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haeven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现5周岁多,在家学习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3-2 16:22:52 | 只看该作者
汗颜!
真不能和楼主的孩子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1:29:2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孩子的体质锻炼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锻炼一直排在第一位。女儿小时候学习爬的时候,总是一只脚爬,另一只脚是拖着的;学习走的时候,脚也太不高,像是穿拖鞋走路似的;跑得稍微长些时间就想蹲下休息;跳,到现在也不是很协调,跳不高。可能是反映出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不好,但是也担心她的体质不够强。虽然是从出生就给她游泳,直到09年8月才参加了游泳长训班,基本保证一周三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半年下来,耐力上有很大进步。在游泳班上虽然不能领先,但和没有接受训练的孩子比体质要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1:41:16 | 只看该作者

重新回幼儿园一周了

这一周下来,孩子很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小朋友对她也都很热情。只是时间上还没调整好。早上7点45分起床都很吃力,中午幼儿园又睡不着,晚上还是要10点半才睡。钢琴只能安排在回家后的一小时,有时只有半小时(隔天会有游泳课)。每周一晚上上围棋课,周六早上自己加一节复习课。画画和英语课的时间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影响。晚上睡觉前听一个故事,大约10到15分钟。现在听的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3-7 19:3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幼儿园是个错误

你孩子重回幼儿园不是进步,而是退步。收获不会大,但是,会损失宝贵的时间。也许你是为了更好的幼小衔接,殊不知,这是更大的错误。因为,没有新意的小学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8:5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超常时空 的帖子

孩子最终还是要在这个环境生存的社会人,有时必须面对一切。家长的心态很重要,虽然学校教育的确存在太多不好的现象,如果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表达出对学校的不满、对老师的不满,孩子大多数不喜爱上学、也不尊重老师。一定要正面的引导孩子,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及时帮助他,而不是和他一起去抱怨、责备种种的不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0-3-13 08:18:40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家的宝宝真不错,我家宝宝也4周5了,什么也没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aeven78 + 2 + 2 努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3-15 16:24: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女儿好乖啊,看起来的确是有点累了。不过最主要还是要看女儿的感受,如果孩子辛苦并快乐着,那就是成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aeven78 + 2 + 2 和孩子一起学习也很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11:57:20 | 只看该作者
重新调整了时间表,现在女儿自己能做到7点起床,7点半开始弹琴。多亏赶上好季节,早起很快能适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0-3-19 06:3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aeven78 于 2010-3-11 18:53 发表
孩子最终还是要在这个环境生存的社会人,有时必须面对一切。家长的心态很重要,虽然学校教育的确存在太多不好的现象,如果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表达出对学校的不满、对老师的不满,孩子大多数不喜爱上学、也不尊重老 ...



你的作法无异于用温水煮青蛙。即使孩子适应了学校,忍耐下来,孩子又能得到什么?你没有看清学校教育的本质,势必把孩子引入死胡同。上学后,不仅你的早教成果可能付之东流,孩子的个性、创造性都可能消失。文凭获得了,人才、奇才、天才却不存在了。
坚决反对你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如果你没有信心教下去,不如送到我们的超常时空幼儿大学来!我们可能很快就在南京办分校。
我可能最近到南京,希望再次见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7:08:32 | 只看该作者

人际交往型的性格

在《按天性培育孩子》一书中,写道: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属于任务导向;另一些人属于人际导向。一种重视做事,另一种乐于与人交往。
在我的孩子学习中,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同伴。我认为学校只是提供孩子活动交友的场所,而学习的任务,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6:35 , Processed in 0.276164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