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03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提高阅读兴趣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4 10:4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适时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读好书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读无用书,或者读有害的书,不如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舵手”,要学会引导孩子们看有益的书。

   
    有一段时间,受同学影响,我的孩子也喜欢看各种各样的《漫画书》、《脑筋急转弯》和《冒险小虎队》系列。孩子们大多是眉飞色舞,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类书,我并没有制止儿子不准看。我知道,越制止,可能孩子越会看。你不让他看,他可以背着你在学校看。我要做的有以下两点:

     一、跟孩子讲清看这些书不好的原因,教育孩子少看,最好不看。

    二、最应该做的,也是最应该花精力的,是积极引导儿子把看书的兴趣转移到好书上面来。

   
    例如:为了引导儿子看自然方面的书,我可动了不少脑筋。我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儿子讲一两个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故事,如:“百慕大之谜”、“金字塔的故事”以及关于飞碟方面的许多奇闻。结果那一段时间,儿子对于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儿子保持这方面的兴趣,我还从音像店买来了《探索》这一套DVD碟,选择里面感兴趣的内容和儿子一起看,比如有关“航空母舰”方面的、“地震”方面的、“火山爆发”方面的……,还陪着孩子在网上看电影大片《百慕大三角》、《第三类接触》等等,陪着孩子一起了解飞碟、外星人的知识,就这样,儿子开始对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产生了兴趣。到了书店,就嚷嚷着要求买关于“宇宙天体”、“地理之谜”方面的书看。

    为了让儿子对历史方面的书籍感兴趣。我在书店精心挑选了一套少儿版的《中国历史》书(一套四本,刘兴诗主编),里面都是一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每天晚上坐在床头,我都会给儿子讲上一两个历史故事。如:荆轲刺秦王、孟姜女哭长城、徐福出海、赵高指鹿为马、楚汉之争、鸿门宴等,孙膑与庞娟的故事(百担榆柴、围魏救赵、田岂塞马、马陵之战)、成也萧何、改也萧何……一边讲一边和儿子讨论。有时,我也会有意识地租一些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和儿子一起看,如:《破釜沉舟》(胡军主演)、《鸿门宴》(胡军主演)、《长征》(唐国强主演)、《大国崛起》等等。有时带儿子到外面旅游,看到名胜古迹,就适时地与儿子讲与当地名胜古迹有关的历史方面的故事,或者带儿子到博物馆参观历史方面的图片展览。就这样,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渐渐喜欢看一点历史方面的书了,也开始关心历史了,看漫画书就渐渐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再这里,我想讲一个我引导孩子读《三国演义》的例子,给大家一点启发。

    进入一年二期,儿子还是喜欢读课外书,读书范围仍然是童话、神话、科普这一类书籍。范围过于狭窄,该引导孩子读点历史人物方面的书了。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有趣的名人故事,那么多有趣的典故,应该让儿子知道一些了。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抽空从书店买回了一本拼音版的《三国演义》,对儿子说:“儿子,《三国演义》可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写得相当好,你已经读完了《西游记》,现在应该可以读读这个了。”

    我把书一亮,儿子从我的手中抢过书,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为了怕儿子不喜欢看《三国演义》,我特意走了很多家书店,选了一本最适合儿子看的那个版本,心里以为儿子肯定喜欢看,可惜儿子捧着《三国演义》只读了不到10页就再也不想读了,任你怎么说这本书有趣,儿子就是不看,这本书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

    想想:也许是这本书前面几个章节不够精彩。一开始就影响了儿子的味觉了!何不从书里挑选出最精彩的章节当“鱼饵”,先讲给儿子听听?等慢慢引起儿子的兴趣了,再让儿子去看这本书。

    新年过去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妻子、儿子一起逛商场,只见商场的大门上还贴着年画。我灵机一动,指着商场里的财神爷对儿子说:“你知道这个财神爷是谁吗?”

  “不知道。”儿子摇摇头说。

    我说:“这个财神爷就是关公呀,就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个大英雄关羽关云长呀!因为他武功高强,为人忠义,为人讲义气,不贪财,所以老百姓都很佩服他、喜欢他,所以后来被老百姓看成神了。现在几乎每家商店里都供着他呀。”
   
    我们三人又逛了很多商店,儿子果然十分注意,还发现几乎每家商店都供奉着财神爷——关羽。

    当天晚上,我把儿子拉到身边,对儿子说:“关羽是很多人佩服的对象,今天、老爸给你讲个关羽的故事吧,说实话老爸也非常佩服关羽的。”

    接着,我给儿子讲起了关羽的第一个故事《温酒斩华雄》。我对儿子说:

     温酒斩华雄讲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在汜水关前,各路诸侯豪杰大战华雄未果,袁术恐先锋孙坚立下头功不发粮草,以至孙文台兵败汜水关,大将祖茂被华雄所斩,之后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关羽却道:“待我斩了华雄后再饮未迟!”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且尚温!

