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racylin2002h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班媽媽和二個兒子的讀經記

[复制链接]
4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3:49:44 | 只看该作者
Dec 14,2009
今天要出門之前,和子仁說媽媽要公出4,子仁說,那媽媽你和我讀完堯曰第20再出門,
我很高興的和他讀了堯曰第20才出門,才剛到飯店.媽媽搭晚機也是值得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7:14:07 | 只看该作者

自律與常規是學習的基礎

自律與常規是學習的基礎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9/12/03/452783.html

2009-12-03 23:53 |迴響:6|點閱:2164
       最近社會各界都在探討大學生的上課態度問題,學生上課遲倒,吃東西、打瞌睡、戴耳機聽音樂之外,往往也因為半夜上網玩線上遊戲,早上無法早起而翹課,甚至大部份的大學院校上午第一節第二節課不敢排課。   當然,影響課堂上的秩序原因有非常多,而且孩子上了中學之後在校的學習行為,我相信家長的影響力已經愈來愈小,甚至是鞭長莫及,恐怕有心無力了!但是若能從小養成孩子自制與主動的習慣,不管在他們成長階段或是進入社會職場嚴酷的淘汰賽,相信才能有應對挑戰的能力。
  因此,養成孩子的自律與常規,是終生學習的基礎,這是許多盤旋在孩子身邊,幫孩子安排、打點好一切事物的「直昇機媽媽」或「計乘車司機媽媽」所忽略掉的。
  所謂生活常規包括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這些規範與規矩一定要從小培養,並且家長一定要堅持絕不能破例(當然父母親要以身作則),我甚至以為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因為孩子出生後至少一直到小學為止,食衣住行育樂樣樣百分之百掌握在父母親手裏,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唯父母親的意向為從,也想討父母歡心,喜歡吸引父母親關注,因此家長實在沒有任何理由或藉口推卸這個教養責任。
  比如我們要求孩子晚上九點要準備上床,九點半熄燈,早上六點起床,周末假日不管寒暑假都得保持規律的作息。飲食習慣也是如此,從孩子出生後,家裡就沒有任何包裝飲料,從小她們就只能喝白開水,從一歲多會自己走路後,出門每個人都一定要記得揹自己的水壼,原則上我們是不允許她們喝家門口外(包括朋友家或餐廳)的任何飲料,當然,我們自己也一定要做到,當做榜樣。
  同時,我們家也沒有零食或各種有健康疑慮的點心,通常是準備了許多水果(台灣可以說是水果王國,任何季節都有豐富的當季在地水果)以及大麥麵包。正餐吃得很簡單,以新鮮的當季蔬菜為主,甚至為了方便,常常煮「什錦麵」,也就是在麵條中加入各色蔬菜,各種營養與熱量就可以均衡的獲得。
  當孩子在家吃習慣這種「清淡」的飲食之後,若是偶爾必須在外面吃又鹹又油膩的食物時,她們不但口味上會不習慣,甚至身體也會反應,把不健康的食物以「拉肚子」的方式排出。
  運動習慣就是鼓勵她們在學校參加「運動型的社團」透過有比賽的刺激而維持每天練習而達到每天運動的要求。
  做家事也是如此,平常除了要她們自己洗自己的內衣褲之外,全家的衣服在洗衣機洗完之後,晾曬以及摺疊放到每個人的衣櫃也是她們的例行工作,假日時洗菜、準備食物以及洗碗盤也是她們的責任。
  至於自律方面,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以後,平常的假日或寒暑假,就開始培養她們安排自己時間的習慣。剛開始,會先與她們討論,協助她們去思考與規劃時間的運用,看看有沒有遺漏該做的事情,同時也會提醒她們遵守自己的計劃。其實過沒多久,她們就相當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而且也因為她們握有安排的掌控權,所以生活得非常主動與積極,我們幾乎不必再催促她們做任何事情,頂多只有在她們太專注而忘了時間時,輕輕地提醒她們是不是該進行到下一個項目?
  我覺得當孩子生活有規律,或者說行為舉止有紀律時,反而可以把紛亂的心安定下來,讓精神與心力留給心靈更大的空間與能量。
  有人說:「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習慣;有什麼習慣就有什麼性格;有什麼性格就會有什麼命運。」常會覺得許多有才氣的大人,到頭來一事無成,我想大部份是因為缺乏紀律的訓練。
  有許多家長聽信某些專家的話,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以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父母就放棄了管教的責任,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習慣與人格養成初期,不應該以「當孩子的朋友」為藉口,其實孩子必須聽從父母,從小要求他們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渡過青春的叛逆與狂飆期。
  常規的養成,是父母教養孩子最重要的核心,而孩子需要限制,這是父母必須知道的秘密。


