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6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1 09:4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序
  家里有个2岁的小宝贝,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关注的问题,总是在网上四处游荡,以解决我的困惑,找到答案,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ilovekids,也就是林怡的帖子,我有一种怦然心动、相见恨晚的感觉,一口气看完了一个多月以来的所有贴子,感觉仅仅把她放在精华区里远远不够,应该把这些贴子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更有利于网友们来分享。这样,再如果有网友有类似的问题,可以先在这里找一找答案,就不用我们可爱的林怡辛苦地重复回答了,也让林怡有更多的时间来发新贴子。
  整理的过程中全凭自己的感觉进行的分类,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也便于今后整理得更好。

  至于今后陆续发的贴子,如果大家还喜欢,我还会根据情况,不定期进行整理。

  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育儿经验,把我们的宝贝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二、早教
1、早教带给孩子什么
  我是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我不想在这里吹嘘我的孩子,更不想让大家认识我是谁。我在这里发帖子,仅仅因为拗不过好朋友的纠缠,而且也希望我的帖子确实能为年轻的妈妈们提供一些帮助。我不认为我是个特别成功的母亲,但是我确信我是一个非常轻松的母亲,因为我用不着像很多妈妈那样费尽心思去辅导儿子的功课,或者算尽机关来诱惑儿子听从我的教导。从他三四岁起,我就一直采取放羊似的养育策略,但是,儿子依旧好学上进,成绩优异,并且日渐成为一个幽默风趣,富于同情心,社会交往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能力都很强的令我非常省心的孩子。从儿子三四岁起,尤其上小学后,我基本不怎么管他,他完全处在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的状态,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母亲,因为我所有的功夫都下在他3岁之前。正因为有了这3年的铺垫,我才有了今天的轻松与惬意。
  关于早期教育,有太多的是是非非,让我们深感莫衷一是,但是,无论学术界如何争鸣,也无论父母们有着怎样的体验,我仍然坚持认为,合适的早期教育确实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不赞同那些所谓养育神童的说法,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地塑造孩子的心灵与行为模式。毕竟智力只是孩子将来成才或者说让孩子活得更好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如果我们的教育能让孩子多一分自信,多一分自我管理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性格与良好的心态,而父母也因此多一分轻松,少一分烦恼,那难道不是最成功的教育吗?

  每个孩子都是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他与众不同的优势与劣势。父母的责任就是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让这个独特的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优势,并且终究有一天令为人父母者的我们为这个继承了我们优秀基因的个体深感骄傲。那么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能带给孩子些什么呢?

  ●好的性格

  ●好的心态

  ●好的行为模式

  ●令孩子开心而有效的智力开发游戏

  ●良好的自理能力

  ●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尚的精神与充实纯净的灵魂

  ●艺术鉴赏力

  ●有品味的生活

  ……

  我们还可以列出很多。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尽可能早地达到“可以不教”的目的。这种论点听起来有些玄乎,如果与3岁前的教育挂钩就更显得玄乎,但是每位用心的妈妈确实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即便你养育不了天才或者干才,但是,至少你可以尽早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一种比较轻松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我将慢慢地讲述一切。
2、说一说我儿子的情况
  其实,我真的不太想谈儿子的情况,因为他才上初中,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另外我也确实不想给他戴上什么光环,毕竟他未来的路很长。他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孩子,所以老师既喜欢他又拿他头痛。说他不循规蹈矩,不是说他调皮捣蛋,而是他不会盲从,有自己很多的想法。从三四岁到现在,他读了很多书,文学的、艺术的、科普的,也包括一些英文版的图书,看了很多光碟,尤其是美国国家地理的DISCOVERY系列,基本都看全了,而且是英文版的那种。喜欢计算机,有一段时间狂玩电脑游戏,后来被我打压,于是开始自学编程自己编游戏,做动画,做数学作业嫌麻烦,会自己编程帮着自己计算。虽然是偷懒的做法,但是毕竟这还算是一种比较智慧的偷懒方式,所以我不说他。参加过市里的一些竞赛,像英语,计算机等等,获过几次奖,相声、小品、歌唱、主持节目等等都很感兴趣,但是不是三好生,因为小学阶段经常不交作业,后来被老师特许课间可以随便做什么,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就行。因为他自学能力比较强,所以小学课本基本不用老师讲,每次拿回来自己看几眼就明白,于是上课不听课,经常挨老师批。小学毕业后考上市重点中学,现在成绩名列前茅,爱好广泛,好奇心特别强,自学能力也不错。为了满足大家一点好奇心,把他前两天编的一篇短文放在这里博大家一笑。这样的短文据他说有一个系列,用来跟同学取乐,但是我只见到这篇。其他都没给我看,说放学校了。他后来说要把小日本的结局改得惨兮兮的,但是还没来得及。先把这篇贴上来博大家一乐。
  小泉

