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
2009年9月29日
您是孩子第一位最重要的老师。十几年的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年轻的父母贮备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吗?你采集了你的全部家庭教育信息吗?你充分利用了的各种家庭教育资源吗?你发挥了你的全部智慧吗?你是否还在向你的孩子传递那些似是而非或半真半假的信息吗?难道你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吗?仰或你已察觉并纠正了这些错误吗?你是否找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结合方式呢?你找到了你的全球家庭教育坐标吗?你是否迈入了跨越式的战略进程呢?你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吗?换言之,面对淘汰激烈的升学考试,你能稳操胜券吗?面对先天不足的学校教育,你能全身而退吗?面对数以千万的家庭,你能脱颖而出吗?面对三十至五十年后的世界结局,你能气定神闲吗?
家庭教育的现状
就目前的家庭教育而言,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缺乏科学性是指:不能完全地认识家庭教育规律。缺乏战略性是指:不能制定主导未来方向、实现跨越式前进的家庭教育战略。缺乏系统性是指:日常的行为没有形成一个兼备科学性和战略性的强大执行系统。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却浑然不觉;孩子没有问题,家长却大动干戈;孩子出现了甲问题,家长却用乙方法解决,孩子出现了乙问题,家长却用丙方法解决 …… 经验多于理论——仅凭直觉行事,未深入分析本质,缺乏数据决策,落入平庸的窠臼。感性多于理性——关心孩子的身体胜于关心孩子的身心,让孩子养成了骄横、虚荣、冷漠和散漫的不良性格,孩子的人格出现了缺失。凌乱多于规整——理念和技能不完善,目标和措施脱节,行动前后矛盾,只见忙碌,不见条理。盲目多于计划——易受商业流行概念暗示,没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疏漏多于缜密——缺乏细节化处理,好的计划没有好的落实。偏执多于均衡——沉迷于狭隘的自我禁锢,对教育的多种因素丧失了综合判断。枝节多于主干——没有建立明确的战术目标和战略目标。短浅多于深远——纠缠眼前之得失,没有体现教育的超前性。在家庭教育初级阶段主要体现为:孩子的学校教育遇到了较多的障碍。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和行为品德没有得到正确的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考试受到了影响。其特征为外在的和浅层的。在家庭教育高级阶段主要体现为:孩子能出色地完成学校教育,但未能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的先天不足。通俗的说法就是“高分低能”。其特征为内在的和深层的。许多家长对教育有了较高的认识,甚至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只停留在现有的教育平台上;也有不少的家长阅读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书籍,听了许多的家庭教育讲座,于是对号入座,按部就班,家长其乐融融,孩子勤奋好学,美其名曰“快乐教育”,实际上只解决了表面的问题。
那么家长为什么处于如此被动不利的局面呢?
一、家庭教育基础性研究不能提供有力的支撑。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到各种学术研究机构,对家庭教育基础性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许多研究都流于形式。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大多局限于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而非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心理学的诊断和治疗只能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并不能完成家庭教育的根本性任务。资源短缺、信息不畅——广大家长很难获得充分的资源,同时也不能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得过且过的无奈是其最好的描述。
二、家庭教育资源的混杂性。不可否认,家长可以从书籍、杂志、网络和日常的交流中获取相当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但这些家庭教育资源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只泛泛地讲了一些普通的道理。类似于格言或警句之类的文章和书籍充斥着家长的大脑,哪象教科书一样有系统呢?可就这样许多的家长都象是奉若圣旨。一是家长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理论,二是这些“格言或警句”式的家庭教育知识就象快餐一样,可以马上填饱肚子,至于有没有营养,过后再说。另一方面,在市面上也有不少较为成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但总体来说这些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而家长本人又并非是教育专家,如何应用某种家庭教育理论解决存在于特定时空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三、“孩子很辛苦了,父母只要尽力就可以了……”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让许多家长陷入了盲目跟从的泥潭,也让许多家长产生了畏惧和虚无的心理。对家庭教育抱有丝毫的犹豫和模糊必然导致行动的懈怠和偏差。
家庭教育的三大瓶颈
“阶层瓶颈”、“地域瓶颈”和“行业瓶颈”是制约家庭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家族的延续和社会的变迁让每个人都处于一个特定的阶层。每一阶层对家庭教育都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一种“不易察觉”的阻力,这就是“阶层瓶颈”。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理空间从很大程度上迟缓了先进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这就是“地域瓶颈”。家庭教育具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内涵,即便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也未必能揭示其中的奥秘,这就是“行业瓶颈”。总而言之,大多数家长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这三种瓶颈的困扰,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被动局面。那么有人会反问:有不少的成功人士自幼甚至连家庭的温暖都得不到,更别谈什么家庭教育,现在不是也很成功吗?正好,这从反面证明了现代家庭教育失败的严重性。现在许多家长不惜金钱和精力,与此同时,又把自身不恰当的甚至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遗传”给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中又做着许多与教育不相吻合甚至格格不入的事情,大肆浪费着这些宝贵的金钱和精力。优质的家庭教育首先锁定的是教育的精髓——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完美统一,其次才是金钱和精力,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
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是解决家庭教育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三把利器,也是解决“阶层瓶颈”、“地域瓶颈”和“行业瓶颈”的三把利器。科学可以解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运用科学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应该涉及科学的各个门类,应该应用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对家庭教育的历史、现实和发展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论断。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多种因素构筑了社会的框架,是社会运转的原始动力。不了解国内和国际的社会框架无异于“缘木求鱼”。对“框架”的认识需要潜心的研究和超凡的想象。从战略的高度突破家庭教育的三大瓶颈才能最终实现超越式的前进。以科学性为基础,以战略性为导向,建立家庭教育的分析、推断和决策的执行系统。这是实现家庭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既是学者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轴心,也是父母从事家庭教育的轴心。没有科学性,伪劣就会乘虚而入;没有战略性,就会走入死胡同;没有系统性,美好愿望就会落空。三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稳固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目标
培养孩子智慧、缔造世界一流精英是家庭教育的总体目标。家庭教育总体目标必须划分为战术目标和战略目标。这是家庭教育的战略需要,可以把家长有限的精力和财力“花在刀刃上”,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战术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获取各级升学考试的最好成绩。战略目标是:在充分完成战术目标的同时,结合家庭和孩子的特点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弥补学校教育的先天不足,完善孩子的思维结构,提高孩子的思维层次,培养“智慧型思维”——以科学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共同面对未来的智慧,为孩子的成功建立决定性的战略优势。战术目标和战略目标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推进。必须以稳妥的态度细致地处理战术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复杂关系。学校教育的先天不足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高深问题,不是一般意义的吹毛求疵和搬弄是非。学校教育之所以存在先天不足是因为:教育的体制、教材的编写、教师的职能都处于相对静止和非个性化的状态,而社会的变革和世界的动荡是永恒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真空和错位。教育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师体系的静态势必造成人才的趋同化——大多数的孩子接受几乎相同模式的教育,从而导致精英的难产和弱化。国际差异、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教师差异是产生精英的外部条件。家庭差异是产生精英的内部条件。在考虑血缘、家族、派别和其它因素的同时,强化家庭教育机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达成家庭教育的所有目标。
(欢迎各位就以上观点提出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