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0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非理性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8 09:3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  者:父母这些非理性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呢?  
陶宏开:这些非理性的教育会使孩子“十分自我,又失去自我。”“十分自我”就是希望所有的人都来关爱我,满足我的要求,以我为中心。“失去自我”就是不知道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责任意识,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精神世界一片空白。
  就像专家们分析的那样,现在的孩子,外表看起来像刺猬,浑身长满了刺,但是内心却很脆弱,一旦遭遇困难或挫折,就很难承受,甚至会出现种种不良迹象:或自闭、或狂躁、或自弃自绝、或伤害他人。
  我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做过近百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报告,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也是这样:既有“十分自我”的一面,他们总觉得自己的什么都是对的,自己是完美的,听不进不同意见,不管对与不对,盲目地坚持个人的看法,缺乏理性思维;同时也有“失去自我”的一面,即在我问他们有什么理想的时候,每次报告会的情况竟然都是一样,他们“面面相觑”“鸦雀无声”,令我万分诧异。只记得有个华中农大的学生站起来回答:“我的理想是大学毕业后找个工作。”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仰危机,使我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被宠坏了的、不学无术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霸王”更是让我感到问题严重。
  前段时间,一个接受过我救助的家长给我发短信说,孩子通过教育,回学校上课了。但是,最近他给妈妈打电话说:“这个假期,我要带个女孩子回家。”这个男孩17岁,正在读高二,他想带同班女生回家来住。他还威胁他妈说:“你们要好吃好喝的给我把她伺候好了,如果你们敢给她白眼看的话,小心我宰了你们。”
  有个网瘾少年,经常不回家,就泡在网吧玩游戏。有一次,他的妈妈跪在他的身后求他别玩了,回家吧!这孩子根本不把母亲的哀求放在眼里,还是不停地玩。他的妈妈气得扇自己的耳光,那孩子还是无动于衷……
  这样的孩子,从小自我中心搞惯了,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他人。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我”,除了我,还是我。
  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会是很失败的。他们不懂得奉献,不愿意付出,不知怎么为人处世,不知怎么与人合作。从他们的眼神、举止、说话的口吻,一下子就能判断他们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人。
  记    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孩子“十分自我,又失去自我”这种局面呢?
  陶宏开: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不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对孩子的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等孩子出了问题才去纠正,往往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非但没奏效,还常常事与愿违。
  很多父母,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人,而是当成小宠物、小动物来养,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带,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睡足、玩好就行了。他们不知道,孩子出生前大脑就已经开始发育了,早期教育应该从零岁就开始。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从娘肚子里一出来,他的脑容量就达到了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出生后,他的脑细胞就开始发育,视觉、听觉开始对外界有反应,形成最初的第一印象。父母给孩子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深的。孩子在早期形成的潜意识、下意识,是会影响其一生的。从零岁开始,婴、幼儿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父母说话的语气、音调等,对孩子的身心、大脑都会产生影响。
  具体来说,孩子生下来,肺部要扩张,哭是很正常的生理需求。孩子的哭是有多种原因的,一般父母,见着孩子哭,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就去抱去哄去喂奶。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在潜意识、下意识里就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只要我哭,爸爸妈妈就会满足我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此,不正常的亲子关系就开始了,并慢慢演变成孩子要怎样便怎样。
  孩子一两岁,达不到要求就随意抓人打人。这个时候,一些家长不但不制止,反而还夸孩子都会打人了,打得还挺疼。孩子由此就养成了用哭、闹、打人、骂人等非理性手段要挟父母以达到个人目的的习惯。
  所以,有理智的父母,在孩子哭的时候,是不应该随意去抱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让孩子从小学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理性,不随意要挟人,这是很重要的。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还应该警惕地认识到:坏的开头是失败的一半。如果不理解儿童早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或者未能掌握早期教育的科学方法,位居人类最重要的职位——为人父母的家长们,是难以给自己的孩子一个良好的开头的,弄不好还会贻误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我一再强调“子不教,父之过”,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只有懂得了从婴幼儿、少儿,到青少年、成人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学会了相应的科学的育儿方法,才有可能带领孩子一步一步地健康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孩子哭了不去抱 是仇人家的吧
风中白杨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18 13:03:41 | 只看该作者

  哪里有网瘾
  哪里就有陶

  就算没有网瘾了
  处处还能见到陶

  小强啊

  靠校长的沙发上听涛布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18 22:41:24 | 只看该作者
知易行难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19 08:46:29 | 只看该作者
hq1966          2009-9-18 13:00         威望         +10           孩子哭了不去抱 是仇人家的吧
hq1966         2009-9-18 13:00        金钱        +10          孩子哭了不去抱 是仇人家的吧

66是不是和陶有过节哪?