[ 本帖最后由 tracylin2002hk 于 2009-12-17 08: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7:41:46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9/09/10/433214.html

無所不在的學習2009-09-10 13:34 |迴響:3|點閱:3445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9/09/10/433214.html

     從今天開始,在國語日報每個星期四我新開一個專欄,談孩子的學習,專欄名稱定為"無所不在的學習" 第一篇算是總論,主要是談我的基本態度──雖然教育是一種有方法,有步驟,可以操作也可以檢視效果的科學,但是對於個別家庭來說,教養是一種藝術,因為孩子就像一隻小鳥,握得太鬆,它就飛走了,握得太緊,它就窒息了。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裏,學習並不是可以百分之百控制的科學流程,它是一種經過設計後的放任。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事先設計與安排適當的情境或環境,然後引導孩子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發展。教育是一種「用心而不要太用力」的藝術。
                                     用心但不要太用力
   最近日本有一本暢銷書,書名是「一億人總憂鬱」,的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已經是個全球化的世界,當世界變成平的,除了每個人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之外,為人父母者也深深體會到,我們的孩子未來必須和全世界的孩子競爭,愈來愈焦慮的家長不得不担心著:「究竟要讓孩子學些什麼,他們才會有競爭力?」  
為了孩子,父母總費盡心思想幫孩子安排一切,期望孩子有個比較順逐的路,但是,我們必須了解,世界變化實在太快了,沒有人知道究竟未來什麼是安穩的行業,而且家長主觀的安排若是不符合孩子的興趣,那即便有好的工作,也是不快樂的。

  更麻煩的是,父母往往以自己過往的經驗來設想,這些教育與學習的經驗往往已是十年、二十年的事了,教給現在的孩子,然後期待他們面對十年二十年後的世界,這麼長的時間差距在變化迅速的現代,形成家長愈用力反而離目標愈遙遠的處境。英國近代史大師霍布斯邦曾經說:「人類若想要有一個看得清楚的未來,決不會是靠過去或現在的延續來達成。」
  愛因斯坦在幾十年前也這麼提醒:「人類需要全新的思考方式,才能繼續存活下去。」因此,家長必須謙虛地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怎麼學習,並且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與無所不在的學習的主動性。
  十多年前在雙胞胎女兒出生那一年,我也與一群朋友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在為台灣環境奔走之餘,也深深體會到,保護環境最有效益的方法,是改變父母親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因此,荒野一直都很關心兒童的教育,除了從周遭實際行動的伙伴身上學習之外,我也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細心地觀察並且思索,我覺得父母可以在三種學習領域裏協助孩子,第一是生命教育的學習,包括價值觀、生活態度以及健全人格的養成,雖然生命意義的尋找講起來似乎很高調,但是我覺得學習最重要與最基礎的核心,其實就是自我尋找意義的過程,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勇敢的追尋夢想。所謂生命教育,具體一點講,就是尋找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的適當關係。
  第二種領域,就是具體的能力培養與職業生涯的規劃。在我們過去成長的年代裏,我們以為的學習,大概就是知識上的記憶,但是,未來世界已從資訊時代轉成以創意、整合及同理心為主軸的「理念時代」,知識不再具有過去般主導的力量。因此,我們如何透過各種方法與工具累積孩子可以帶得走的能力,以永不止息的熱情去面對這個愈來愈不明確且模糊的世界,並且對萬事萬物保有探索好奇心。這些面對未來關鍵的能力包括獨立自主又負責,能夠主動學習、自我管理,且能忍受挫折,並且負有批判思考的能力之餘,又兼具人際溝通的能力。同時,在面對知識產出年年倍數成長的現代,對於一些學科或知識領域,比如科學、藝術與哲學,或者面對未來工作的選擇與準備…有許多都是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學習的。
  第三種領域,是學校考試項目的準備。雖然我們都知道學校成績,甚至學歷對於孩子一生真正的成長與幸福,並不重要,但是,我們也要務實的了解,我們可以認為學校考試成績不重要,也可以要孩子不必在乎考試成績,但是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是在整個生活環境中形塑出的,學校老師,同學的眼光,都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我們真的也不能矇起眼睛躲在溫室裏說,我們自己快樂就好。我們不能要求自己或是孩子,去對抗整個社會與環境的價值觀。因此,如何協助孩子去應付考試,也是不可輕忽的教養過程。而且,應付考試的確是有方法的,就像各種能力的培養都有方法一樣。
  理想上,我們期望一個有良好生命教育的孩子,他的能力也很強,同時學校考試成績也不錯,但是,我卻常常發現,對許多孩子而言,這三個領域似乎是獨立而沒有絕對的相關性,因此,家長只好辛苦一點,這三種領域必須同時兼顧。
  在以後每個星期的專欄裏,我會就這三個領域,分享我自己的心得與各位朋友一起討論。我總覺得雖然教育是一種有方法,有步驟,可以操作也可以檢視效果的科學,但是對於個別家庭來說,教養是一種藝術,因為孩子就像一隻小鳥,握得太鬆,它就飛走了,握得太緊,它就窒息了。
  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裏,學習並不是可以百分之百控制的科學流程,它是一種經過設計後的放任。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事先設計與安排適當的情境或環境,然後引導孩子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發展。
  教育是一種「用心而不要太用力」的藝術。



