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ucylucy4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一名家教老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8-27 09:45:30 | 只看该作者
好经验!希望以后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8-27 16:41:10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8-30 12:24:56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5岁就能认读2000~3000个字,现在基本上能通读文章了(6岁),今年入学,在培养他写作能力时,应该怎么样做?
  我先说一下我的教育方法:多接触大自然、帮他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断加大阅读量,除此之外,我还应该做些什么?请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8-30 12:41:26 | 只看该作者
lucylucy444+-->引用:lucylucy444 在我的学生中,大多是思维紧闭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然而他们的学习的模式和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死读、死记、死写,没法,老师要看功课,家长要看分数,逼得孩子们不得不采取这种方法来应付学习,久而之久,应接不暇的功课就会把他们身上的灵气全部磨蚀得一干二净,变得木讷呆板。对于数学我觉得应该是将数量关系用动手的方法,把它们当成游戏一样的玩,当他们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后,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作文,我除了训练他们的观察力,更重要是打开他们的思维。我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摸索出这套方法,十分好用,她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在红树林杂志上发表了作文,三年级就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作文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矛盾杯优胜奖等等,小丫头的语文理解水平决不比初中生差。这些方法当然不是一夜之间的神话,但她能帮助孩子们突破作文的瓶颈口。
能不能举一些详细的例子,说说你是如何培养你女儿写作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8-30 12:45:34 | 只看该作者
真想一直看到您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8-30 22:20:14 | 只看该作者
作文不是学来的,而是靠悟性悟出来的。对于作文,本人认为除了积累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在积累过程中的悟性。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小学生到成年人,作文写的好的人基本上都是在积累的过程中悟出来的。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抽象思维,令大部分人望而生畏,更何况是小孩子。所以思维能力,观查能力,日积月累的点点滴滴,是构成作文必不可少东西,缺一不可。
写好作文的另外的一个关键,就是阅读,关于阅读是要讲究技巧和兴趣的:首先要看你的孩子识字的多少来讲,识字量大的,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散文类的短文,配上相吻的音乐,让孩子以表演的形式来朗诵。而你则需要以赞赏的目光,热烈的掌声来鼓励孩子,最好是有别的家庭的小朋友参加,这样,就能活跃阅读的气氛,以此来达到提高孩子阅读兴趣目的。
孩子经过长时间的阅读训练,不仅能提高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在音乐声中,捕捉到一些无形的美感,这就是所谓的悟性和感性,这些对孩子来说,比学什么都重要。
一个人只要对事和物有了悟性和感性,那么他的一些非天赋的潜能就容易萌发出来。我在教学中比较作重这种感觉的培养,特别是孩子,这种感觉会随时随着周围的环境而变化,有的甚至会消失。
我们通常看到的差生就是在这种人为的环境中磨蚀了他们对待事与物的感觉和灵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9-1 17:33:3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吧,楼主,我们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9-1 17:54:23 | 只看该作者
你能把你那抽象的思维说清楚点吗

怎样想象

怎样去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9-1 19:01: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加威,加分。

来这里取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4-9-1 22:03:54 | 只看该作者
抽象思维是指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想象力,扩展想象的训练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表达的,它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首先要从阅读开始,现在购书中心有很多适合小学生用的名著散文选段,像朱自清,冰心,鲁迅等等,还有的初高中生写的也很不错,很有诗意。文章千万别太长,长了对小孩子来说就会失去耐心,要吊着他的胃口,让他感到意犹未尽,千万不要操之过急,等到下次,再下次……的时候,哈哈,你会发觉我教你的这个鬼计是多么地阴险啊!你是不是应该多谢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36 , Processed in 0.07722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