其实人家这话没说错嘛:
有理智的父母,在孩子哭的时候,是不应该随意去抱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9:08:0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哭可是有很多种的
如果家长分不清楚状况
估计就被孩子利用了
很多孩子都会利用哭来要挟家长的
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任性霸道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19 09:38:2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一两岁,达不到要求就随意抓人打人。”
三四岁的都大有人在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19 10:0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9-9-19 08:46 发表
hq1966          2009-9-18 13:00         威望         +10           孩子哭了不去抱 是仇人家的吧
hq1966         2009-9-18 13:00        金钱        +10          孩子哭了不去抱 是仇人家的吧

66是不是和陶有过节哪?

其实人家这话没说错嘛:
有 ...


在这点上66没错,还是陶宏开错了

陶宏开可能没有养过孩子,或者有孩子自己却从没用过心。他如果懂一点孩子心理学的话,不是在中国课本上学的,就是自己瞎琢磨的。

陶宏开指出有些父母在孩子哭的时候处理不当,这个是没错的,因为这种情况却是大量存在,但可悲的是,他在批评以后,却给出了一个比那些孩子父母所做的更加糟糕的解决方法,这就太令人可笑了,我想66的评论,指的就是这个。

陶的那种说法和做法,在我父母那个年代喝那个干部阶层里,是大有市场的。大家可以看看老鬼的《母亲杨沫》理所描述的,那时候流行对比人的孩子都很亲热,以体现阶级友爱,而对自己的孩子就跟仇人一样,一边是和资产阶级的亲情划清界限。


如听语所说,我们已为孩子父母的都明白,孩子不同年龄,他的裤都表达了不同的诉求。1-2岁的孩子,尚不会说话,她哭就表示他不舒服,或者表示他有需要,做父母的就是依据这个来和孩子沟通,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不是像陶宏开所冒充的所谓科学,是孩子为了练习肺部扩张的生理需求,关于这些,国外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很多,所以大家要多去学习,不要相信国内的所谓专家的“山寨式”科学的迷惑。

这个年纪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抱起孩子来进行安慰,了解孩子诉求,而不是像陶宏开所说的置之不理。

孩子大一些了,确实很多孩子再用哭的诉求,来作为对父母的要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对于这些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了解哭不是得到自己所要的东西的最好手段。很多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会呵斥孩子,也许会不搭理孩子,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妥协,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也有的父母,会装作狠心热油孩子在那里哭闹,但事后还是会做了妥协。

实际上这都不是好办法,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安抚,因此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抱住孩子,对他进行爱抚,用身体语言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关爱。然后正视着孩子的眼睛,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决地说不。

陶宏开说很多父母有非理性的做法,只说对了一半,因为非理性的部分是很多父母最终的结果和做法非理性。但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不是非理性的,这种亲情的爱是伟大的,也是要坚持不懈的。

俺的孩子很大了,即使这时候,孩子又不高兴或者和我们别扭的时候,我们也是先要搂住孩子,然后再轻声细语地和他去谈。爱,对自己孩子的爱,用于是教育孩子的不二法门。

千万不要一边打孩子、骂孩子,一边嘴上说我心里实际是爱孩子的。溺爱孩子,就要让孩子直接感受到。

所以俺支持66对那个文章的评价,按照陶宏开的说法教育孩子,教育出来的只能是仇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19 21:43:42 | 只看该作者
好怀念可以想抱就抱孩子的日子。
肉乎乎的身体靠在怀里,对妈妈充满着无限的依恋,笑是那么可爱,哭又是那么令人心疼。

记得孩子小时候,中午躺在床上不好好午睡。
于是,就告诉他要强迫睡。
所谓强迫睡,就是我抱着他,跟着音乐转动。听得最多的是排箫,中三和慢三则是最能令他入睡的节奏。
基本上,一强迫,三四段曲子就入睡了。
孩子会说的第一个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词就是:“音乐“。那是有天中午,阿姨放他到摇蓝午睡,忘了开CD,急得他站在摇篮里,用手指着,使劲说:音乐,音乐。

转眼间就不能抱了
再一转眼,估计看到的就尽是匆匆忙忙的背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还好,我儿子现在还可以想抱就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6:40 , Processed in 0.09483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