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02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0 14:3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

当孩子烦躁不安时,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们生气时,只有情感上的安慰,他们才听得进去。

一对兄妹在地下室玩,突然传来什么东西被毁坏的声音,随后就是喊叫声和指责声。六岁的比利从楼梯上来,气得满脸通红,他一上来就脱口叫道:“贝特西把我的堡垒撞翻了。”他的妈妈同情地说:“哦——,那你一定非常生气了。”“我是很生气。”他转过身继续回去玩了。

这是比利的妈妈第一次试着没有卷入孩子们的日常争吵中。她没有问那个最具破坏性的问题:“谁先引起的?”这样就避免了儿子讲述冤情和要求报仇。通过真实地反应儿子内心的情绪,她避免了成为孩子们的法官、检察官、执法人这些不讨好的角色。

在下面的事例中,一位母亲同情的评论使得和平与战争成为一线之隔。九岁的大卫不想去看牙医,他很生气,激怒了他的姐姐蒂娜,她对他说:“噢,大卫,长大点!”大卫更生气了,行为变得更加令人讨厌。

她的妈妈对蒂娜说:“大卫今天很烦,他担心去看牙医。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就好像变魔法一样,大卫马上安静下来,他去看了牙医,没有再抱怨。妈妈的回应是针对大卫烦躁的心情,而不是他让人讨厌的行为,这使得大卫感到放松多了,因此也就不再那么讨厌了。

在这个小事件里,帮助孩子平息怒气和遭受挫折的两种方法正好形成对照,一种是使怒火更盛,一种是消除怒气。

汤姆和他的朋友吉姆,两个人都才三岁,他们在玩玩具木琴。吉姆的音锤卡住了,生气地哭了起来。他的妈妈警告他说:“你没有理由大哭大闹的,我不会给你修音锤,除非你停止尖叫。”吉姆继续哭闹,于是他的妈妈拿走了玩具。这一下,吉姆大发脾气,场面颇为壮观。
与吉姆的例子形成对照的是,汤姆的音锤也卡住了,他也哭了起来,他的妈妈对他说:“你哭是因为音锤卡住了,我们需要修好它。”哭声停止了。现在,无论什么时候音锤被卡住,汤姆都不会再哭,而是拿过去让妈妈修理。
吉姆的妈妈用的方法是漫骂、威胁、责备和惩罚,而汤姆的妈妈则是指出问题所在,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米里亚姆十二岁,从剧院回来后,心情不佳,很生气:

妈妈:你上去好像不开心。
米里亚姆:我非常生气!我坐得很靠后,根本什么也看不到。
妈妈:怪不得你不高兴,坐得那么靠后就没什么意思了。
米里亚姆:当然没有。而且,有个高个子家伙就坐在我前面。
妈妈:那更是雪上加霜了,一直坐在后面,还有个高个子挡在你前面!那真是够糟了!
米里亚姆:确实够糟。

米里亚姆妈妈的回答中,有帮助的地方是她没有批评米里亚姆,也没有提意见,只是接受女儿的情绪。她并没有问任何无用的问题,例如“你怎么不早点去选一个好一点的位置呢?”或者“你不能请那个高个子跟你换一下座位吗?”她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女儿消除愤怒的情绪。
父母作出直接反映孩子不安情绪的、具有移情作用的回应,表达父母的同情和理解,这对于改变孩子的愤怒情绪是很有效的。
在发完脾气之后,写在纸上的话也可以成为修复受伤情感的有力工具。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想法写下来。
一天晚上,十三岁的特鲁迪大声地怒斥妈妈,指责妈妈进入她的房间,打开她的抽屉,翻看她的日记。当她发现她的怀疑毫无根据时,特鲁迪决定写信向妈妈道歉:

亲爱的妈妈,作为一个讲道德的人,我刚才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我指责妈妈,使妈妈伤心、痛苦。我觉得非常羞愧,非常丢脸。以前我一直对自己感觉良好,可是现在我讨厌自己。我爱您。特鲁迪

特鲁迪的妈妈看到这封短信时很不安,她意识到这件事破坏了特鲁迪心中对自己的积极看法。她找时间写了一封信给特鲁迪,帮助她重新爱自己:

最亲爱的特鲁迪,谢谢你告诉我你的不安和不开心。前几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两个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那并不是灾难。我希望你知道我对你的看法、对你的感情一点也没有改变。我依然把你当成和以前一样可爱的孩子,不过这个孩子有时会感到烦躁、生气。我希望你能明白,能够原谅自己,重新获得对自己的好感。非常爱你的妈妈

这位妈妈向她的女儿保证生气并不会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爱,也不会改变别人对她的爱。她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

孩子因为父母不听自己的理由而生气,这个时候,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理由写下来。

一位父亲讲述了下面的事情。在他的家里,孩子们都有兑换券,可以用来买晚上睡觉前的额外时间。一天晚上,十岁的彼得想买一些时间,但是兑换券丢了。他的父亲拒绝兑现一张不存在的兑换券。彼得觉得很失望,生起气来,离开房间时大叫道:“但是你确实把兑换券给了我!”那天晚上,当彼得的父亲回到自己的卧室时,他看到下面的信:

