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紫霞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乐 读经 心得

[复制链接]
6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8:23:44 | 只看该作者
2010.1.20-21   
      两天完成论语第七最后部分100遍,昨晚指读论语第五,第六,第七,各三遍。跟读英文第一,1遍;第二前半部分,5遍。最后听易经乾卦,坤卦。
    易经听的是四海版本,单纯让乐乐听,乐乐是不肯的;若让他听听电脑里面的叔叔读的对不对,找到不对的地方,告诉妈妈,他是很开心,也很认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41:5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谢谢玄素楼主


经典本身是不错的,那个教材是很好的,那个经典背下来是有用的。不过你在背的过程当中,让孩子搞得枯燥、乏味,变成一种非常大的压力,那是一件苦差事。各位,我们喜不喜欢背书。不喜欢背书,对吧?更何况你看小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玩,玩是最高兴的事情,你不让他玩。后来我看到有一个带孩子背书,必须要死板板地坐好,然后手指还要指。哎呀,要背,不是这么背嘛。要孩子背书呢,可以很轻松的。用敲的方式都可以(古老师边敲边唱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艾,摇头晃脑,觉得很好玩。这样背下来,好玩有意思,他就容易记住,才能产生效果。以前中国背书那是摇头晃脑啊,抑扬顿挫,他觉得很好玩的一件事情,不是死板板的,那个是很枯燥,很乏味的事情,对吧?

所以第一个我们是重视养育,我们经常只照顾他吃饱了没有,身体健不健康,身体壮不壮,对吧?但是我们经常会忽略掉,他到底愉快不愉快?快乐不快乐?这是我们忽略掉的。
们有的吃、有的玩、吃得很好,不一定快乐啊,孩子也一样。你看我们小时候,我们吃都吃不饱,对吧?但是过去那个小时候,那个那个空间是很宽广的,小孩子跟小孩子一起玩。然后去山上去捉捉虫啊、捉捉鸟啊,那是很快乐的,对吧?所以,那种快乐幸福感,不一定要物质要满足才能够真正的快乐哦。现在这一部分精神上的快乐、幸福感,经常是被忽略掉的,这是一个误区。
自信心是EQ的东西。但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家长的做法,经常是在挫败他的自信心,让他的自信心越来越低下,是不是?
小孩子有没有喜怒哀乐?有没有?越小的小孩子你看,高兴的时候就去笑,然后呢,难过就会哭。注意,这就是他会喜怒哀乐,但是小孩子正常不正常?所以,最正常最正常的是小孩子,人已经慢慢变得不是人了。



(下面学员笑)



该生气的时候不可以生气,拼命往下压,然后压久了之后,癌症就出来了,胃病就出來了,大肠癌就出來了,都是这样来的,科学已经研究证实了。佛法跟医理都是这么讲的,对吧?很多病都是受心理影响的。拼命地压压压,最后压出病来了。另外一种压压压最后哪一天的时候又爆发了,会不会爆发?爆发得更严重。那个压不住的,所以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了。



所以情绪,我们都走偏了,错了。中国传统里的中庸,并不是叫你不要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艾,他没有告诉你说不要发,但是我们都变成不要发了。他告诉你“发而皆中节”,要有那个度。怎么样发出来,艾,发了之后呢不要伤害人,也不要伤害自己。用现在的语言来讲,我们经常一发出去之后呢,会怎么样啊?伤害别人,对吧?一生气就骂人,就摔东西,甚至伤害自己,对吧?所以,怎么样“发而皆中节”,怎么样发了之后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这是我们要学的。这两天我们来学这个东西,
道理解决不了问题



我刚才讲过了,假如我们都靠理性来解决问题的话,靠思维、靠理性、靠讲道理来解决问题的话,注意哦,哪个一个人愿意说自己没道理,愿意服输的请举手?在你内心里面讲道理的时候,认为我没理的多不多?我们在生活中,当我们在争执讲道理的时候,经常主动放弃,说我没理的多不多?几乎没有。讲道理的时候都要怎么样?争到怎么样?我比你更有理,对吧?是不是这样?所以那个理是争不完的,越争理的话,那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不要以为讲道理,真的能够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误区。所以,能够反过来,你能够懂得如何表达情绪,反而能够解决问题。后面课程会谈到这些,怎么样透过我们的感觉来解决,反而好解决,反而没有那么大的矛盾。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矛盾,为什么距离会拉开来?问题没办法解决?啊,仇恨会起来,就是因为讲太多的道理,太过于理性。经常会走入这个误区。


