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5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5 10: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一篇文章,觉得有道理,与大家分享,大家讨论一下: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wrtulip + 2 + 2 我很赞同。
viviantong + 1 + 1 我很赞同。家长调整好好的心态,相信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25 19:30:31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有道理。我支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5 20:47:12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如此。人生路上起跑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25 21:49:43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有道理。我支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6 06:56:39 | 只看该作者
看别的孩子都在跑,心里不着急那是假的。这就要看心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6 12:07:08 | 只看该作者
给孩子根和翅膀才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4 11:51:03 | 只看该作者
观点独特,有一定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4 13:55:43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5 15:46:42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有道理,但看别的孩子都在跑,心里不着急那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6 09:32: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6 , Processed in 0.081194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