    我特别注意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儿子听得非常入神。

    我问儿子:“还想听关羽的故事吗?”

    儿子说:“想。”

    我说:“那好,我就再讲一个吧。”
  
    “爸爸上一个月到河北许昌出差,那里有一个地方叫‘灞陵桥’,爸爸还特意到那里照相留影了。那个‘灞陵桥’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因为那里发生了一段关羽和曹操的故事。这段故事叫‘灞陵别曹’。”我接着说。

    于是,我从相册里翻出了自己在‘灞陵桥’旁照的相片,又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灞陵别曹”跟儿子又讲起了‘灞陵别曹’的故事。
  
    讲完后,儿子对关羽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

    第二天晚上,我又为儿子讲了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第三天,又跟儿子讲了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这其间,儿子可是时刻也不忘要听关羽的故事。那个关羽已经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儿子吸引主了。儿子已经深深地崇拜起关羽来了……

   一天晚上,我对儿子说:“关羽是很厉害,可是他特怕一个人,特佩服一个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儿子好奇地问:“他这么厉害,他还佩服谁呀?”

   “诸——葛——亮!”我说。

    接着,我把《三国演义》那本书拿出来,找到了里面关于诸葛亮的精彩故事,讲给儿子听。几天下来,我每天讲一个,分别讲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等故事。儿子聚精会神地听完,又对诸葛亮佩服起来。
  
    有一天,我问儿子:“你说世界上有没有自己愿意挨别人打的人呀?”
   
   “会有这样的傻子吗?”。儿子歪着头笑着,一副死也不相信的样子!
  
   “有!有的人就愿意!而且别人打他越厉害,他还越高兴,这个人也是三国故事里的。”我故意压低声音,拉着怪调!

    哈哈!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会“吊”儿子的胃口了!吊得儿子的小脸通红,两眼发光呀!
  
    接着,我又跟儿子讲起了“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然后以讲了“火烧赤壁”的故事。
  
    一段时间的铺垫,儿子已经对《三国演义》非常感兴趣了,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缠着我讲,我感到让儿子自己捧书看的时机到了!
  
    有一天,我故意装作十分难为情的样子对儿子说:“儿子,这样讲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讲完呀。爸爸还有很多事呢,干脆你自己先看吧,里面精彩故事多着呢。”
  
   “好吧!”

    儿子捧着《三国演义》看起来了!不用我再提醒了。不过一周的时间,小家伙居然就看完了书!
     
    一天,我看妻子在批改作业,看到有几条关于“三国”的歇后语。我受了点启发。
  
    下班回家后,我神秘地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上面写了近二十多条成语和歇后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忠射箭——百发百中”、“刘皇叔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让儿子说说这些成语和歇后语跟三国有关的故事,儿子很有兴趣,说了一部分,然后我补充了一部分。
  
    就这样,儿子看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对三国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还收获了有关“三国”的一些成语和歇后语。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家长满怀热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可孩子却没有热情。这时,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能再逼着孩子去做了,我们所谓的这一教育也要马上叫“暂停“。我们得反思为什么会这样?比如:是不是因为孩子对我们所要求的事不感兴趣?还是因为我们实施的教育方式有误?还是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孩子不爱看《三国演义》了,如果还逼着他看的话,很可能就此败坏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会把读课外书看成一种负担。如何我们能及时采取积极的方式,小心地呵护好孩子,科学地引领孩子,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六、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速读方法。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的重要性。但却有相当多的家长不懂得指导孩子怎么去阅读。许多家长以为只要买来课外书籍督促孩子去读,就算尽到使命了。

    其实,父母还要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要关注孩子的阅读技巧。

    现在的父母对于阅读本身就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父母生怕孩子读快,因为孩子一读快,就担心孩子没读懂,生怕孩子读得一知半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这样做反而限制了孩子读书能力的发展。须知,要想理解所读的东西,必须集中精力;而要集中精力,就必然要适当加快读书的速度。慢吞吞的读书,大脑无法兴奋起来,容易开小差,这样就无法读懂了。

