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推广少儿读经的心得分享(刘玉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7 22:4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广少儿读经的心得分享
作者:[url=]刘玉燕校长[/url] 发表时间:[url=]2009-9-12 9:57:50[/url]
惊蛰乍动二十年

、前言:飓风起于萍末
一九八五年,我自美国学成返乡,同时返国的还有我那一对双胞胎女儿,当时她们只有八个月大,为了她们的教育,也为了实践我儿时的梦想,我放下在美国的一切,毅然投入到「为理想办学」的急流中,一晃就是二十年。期间的酸甜苦辣,曾令我百感交集,然而「养正育人」的理念,始终在我的胸中激荡,脑际徘徊。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十分重视,故有「童蒙养正」的说法,其中「养正」指的是培养儿童的圣贤思想与正确观念,对儿童的思想教育,提供一套正知正见。此点可以查看「弟子规」、「增广昔时贤文」等书,此外,「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都有详尽的体系及解说。
庄子云:「飓风起于萍末。此句话放在「童蒙养正」方面来说,即是要求孩子从小要有正确的观念与做法,孩子九岁之前,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此一阶段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育时机。以「弟子规」而言,如果能够令儿童熟读背诵,并且在日常生活举止言谈中付诸实践,其对儿童一生的影响,将是无比深远的。所谓「碧荷生于幽泉」,正是此中写照。
二十年一晃而过,如同白驹绝尘,弹指即逝。我的双胞胎女儿目前在加拿大就读大学,研习的是西方文化的技艺,但思考的却是东方文化的思维。中国传统文化的素质,深深含藏在她们血脉之中,呼吸之际。





二十年推广少儿读经的过程中,我曾历经许多困难,但是也累积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以及传统文化影响人心的实例。
杨振宁先生,是诺贝尔物理奖的得主,他在「谈谈我的读书经验」一文中,曾提到「渗透性学习法」。他说:「渗透性学习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虽然对学习内容还是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的学到许多东西,这种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见「杨振宁演讲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杨氏的此种方法,与生理学上的儿童思考成长过程完全吻合,少儿三至九岁是记忆力最强的人生阶段,而其理解力、分析力、归纳、演绎能力,仍处于萌芽阶段。此种少儿成长现象,恰好证明了中国古圣先贤童蒙养正的方法,以记诵为主,不求甚解,这是至为正确的方法。从而左证出中国先贤的童蒙启发的方法,是有其科学性的价值,以及实质性的贡献。
一般而言,孩子的记忆力是先浅后深,在初时背诵之际,容易忘记,但是一旦熟记,则终生难忘,因此我在学校中推广少儿读经的活动时,是采用逐日背诵的方法,每天读诵,每日不断,积少成多。因此在持续不断的累积背诵经典过程中,以我个人的经验体会,孩子们约在三个月内开始改变气质,此种气质的转变,年龄愈小的孩子,表现愈为显著。
而且在推广少儿读经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经典内容安排亦可以采用「先难后易」,或是「难易兼施」的方式进行。因为九岁之前的孩子,对于读经内容的记诵基本上没有难易的分别,此种没有分别的现象,正好说明少儿读经卓有成效的根本原因,正是奠基于此,因此「易经」的背诵与「三字经」的记诵,在成人世界是天壤之别;然而对少儿言,却是一视同仁的。
此外,经典的取材,古文方面,我们比较重视秦汉之前的古文;经典方面,则比较看重易经与诗经,而在行为导正方面,则依「弟子规」、「增广昔时贤文」、「朱子治家格言」为准。





二十年经典推广的生涯中,发生了无数的动人事迹,择精抉要,可以下列三例,做为代表。这些事例不仅具有个别的代表性,同时也有发人深省的意味,值得我人深深咀嚼。





辰熙设校于广东省东莞市的寮步镇,这个镇的孩子,从来未曾进行过少儿读经的活动,因此就读经活动的推广而言,此地是一块处女地。本地的孩子在进入辰熙就读之前,普遍不能讲普通话,日常生活中则以白话(广东话)为主,而面对中国传统经典,也多以否定回避的态度处之。在该镇中有一药勒村,村中居民社会地位低落,因此辰熙提供优惠条件,鼓励该村子弟就读辰熙。幼儿部的幼儿,在入学前对少儿读经一无所知,约三个月后,经文多能朗朗上口。更令人惊讶的是普通话进步神速,听、讲均呈流利之势。而更难得的是,孩子们在少儿读经朝夕熏陶下,其气质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三不五时冒出一、二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令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赞叹、惭愧兼而有之。当然,亦有一点「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成就感。





「绿水秋花毕业情」。每年凤凰花开之时,也正是离情依依的季节。辰熙的毕业典礼,每年都提供三至五分钟毕业生感言时间。一般而言,三好学生多以凤凰之姿,许下不世出之伟愿,而野雉的心声,却往往为人所忽略。某年,一位「人见蹙首,我见摇头」的学生,却说出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毕业生感言中说:「今天我能顺利毕业,首先要感谢姚老师及校长每天给我上中国文化导读的课程,在讲解与背诵的过程中,我才了解以前做的事多么离谱,多么错误。没有来到辰熙听到中国文化导读的课程,我不会改变,而且可以肯定的一点,我的下场一定很惨,因为接触了中国文化导读课程,让我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我希望今后天天上中国文化导读课程,让我知道更多,并且不再犯错误。如果不能上文化导读的课程,对我而言,真是亏大了!」
少儿读经,配合文化导读的课程,能对一位青少年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对今日的社会,应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教育是一种高级骗术,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甘心受教,这当中仍存有极大的玄机。
李彦刚来之时,是一位标准的问题少年,他曾经一个人与七个人打架,悍勇无比,头部被打伤两次,伤势严重到引起美尼尔氏症(内耳失衡)。这样的一位社会少年来到辰熙,在篮球强大的吸引力下,教练要求他每天上中国文化导读的课程后,才可以参加篮球队的训练。李彦从初期的反抗、逃避,到半年后能够主动要求上课,并且将老师所说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实践到日常生活中。一年半下来,成绩斐然。这位流氓无成,街头欠术的混混,时至今日,能够昂然挺胸,面对人生的朝霞艳彩,这些成果均与少儿读经与童蒙养正有极大密切的关系。
李彦的实例,点出了人才不甘自弃,必有所图景况。也为少儿读经的未来,涂抹出一片光明的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大瑰宝。
世界级的历史学家,英国大汤恩比教授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儒家文化与东方大乘佛法的天下」。由此可知,在中国汗牛充栋的文化遗产中,不仅对今日世道人心的依止,有所指归;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中国传统文化的引人入胜,透过少儿读经的推广,得到具体而微的体验;而历代先圣先贤的作品,其妙手生花的内涵,也使得少儿童蒙养正的前景,有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期待。
以笔者二十年推广少儿读经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的宫殿华美,引人入胜;而少儿读经的前景也令人深深期待,光明无限。如何推动少儿读经的活动,使之能开花结果,光彩四射,则有待全国上下教育贤达,以及有理想、有抱负的智士仁人,通力合作,将此有意义的文化复兴的活动,推展及于全国每一个角落。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文化幸甚,吾人馨香默祷之!

http://uniwiseschool.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5:50 , Processed in 0.10624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