生气的误区
好,我们再来看,我们最讨厌的是生气是不是?最难处理的是生气,对吧?当看到对方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夫妻两个人看到对方生气的时候,他非常生气,你比他更气,你有什么好气的!是不是这样?
(学员答:是)
然后呢,对方会怎么样?因为你气他更气,结果就变成怎么样?两个人越来越气,是不是这样?
(学员齐声回答:是)
所以这里面很多的问题啊。好,我再问各位一个问题,人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被否定,对啦,被误解,对啦,还有呢?什么情况之下会?被冒犯,还有呢?被排斥,对,还有呢?被轻视,对啦,还有呢?不受尊重,对,被怀疑,对啦,没有达到自己的意愿,嗯哼!被误解,对啦,嗯哼,被冤枉,对啦,嗯哼,还有没有?被伤害,对啦,嗯哼,被欺骗,对,嗯哼。所以,生气背后有没有原因?
(学员答:有)
所以生气背后都有这些原因的哦,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生气哦。
好,请问我们生气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生气的时候会做什么事情?会骂人对吧?会不会发脾气?会不会指责别人?甚至会摔东西,对吧?会打人对吧?最严重的会打人,对吧?好,另外我们再看,生完气之后我们会不会后悔?
(学员答:会)
注意哦,生完气之后我们经常会后悔哦。是不是这样?会不会后悔?
(学员答:后悔)
艾,注意哦,这要了解人的心理哦。
我们再来看,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需要别人怎么对我们?当生气的时候,我们经常碰到的时候是怎么样?夫妻吵架的时候,太太很生气,然后丈夫不理她,有没有碰到这种状况?我才不跟你计较呢,对吧?有没有碰到这种状况?
(学员答:有)
这个时候太太,会怎么样?
(更气)
对啦,她会更气哦,忽视我,对吧?注意哦,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你不理他的时候,那对他是很严重的伤害哦。你不要以为不理他,不跟他计较,很清高,问题就能够解决,错了!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你怎么面对?你如何处理?当你自己很生气的时候你怎么办?这都是问题啊。
我们很生气的时候都会打人骂人,对吧?更严重的时候还会杀人。所以这些问题来的时候你怎么办?
第一个,要允许自己生气!人是可以生气的,你同意不同意?
(学员答:同意)
但是我们经常是不同意的哦,认为对方是不可以生气的哦,我们经常是不允许对方生气哦,甚至有时候是不允许自己生气哦,是不是这样的?注意注意,作为一个人,回到一个正常人,小孩子会不会生气?
(会)
所以他是正常人,清楚吗?做一个正常人的话,注意:人是可以生气的,清楚吗?好,假如这东西确定的话,你真允许一个人生气的话,接下来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假如这个人非常生气,啊,你的丈夫非常生气,或者你的太太非常生气。好,这个时候,你内心是允许他生气的,清楚吗?请问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注意哦,假如这个时候你允许他生气的话,艾,可以让他生气,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跟着他气?
(不会)
对,很好玩的。我讲一个很实际的案例,我妹妹有一天跑来跟我讲,我那个妹夫怎么对她不好,脾气很暴躁,经常骂人,他骂得很厉害。跑来哭了,跑来我这边告状,还不错哦,还有人管她哦,不然会闷死掉的。跑到我这里告状,然后我跟她同理了,也跟她一起骂我那个妹夫。
(底下学员笑起来)
注意哦,跟她一起骂,你那个丈夫很糟糕的。跟她一起骂完之后,情绪处理完之后,然后再跟她谈。她说他经常这样子,问我怎么办?我就告诉她这个方法,可以允许他生气,然后呢学会跟他做切割,生气,那是他的事情,可以让他气,他气死活该。
(学员笑起来)
但是不要说出来,你心里这么想,但是呢,不要象过去一样,他气你跟着他气,然后比他更气,自己也被卷进去了。我刚才讲,切割。他气他的,没关系,人是可以生气的。我跟她讲通了之后,艾,很好玩,后来跑到我家里来又跟我报告一番说,哎呀,很有意思哎,我不气之后呢,他跳跳跳,看我没有什么反应,他也觉得好像很无聊的哦,然后慢慢慢慢那个气就平熄掉了,就没事了,矛盾慢慢慢慢就降下来了。允许对方生气啊,但是你不能说出来啊。你气死多好,你气吧,这个话一说他更气了。所以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不要剥夺人生气的权利,然后给他一个生气的空间,先做到这一点,好不好?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谈到生气,各位,假如你碰到对方气得不讲话,怎么样?那个是很严重哦,那个比骂人还厉害,那个更难处理哦。那是最可怕的事情,会叫的狗它不可怕,那个真的会咬人,不叫的狗啊。所以你碰到那个平时气起来不讲话,你要格外小心一点。
好,当一个人很生气的时候,怎么办?第一个允许他生气。接下来第二个,千万不要劝他不要生气,这个事你有什么好生气的,千万不可以做这种事情,那个是无效的。
接下来问他,什么事情让你那么生气?让他学会说出来。假如你知道的话就说出来,那个事情让你非常的生气,对吧?要把这个事实说出来,我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让你生气。
然后接下来,认同他,同意他,一切没错,这个事情真的是让人非常的生气,我是你的话,也是非常的生气,气得有理,应该生气!这个事情就是让人家生气,清楚吗?不要否定他,人是不喜欢被否定的,被否定更气的,对吧?
认同他,跟他站在同一阵线,我刚才讲过,跟我妹妹站在同一阵线去骂我那个妹夫,啊,没有关系,不要怕分裂感情,不会的,你放心好了。一定要站在跟他同一个战线,站在同一个立场,认同他,这个事情真的让你生气,你是应该那么生气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讲道理,讲道理是无效的。记得哦,不要教训,不教训,不说理,不建议,不劝告。认同,这样就够了。这个东西很妙的哦,你不要以为越认同他,他越气,相反,你越认同他,他气怎么样?
(学员答:消了)
艾,气就消了。还有,假如他因为什么事情气你的话,骂你的话,抱怨你的话,记得不要解释,清楚吗?解释背后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我没有错,我有理,对吧?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作解释。好,当对方生气在指责的时候,处理客户的抱怨也好,投诉也好,记得“千万不要作解释”。解释一点效果都没有,解释只有让对方更生气,那个怒气是不会消的。最好的办法,说道歉,说道歉对不起是最好的办法。

难过亦復如是



我们刚才说生气,当碰到难过的时候也是一样哦。伤心难过的时候,处理的方式是一样的。当一个人很伤心、很难过的时候,允许他怎么样?伤心难过。而不要说你不要伤心、不要难过,要坚强,都是无效的,清楚吗?伤心,难过,这是正常人,伤心难过并不表示懦弱,伤心难过就像我们的皮肤,被刀子割了会不会流血?



(学员答:会)



心,被割了,受伤了,会不会掉眼泪?



(会)



这是正常人,假如心受伤不掉眼泪,那已经不是人了,已经被扭曲了。各位有没有发现,当你很伤心很难过的时候,哭过之后就很舒畅了,就没事了,有没有这种经验?对,哭,那是很有帮助的事情哦,就怕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哭不出来,那就会出问题哦,那难过一直会延续下去,然后再压下去被压出病来。所以伤心难过,能哭的话,那个情绪排解出來了,然后哭过就没事了。所以要允许伤心、难过,然后接下来,假如知道事实的话,说原因,什么事情让你伤心难过,这个事情真的是让人家很伤心、很难过,没错,有理。同样不给意见、不批评、不劝告。你劝告他,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他的感觉是什么?



