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68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转帖]曲径通幽话语文----语文学法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5 13:2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曲径通幽话语文----语文学法指导  


今天,我既是作为语文教师,也是一位初中生的家长,从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来和各位家长聊一聊孩子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着重于探讨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成绩,我发言的题目是《曲径通幽话语文》,“径”就是方法、途径,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达到语文幽雅、幽远而幽美的语文境地。
语文学习有两大目标:第一是为人生,第二是为应试。
就目前而言,应试离我们很近。虽然我们天天在批判“应试教育”,然而,既然高考还存在,我们就无法逃避它,而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全国的高考方案有很多中,辽宁就经历过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五科,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大综合,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小综合几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语文都是主要考试科目,占150分。所以,我们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它。
同时,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英语也是语言学科,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语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夸张点说,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陶冶你的情操,使你成为一个高尚而有生活情趣的人,一个内心充实积极乐观的人。语文学好了对于个人人格魅力的提升也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唐代荆州长史韩朝宗才华横溢,李白钦佩他,作文道:“生不羡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还有我非常喜欢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粱上燕,岁岁长相见。” 多么有诗情话意。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如何说就体现了一个人的雅趣,这就是学语文的妙处。这都是学好语文的妙处。例如:少儿九班赵菁,全面素质突出,“全军成才十佳青年”,中科院博士生在读。所以,无论如何要学好它,作一个成绩好而又丰富的人。怎样学好语文呢,我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树立一个观念
客观上讲,语文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高考的方针也决定了我们一定要形成一种大语文观。纵观近些年的语文试卷,我们也不难发现,时事、新闻、科技、人文等内容都与其结合越来越紧密,所占分量也呈现日趋增加之势,高考语文试卷不仅考语文,语文之外的东西,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等前沿科学都已大踏步地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试卷。我们在分流考试中就已经考过: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这虽是数学题,放在语文卷中,显然要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理解“末”“本”“去”三个词。我们还会发现,孩子的语文成绩浮动很大,时好时坏,还有的是初中学的不错,而高中却变得无所适从,原因就是目光仅停留在眼前。所以,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教材是基础,很重要,但仅有书本是不够的。
培养两个敏感
现代语文教育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体现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在语文学习中要把握好这两个精髓,培养两个敏感——语言敏感、生活敏感。
大量阅读就是培养语言的敏感。“知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阅读,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可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创造奇迹。读多了我们看到好的文章的某段经典评论,产生的某种共鸣;某种精彩句式,就想方设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这就是语言的敏感。包括听到一段歌词,一句广告,都会惊叹之,仿效之,这也是语言的敏感。应试中,成语的运用,语句的衔接等等,如果我们有了语言的敏感,就可以非常感性地得出正确结论。同时,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有了强烈的语言敏感,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教你语文了。
