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
小雨那时侯,跟我学那段我是直接跳过去的,那段太长了,而且也没什么东西呢.
所以小雨看一张节拍的时间是非常短的,每个儿歌不到一分钟,加起来一张也不到10分钟.
我的科学伙伴 第二部分
下载链接: http://www.fs2you.com/files/b2c73605-68e0-11dd-b178-0014221b798a/
磁体 电 机械 能量
我的科学伙伴 第三部分
热与冷 色彩 天气 重力
下载链接: http://www.fs2you.com/files/ced98cde-68e0-11dd-9485-0014221b798a/
英文的多听,目的和中文有所不同.
一般,中文的多听,比如听故事,诗歌,可以让孩子边听,边想象出来那个画面, 对于想象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而英文的多听,除了上面这个目的,还有排除视觉输入,让孩子更专著于听觉,提高对英文听的理解力.
听的内容,要看孩子的英文水平和年龄而定.
比如小孩子,就喜欢儿歌,歌曲,那就多听这些,多听他就愿意说,愿意唱,愿意开口.
歌词孩子会听的,因为既然要唱,他就要模仿,如果家长能一边做动作,一边带着孩子唱,就更有利于孩子模仿和理解歌的内容.
推荐洪恩的节拍和童谣 , 就是因为他们都有动画,非常利于孩子理解,而且发音非常清晰.
孩子的理解力上来后,就可以多听barney的歌曲,优点是连唱带跳,非常吸引孩子.
小雨每天听barney的歌,有时候在晚上,她就手舞足蹈的躺在床上,边做动作边唱,我听了听,除了有些走调(我们有点五音不全 ),歌词基本上都是对的.
要知道,barney的歌的语速是比较快的,但是和franklin比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只要孩子喜欢,就给孩子多听,鼓励孩子多唱.
要知道,很多大人学英语还采用唱歌这个方法呢.
英语,学校学就行了,在我这里,我希望小雨能够enjoy, 和中文一样, 通过阅读也好,交流也好,其他资源也好, 增加她的知识,扩展她的见识.
书籍和视频,不论中英文,其实都仅仅是资源的一种,目的不同,组合资源的方法就不同.
我的想法是资源要服务于人,这里指的就是孩子们.
孩子在生活中会有很多兴趣点, 比如,小雨曾经有一阵特别迷恋宇宙, 家里买的借的这方面的中英文书成堆,视频也看了不少,其中就包括神奇校车(还记得我和小雨玩的那个太阳系游戏吧,就脱胎于其中一个动画片) 带她去天文馆去了N多趟,还曾经想买一个天文望远镜,考虑到北京的空气污染,还是作罢了.
小雨那个时候在幼儿园最爱做的工作,就是幼儿园的太阳系摸型,天天做,也不厌倦,一边做还一边给幼儿园的老师讲.
以上这些,都满足了她对这方面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是无穷尽的, ,所以就总得准备新材料.
所以, 把"学语言"这个目的忘掉吧 , 就把英语当成中文一样, 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找到适合的材料,孩子会在快乐吸收的过程中,"学习"到语言的.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孩子升学有更好的资本而要参加竞赛,要考级, 而暂时的又开始"学英文" ,但这只是暂时的,毕竟, "考试"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如果生活就是考试,那又有什么乐趣可言 ?
你说的这些词, 其实都属于生活中比较常用的,这些词我在生活中都和小雨用过,在亲子阅读中也是经常出现的词.
越越对这些词不熟悉,是因为他听的不多的缘故,这点很正常,因为听力基础是急不来的,需要靠每天听的积累.
所以,治本的办法是要加强孩子的听.
那么回到这些词上来, 怎么让越越理解这些词.,
关键是让孩子了解在什么情景下用他们 , 所以,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把它们用起来.
举个例子,hate, 假设孩子已经知道spicy food的意思, 和孩子一起吃饭时. 你就可以告诉孩子. I hate spicy food , 这个时候表情要做足, 还可以再补充一句 I don't like it 孩子一下子就会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用到hate这个词的机会很多.