(学员纷纷回答)



他觉得自己很不好,对吧?加重他的难过,对吧?然后甚至我们是用激励的方式,你看某某人都很坚强,碰到事情一点都不难过。你认为是鼓励他,是不是?他的感觉是什么?他被比下去了,他不如别人,是不是这样啊?注意哦,当一个人伤心难过、碰到困难、碰到挫折或者生病或者悲伤事情的时候,你懂得这个人性道理的话,你就懂得如何去关爱他。孩子也是一样,是人都一样。我讲的这些东西,在孩子身上会不会出现?



(学员答:会)



孩子经常会出现这些事情,对吧?所以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请问你如何处理?譬如说很简单,碰到孩子跑跑跑,碰到桌子了,痛不痛?哭了,对吧?请问这个时候你做家长的,一般都会怎么做这个事?



(学员回答:打桌子)



桌子坏坏,然后接下来怎么样?不痛不痛,对吧?然后不哭不哭,勇敢,对吧?这里面光从这些动作就产生很多的问题哦。碰到桌子,打桌子,这表示什么?怪罪别人,是不是这样子?所以假如是你经常做这种事情的话,小孩子收到的讯息是什么?一切都是别人的错,碰到难过的事情,碰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学会去怪罪别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是一件小事情哦,但是有大道理在这里面哦。好,接下来,不痛不痛,对吧?这又是已经违反人性。他碰到桌子痛不痛?



(学员回答:痛)



当然痛,对他来讲是很严重的事情,然后你再告诉他没关系,唉。我再讲一个实际的例子给你们各位听。有一次我小姨子带一个孩子来,大概大概三岁左右,另外我一个同事也带一个小孩子,两个年纪差不多。两个人玩玩玩玩,突然呢,我那个小姨子的孩子哭起来了 “他咬我!”,跑过来了“他咬我”,请问你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学员议论纷纷)



我就很简单,把他抱起来“哎哟,你被咬了哦,一定咬得很痛,哦,呼呼呼呼”,艾,很妙,他马上就不哭了,这个东西就是那么妙。小孩子是不会掩饰的,你这个弄对了,那个效果马上就出现了。艾,他马上就好了。



所以刚才谈到人的情绪的问题,生气的问题,伤心难过的事情,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好,记得,允许人伤心、难过。




情绪处理部分的总结



我们在愤怒、生气,背后隐藏的是挫败感,就是想要的东西达不到。挫败感、恐惧、担心、害怕、被打击、被伤害、被冤屈、被欺骗、被误解,这些东西都是愤怒背后,表现出来的是情绪性的东西。



情绪属于非理性,但是当情绪被重视、被接纳、被处理,理性才会出现。情绪你要压制他、排斥他,那个理性的东西出不来,他就跟你无理取闹,就会跟你胡搅蛮缠。



处理情绪的东西不要用理性,理的方式来处理情绪的东西,那是无效的。啊,当生气难过的时候,不要讲道理,不要教训,不要给方法,不要给意见,不要劝告,那个东西都是无效的。因为当你在伤心难过的时候,他要的是什么?安慰,对吧?要的是什么?理解,支持,认同,对吧?记得,人性要的是这个东西,而不是要我们经常给的是理性的东西。伤心、难过、流泪不是软弱懦弱,那是伤痛。人一旦明白自己的情绪发生的理由,人就能够有进步。注意,认识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哦,了解我现在的情绪,我知道我发生的理由,然后我知道了.我现在在什么状况,然后它慢慢慢慢就会往上提升。人最怕被搅在情绪里面,人就会迷糊。



情绪本身没有危险,真正的危险是情绪被漠视、被否认、被拒绝,压抑和不表明。情绪就会造成人格的扭曲,很痛苦,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到底怎么生气合适
好,我们再补充一下怎么生气。讲到生气,人在生气的时候经常会走入一个误区。什么误区呢?我们经常用生气来控制别人,对不对?我们会不会经常用生气来控制我们的孩子?会不会?
(学员答:会)
注意,太太啊也经常用生气来控制丈夫,一哭二闹三上吊,然后父母亲用生气来控制孩子,对吧?
这里面会产生问题哦,我发现,一个是用生气来控制,另外一种是用眼泪来控制。艾,我发现用眼泪控制的,后来她抱怨说,我在哭的时候,我的先生都不理我,让我更伤心。为什么当哭的时候先生不理她?因为她的丈夫已经识破她的计谋了。
(学员笑起来)
所以当然不理她了,人的感觉都很灵敏的,识破她用哭控制他,达到她想要的东西。假如他生气,你看小孩子生气气多久?大概几分钟吧,了不起几分钟,对吧?大人生气可以气多久?
(几天,一个星期,一辈子)
严重的话是一辈子,不严重的话是一天、一星期。呵呵,是不是这样的?注意看哦,真正的生气那个情绪啊,能够维持多久?真正的情绪,那很快就过了,你同意吗?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生气的那个气过之后,我们不让它过,对吧?假如气过之后我们没事了,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对不对?
(学员会心地笑起来)
为了面子,所以我们又要怎么样?还装着对吧?艾,这是大人哦,小孩子不会吧。大人一气,不是只凭感觉了,已经用计谋了,对吧?艾,我现在不生气那他就不能听我的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怎么样?继续生气,气到他服输为止,到他认错为止。我现在不气的话,表示我怎么样?就输了、就认错了,好像我就无理了,我就不对了,嘿,是不是这样?所以,大人很难办,你要知道这个事,要了解人性。气了之后我们会有这种心理状态,常常更严重的是翻旧帐、转嫁啊,这些都会出来。所以假如说真要谈做人、谈修养的话,回到小孩子的状态,那是最好的状态。
我刚才讲了,真的回到正常的人,是可以生气的。这里面就谈到,我们为什么要气那么久?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哦,人不能受生气的影响哦。假如说人,允许他生气的话,你真彻底允许人生气,允许自己生气的话,这个时候气过就算了,对不对?假如不允许生气的话,气过还怎么样?不算,还要继续气,因为让自己气得有道理,所以必须要气下去,不然我气过就算的话,好像气得没道理,对吧?所以你真做到、真弄清楚,人是可以生气的话,那就好办了。你的问题就是出在人是不可以生气的,这里面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好,因为人不可以生气,但是我又知道我生气了,这个时候会觉得我很没面子,对吧?人的面子、尊严就来了,人的尊严来了就必须要让你继续地生气下去,然后生气还要找理由。
好,如何处理情绪的问题,给你生气的空间权利和不被吓倒,不加指责,让他度过情绪期。记得,然后说原因、说事实,然后表达情绪,我们必须要学会表达情绪,不骂人。特别要谈到独自发泄,现在日本已经有了最新的行业,什么行业呢?他有给你一个付钱的房间里面有很多的盘子,可以让你随便摔,那里面做一个假人,让你随便打,让你去发泄情绪。所以,能够独自发泄也是很好,不会伤害别人。
好,时间到了。我们中午休息一下,下午我们再进入如何了解人性的需求,好不好?人性真的要的是什么?人性不要的是什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很多问题就比较好办,好不好?