生活的敏感主要就体现在写作上。举个例子,有一天,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了争吵,有两个同学都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它无事”。另一个同学则这样写道:“圈 早晨骑车上学的路上,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原来是两位同胞撞了车子,引起一场口舌之战。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也不上了,围成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前者认为无事可写,后者却由此看到中国人的两大弱点,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时光;二是鲁迅先生批判过的看客,在中国仍然存在,围成一圈看热闹,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啊!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敏感,从细小的事件中看出实质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会中的智慧无处不在,万物为吾师,应当是不灭的真理。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就能培养自己的生活敏感。
准备三个本子
语文学习中要用好三个本子: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归纳搜集整理,同时对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还可以配合改错本,记录在考试和学习中碰到的错题,时时翻看,记下错误的地方,思考出错的原因,渐渐地把一些知识点形成自己的潜意识,牢记的就可以划掉,把厚本变薄,争取不带问题上考场。语文基础扎实的同学很多都有这个本子,甚至成为“秘密武器”。杂记本主要用在语文资料的积累,从妙辞佳句到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敌到民间俚语、从术语名词到文学流派、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可作随时的大量的摘录抄写。随笔本则是用于创造的写作园地。孩子总是觉得没有素材,平时家长多和孩子聊天,少问成绩,少发牢骚,多谈思想,聊大事,分析社会现象,让孩子成为阳光少年。多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养成四个习惯
1、勤查字典词典资料。平时字词积累是很浩繁的,一定要养成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常备的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也可一页页读,同样大有收益。我个人认为,电子词典不能代替这些。字典就是我的老师,更多地揣摩。
2、勤于思考,主动参与。语文课学生都爱上,不像理科那样思维缜密,稍一疏忽前后衔接不上,大脑的弦时刻绷着,也不像外语,有听不懂的单词,就理解不了意思。而语文,即使溜号一会儿,还能回来,因为是母语,还能听得懂。很多同学课堂上只重视老师给的结论,中心等,殊不知,长此以往,语文的能力就难以形成了。有的内容,如中心、段意、思路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形成能力的过程。比如学数学,数学题孩子们长大了后不一定再会做,但数学的思维形成了。所以,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成绩。要知道,中高考阅读和生活中的阅读都是我们没有度过的呀。
3、勤于背诵,培养语感。分析高考的考试说明和作文评分标准,以及历年优秀例文,从中发现,许多精巧的文章都有意识地化用文言诗文的名句,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提升了文章的认识水平,升华了文采,功用十分明显。所以,可以让孩子大量背诵古诗词。背诵名家名篇,从近体诗开始,到经典篇章。如《春江花月夜》《白马篇》《长恨歌》《代悲白头翁》《琵琶行》,尤其是教材没有的,能多背些古典诗词,受用终生,背诵多了,积淀厚了,学生就自然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首古诗,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沉淀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学以致用,在作文中,开始主动地把传统文化中精髓的思想放置到文中,作文中便频频出现恰到好处的妙语佳句。以“擦拭”为话题作文,在40分钟的作文课上,仅有十四岁的李豪同学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
磨砺胸中万古刀
当热情在心中熊熊燃烧的时候,就把血性与拼劲铸成了一柄锋利的能斩断一切的剑。
这剑的光芒,驱除了一切的懦弱与犹豫,这剑的双刃,把一个人打磨得有棱有角,有风有骨。“安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这样放弃了一个官位,走向他所心仪的土地,做一个他所心仪的农人,栽下他所心仪的菊花,留下了为无数人所心仪的诗篇。当他重重地把大印砸在县衙的案上时,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这剑的寒气。
然而啊,凡剑都有钝、断的可能。当瓦特由于贪图蒸汽机给他带来的富贵与名利而放弃了下一步研究时,他那双被黄金与钞票迷住了的双眼已经完全同科学绝缘了。洪秀全,一个曾经充满了锐气与桀骜不驯的人,当他坐在天王府的黄金宝座上时,他的斗志,便被珠光宝气与灯红酒绿打磨干净。一个心中无剑的人是可悲的,一个失去了心中剑的人更可悲。
磨吧!擦拭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你斧金砍,锤榔砸,烈火烧,酸液蚀,我自巍然不动,我剑依然锋利如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一个经常擦拭自己灵魂的人,他的心永远不会变钝。从“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到“从何处而来,归何处而去”的嵇康;从“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直至“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以及中国革命史上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心,何曾被铁锈毁坏了霜刃,何曾被污泥淡了光芒?
有道是“男儿到死心如铁!”时时擦拭心中的剑,不要让它被俗事打磨、锈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哪怕是身处逆境、生死一线,也不要放弃心中信仰。“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常留剑于心中,常留锋锐于剑,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唐代刘叉有诗云:“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胸中宝刀,焉能磨损,为磨砺是耳!
这篇文章在课堂上作文,时间很短,但其中诗文的运用恰当,并且巧妙地化用诗词名句为题,真是画龙点睛。
背诵古诗词多了,谁不羡慕你的文学底蕴、文化品位呢!
