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不同养育形式对孩子能力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 13:5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半个世纪前就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并且对孩子今后在社会交往技能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那么父母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能力的影响都有哪些呢?父母们来对照一下吧!
纵容型
  ·父母的特点:
  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孩子的发展:
  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
  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忽略型
  ·父母的特点: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
  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孩子的发展:
  产生很多行为问题,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
  ◎ 小贴士
  判断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依据两个标准:一是父母是否关爱孩子,二是父母对孩子是否提出要求。
  既关爱孩子,又对孩子有要求的父母,是权威型(或称民主型)父母;
  对孩子缺乏关爱,但严格要求的是专制型父母;
  关爱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的是纵容型父母;
  对孩子既无关爱,也无要求的是忽略型父母。
  养育风格理论得到了很有力的证实,但是,人们也发现,当它走进东方文化时,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国家庭强调孩子孝敬父母、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被划分到专制型中。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给孩子适当的行为规范,也要给孩子温暖和关爱,保持家庭和睦。这更接近权威型的养育风格,而不同于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苛求和支配。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关系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关怀。
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气氛:
  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敬,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诚、合作、自立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学习。
专制型
  ·父母的特点:
  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一旦孩子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
  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不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的发展: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为上的两面性,而且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18 , Processed in 0.10259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