还有, 以后阅读的材料多了,见这些常用词的次数也会多,他会体会出什么语境下会用这个词的,所以,还是要多读.
归根结底还是这两条: 多听,多读 .
关键还是坚持,时间长了,就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纯听的时间要安排好,我有时会安排在吃饭的时候,这个时候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
那个米奇我下了一集就没有下,感觉是disney的风格,热闹有余,但是信息量少,这点还是比不上小乌龟.
你平时给越越念书吗 ?
其实和动画片相比,最能让孩子有收获的是亲子阅读.
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孩子的心理最放松,所以吸收的效果也最好.
利用好那些配有CD的英语故事书吧,尤其是那些双语书.
双语的书,我觉得给孩子自己读不太好,因为会有中文的干扰,但是读给孩子听就很合适,对于孩子没听过的词,随时可以停下来给孩子解释,每天还可以给孩子听故事的录音,这是比看那些FLASH和动画片更有收获的方法.
坚持,这点真的很佩服越越妈.
相信等过了一年,再回过头看越越的英文水平 ,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蜗牛的臭臭
先汇报一下上次蜗牛实验的结果,在喂给胡萝卜后,发现蜗牛的臭臭果然变成了橙色。然后,我们就把蜗牛放生了.
看体操比赛
我和小雨都非常喜欢看体操比赛,那天自由体操的单项决赛,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柳金和中国的那个笑得甜甜的小姑娘都比的很出色,非常有感染力,最有趣的是一个皮肤黑黑的小姑娘,就像一个安了发条的弹簧,整场都在不停的蹦蹦蹦,动不动就出界,从头到尾,我和小雨倒在沙发上一边看一边笑,笑的肚子疼.
看蜘蛛织网
北京终于下了一场雨,雨后空气非常清新,小雨穿上雨靴,去外面踩水,无意中发现一只蜘蛛正在那里结网,站在那里看了半天,小雨发现,蜘蛛的丝是从尾巴那个地方出来的,网越织越密,这个时候这首儿歌最应景了:I'm a big spider ,I spin I spin,I spin big webs to catch little flies in.
下雨后,救蚯蚓
在地上发现很多从土里跑出来的蚯蚓,小雨说,他们会被人踩死的,说着,用手把蚯蚓捏里起来丢进了草丛了,还有一只蚯蚓太细了,怎么也捏不起来,小雨想了个办法,用一根小棍子把蚯蚓挑了起来丢进了草丛里.
圆明园
周末和小朋友一起去圆明园玩,荷花都快开过了,买了一个超大的荷叶给小雨,看看小雨戴上它的样子:
年中总结
看了幼儿园的联系本,说这个月是幼儿园的复习月, 原来,一个学期结束了,小雨这个学期怎么样呢?
1 音乐和美术
小雨的音乐老师给小雨每堂课的评价,无论是音乐感受力,还是学习态度,合作能力,还是游戏书的完成情况,都是"表现极佳" ,我把老师的评价记录指给小雨看,小雨笑得那个甜啊,心里肯定美着呢.
小雨最近在家里画的不多,主要还是没有时间,基本上时间都花在游乐场和小朋友一起玩上了.现在倒是非常喜欢用笔,没事就在那里写写画画的.
2 工作
前两个月一直对拓印非常的痴迷,拓印完了还要给作品上色,做出来的小书很漂亮.
专注力非常好,别的小朋友都在吃饭了,她还在那里专心的工作,一点也不受影响,直到工作结束才洗手去吃饭.
一直对识字感兴趣,老师评价说,课堂上教过的字很快就可以掌握.
数学现在做三项式比较多.
3 生活
自理能力一直很强,昨天,老师的联系本上表扬小雨起床后,把被子叠的很整齐,很多小朋友在她的带动下也把自己的被子叠了.
4 社会交往
自我表达能力有进步.比如能在小朋友面前给小朋友讲<奶奶的家乡 山西> ,这点出乎我的意料,小雨这方面一直是很腼腆的.
遇到困难主动想办法,这点有进步,不再是遇到问题就急得哭.
