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宝宝语迟现象要引起重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4 18: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叫“语迟”?在18个月时,孩子还没有进入“单词句期”;在30 个月时,孩子没有进入“双词句期”,这两者中只要一个没有达到,即是语迟。也就是说宝宝在1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说“苹果”“奶”“饼干”“汽车”。在2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说:“我饿了”“妈妈上班了”“我玩汽车”等,也就是语迟了。
    排除病理原因后,您就需要检讨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宝宝的一个动作或眼神您就满足他的要求。2、总认为他太小,不能理解你的话语就不太跟宝宝说话。3、和宝宝说话也只是模仿他的简单发声,比如:啊,哦,等。
    目前,语迟宝宝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通常情况下宝宝在14个月左右,就要开口说词了,我们把这个时期叫“单词句期”,主要是名词。大约在18至20个月,宝宝的语言开始出现质的飞跃,即进入“双语句期”,即是一个名词加一个动词。到24个月时,宝宝们的语言发展更加进步,开始学习运用代词和数词了,开始说有主谓语的话了。
    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理解先于表达。当婴幼儿语音系统伴随着多重信息的感知趋于成熟,即懂得话的意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说话。词的理解5倍于词的表达量。语言的发展须经过语言发展的准备期和语言发展的表达期。语言发展的准备期又称言语前期,或前语言期,这个过程在0—1岁阶段。在此期间儿童需要完成语言产生的准备和语言的理解两个方面的感悟性积累。语言发展的表达期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口语模仿表达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口语模仿表达的熟练程度体现在语词、语音、语调、连贯性、流畅性、语意的准确性以及词汇量的多少等方面;肢体语言是以身体动作来表现心理某种意思需求和对事物概念的理解。
     所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词理解的积累,才能启发宝宝语言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在平常的家庭活动中多和宝宝交流,您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告诉宝宝在做什么。  
  婴幼儿时期正是大脑和脑细胞急剧发育的时期,优美的语言、人物形象、情节和词汇都能迅速的接受和储存,与此同时进一步刺激大脑皮层的增长,形成更为丰富的大脑互联网,使我们的宝宝更聪明。而且,语言的发展在八大智能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对其它智能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判断智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2-24 22:54:28 | 只看该作者
和宝宝说话也只是模仿他的简单发声,比如:啊,哦,我们宝宝爷爷就是,这样对孩子说话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04 , Processed in 0.12840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