  古时有白痴者,名小泉。时有强国曰日本,小泉乃往,为首相。时又有一国名中国,众恨小泉入骨,意欲毙之。乃挑十余猛男往日本,欲刺小泉。日本武士强悍,到得首相府,所剩无几。其一入,持剑刺小泉,忽一武士闪出毙之。次者以弓毙其武士,持剑刺小泉。小泉惮之,恐命归天国。忽该猛男剑断,坠于地。猛男跪地拾之,曰:“曾经有一把贴有正版标志的好剑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买下它。如果非要再这份占有上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小泉乃毙之,从此不复用盗版。

  我问他为什么里面要有白话,他说有白话才好玩。我儿子就是这么个小孩。:)
3、早教的意义
  我无意于夸大3岁前所谓早期教育的作用,但是我仍然认为3岁前母亲给予孩子的一切都会对他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孩子的智商还是情商,早期教育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
  有研究表明,影响人智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人类的性格也基本在3岁之前就已经成型,所以中国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毫无疑问,遗传因素在卵子受精的瞬间就已定型,而环境则千变万化,因此我们唯一可以调控的是环境因素,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早期教育环境。在宝宝早期发展的关键期里,如果有合适的方法加以干预,那么,个体的智力和其他能力、包括性格等等各方面都会获得良好的发展。相反,如果宝宝早期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或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即使宝宝有着优越的天赋,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宝宝是学习的天才,只要妈妈用心,并且采取合适的方法,就可以轻轻松松开启宝宝智慧之门,养育出真正高智商高情商的宝宝。

  有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在宝宝降生的那一刻起甚至当宝宝还在妈妈腹中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接受周围环境带给他的一些信息,所以近些年才兴起了胎教和早教的热潮。不管这些研究成果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至少每个妈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从宝宝降生开始,他就会对妈妈的声音与动作有反应,甚至做出某些回应。宝宝的潜能远远出乎我们的意外,因此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总在带给我们惊喜。在每个父母的眼里,那个小家伙简直就是一本书,一本深奥的书,我们每天都会读懂他一点点,但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读懂他。

  记得儿子降生那天,从医生倒提着他的两条小腿到护士将他抱到我的胸前,仅仅隔了3个多小时。在我双手接过儿子的那一刹那,他居然睁开眼睛看我了。我开心地轻声地对着他说了一句话,而他居然用定定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听懂了我的每一个字。尽管随后他就入睡,但这并不妨碍我坚定地相信他听到了我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因为这个坚定的信念,在我的心目中,儿子不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人儿,相反,我坚信他是个什么都懂的聪明的小家伙,只是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在理解我回应我。因此,尽管在他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在付出很多以后看不到显著的进步,因为看不到成效,甚至可能让我们误以为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但是请不要着急,也许某一天,我们会突然看到他在某方面产生一个飞跃,他会突然明白很多的事情。只有这时候,我们才会幡然醒悟,原来我们一切的付出终究都会得到回报。

  其实当年影响我最深的是一套武汉出的叫《0岁方案》的小书,我只看了一小段,其中有句话我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如果孩子出生后三天对他施行教育,那么父母的教育就晚了三天。就因为这句话,我才决定对儿子施行早教。而我的早教方法纯粹凭感觉或者本能,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有足够的耐心与兴趣去观察儿子,琢磨儿子,并在这个基础上,跟随他的需要给予他积极的回应。

  我后来去了解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知识,仅仅因为我辞职后从事了一份与教育有关的工作,并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在这之前,我没有任何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仅仅凭一个做妈妈的本能与直觉在决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所以,凭这一点,我就想对所有的父母说上一句,只要用心,你一样可以成为育儿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1-11 12:06:01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没有写完似的。好希望再续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12 15:53:13 | 只看该作者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27 14:30:5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继续,还有好多没贴上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3 , Processed in 0.09536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