    许多孩子从小读书,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一瞬只看一个字或者两个字。须知,正常眼睛的视野是一瞬可以看到七个字或者七个字以上。如果一瞬只看一个字,那就大大浪费了眼睛多余的视野,一瞬只看一个字,反而容易出现漏字、掉字的现象。

    儿子认字早,在读一年级时,就已经认识了两千五百多个字。当别的孩子还在跟着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字时,儿子已经早早地开始了阅读。但我知道,仅仅让儿子开始阅读课外书是不够的,还得告诉儿子阅读的一些技巧。告诉儿子要学会一些“速读”的方法。

    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书海”在不断扩大,每天需要浏览、阅读的东西太多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一些书,多掌握一些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

    有关资料表明,中国人的阅读速度过低。这不是说中国人不聪明,也不是我们的汉字有问题,而是我们的阅读方法有问题,我们教育孩子的读书方式有问题。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阅读能力强的人,越有能力汇集理解、判断资讯,以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资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动作。所以在指导孩子如何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速读能力不容忽视。

    所以指导孩子科学地进行阅读,孩子不但不会在阅读中出现掉字、漏字的现象,反而更容易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并且使阅读速度成倍或者几十倍的得到提高。

    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快速地进行阅读呢?这里面有几个小小的诀窍,我经常对我的孩子使用。

    一、要求孩子读书时,书本要离眼睛远一点,并且让孩子养成习惯。好处有二:一是可以保护眼睛,视力不会爱损。二是眼睛离书页远,眼睛看到的视野就越宽阔,视网膜成像的文字就越多。这样一来,一次摄入的文字就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语或几个词组,而是一大块、整段甚至几段,只要养成习惯,就为今后一目十行的读书做好了准备。

    二、平时孩子读书时,不要一律要求孩子朗读,而应朗读和默读结合进行。朗读出声是阅读速度慢的另外一个杀手。我们比较看电视和看报纸就知道。听电视一分钟播报的新闻大大少于我们一分钟看报纸的文字量。如果在阅读的时候出声,理解就大打折扣。因为大脑接受信息通过了声音这一个不必要的环节。当然读出声对记忆是有好处,因为多一种刺激。但对于平时养成阅读速度却是有害而无益。如果要提高阅读速度,就不要用朗读的方法。

    三、平时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去看书。对于孩子特别喜爱看的、文字量不大的书,如笑话、漫画、脑筋急转弯一类的书,我一般不建议孩子买,建议孩子当场在书店里看完。因为这类书文字少,但价格却不便宜。孩子为了看自己喜爱的这些书,想多看几本,就逼得自己不得不加快阅读速度,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做既促使孩子注意力的提高,又无形提高了孩子的阅读速度。

    对于儿子看这类书,印象最深的是看《虹猫蓝兔七侠传》了,这种书一套几十本,如果把这一套全买回家给孩子看,那要几百块钱。而我的孩子就是每周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一个人坐在书店看,一次看两、三本,就这样几乎看完了整套书。当别的孩子买了单本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学校慢慢看时,我的孩子在学校得意地宣布,这套书我早就看完了。

    四、采取一些简单必要地训练,让孩子养成速读的习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养成一个字或一个词零零碎碎看书的习惯。我把速读训练和学习名人名言、成语、谚语结合了起来。

    孩子再读课外书时,鼓励孩子把书中的精彩句子,如:名人名言、成语、谚语等摘抄下来。事后,我会把这些优美的句子用电脑打印成一张张的小纸条。然后,在家里跟孩子做游戏。

    游戏方式是这样的,比如:我把摘抄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句话的纸条藏在身后(字体稍微大一点),然后很快地从背后拿出来在外面晃一下又藏起来,晃的时间控制在一秒内,要求孩子看一眼,马上说出这张纸条上的内容。象这样的纸条,我做了上千个,刚开始是四个字的成语,如:塞翁失马、退避三舍、亡羊补牢等。后来变成五个字的,如:快刀斩乱麻、贪多嚼不烂等,再变成六个字的、七个字的、七个字以上的。因为是游戏,儿子很喜欢做。又因为要在一秒内马上认清字条上的内容,这样逼得儿子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去看,儿子必须学会一瞬看到一行字,看到很多字,儿子的视野渐渐打开,再也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去读了。因为我们经常玩这种游戏,儿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儿子无形中又学到了很多的名人名言。

    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忙。儿子中午住在语文老师家里,同时住在语文老师的学生有10个,除了二年级的学生外,还有几个是四年级的学生。中午吃完饭后,为了不让孩子在外追追打打,语文老师安排了一段阅读时间。有一天,我去接儿子,老师惊喜的告诉我:“你儿子阅读能力真强呀,比四年级几个大孩子还快,同一本书,别人才看到一半,你儿子就说看完了。我不相信,让他讲书里的内容,没想到他全部讲了出来。

