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3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转帖]“化无形为有形”在写作中的妙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2 08:4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化无形为有形”在写作中的妙用

作者:马尚菊

宋代画院考试,要考生画“踏花归去马蹄香”,香无形,怎么画?于是有人借形,借蜜蜂蝴蝶围着马蹄翻飞来表现,这种“化无形为有形”的构思让人不能不拍手叫好。这使我茅塞顿开,原来在写作中也不乏“化无形为有形”的范例。  
风是无形的。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有几处对风的描写正是做到了化无形为有形,才让风变得可见可感。如“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长出一截儿来。”随着风的变化又有“……柳枝横着飞,尘土四下里走。”显然前者写大风,后者写的是狂风。因为风与柳条、尘土存在一定的联系。作者通过对与风有联系的事物的描写,达到描写风的目的。  
声音无形、无色、无味,可作家能把无形的声音写得光彩灿烂、情味盎然。《琵琶行》巧借比喻来联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听潮》中作者描写海潮声是借通感来描绘:“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色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借视觉、味觉、嗅觉来写听觉的声音,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海浪声的美妙。  
情感是无形的,直抒胸意总是令人无法真切体验而生乏味,如何让感情表达得委婉而又让读者有亲历的感情体验?可借景物写情感,以有形之景寄托抽象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罗列九种景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写尽了天涯游子之“悲”;再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孤帆远影”、“长江流水”之形来表达悠悠不尽的眷恋之情;借“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表现心中不断涌动的万千愁情。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化无形为有形”使描写变得容易起来,孩子们很快就能活学活用。于是,在不乏稚嫩的习作中也有了:“一阵风吹过,树叶哗哗地作响……”;“天气炎热,人们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小狗躺在地上吐着舌头直喘粗气……”  
可见,无形之物虽然难写,但只要抓住“化无形为有形”的原则,就可以把生活中的无形之物写好写活。正所谓“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而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打开作文初作之门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也是让学生头痛的学习难题。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就体现在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因为语文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可以督促学生去理解识记,只要下得功夫就一定能掌握。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现行语文教学大纲也把作文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从各年级语文检测题的比分权重上,以及现行教材的编排方案足可看出。怎样尽快把学生引进写作天堂,去掉头上的“紧箍咒”,在写作这片蓝色天空自由翱翔,未免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渴盼。在这里,我想把一个从教十几年的小学数学老师,在去年才转教语文并且作文水平并不是很好的我和孩子们共同步入写作殿堂的几点做法交流交流,与同行共勉。

一 破解迷惑,铺筑平坦大道。去年第一次给三年级上习作课,“大家以前写过作文吗?”一上课我就提出学生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问题。“没有。”几乎是异口同声的答道。“老师,什么是作文啊?您教我们做作文吧。”一个充满渴盼的好奇的声音冲进我的耳朵。“作文啊,就是把我们平时看过的﹑做过的﹑听过的非常熟悉的人﹑事﹑物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其实从我们学说话的时候起就在作文了,我们所学习的课文都是人们写的作文,如果我们的作文有书上写的那样好,我们就是作家啦! ”一席话,消除了孩子们脸上的迷惑,心里的恐慌。“好啦,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经历过的,你觉得最好的东西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轰!”下面就像炸开锅似的说将开来。就这样,我的第一堂习作课拉开了帷幕。

二 先说后写,说写结合。现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编排方案非常明确的指出“先说后写,说写结合”这一习作的教学思路。口语交际与写作一样,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表达和交流。写作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的一个过程,因此,写作前的“口语交际”是这一转换的重要环节。学生说的越充分,文字表达就越清楚。学生饶有兴趣的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作文中除了要求学生言之有物外,还应做到言之有序,叙之有理。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上,要尽可能的放手学生去说,鼓励每一位学生多说,让他们有话想说,课堂上做到畅所欲言。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肯定,不完整的地方要加以补充或纠正,有时还可以让学生再来一遍。

三 把苹果请进教室,让作文写真写实。曾听说有一位教授在写作课上把苹果带进课堂,让学生看着苹果写苹果。这一举措真让学生茅塞顿开,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大家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说真话写实事。这样的文章才会更加形象生动,充实有物,做到描写的水果让你有馋的感觉,所写之事历历在目。可惜的是我没能亲自聆听,但教授的思想已渗透到我们的心。

我们在学完《爬山虎的脚》这组课文后,要求学生写一处景物。在口语交际时,我让大家说说自己熟悉的景物,尽管我口头说了一处,学生还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学生心中无景,从何说起。于是,我亲自带学生来到大树下,来到丝瓜架边,来到菜园里,……引导学生从远处看,到近处看,看丝瓜藤上的茎﹑叶﹑果等的形状颜色,以及每个节上生长的结构特点;观察大树的枝和杆,叶的颜色和形状,花的姿态和气味。等学生再回到教时室,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看到的告诉大家。还有一次,要求大家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要抓住它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喜欢什么,就是不知道怎样说。这时,邻居家的一只大黑猫正从教室门前经过,我悄悄地把猫逮住,带进教室,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还提醒大家回忆猫的生活习惯,它是怎样捕捉老鼠,怎样和你玩耍,它给自己带来过什么乐趣。这样一来,每位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好像就在眼前了。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养成了爱观察的习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利用范文或下水作文引导学生上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寻找一个榜样,也就是说,长大后要像谁谁一样有出息。长辈教育晚辈时,或老师教导学生,总是把那些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等等有作为的人拿来做榜样。学生初始作文,同样需要一定的范文或下水作文来引导。新人教版出版的义务教材每组课文的选编和学习园地中的习作要求完全相符,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例文。习作前,引导学生精读范文,勾起自己曾经历过的类似的事,再进行说和写就容易的多了。如果在学生无话可说(写)的时候,老师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角度说出他们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或自己认为难以启齿的事,也会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为好的创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服务作文教学。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农村孩子见少识浅,又很少参与户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利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多媒体”,把他们没见过的展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参与到活动中去,被大山挡住的一切要让“多媒体”给带回来,这样就会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比如,农村的孩子虽然“多见树木少见人”,但他们所熟悉的树木仍然有限,也很难把自己所谓的熟悉的某种事物比较形象的描述出来。这时便可利用网络储存的图片:扇形的﹑针形的﹑带形的﹑手掌形的,……各色各型的叶子,植物的名字﹑形状,毫不保留的呈现在大家眼前。还有猫耍老鼠,小锚玩线团﹑抱着花枝打秋千等很多难以遇到的瞬间场面,都可以利用电影片段让学生尽情欣赏。这样以来,孩子们的所见所闻就会对号入座,他们的作文何尝不会生动形象?

另外,干什么事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一个孩子画了一幅虽然什么都不像的画,如果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他一定会喜欢上画画,甚至会影响他一生。学生初作作文更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每一点点儿进步,对他们的异想天开或者不沾边千万不要妄下断语。把他们的得意之作可以发布到网上,或发送给他们心爱的《小学生天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写作兴趣自然就会培养起来,日复一日,写作一定会成为他们的需要,成为生活的重要成分,并伴随其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4 05:44 , Processed in 0.07100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