接纳、犯错及其他


接纳



好,下面一个主题就是接纳。换一个中文名称叫做宽容、宽恕,中国人讲宰相肚里能撑船,那就是肚量很大,宽容、接纳。什么叫接纳?不管你有罪,不管你再怎么坏,你还是我的孩子,清楚吗?不是因为你犯了错或者怎么样,你就不是我的孩子,这就是接纳,清楚吗?
    所以接纳不管是好坏哦,好我才接纳你,不好我就不接纳你,好就爱你,不好我就不爱你,这就不是接纳。



我曾经碰到一个人,他跟我讲,也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孩子从小就离开他,大概七八岁才带到身边。注意,这里面都是有问题哦。因为你的孩子离开,他的感觉是什么?妈妈,不要我了。现在回到你身边的话,你们的关系需要时间来调整哦,所以这个时候他还不断地测验,妈妈是不是爱我?他是用什么东西来测验呢?用调皮捣蛋使坏来测验妈妈是不是爱我哦。所以这个孩子也是非常难带,这个孩子是很顽皮的哦,也很捣蛋哦,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跑到我前面来跟我玩哦。这个孩子好啊,这个孩子假如在一般的心里,给他贴一个标签叫什么?坏孩子!对啊。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就要看,我是坏孩子,妈妈还爱不爱我?小孩子会测验的。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慢慢调整,所以这里面很注意,即使坏孩子,他也是故意测验你哦,那是他不会讲出来,但是他心里上他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行为出来,来确认妈妈是不是爱我。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别人怎么看,不是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如何看待我,艾,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这就是接纳哦。我们谈到,接纳,就是允许不完美。



记得,人永远是不完美的,记得啊。注意哦,我们有很多学了佛之后,以为自己是佛啦,没有,哈哈。

以为学了佛之后就比别人高一等,突然,好像我就是佛了。没有,不要忘了,还是人。哈哈,很容易走上这条路哦,不要搞错了,还早得很。所以,记得人永远是不完美的,完美就不会到这个世界来啦,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是有缺憾的世界,娑婆世界就是不完美的世界,人生就是不如意的。所以人就是不完美的,人就是有缺憾的,对吧?



我曾经在上这个管理课程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说,什么是管理?什么是领导?就是集合一群不完美的人,去完成一件完美的事情,这就是领导。人是不可能完美的,但是你要集合一群不完美的人,互相弥补,艾我们共同来创建一件很完美的事情。当然,绝对完美那是做不到的,尽量做一件完美的事情,对吧?



所以记得什么叫接纳?允许自己不完美!我有一些缺点,没关系,我有自卑,没关系,因为人是不完美的,告诉自己,我就是有这些缺点,可以的,这是允许的,好吗?你不允许自己的话,你也不会允许别人哦。注意哦,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对别人也是会要求很严的哦,那是必然的。所以要记得,允许不完美,允许伤心,允许难过,允许生气,允许做不好,允许失败,包括允许犯错误。



父母不是圣人,父母也不是完美的,父母也会犯错。过去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错啦,父母也会犯错的,父母也是人,不要忘啦,我们也是人,人就是会犯错的,允许自己犯错,很好。



有一次我辅导了一个企业家,后来除了一起辅导企业之外,帮他的家庭一起辅导,都综合在一起。然后他有一次,全家到我们家来。他说他那个孩子本来啊,不喜欢到别人家里去的,结果那个孩子很喜欢到我家里,我家有一条狗很可爱,他也很喜欢跟狗玩。除了这个之外,我发现他的小孩子到我家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呢?这个爸爸也很有意思,他主动自己提出来问两个孩子,你们说说看,爸爸以前哪些做得不好?哇,孩子高兴得不得了。然后爸爸问他们几个,你同意不同意?然后就说三票对一票,呵,这是孩子最高兴的时刻。所以这个爸爸我也很佩服他,很了不起,没有摆出这个父亲那个威严,他过去不是这个样子,经常指孩子哪里不对不对,突然今天有这个状况,哈哈。这里面就谈到,可以允许不完美的。



昨天有个朋友说,打电话跟孩子说,或者跟孩子说道歉,很了不起。这很有意思哦,你愿意、你会说道歉,孩子是跟大人学的哦,哪天孩子做错事,他也会跟你说道歉的。這個東西就变成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你不要以为说个道歉,好像你就矮了半截,没这回事,孩子反而更尊敬你,更爱你。那个距离会拉得越近。所以人是可以犯错的,艾,允许孩子犯错,允许自己犯错。

内心那些痛苦的经验,反过来那是一件好事。一些受苦受难的经验,或者自卑的经验,哪天你翻转过来,艾,那是你非常大的一个宝藏,你可以帮助一些象你这样的人,对吧?任何事情是没有绝对的,你认为的缺点,哪一天就变成优点啦,优点跟缺点,那个不是绝对的东西。人生啊那个犯错,很多企业家也是一样,不可能一次成功,很多的失败,对吧?



所以错误的经验是很宝贵的,不要忽略犯错。同时也不要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或者保护他不给他犯错的机会。注意啊,也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好不好?


