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48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理念对儿童钢琴教学的启发(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0 18:5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理念对儿童钢琴教学的启发.pdf(992.49 KB, 下载次数: 81)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看了这篇文章,觉得要让孩子自发的、很感兴趣的弹琴,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引导老师,就像女儿学英语一样。她学习英语就是非常主动,想来是因为一方面上了外教课 ——课堂形式活跃,开心;二来看了些有趣的DVD英语学习教材,听了有很多音乐的外语磁带。带领孩子进入了自己喜欢学的门。我也问过女儿在幼儿园学习英语的情况。她告诉我幼儿园教的很没劲的。我认为要孩子自己喜欢弹琴,如果家长自己不懂,很难带孩子进这扇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2-15 17:00:44 | 只看该作者
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下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haeven78 + 1 + 1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2-18 21:44:50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2-22 21:14:10 | 只看该作者
完全赞同,我儿子diego喜欢音乐很久了 ,之所以没动手,就是怕盲目的安排庸俗的老师会抹杀他对音乐的热情。如今终于为他找到了可以一边游戏一边学习音乐的老师,幸福啊!谁说音乐的学习必须是痛苦的,我的要求就只有一点,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学多学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diego一直认为,音乐学习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haeven78 + 1 + 1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24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完全赞同喜欢音乐很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21:08:22 | 只看该作者

摘录:《琴童妈妈的金钥匙》——潘东音

心里没有艺术的感动,学琴是不快乐的,没有快乐,是学不好琴的。对有兴趣的事物,认识会积极探索,并带有情绪色彩——这种情绪一定是积极的。兴趣使人注意集中,产生愉快而紧张的心理状态。兴趣有三个阶段:兴趣、乐趣、志趣。
学钢琴练就一整套手指上的功夫,那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最终需要通过这一途径,让音乐真正地融入自己的心地。
作为一门学科的钢琴教育,不能只是单独地教授学生学习钢琴演奏的技巧和演奏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通过体验所学的演奏原则的形成过程来发展归纳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有一种创造的快乐,有一种成就的喜悦。使他们懂得去挖掘作品,产生共鸣,产生钢琴演奏的快感。
孩子学一首曲子,从不会到会,就是一个犯错纠错的过程。妈妈帮助孩子学钢琴,为其纠错也就成了一种责任。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原因,而不是挑毛病,或许正是妈妈在帮助孩子学琴中,需要掌握的一门技巧。儿却,所谓的帮助分析,也适可而止。重要是培养孩子怎样为自己找出错误的根源,让他们自己认识这些缺点,寻出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孩子学琴,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老师和妈妈要打成一片,联手掌握孩子学琴时的心理变化。相互沟通,找到一种和谐,努力使孩子学好琴。
孩子学钢琴,培养他的自信心远比为培养他单纯的技巧认识和音符认知重要的多。培养他的自信心,就是要培养他对艺术追求的一种愿望,让他自觉有一种音乐的情感,有一种高雅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21:25:24 | 只看该作者
钢琴教育有它的独特性,一对一,从某种角度上讲,钢琴教育是封闭性的。正因为带有封闭性质,所以相互比较,就不易产生正确的可比系数。譬如有的孩子模仿能力强,手型掌握快,弹奏的音色较为饱满;有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强,看谱弹琴反应快,而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对旋律、音色有很强的领悟力,弹起来显得清爽愉快。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性格,在学琴中,他们的表现也自然各不相同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他们各有特点,但都处于孩子的“不稳定期”。因此,他们的发挥表现一般都局限于自己习惯的环境中。
        不同的性格适合不同的流派。你的孩子数学优秀,逻辑思维特别强,那就学德奥派;你的孩子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能歌善舞,那就学俄罗斯派;你的孩子做起事来丁是丁卯是卯,有特别热衷物理化学,那就学法国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21:48:11 | 只看该作者
弹琴的八项要求:
        一:视觉——运动反应能力
        二:肌肉运动控制能力
        三:心理操作技能
        四:听觉分辨的能力
        五:速度的知觉与控制能力
        六:音乐的记忆能力
        七: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音乐审美反应的强度
        孩子学钢琴,先学会听课,再学会练琴。听,知其练;练,知其长。于是练好了再听课,听了课再练琴。把握不当,却会成为刻板的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6-30 17:43:36 | 只看该作者
恶补当陪练的知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2 , Processed in 0.103883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