背诵不仅是背,要理解地记忆。比如书下注解不能死记硬背,否则语文很难学活。
4、勤读课外书籍。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的源头活水,就是大量的课外书籍,开卷有益。高考要求我们,语文考察能力,能力的形成不是几册教材能解决的,必须要阅读课外书籍,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我们也可学习古人的精神,利用点滴时间,勤学勤思。可以利用洗脚的时间看《唐诗鉴赏辞典》,不一定要背,开卷有益,重在熏陶。古人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多频道全方位地接收外来信息。目前值得一看的报纸有《中国青年报》《语文报》《杂文报》等。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中国青年》《特别关注》《国家地理杂志》等。其他书籍,《上下五千年》《史记》等,以语文书为轴心向四面拓展。除了书籍,还有电视也可有选择的看看,诸如《百家讲坛》《人与自然》《焦点访谈》等。总之涉猎要广。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有人说:“宋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张爱玲也这样说过,可我已经四年没怎么好好买一本书了。反思我们自己,又有多久没认真地看一本完整的书了,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多陪孩子看书,也会提升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提高。
一说到阅读就以为必是名著,时间原因,名著可以选择快餐,多读感悟文章。在有阅读不宜太功利,如果带着任务去读,可能有压力,反感,所以我建议让孩子们轻松读书,只要有益。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提到的三重境界:我们语文阅读也有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困而学的过程,可以广泛阅读,史地生政自然诸多学科,涉猎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学而思的过程,读书忘我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思而得的过程,读书的最高境界。
应试五个注意
1、审题最关键。不要犯低级错误,审题要抓住提干的关键词,例如:“竹锁桥边卖酒家”,要抓住“锁”字。审题错误丢分在十分左右,很可惜,因为语文没有大的丢分,只有一分一分抠,你才能比人强。例如作为中是以什么为题,还是以什么为话题,一字之差,缪以千里。分析时还要注重隐含信息的分析,例如分值,括号中的提示等。例如: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的排比句: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审题时很多同学只注意了要改成排比句,没有注意到是双重否定的排比句,结果改成: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而正确的答案是: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2、解答好前两题。正规考试的前两题是字音、字形,从能力层级属于A级,是识记的,最低级,但量太大,作对很不容易,但至关重要,答好了,心理安定,有助于后面的感觉顺利。多练习,找规律,理解地记忆。孩子们错别字多,而且稀奇古怪,不懂词义是主要原因。如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俊、骏、峻、浚、竣,宣、喧、暄、渲。语文十分钟,对提高成绩有效。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但有些题必须多做,有人在题海中遨游,结果被题海淹没了,有人在题海中寻找,结果找到了目标。语文训练中,只有当我们找到了某一个知识点的运用规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练习的任务。语文学习中,我们的知识是越来越增加了,但我们对规律的认识却应该越来越概括。总结规律,咬文嚼字,对成语、文言文的学习都有用。
3、现代文阅读要讲方法,懂技巧。作文以外都有答案,有章可循。阅:看,读:默读,关键在理解看懂,而不是答题,所以考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读三遍,画出议论抒情句,理解中心,用文中语句、词语答题就抓到分了。平时训练,每周两篇文章,圈点勾画,多座机好,写批注,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多方面能力提高。
4、讲究文面。语文的简答题和作文题,对文面的要求比较高。同学们的文面意识还不强,有的乱涂乱改,有的用胶带将试卷粘了一个大洞,可以当望远镜。文面在考试中的影响,至少在10分左右。不要轻易涂改一个字,不要随便划掉一句话,选合适的钢笔或圆珠笔,注意笔水的颜色,注意字体的大小。主观题有主观成分,给人以良好印象,尤其作文,字好分数高。批改作文只看书面整洁程度,不能说全无一点道理,书写认真,标点正确,就少错别字,就少语病,而错别字少,语病少,其朗读就少读破句,教师批改心情舒畅,批改细心,评语针对性强,形成良性循环。文面实在是太重要了。
5、文言文能力要提高。从高考走向来看,文言文的比例逐年增长的趋势,所以文言文很重要。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担负着民族文化的传承,考试中,多琢磨考什么?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信:要忠实于原文,对号入座。达:就是要通顺。因此,文言实词、虚词要落实,主要考察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多种文言句式要明确。教材的准确积累很重要。
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方法因人而异,希望我们能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语文幽雅、幽远而幽美的语文境界。



[ 本帖最后由 心香如意 于 2009-9-25 13: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gwangteng + 1 + 1 精品文章!
fchn608 + 5 + 5 精品文章!谢谢!回家细细品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25 14:18:59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抢到沙发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5 14:30:47 | 只看该作者
认真拜读了且作了笔记,写得很好,不亏是语文老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25 16:21:16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5 16:26:4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及时雨,认真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6 01:09:14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4 22:39: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说的很全面,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5 17:57:4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5 18:12:19 | 只看该作者
好经验,让孩子就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依照上面讲的方法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5 22:39: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 14:45 , Processed in 0.08568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