如何处理犯错



这里面谈到如何面对犯错的问题,如何处理犯错?平常我们最经常用的就是,一犯错就……责备、打骂,对吧?好,我们来看责备、打骂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很笨、很糟、很坏,有没这种感觉?感觉就是我很糟、很坏,我很笨、无药可救、一无是处,然后结果就是自卑、自责、痛恨自己,还甚至有负罪感。然后这时候被情绪支配,会掉在情绪里面。这个时候反而看不到自己的过错,不敢认错,找理由掩饰,然后更严重就是报复、对抗。



还有一个,注意哦,当一个人犯错的时候,他内心知不知道自己犯错?



[知道]



好,你注意哦,一个人犯错,他明明已经知道自己犯错了,就不需要再责备啦,清楚吗?你那个责备是多余的。记得,这个时候假如他犯错的时候你再加上责备的话,他本来有负罪感,你再打骂他的时候,他的心理是什么?两种,一种是更自责;另外一种心理是什么?我不需要改过啦,因为我已经怎么样啊?



[扯平啦]



对啦,扯平啦,我已经被骂啦,被打啦,扯平啦,我不需要再反省啦。对吧?所以,当一个孩子犯错,如何处理犯错,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时候要慎重处理啊。你用严厉、打骂的方式,只是让他感觉恐惧、害怕,对吧?
  父母对待孩子方式的现场体会



好,有十二岁以下的孩子的学员请站起来……



[学员站了起来]



好,好,到前面来,来来。两个人配对,面对面……



[游戏说明:一人当父母,一人当孩子,“孩子”蹲在地上,“父母”站在孩子面前,“父母”用平时责骂的方式来责骂“孩子”, “孩子”与 “父母”眼睛对望……]



体验一下对望的感觉,来请你告诉我。



(一个学员回答:很高大,父母很高大)



很高大,什么样的感觉?有没有压力?



[有!]



有没有无形的压力出来,有没有?



[有]



有没有压力?(老师想让每个学员都抓回自己的感觉,让每个学员确认,所以反复问。)



有没有压力?注意哦,这就是你孩子的感觉哦。好,继续看。(老师让“孩子”继续看“父母”)



好,现在做“父母亲”的,脸上不要有表情,“孩子”眼睛看着你的 “父母”,脸上不要有表情……,请问“孩子”,是什么样的感觉?



[紧张]



对,紧张。



[没底]



没底,对。



[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对,不晓得犯了什么错。注意哦,你看看哦,脸上没有表情,你看“孩子”的感觉,马上就出来了哦。好,现在“父母亲”脸上的表情转换为愤怒、生气,感觉要出来。现在你的“孩子”已经“犯错”了。



[看你做了什么事?一天到晚在外面玩.]



要骂的话可以骂。



[“父母”们纷纷骂起来…]



记得脸上的表情,脸上的表情……好,OK,好,孩子的感觉是什么?来,请站起来,孩子站起来。现在孩子的感觉是什么?



[废话太多]



啊?



[太罗唆啦]



啊?



[一片空白]



一片空白,恐惧害怕?



[无助]



无助,对,嗯哼。



[罗唆]



罗唆,对。讨厌,对吧?



[烦死人]



烦死人,对,烦死人,对啦。



(学员会心地笑起来)



[委屈]



委屈,对!



[不敢说]



不敢说,对!委屈又不敢说,对啦,这就是你孩子的感觉,清楚吗?来,角色互换。(当“父母”的做“孩子”,反之亦然,继续这个游戏。)



一样,脸上不要有表情,看看现在的感觉是什么?……什么样的感觉?



[压力]



对,压力。压力大不大?



[大]



注意哦,你脸上不要有表情。经验一下,孩子有什么样的感觉……,好,开始愤怒。



[父母开始骂…]



好,请站起来,做孩子的有什么样的感觉?啊?请回座位。有没有人有话要说,有没有触动特别大的有没有?



[感觉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爸爸妈妈理解,抱抱我,受委屈啦,就是这样的感觉,以前总是站在你不对,作为家长才是对的。尤其是看着父母,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抱抱我一下,安慰我一下]



哦,很好,OK。所以,小孩子的感觉希望
……



[希望]



OK,很好。还有没有?啊?OK。



[我是旁观者,但是我感觉到那种情绪的反应,我很难过,我有点伤心]



OK,情绪是会感染人的。



(一位女学员: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嘛,说为什么抱小孩,小孩会感觉到爱,是因为人的心和心是联系的。所以我觉得刚刚小孩和大人的心,你站在那里的情况下,距离已经很远了,再加一些其他的条件的话,小孩就会非常的无助、不知所措,这是我的感受。)



好,OK。



(一位女学员:我觉得表演大人的时候,有点那个威风要使出来那个感觉,也许还犯,这个非常大,就是要使劲要把你整倒,就有那个耍威风的感觉。)



OK。你做父母亲有那个感觉。



[是]



这背后有因素哦,因为你小时候受到这些东西,对吧?所以,小时候受到这些指责啊,这些威严的东西,对不对?所以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对吧?所以在你内心里面有一个希望,哪一天长大,我也可以这个样子。注意,这个东西就出来啦,这个东西会一代传一代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因为小时候受到这个东西,等你长大了,我也希望变得很有权威,因为当我没有权威的时候,那是很无助的,内心里面希望哪一天我变得很有权威,对吧?所以到了哪一天当了父母的时候,那个权威就怎么样啊?自然就出来了。所以当父母的时候,还是那个心中的小孩在作怪。好,我现在已经长大啦,我现在有权威啦,小时候害怕恐惧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东西这个时候就出来啦,了解吗?背后的原因在这个地方。



(有学员问:希特勒是不是就这种人?)



嘿嘿嘿,不晓得,或许吧。



[他小时候很悲惨的。]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看了爱德华大夫的一部电影,那个中间就是描述你那个负罪感的。我记得当时看那部电影的时候,当时那种感觉,就觉得,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有这样的一个道理在这儿,我才慢慢的稍微好一点。]



慢慢走出来,对。



[而且在这之前,我就一直很可笑,跟别人讲,别人不相信,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坏蛋,而周围的人还不知道。]



对!