   七、怎样阅读才有效。

    许多人喜欢读书,读了一辈子的书,却出现了两种结果:有些人从书中获益很多,有些人却没有得到什么。这除了跟天份有关,还有就是阅读的方式造成的。

    仔细分析读书的人,看看他们积累知识的方式,就会发现三种不同的积累方法:圆形短识积累法、方法知识积累法、三角形知识积累法(金字塔形)。

    圆形知识结构的人,知识容量大,但是各科用力平均,没有专业方向。此种类型的人尤如一则谚语说的:“样样都抓,门门不精”。

    方形短识结构的人,对好几种技能的了解都超过了普通的水准,但是却是不足以形成有别于他人的专业特征。罗曼·罗兰曾讲过:“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如果以凿井来比喻知识的精深的话,那么方形知识结构的人就是犯了“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的错误。

    三角形知识结构的人,其知识积累形态成上尖上宽形,是阅读广泛、知识面广而且对一门学科的掌握得非常精深,足以超出他人的读书类型。有一则谚语讲得好:“聪明人接触所有的知识,但他是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三角形知识结构的读书人就是“接触所有的知识”以“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的典型。

    我国现代著名记者、编辑和政论家邹韬奋就是以三角形知识结构的方式来读书的。

    邹韬奋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国语课主要讲的还是古文。他求知欲望很强,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所教的几篇范文,于是把清人编的厚厚的七十五卷的《古文词类篡》及《经史百家杂抄》和唐宋八大家个人的文集统统搜罗来,从头至尾地看。这中间,他发现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就再看第二遍;非常喜爱的,就读上第三遍;最最喜欢的文章,就专门挑出来,有的还抄在本子上,一有空就反反复复地读。

    按照邹韬奋这种方法读书,所读的书被分置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第一个层次是浏览,在浏览中发现必须再看一遍的书或一部分书的若干章节;第二个层次是略读,在略读中找出自己必须反复精读的书或一部分的若干章节;第三个层次是精读,即反复研读由前两个层次择取出来的自己“最喜欢”的书或章节。

    这样,读书的时候,便不再不分良莠,平均用力;而是在广泛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精读最重要、最有分量的精华部分。所读的书,经过层层筛选,层层精练,形成了一种“三角式”的积累。最底下的一层最大,是一次性浏览的;第二层小些,读的比第一层精些;第三层第四层更小,而读得也更精。越往上,书的数量越少,重读的遍数则相相应越多。

    可见,使用“三角式积累读书法”;既可拥有开阔的读书视野,又可以有精髓的专门攻读。如果仔细琢磨一下我国的读书教育方式,可以发现,它其实也是一种“三角式积累”读书教育。小学到中学进行的是一种广泛全面的普及教育,即是以博为主的读书教育;高中二年级开始分文科与理科,学习的范围有所缩小,形成了最初步的分类;进入大学以后,细分为各种不同的院系专业,学习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就此加深了专业的强度;如果读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则研究学习的范围缩为一个点或一个专业,其专业的水准则可达到极高点。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上尖下宽的“三角式积累”的学习系统。

    正是这种外在的教育学习系统,让人们在读书中也不知不觉地遵循着“三角式积累”的规律。众所周知,在所有图形中,三角形是嗫牢固的形状,是“稳定图形”。正三角形,它的底越宽,其高度就越高。可见,在“三角式积累读书法”中,基础越为广博,越可成为提高专业素质的有利后盾,就是说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亦可相应提升。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三角式积累读书法”是极稳定、极适于发展的读书形态。它既广博,又连接精深,既有开阔的阅读视野,又连接精髓的专门攻读。不可否认,“三角式积累读书法”实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好读书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来了2011 + 1 + 1 精品文章!
jackdull + 1 + 1 精品文章!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学习一下。
海岭格格 + 1 + 1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24 14:02:36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的例子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5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哇,太有才了,你们是这么有创新的父母,看来我要加油了,向你们学习!!我儿子虽然也看书,但是只喜欢看他听过的感兴趣的书看,而且速度也不快,可能跟我们对他的阅读方法的培养有关,谢谢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25 09:28:12 | 只看该作者
可惜我只能加一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5 15:00:09 | 只看该作者
很赞赏你的引导方式,好好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16 12:30:4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能否再介绍下该选哪些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16 13:10:42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源,多谢分享,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38 , Processed in 0.08113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