亲爱的爸爸,如果你不让我熬夜,那不公平,因为:
(1)我们两个都知道你把兑换券给了我。
(2)你知道我的桌子是什么样子,我总是我不见东西。
(3)你知道我多么渴望使用兑换券。我不希望因为写了这封信而让人讨厌,我只是说出我自己的想法。彼得

当父亲看到这封信时,他意识到彼得提供了一个方法来修补他们之间受损的关系。同时,这也给了他一个机会尝试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只要有机会,就要增强孩子的自尊。于是他写了下面的信:

亲爱的儿子,你的思路很清晰!你的论据也很有说服力!当我读你的信时,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这不是一个大过十岁的年轻人写的。附:兑换券已经放回原处,你自己去找吧。爱你的爸爸

总结

语言具有培养、激发,或者威胁、毁坏的力量。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努力,并且表示感激时,我们就帮助了他们培养希望和信心。与此相反,当我们评定孩子时,会造成孩子的焦虑和反抗。否定性的定性词语(“懒惰”、“愚蠢”、“卑鄙”)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这个是很显然的;奇怪的是,一些肯定的词语(“好”、“完美”、“最好”)也可能毫无价值。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是正面的、鼓励的。我们承认努力,表达感激(“你做那件事做得很努力。”“谢谢你的帮忙。”),但是我们不能评价孩子,不能给他们定性。

当麻烦发生时,我们要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责备和批评。即使无法避免的怒火,也可以不带指责、不带定性评价地表达出来。所有这些人道的交流方式技巧的背后,是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2-21 17:14:4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一种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

转发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
批评也是亲密
爱发脾气的儿子
我的儿子五岁了,非常爱发脾气,当他发脾气时,我总想给他一巴掌,然后把他关在房间里。可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我还会产生犯罪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五岁的孩子正好是需要发脾气的时候。不仅如此,在体验安全、快乐、满足、友情、信赖、亲密与依恋的同时,他还需要体验愤怒、敌意、悲伤、抑郁、挫败、不诚实、破坏、执拗、疼痛、饥渴、寒冷等情绪。五岁孩子正面临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初阶段。而一个人的情绪能力恰好是他个性、情商、情爱能力发展的温床。这个阶段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比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识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的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合适的情绪。
妈妈想惩罚孩子,可能是自己头脑里认为无端发脾气是一个坏习惯,或不制止它孩子会越来越糟糕,其实这是想当然。孩子乱发脾气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的情绪,当他发脾气时,感觉对父母牵制比较大,于是他就接着这样干,并乐此不疲。孩子这样的情绪现象是有心理学意义的,五岁孩子正处在与父母的依恋分离期,一方面他要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不愿意再受父母管辖,一方面他又想继续依赖父母,恐惧父母离开自己。这是一种双向冲突,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发脾气意味着一种对父母的关系控制。
对策是告诉孩子发脾气是一种生气,一种愤怒情绪的暴露,还有告诉他生气的时候内心是很难过的,一点都不好受。这个过程是识别。静静的,甚至可以微笑着看他发一会儿脾气,最多两三分钟情绪就会结束。情绪的结束往往会让孩子感觉疲惫,告诉他发脾气可以不那么久,妈妈听你嚷一句就知道你要什么了,生气太过人就没有精神了。这个过程是鼓励情绪节制。然后告诉他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愿望没有满足:如想要什么东西却未能如愿;遭受一种限制:比如必须按时起床吃饭;失去了某种快乐:喜欢的电视节目停播,没人陪他玩或大人只顾自己的事;遭受挫败:搭积木失败等。让孩子把发脾气和可能的原因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叫“联偶”,对孩子说哪些情况下发脾气是可以的,哪些情况发脾气也没有用。尤其要跟孩子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发脾气,好好跟妈妈说,你的愿望更容易实现,这个过程是“选择”。最后,妈妈要模仿情绪给孩子看,如何合适的表达愤怒,这个过程叫“管理”。
对乱发脾气的孩子,这样做还不够,乱发脾气的孩子一定是习惯了通过发脾气来获益的,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妈妈就走开,干自己的事。等孩子发完了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更不要批评他。因为在某些时候,批评也是一种亲密获益。而孩子态度和蔼地要求什么,妈妈立即满足,哪怕要求稍有些过分,为了抑制他的脾气也要满足,让孩子觉得好好说话更能实现理想,这个过程叫“消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2-21 21:4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miaogy 的帖子

有点启发,谢谢分享 男孩子发起脾气来,真的很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2-22 12:47:12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很有收获,谢谢分享,我家宝宝最近变成了一头小倔驴,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22 17:54: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2-22 19:49: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很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2-24 09:05:33 | 只看该作者
读后很受启发,谢谢楼主的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2-24 09:15: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多多学习,我家孩子生起气来真是没办法,在对待这些事情多掌握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2-24 12:55: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很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2-24 14:43: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很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16 , Processed in 0.18028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