[我一直是潜藏在好人当中的一个坏蛋!]



对对对!就是这样,对啦。



[我的好朋友,我很多年的好朋友,一二十年的好朋友,我一直很恐惧他们有一天会识破了我的真面目。]



对!非常真实的感觉,对啦,就是这样。



[而且我父母对我的那种,就是说比较粗暴的对待啊,还有指责啊,挑剔啊,就使我在长大之后,我这人也是这样的。就是说,特别特别喜欢挑别人的错。]



对!艾,对啦!



[特别善于挑别人的错。]



对啦!



[那后来,我就是善于,真的是一眼就能够发现人家的一万个错。]



对啦对啦,就是这样。我跟你讲,你有没有发现,你越来越象你妈?



(学员会心地笑起来并鼓掌)



[对,特别有这种想法,就是,非常极端的。而且就是说,我这么些年我竭力地在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说也会去看很多的书。特别是在自己怀孩子之前,我就努力地这样去看。我会经常把这种我父母对我的做法会暴露出来,然后我使劲地改、使劲地掩饰。]



OK



[就是认为对孩子应该要求怎么做,我觉得我缺乏耐心,我要蹲下来跟她讲话,我要赞美她,我会称赞她,那确实也是有效果。但是我会发现,有时候真的是会……]



一急的时候会跑出来!



[突然一下子就、就那个……]



就会跑出来。



[那个狐狸尾巴就露出来啦,好像那个根就在那儿了。一下子就,特别的暴躁,特别的烦。然后我就会说,你怎么是这样?你怎么总是这样子。]



对对,没错.



[哎呀,我以前,就是说我从小听到的那些话,就是对我的这种影响啊,是,真的是……]



对,没错,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方式,爱啊会伤人就是这样的。而且那个伤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哦。很可怕哦,所以做父母的要非常谨慎,我们要重新来看待如何对孩子,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清楚吗?



[我也不怪我的爸爸妈妈,我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是能够从这种,就是心灵在地狱当中啊,就那样慢慢地就是说,走出来了。我自己就是特别痛苦的一个过程。]



没错。



[而且我是会觉得,就是说,我那个时候我就一直想学那个,就是心理咨询、心理机制这方面的。因为我就是觉得,我之所以还走出来啦,我就是想去帮助有那种感觉的人。]



好啊,很好的体验,真实的体验。



(学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是啊,所以我们现场很多这种活生生的例子,很真实的东西。所以我们谈到,回过头来,怎么去面对自己的一些问题。好不好?
对于小孩问题的回答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跟他很相似的,因为我边上有很多朋友跟我聊起这个问题,就是说有些孩子比**还要*。就涉及到这个问题,然后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个问题等价于,就是,象我侄子他也曾经问过我。他说太阳为什么没了?月亮为什么变得镰刀形?叫做什么月牙形吧。因为我觉得好像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他问我为什么月亮、太阳没了,我还能解释解释,但是我觉得我自己的解释肯定不完全正确,特别是月亮为什么会变成镰刀形的。]
    对。



[我能不能实事求是地告诉他,大概是怎么一回事。就是说,太阳下班啦,然后月亮被什么东西挡住一点了,啊,被云挡住一部分了。]



不可以,记得。第一个,碰到这种问题啊,要据实回答,不能用云啦这些东西忽悠,不可以啊。你自己忽悠他,他当成真的哦,注意哦,在他的世界里,你说的话他都当真的哦。所以不能随便乱忽悠他,清楚吗?好,假如你不知道的话,可以跟他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是呢,我们可以去查资料,可以查书。现在很多书有啊,《十万个为什么》啊,书里面都有答案的,假如这个孩子有兴趣的话,你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里面都有这个答案的。你放心好啦,所以这个问题,不是大问题。



[关键是,我担心《十万个为什么》里面解释也有偏差,那个偏差我就担心会发生误导。]



《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有偏差啊?



[我觉得是有]



真的啊?。上网去搜查,google上面会有答案。不看书的话,到网上去查也是一个办法。



对于小小孩问题的回答



[那如果对太小的小孩,他不能接收这个。他又要问,比如说我女儿就会问,太阳公公哪去啦?那我就说他回家睡觉去了,我没办法只能这么回答,那你要老说不知道也不好啊,只能用一些想象性的话来回答她,就回家睡觉啦,跟谁怎么样啦,玩去啦,到海里面去啦。他家在那儿啊,她有时候问这种话,有必要吗?还是说,就说不知道?那怎么回答她呢?……]



我在想这个问题蛮有意思的,这样说是不是不好?因为她会认为那是真的,他真就到那睡觉了,她把电视里面的东西都当成真的,现在两三岁的小孩。所以教育小孩子真的要很小心。



[是呀,我讲这个的时候,我就很担心她把某些东西当成真的,然后,她就会有很多的东西在心里面就装进去了……,所以我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都说不知道也太,而你要让她去查,她又这么小,她怎么查?]



这个可以用最简单的东西,最好是能够买个地球仪,或者说你就用球给她做比喻,你跟她说,这个是太阳,太阳是不动的。另外再找个球,你跟她说,这个球是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叫地球,对吧?然后告诉她,这个地球圆的,这个地球是会转的。跟她讲,这一面,有的时候太阳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太阳,太阳会照到这里,对不对?然后跟她说,这个太阳会转的,你可以用很形象的,住在这边的话,太阳就看不到了,是不是?所以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太阳不见了,其实太阳还在,只是……



[但对三岁以下的小孩,这个还是对她有点难。]



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多讲就好了,对吗?]



