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小小鲸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受经典教育。。。。。。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1-30 00:57:14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我想问,为什么孩子们读《卷耳》要笑啊?这首我也很喜欢,但是想不出有什么好笑的。看来孩子和大人就是不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卷耳朵吧,还有其他拗口吧
mayavati + 10 + 10 卷耳朵吧。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08:3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0-1-30 00:43 发表
小小小鲸鱼 2010-1-29 09:20 金钱 +10 还记得你说过的经典的地图学习法,等等 ...

多谢给我这么多分!

鲸鱼,我说的这个地图,除了我家有一套凝聚新中国历史大家心血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准备今后读中国历 ...

   好书介绍,也去败了。。。淘宝也能淘到适合大孩子的原版书,有书名就可淘到好书。
   我想请教,那次你在那座讨论大量读经的帖子里提到,结合地图学习古文经典,想知道具体操作思路。。。还有你提到的其他另类读经方法。。。像我们这样还没静定下来的孩子,不能老实读经,只能另辟蹊径。。

    正好看到果行在讨论静定,本来我定的本周的目的就是:静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5:10:1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静定。本来想回帖在果行的帖子,,,还是放在这里,看看以后会怎样。
    我一直认为,我家孩子属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也能静下来。比如,他看书,他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看roald dald的书,一看就要全看完,连续几个小时,,画画如果不打搅他,可以画一个上午。。。所以以前一直以为,注意力不集中,和他没有关系。。。。。。但后来,我发现,他做语文作业,尤其是默写生字之类,特别磨蹭,写几个字又摸摸玩具,还有其他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效率特别低,总是分心。。。我想: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人怎么可能永远都作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参加经典学习以后,我把这个注意力集中的问题,归为定。。。
     这次组织孩子们一起学习经典,更让我意识到孩子定不下来的一面。。。前面说到赫这个孩子,他很定,能静下来,他没有太多其他的兴趣学习,所以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经典。。。。。我家这个孩子,脑子里的知识太杂了,很难定下来,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拿个小本乱画,一会儿在书上乱标乱写(比如在每段话下画一行,涂改字的拼音等),一会儿又插嘴(孔子写了什么书,孔子的老师是谁,小时候的老师是谁,孔子的学生是谁,胡锦涛是不是孔子的学生。。。)问题问得还不错,但是总被他打断朗读(一会儿,他又大喊,停一下,停一下 )。。但是轮到需要他大声诵读的时候,往往他的声音最低,以致听不到,在我提醒之下,又只能听到他的大喊大叫盖住了其他孩子正常的抑扬顿挫 。。。
     这些读经的表现,再加上之前的一些分心的表现,令我觉得,静定实在是太重要了。(小朋友们又提前来了,不写了,再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0-2-1 20:38:32 | 只看该作者
握握手!跟我家的太像了,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语文默写问题,上课表现问题,如果不了解她或者定力不够的话,给她牵着鼻子走,过半个小时后你估计就想不起来从哪里绕到这个话题的。迫不及待要看lz静定的方法了,等着学习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试了一些方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0-2-2 00:53:12 | 只看该作者
鲸鱼,我觉得你太焦虑了。赫那个孩子,可能天性就是沉静的,也可能对语言艺术天生就敏感,所以朗读经典体验经典这件事对他来说可能就是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自然就做得好;鲸鱼天性活跃,从你以前的帖子看,他的长处可能在抽象和构建上,而不在诠释和体验上,朗读经典刚好是他的软肋。所以不能直接和别的孩子比。

我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可能对于那些天性活跃、精力充沛的孩子来说,静定这事真要做长远打算;像田田那样的孩子,基因就摆在那里(田老师字里行间何其谦冲平和),不能直接拿来做榜样。 虽说不可能每件事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但要学会“把不喜欢做的事情也做好”,这是一辈子的任务,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慢慢学会的,要让七八岁孩子就学会强迫自己做好不喜欢做的事,要求太高了。

我想成人之所以能强迫自己做好不喜欢的事,终极目的也是为了扫除障碍,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小鲸鱼现在之所以学不会,是因为他还没体验到自我克制的重要性,他目前喜欢做的事情还没什么大障碍。年纪大起来,肯定会碰上,那时候自然就懂得收心和自我强迫了。

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失败也挺好,不用担心,尤其是小鲸鱼现在完全能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好喜欢。。。
果行育德 + 5 + 5 灰常灰常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0-2-2 01:11: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地图和经典,那是我一时的想法,还比较粗糙,不一定可行,尤其是我家孩子还小没法试验,到时候如果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请千万不吝赐教。:)

我下面说的方法都是基于已经读熟一两本经典的情况,而且还需要一些其他书补充。

地图:比如可以拿两张地图对照,问孩子有什么区别,比如首都和重要城市是否有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比如拿一张地图出来,告诉孩子比较粗的时间界限,让孩子根据国界线(尤其是和匈奴接壤的地方)城市位置和交通线图来猜测这具体属于哪个朝代。外国地图也是这样。因为人类早期历史都比较乱,领土变来变去,用地图可以看得分明些。

接龙:可以论语内部接,也可以几部经典串接。比如一个孩子说“由也好勇过我”,下一个孩子可以接“我未之见也”。主要是用来考察熟练程度。

射覆:这个我虽有想法但例子不太好找。如果要玩,得划定一篇,不然范围太大,射不中。(我说的射覆是文字游戏,和起卦没关系哈。)