[ 本帖最后由 tracylin2002hk 于 2009-12-17 08: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00:11:04 | 只看该作者
DEC 19,2009
昨天回到香港,第一件事是和子仁讀論語,堯曰第20很熟了.
子仁說媽媽不在和香港,他和CD讀,中文及英文都有讀..
我很高興..這星期天讀經課不讀經,是一年一次的慶祝會...
但我們還是按我們温論語的進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0:44:55 | 只看该作者
Dec 19,2009

今天子仁和爸爸去老人院唱歌給老人听,還發禮物給老人們.子仁很開心..
回來之後,和我背堯曰第20,只要我提一次,很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7:35:53 | 只看该作者
DEC 20,2009

香港經典會試
明年一月在香港有經典會試,我想了一下,決定讓子仁參加,一是可以複習論語,一是可以和讀經家庭交流一下,
今天在讀經年度派對,有很多的家長都會參加,
我想我會以全文論語為主..

[ 本帖最后由 tracylin2002hk 于 2009-12-20 18: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发表于 2009-12-20 20:5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楼主的贴记的很详细,很认真。对于读经 也能坚持这么久,真的是个认真,用心的妈妈。
以前也看过,已经收藏了,有空要好好向你学习。
目前我家儿子也读经快两个月,只是没有做到每天一定读多少,有时还没有读,惭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22:20:08 | 只看该作者
Dec 20, 2009

論語背完了..
今天子仁背堯曰第20給讀經老師听..經過了7個月時間.終於背完了.
接下來我預計用一個月的時間複習論語
今天晚上讀了學而第一,子仁很多都没忘,只要提一些,不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毛毛2006 + 2 + 2 子仁很棒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9#
发表于 2009-12-21 10:36:23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我儿子就不愿意在读经时间以外的任何时间,特别是有外人在的时候读.不止是读经,任何有外人的聚会上的表演小节目都不愿意,很是郁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丹溪佳人 + 2 + 2 这一点和我儿子刚好相反啊,我们是人越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9 junning7475 的帖子

我兒子也是一樣,很怕生的.除了讀經,可以在讀經班大家面前背誦.
其他的活動,他是不愛的..他是小心型的,先觀察才行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51 , Processed in 0.36837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