没有关系,你只要很简单地跟她讲,没有关系,不要以为她是小孩子。但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



[我们目前能了解到的最终的这个依据,不要凭那些想象去随便乱说……]



对对对,不要随便乱说,真实很重要,



(工作人员:我想啊,我们对不知道的,有很多的疑问,其实不知道是非常科学的,咱们说孩子,孩子对不知道,她不会有这么多的故事。当我愿意承认我是不知道的,我们一起共同去了解、共同去搜寻资料、共同去探索,我想这样子跟孩子更接近。我是说,我们其实是未知,向潜能开发。而当我们承认这个不知道,我们越会找到真实的一个知识和答案。所以,我觉得不要对不知道有这么多的……)



恐惧。对!人对不知道,我们大人对不知道是有恐惧的。所以不说不知道。哈哈。



玄素的帖子,转过来:南怀瑾的弟子古国治老师的亲子讲座文字稿
谢谢玄素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48:5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学音乐



我讲一个事,这个是真实的,我在电视里看见的真实的例子。有一对夫妻自己是学音乐的,也懂音乐。所以他这个女儿生出来不久,大概三五岁吧,很小就开始培养他学音乐、学钢琴。啊,讲到这个学音乐、学钢琴,我就另外再插出一个话题,为什么要学音乐?现在很多的家长让孩子学音乐,对吧?学钢琴,是不是?在我看来,这个在中国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钢琴它本来很简单,它就是学音乐,对吧?但是我发现现在的家长,学钢琴那不是学音乐,这里面包含的因素很多哦。第一个,买个钢琴学钢琴,在感觉上我的孩子好像比别的孩子就高一等,我这个家庭就比别人家庭高一等,有没有这种想法?我有一种贵族的那个比较高贵的感觉,那个有没有?(有)对啦,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买一个钢琴让孩子学,无形之中,艾,这个父母亲头就抬高了一点,然后我的孩子音乐弹得很好,那个更高了,哈哈。然后这里面很好玩哦,底下还有东西哦,当孩子买了钢琴去学了之后,你要知道,对小孩子学了一阵子之后,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他会中途会不想学,有没有?(有)好啊,问题出现了,这里面有家长就说话了:“你学东西要有毅力、要坚持”,还有,底层还有心理,没有说出来的,放在心里不说的。什么东西呢?这个钢琴还蛮贵的呢 (底下学员笑起来),是不是?钢琴现在多少钱?要两万多。哦,有些家庭经济环境不是很好,但是为了孩子,就给他买个钢琴,有没有这种家长?很多啊,但是孩子学了几个月之后呢,他没兴趣了,然后家长心理上觉得怎么样?我投资了两万块钱呢,花了两万块钱你就给我摆在那里了,心有不甘,然后不行,你必须要弹,要好好给我学。结果搞得孩子痛苦不堪,这里面已经不是在学音乐了。



所以要搞清楚学音乐的目的是什么?我自己的亲身的经验,我记得我小学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老师很好,就教我们怎么吹笛子,然后教我们怎么吹口琴。艾,好了,我就是最基本的东西都会了。当我上了初中的时候,我就发现人到这种初中的时候,或者更小的时候,会不会有觉得自己很无聊的时候?小孩子有,大人也有,会不会?(会)很烦闷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又心里面又觉得很烦。这个时候呢,突然想到有个笛子玩玩、口琴吹吹,然后这个烦闷的情绪就排遣掉了,心里就怎么样啊?就舒畅了。我发现,原来音乐作用在这个地方,调解情绪用的。给他冠一个好听的名称叫陶冶性情,艾,这是音乐真正的作用。



即使大人也是一样啊,也是工作累的时候去唱唱卡拉OK,是不是?排遣一下,乐一下,调解一下情绪。主要的作用在这个地方,对吧?这是学音乐的目的,假如你弄清楚的话,要不要学音乐?要,但是呢不一定要学钢琴,因为钢琴很贵,一般人买不起,这是很现实的,对吧?



我的看法要学音乐很简单,吹吹笛子,吹吹葫芦丝,很便宜,而且中国人乐器有个好处,很便宜,对吧?吹吹葫芦丝,这个音乐都很便宜,玩玩这个东西也蛮好,便宜又好玩。然后呢也可以吹出曲子来,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反正学音乐就是玩呗,要搞清楚让孩子学音乐的目的何在?现在孩子学音乐,不是为了让他好玩,人家学,我也要去学。哈,不然会输在起跑点上,这里面很多的问题在这里。


刚才我们讲过,有一个家长自己懂音乐、学音乐的,孩子三五岁了,也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音乐家,然后从小就带她去学钢琴、拜师。然后也学得不错,从小就开始得奖,然后到了音乐学院,这个爸爸还辞掉工作,在学院旁边租了一个房子,陪这个孩子学音乐,这个父亲了不起吧?这个活动过程当中孩子音乐也学得不错,也得了很多的奖,父亲也如有荣焉,也很高兴很得意。好啦,孩子到了二十几岁之后,放弃钢琴,放弃音乐,这个电视里有,都是事实啊。为什么?因为他发现他学到的只是技术,他没有办法进入艺术的领域,为什么?因为从小父亲就是把时间就是放在这个这个钢琴上面,他没有时间跟别的小朋友交流,跟人没有互动,他发现没有感觉。各位知道艺术是要讲究什么?是要讲究感觉的,很敏感的,对这个周围的一切,对人或者自己,那是很敏感的东西。对吧?他发现,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他身上没有这些东西。他被从小,啊,他爸爸为了让他专心学钢琴,把这些东西都怎么样?都抹杀掉了,也没有和别的孩子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出不来。然后,打从内心里面他就觉得自己本身并没有很喜欢音乐,结果最后放弃,这是一个事实啊。所以爱孩子、带孩子,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啊。

这也是上面的玄素提供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6:34:3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

有些家长总是埋怨说:“我们对孩子的爱比海深,可为什么孩子却视而不见呢?”可是,你知道吗,孩子向你表达爱意时,却也被你的爱拒绝了。

  亲情之爱在不经意中被扼杀了

  最近,母亲老在我耳边嘀咕:“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同往日了,太自私!”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哥的女儿梦雨担心。梦雨今年十岁,在校品学兼优,她父母对她相当满意,但细心的奶奶却觉得孙女总有些不对劲。饭桌上,只要是她喜欢吃的,别人就别想沾筷;一上街就要买东西,从不听父母解释该月家庭经济如何吃紧;更不知照顾谦让表弟妹,表弟妹的零食、玩具她都会先吃先玩为快。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并且正被许多父母忽视着。

