。但是我是做示范外还会跟她说,你只要怎样动手指就能做到这种效果。但是可能我这种说得太白的方法就太死板了,也脱离了艺术的要求。中国从小的教育体系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这样直白说,孩子更容易做到。美国的教法 是不要求手型的。他们坚信,小孩只要学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协调,因为不舒服。但是,中国的小孩,是会把不舒服变成舒服的那种。而且他们现在弹古典的少,弹即兴的多,特别是爵士,摇滚。我觉得在学技巧的同时,也要慢慢灌输音乐的东西。我会先灌输颜色、概念 、然后是画面 ,再然后是意境。其实,音乐跟画画是相通的,艺术跟文学也是相通的, 然后是哲学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链子,当你开始懂的音乐的时候,脑子就会有颜色,然后就会有画面,你会感受得到作曲家向你叙说的理念,最后你会有欲望去看看哲学 。突然某一天,你会觉得,在音乐里充满了生命的感觉。,生命是充满了很美好很奇妙的东西。在你弹完一首曲子后,会有更多更奇妙的感觉 。我觉得着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技巧都能够扎扎实实,然后曲子程度才能上去。所以我经常说,高层次有高层次的玩法。不付出,怎么能够玩得专呢?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lxt-mm + 2 + 2 有境界有高度,多向您学习,只能加这么多哦
gsjyk + 1 + 1 我只能加这点拉,呵呵
家有一宝2009 + 1 + 1 我很赞同。
ashelly + 2 + 2 说的真好,反复看几遍才过瘾!
月下小楼 + 3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02 , Processed in 0.141027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