形容人物:孔子弟子很多,主要弟子也在论语中反复出现,可以让孩子综合描述各个弟子的特征,甚至画出形象。比如子路,他不单是性子急(无宿诺、唯恐又闻、好勇过我),同时也是古琴高手(升堂矣未入室也),尊师(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爱漂亮(愿车马衣轻裘),判断明敏(片言可以折狱)……至于别的弟子,论语中如果描绘少,也可以结合《左传》《史记》去看。还可以通过《左传》看到子路之死,很让人伤心的。

虚拟场景:可以选一段还没读过的经典片段,取其开头,问孩子们,如果孔子或孟子在其中,会有怎么样的言论。场景在《史记》等里可以找,《礼记》里也有。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10-2-1 17: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真好哇!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这些办法好,试试去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这些办法很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0-2-2 01:2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 小小小鲸鱼 的帖子

1、想要小孩子能静定下来,去做他“不感兴趣”的事,这是成年人的奢望。
2、当人们坚持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乃是因为他“更感兴趣”于那事的结果。
3、当人们能够摆脱“任何兴趣”去做事,那一定是受“纯良动机的驱使”,这是圣人境界。
4、一切圣人境界,都是因其自觉而能成就。我们一定要相信,但凡自觉,他一定能成就他自己。
5、因此,我们只能因势利导,帮助他在自己的生命轨道中,去完成他自觉的过程。

孩子始终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合理的。这是教育的基本法则。家长一定不要拿孩子去相互比较,这种比较其实是出于对教育的不了解——教育,不是我们去改变他自己,而是帮助他成就他自己。

小鲸鱼可能不知道,我们家那小家伙,曾经一个学期没有做过一次家庭作业,上课百分之八十的时间东张西望不认真。我们当初还以为她真不是块学习的料。后来才知道是我们自己不了解人的复杂性差异性,不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

设身处地想想吧,一堂课五分钟就听懂了,你要我怎么安静下来听那些不断重复的内容?写字很麻烦很死板,而阅读却令我倍感快乐,我是一个头脑聪明灵动的孩子,可是,我妈妈为什么就看不见我的生命特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0-2-2 01:2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我妈妈为什么就看不见我的生命特质?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法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9:08: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两位的帖子非常好,这几天瞎忙,,,回晚了。。

     先说说自己为什么下了决心要让孩子学习古文经典。一开始也确实机缘巧合,正好看到了那个讨论大量读经的帖子,也跟着了解和学习了很多关于读经的内涵,就在那个时候,我正好又接触了三个不同国家的人,,一个意大利人(老家是法国人),他是我给孩子新请的钢琴老师,他在意大利有个手风琴厂,有一次到上海参加广交会,就爱上了中国,和他的交流让我明白,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中国人可贵的道德感。。。又接触了一个菲律宾女人,26岁了有个5岁的孩子,女人很漂亮,有1/4中国血统,1/6的西班牙血统,很白很温柔,她说,很羡慕中国的女人,中国的男人对他们的妻子都很温和,家庭看上去都很幸福。她说,菲律宾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很年轻就单身了,单身带着孩子。她说,菲律宾男人都没有责任心,女人不在身边,男人就找别人。她说:连你的女邻居,你都不能放心。。。。看着这么漂亮的一个女人,那么年轻,居然就被抛弃,后面的日子。。。。。。和她的交流,我突然发现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多么可贵。。。。。。。。。
     自己一直以来有点愤青,,,羡慕着民主和自由,,,和这些不同国家的人的交流,我发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宝贵的价值观,传统的思想,这些才是国家兴旺的基石,说到民主和自由,就像那个意大利人说的:If it(government) is correct,so why you want free.。。。他说到在他们国家,晚上单身女人不敢出门,谁都可以有枪,谁都自由,坏人最自由,好人就没有自由了。。。。。
      所以,我想让孩子清楚自己是谁,清楚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和别国人的观念是不同的,而这些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根都在古文经典里。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9:3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0-2-2 00:53 发表
鲸鱼,我觉得你太焦虑了。赫那个孩子,可能天性就是沉静的,也可能对语言艺术天生就敏感,所以朗读经典体验经典这件事对他来说可能就是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自然就做得好;鲸鱼天性活跃,从你以前的帖子看,他的长 ...

    孩子在一起,对比着看,其实能更客观了解自己的孩子,否则,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眼里就永远都是西施 。。。之前和孩子的同学接触的少,这个假期,真是好好接触了一把,也让我好好反省了自己的教育。前几天,孩子过生日,他要请朋友一起过生日,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深圳过生日,所以就同意了他请朋友,这次近距离接触了十几个小朋友。。。孩子最好的朋友都属于比较顽皮、口不遮拦、不太懂事(懂礼貌、照顾别人等),当然也包括我家孩子,赫在这帮毛孩子里却被欺负,其实他个子高,长得又帅,,,赫很懂礼貌,自己玩过的玩具自己收拾,不讲脏话,不动手,却不得孩子的人缘。。。。有时,我真看不明白。。。。。我家小子在这帮毛孩子里威望较高,因为他的成绩或其他,但他也被同化。。。。。。通过这些对比,我会告诉他应该和赫这样的孩子做朋友,孩子也有些认同。。。。。。这种对比,也让孩子更具体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包括学习论语,赫说他每天在家自己读五六遍,还主动背给妈妈听,我家小子听了,也每天主动读了一遍。。。。。
     这些对比,让我发现自己在礼貌、懂事等方面,对孩子太放手了,以为孩子长大就懂事了,,,其实孩子需要引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真是好妈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0 , Processed in 0.155097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