喜欢交朋友,能和朋友一起游戏,并且遵守游戏规则.现在有意识的培养她这一点,无论是家里和我一起玩游戏,还是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比如昨天在游乐场上,组织几个4-5岁的孩子一起玩,藏猫猫,小兔过河,木头人,老鹰捉小鸡,小雨基本上都能遵守规则,尤其是木头人,需要朋友之间互相帮助,这点几个小朋友包括小雨都做的很好. 准备再想一些能培养孩子们之间互相协作配合的游戏.趁着秋天的好天气一起玩玩.
其实尽力而为就好.
教育孩子,关键还是好习惯,好性格.
其他都属于细枝末节,有余力就做,没余力也不强求.
今天好不容易把博客开通了, 既然开通了,也不好意思让它空着, 把写的一些小雨学英语的文章放了上去, 把小雨学英语的经历写的比较全面,欢迎大家去拍砖: http://blog.sina.com.cn/rainbow20040426
如果要整理,得按照数学,百科,英语,艺术这些类别,把内容挑出来,重新编排, 对大家是最有用的.如果这样的话 , 只能是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才行,这个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2008年8月27日 受打击啊,受打击
右脑记忆
晚上,亲子阅读之前,随手拿起一个小包装盒,忽然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右脑记忆能力,于是,看了几秒钟,然后闭上眼睛,脑子里漆黑一片,郁闷~~~
小雨见了,也要试试,问她脑子里能看见什么,她很理所当然的回答,和这个一样啊! 唔,想想她毕竟是小孩子,右脑能力当然比我强,于是自我安慰了一下,结果小雨爸爸也拿来试,他竟然也能看到一样的图像,我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小雨爸爸很轻视的看了我一眼,告诉我,他在马路上,看车牌,只要瞟一眼,然后就能在脑子里回忆出来那个图像,我已经无语了~~~
然后,小雨爸爸又开始讲起小雨爷爷的事迹,小的时候,他背书,爷爷也不看课本,只让他先把课本念一遍给他听,然后就让他背,哪里背错了,当场就能指出来,这回,我是彻底无语了~~~
2008年8月27日 乘法工作,DICE游戏和转经轮
下午放学,小雨念着书,嘴里就嘟囔着,我要学加减乘除,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了.
问她,加减会不会? 会, 那乘除呢 ? 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也是,好久都没碰了,忘了也正常.
于是.她在那里念书,我在那里给她写算式,很多连加题,还写了一些对应的乘法算式.
念完书,就和她一起做,她先把每个算式的结果都用棋子摆出来,算得还不错,还知道验算一下,看看自己拿的对不对,然后我把乘法算式拿出来,告诉她,那些长长的连加有更简便的表示方法,给她做了一个示范,剩下的,就让她自己去配对去了,剩下的,她都配对了。
爸爸去九寨沟,给小雨买了一个转经轮,小雨这个宝贝啊,今天和她玩DICE游戏,小雨就提议,谁赢了,谁能转6下转经轮,行,我同意了,结果,我的运气极差,输了多少都记不清了,小雨就在那里得意的转,得意的转~~~
乐乐妈,那个博,真的不是一般的抽啊,我都回复3次了,都给抽没了,在这回你吧,
5-9岁的资料,在这里: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highlight=5-9%CB%EA
2008年9月1日 我真的很想睡觉
晚上,临睡前,趁着小雨不注意,特意把那本《地道战》的小人书悄悄的藏在了书盒子里,我真是怕了这本书了。
好在小雨的注意力都被那本讲蝉的吸引住了,和我说了半天前几天我们捕的那只蝉有5只眼睛的事,说起来,那只蝉真的很倒霉,因为家里只有一个透明的罐子,而那天我们又捕了一只很不幸的螳螂,结果在小雨的坚持下,只好把这两个放在了一起,说好第二天放生。螳螂捕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不过战况还好,第二天去看的时候,两只都还活着,小雨还比较遵守诺言,把两只奄奄一息的小东西给放了。
等把这件事回忆完,正在窃喜小雨没有想起来《地道战》这本书,小雨就问了,妈妈,那本《地道战》呢?我不禁在心里哀叫一声,还是没逃过去啊!