  刚满一岁的儿子偎在我身上吃饼干,看他吃得那么香,我就逗他:“航儿,喂妈妈。”正准备咬下一口的儿子立即将饼干凑到了我的嘴边,可我没有吃,只是用嘴吻了一下,说:“乖,航儿吃。”航航便又独自吃着饼干。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想起一个“爱”字,我不忍心吃掉儿子递过来的饼干,是因为我爱儿子,儿子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妈妈,是因为儿子爱我。不同的是儿子拥有了我的爱,而我却拒绝了儿子的爱。也许就因这充满爱的拒绝一次次重复上演,最终遏制孩子爱的萌动,以致扼杀了孩子爱的天性和能力。于是孩子习惯着被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亲情之爱原本是一种天性,是我们在爱他们的同时不经意地扼杀了这种天性。

  同是失业家庭,却是两种结局

  我想起丈夫给我讲的班上一个叫龚勋、另一个叫董浩的两个男生,他们的父母最近都失业了,两个家庭顿时陷入困境。面对同样的境况,两个孩子的表现截然不同。董浩依旧没有改变以前爱吃零食和穿耐克、乔丹等名牌运动服鞋,跟着时尚走的习惯,最近又迷上网吧,已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更别说按时上课了。

  “浩儿是全家的希望,只要他读书好,将来有出息就行,没想到他连课都不上!”董浩的父亲失望极了,他整了整因气愤和悲伤弄乱的头发又说,“以前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也不觉得负担重;现在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加上我们既没文化又没技术,靠夜以继日拼力气干活,又能挣多少钱呢?我们这粗糙的手和这早白的头发,浩儿怎么就看不见呢?尽管失业了,我们还是觉得孩子应该拥有这个时代付予他们的快乐,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觉得委屈,不能让他来承受父母因工作失败带来的酸楚。所以,我们从不在孩子面前倾诉失业后的失落,更不会抱怨挣钱太辛苦和受到太多的委屈,照常满足他的吃穿要求和他想要的零花钱,没想到这孩子把我们对他的期望抛到了九霄云外。”

  而龚勋是班上的物理科代表,一向表现好,虽然最近常迟到,可是成绩却有进无退。因为董浩的缘故,丈夫决定对龚勋进行家访。

  原来龚勋的父母失业后承包了码头货物管理,白天黑夜顾不了家,可是龚勋的奶奶瘫痪在床6年,吃喝拉撒全靠别人伺候,龚勋又正上高三,这着实让龚勋的父母为难。但思前想后,龚勋的父母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孩子。“有句古话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我们生活困难,孩子是家庭成员,有义务做贡献,帮助家庭早日脱离困境。”

  龚勋的父亲是一个性情爽朗的人,提起儿子就乐呵呵的:“孩子也很乐意,主动提出照顾好奶奶和搞好自己的学习。我们有时回家累了,他还会为我们捶捶背,按摩按摩。这孩子一岁多就会为我们添饭、拿拖鞋,我们就没不放心过,只是表扬鼓励他,并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会对他说,请他想办法。我们常对孩子说的就是‘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要相亲相爱,尽职尽责’,儿子做到了,他关心每个家人,把奶奶也照顾得挺好,这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了。不知他现在学习怎样,真怕耽误了孩子。”

  爱孩子,也让孩子爱你

  由此我想,我们真的不能责怪董浩的自私无情,因为董浩在家里的“小皇帝”地位被父母的仆人姿态巩固得坚不可摧,其“小皇帝”的盛气凌人行为被父母“理所当然”地默认而受到激化,难道这还不够将董浩幼小纯净的灵魂一步步引向自私的深渊吗?我们更要同情董浩,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一个虚幻的梦境里,父母竭尽全力的欺骗性的爱剥夺的是他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爱的天性,更不必说爱的能力了。

  因此,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忘记: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情感满足的体验。这便是幸福的源泉,这便是龚勋面对困境却乐观向上的原因。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很密切。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遇到障碍,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长大后他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所以,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有所成就,就必须铸造孩子健康的人格,重视孩子爱的能力的培养,尊重孩子家庭成员的地位,和孩子共同分享家庭幸福,共同承受生活的酸苦。



看了这个之后,很有感触。
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还是趁早纠正的好。
乐乐昨晚睡前,说,他读错了是因为妈妈头痛,自己心疼妈妈的缘故;今天早上一睁开眼睛,问我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头痛好了吗?很是感动,爱是双向的,爱的能力,是天生的,不要扼杀,千万注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好运多多 + 2 + 2 谢谢, 很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5#
发表于 2010-1-22 17:2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2 紫霞湖 的帖子

謝謝,很有收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0:43:06 | 只看该作者
2010.1.22   周五  阴
   读论语第八,第一部分100遍,指读论语第七,1遍;读英文,1,1遍;2,3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丹溪佳人 + 2 + 2 乐乐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7#
发表于 2010-1-27 10:00:31 | 只看该作者

乐乐还好吗?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来看乐乐了,看来又进步了不少吧?
我最近因为家庭的琐事,所以没有给孩子进行诵读,现在才调整心态过来!
很想乐乐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谢谢挂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2010.1.23-26   
   读论语第八,第二,三,四,各100遍,第五部分,5遍;英文也没有听,这段时间电脑坏掉了。所以没有好好记录。乐乐是论语很有进步,先偷偷的开心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花儿般灿烂 + 2 + 2 乐乐的进步大家看得到,真的由衷的高兴呢!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发表于 2010-1-27 17: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8 紫霞湖 的帖子

和你一起开心,当妈妈的看到小孩有进步比什么都开心,
羡慕乐乐每天那么有耐性读那么多遍,允许偶眼馋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谢谢毛毛妈妈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0#
发表于 2010-1-27 18:2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8 紫霞湖 的帖子

很開心,樂樂真棒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开心就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5 , Processed in 0.102962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