周末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去参观焦庄户的地道博物馆,顺手买了这本书,我心里这个后悔啊,厚就不说了,一讲30分钟过去了,而且里面的那些词啊,好多文革的词,什么"太阳光芒照四方,毛泽东思想闪金光", 于是只好痛苦的一边讲一边现编词, 还要和后面衔接上,累死我的脑细胞了。可能脑细胞实在太累了,讲到后面,我感觉我的困劲儿上来了,读着读着就着了,讲了一半和小雨商量,妈妈困了,咱明天接着读行吗?不行!小雨带着哭音回答,好好,最怕她的眼泪攻势了,万分困难的撑开眼皮,把书读完,乎,当我挨上枕头的那一刻,觉得真是太幸福啦!唉, 小雨的眼睛就跟水龙头似的~~~
看着是不是有点晕哈?这三个都是小雨目前的兴趣点哈.
这个夏天,小雨对昆虫的兴趣一直很浓,路上看见只蚂蚁,都能在那里趴着看半天.
昨天放学时,自己捕到了一只蝴蝶,高兴坏了,拿着放大镜看它的口器.然后才把人家给放了.
她们幼儿园这个月的百科主题是宇宙,昨天带回来的手工,就是一个用八大行星嵌板拓印后的纸做成的风筝,可惜因为太重,飞不起来。
小雨还要求去天文馆,看那个宇宙的电影,好像那个旧馆还没修好,不过,没关系,新馆也很有趣的。
北京现在有很多家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不知道天文馆在不在里面.
说到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肯定要去一次,里面有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展是一定要看滴.
最近新学了一首关于月亮变化的儿歌,从前天开始,我们每天晚上去观察月亮,这两天真是初一二,黑麻麻,没有半点月亮的影子。
每天都做个纪录, 和那首儿歌贴在一起,就是一份月亮的观察记录呢。
小雨把中秋节记得很清楚,因为那天是她爸爸的生日,会有蛋糕和月饼吃(小馋猫) 。
每天晚上,除了新宠《地道战》,小雨就对那套世界文明系列很感兴趣,对那些遥远的国度非常的向往,我现在经常给小雨开空头支票,等小雨长大了,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意大利,希腊,埃及去看看。目前正在给她讲印加文明,真是一个很古老,很神秘的文明。准备带她去看中华世纪坛的展览,北京妈妈有兴趣的,可以去这里看看:
http://www.worldartmuseum.cn/sjysg/index.shtml
2008年9月3日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早上起床,小雨赖在我的枕头上不起,妈妈的枕头真舒服。我暗想,小雨的枕头才舒服哩,早上醒来的时候,人家是横在床上的,脑袋枕在我的身上睡得那叫一个香. 正惬意着, 小雨突然来了一句,
妈妈,等我十岁的时候,你就老了
我算了算,是哦,那是妈妈都40了,心里不禁一阵郁闷,
小雨继续,我长大一岁,你就又老了一岁,
恩,这个也是事实。
那人老了是不是就会死?小雨问这个问题时很轻松,不过这个问题可是不轻松啊。
会。我回答的极其简练。
那死以后会不会复活?
我默了一下,反问她,你说会不会?
我不知道!
这个问题;留着晚上读书的时候一起讨论吧,她这些日子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这个问题了.
转移话题,问小雨,还记得昨天晚上我们编的那个动画片吗?
这个动画片,其实就是用几张图片编故事,我告诉小雨要在脑子里让那些图片动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制作自己的动画片了。
小雨说,我记得,开始絮絮叨叨的描述起那个故事来,说得很形象,讲到那只奶牛翻着跟头把一只大公鸡撞飞时,咯咯咯在那里乐个不停。
这个时候一看表,乖乖,快七点了,不动声色的起来,小雨,你再躺会儿啊,先别起床,妈妈要先起床了。
不行,我也要起床!
bingo! 欲擒故纵计策成功!
家有儿女的,实在很有必要学习一下三十六计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