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3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的想像力需要被保护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7 02:2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棠棠妈问我为何这两天没发文,原因是这样的:
写了几篇文章,有的比较敏感,容易惹来口水,就发在博客了。以后这类文章都这样处理。
主要是最近太忙,没时间辩论了。
------------------------
想像简单说就是无中生有,把本来没有的东西构想出来。
美术,音乐,文学,设计,策划,都需要无中生有,所以都与想像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想像力作为一种能力,肯定有高下之分,有人想像力弱,有人强。

同样是卡通片,我们看看《猫和老鼠》,再看看《喜洋洋和大灰狼》,想像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想像力的一个敌人是模仿。因为模仿不是创新,无法无中生有。
所以有人批评罗琳缺乏想象力的时候,论据就是《哈利波特》有大量模仿,缺乏创新。

一个人仿制《蒙娜丽莎》,可以做到惟妙惟肖。但没人说他有想像力,只能说他技术高超。

正像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一样,
想像力是一流创作人员与三流创作人员的分水岭。

想像力能够教吗?

没法教,就像创造力没法教一样。因为想像力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可以教的是已有的知识,
可以训练的是具体的技能。

我们经常看到,儿童会很有想象力,能够画出让人赞叹不已的作品来。
原因就是他是孩子,他作画的方式与成人不同。他可以把太阳画成绿色,可以画夸张的比例。
大人觉得很有想象力,觉得孩子们都是天才。

可实际上,如果孩子们一直这么画下去,保住这种所谓的想像力,用不了十年,大人就会认为
这些孩子是蠢材。到北京的798去看看,就会发现那里的作品早就比儿童还儿童,夸张,变形,
千奇百怪,儿童画的东西怎么说还是地球人在画,那里的作品很多都像外星人在画。

商业社会,到处流行造假。想像力能够造假吗?

80年代末的时候,先锋小说,后现代小说很流行。这里面就颇有一些想像力造假的三流作家。打着创新的旗号,实际上都是梦呓一样的语言。20年过去了,这些东西绝大部分都成垃圾了。可怜我上大学的时候这些玩意还是主菜。

现在,美术也存在这个问题。美术作品是二维的,静态的东西。技术上要求不高,
所以,一个普通的画家也可以制作出那种奇形怪状,让人感觉想像力非凡的效果来。你很难区分,哪件作品是真的具有想象力,哪件作品没有想像力。


没有标准的东西就很容易让人混水摸鱼。加上商业炒作,一些二流、三流的画家可能被捧上天,成为大师。

其他创作领域相对来说好一些。因为很难在想像力上造假。

比如电视剧编剧方面的《老友记》,《越狱》第一季(第二季以后很平庸)。小说方面的《达芬奇密码》。漫画方面蔡志忠的《涩女郎》。

这些作品,二流的想像力肯定是无法创作出来的。

我建议孩子们学美术,是把美术当作一个基本技能来考虑。有的家长提出,如果老师不怎么样会束缚孩子的想像力,我建议,就美术而言,暂时忘掉想像力这回事。将美术作为一种技能来学,就像学琴那样。想像力太玄虚,又没法教,而技能是可以教的。

孩子初期的即兴涂鸦,有情绪宣泄的作用,就是一种玩。这个时候不宜请老师教。教就不好玩了。这个时候也不要去想什么保护想像力之类。孩子就是在即兴玩,喜欢就画,这个时期主要是培养兴趣。等到孩子上了学,手的控制力足够,学习的自觉性足够,这时候才考虑请老师教教技法。认真的从素描,构图这些开始。

其实想像力跟创造力有一些关联。只是想像力更偏重文艺创作一些,一流的想像力本质上也是一种强大创造力的体现。想像力同创造力一样,也需要在一个领域十年如一日的历练。我经常听到保护想像力,保护创造力的说法,好像孩子已经有了很强大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我们只需要保护不破坏就可以了。这种说法没什么根据。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儿童意义上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没法拿到成人社会上来。就像一些10岁神童的成就在儿童里面鹤立鸡群,但在成人社会里不值一提一样。这种能力不需保护。

实际上,还是回到那个老话题上来,需要保护的不是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是儿童求知、学艺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兴趣能够集中到某个学科或者才艺上来。只有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与浸淫,才谈得上想像力和创造力。

除了技能之外,大多领域,都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需要对于生活的敏锐洞察与感悟能力。
而这些东西也是没法刻意去教的,与孩子的个性有关,与特殊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家长和老师,能做到的就是教给孩子能教的东西,其他方面,一方面需要随缘,另一方面,尊重孩子的个性,帮孩子扩大视野,丰富生活经验等等。关于这个话题,还会接着谈。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9-11 13: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学习一下。
hq1966 + 10 + 10
风中白杨 + 2 + 2 我好喜欢。。。
Lppbb + 8 + 8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7 03:24:08 | 只看该作者
熬夜还是有好处的,占了老易的沙发

关于画画儿,我是个白脖儿。但我有个堂弟和表妹都是学美术的,其中一个还在四川美院呢,属于国家几大美院之一呢!
但他们的抽象画我咋也欣赏不了,我说这似乎是小学生的作品吧,他们就说是我没想象力,体会不到作者的意境,颠来倒去地争,这话根本就说不清楚的了。

老易说没标准的东西不好说,看来是一定的了。

至于想象力也是个没有啥标准的东西,所想像出来的东西那才更是以“成者王侯败者寇”来衡量的,之后承载这个想象力的容器就被根据不同的结果被冠以“天才”或“白痴”的帽子了。

但不管是“天才”或“白痴”,只要有了想象力在中国社会就是很危险的事情,
这里的文化哲学是强调的“师承一脉、因循而制”,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另立山头”的做法通常是要被镇压的。

保护不保护儿童的想象力?要走那一条路?其实是看其家长的处世观念的。
具体到事儿上就是你是要求他整天对一些规章规则是老老实实的遵守、还是允许他经常灵活变通处理甚至偶尔反叛。这样将来培养的孩子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老易说的先要
“保护他们的兴趣能够集中到某个学科或者才艺上来。”

是对的,否则想象力就没了目标了,成了脱离了火源的火苗了,成了鬼火啦。。
再者,具体到某个学科或才艺上是要比具体到思想意识领域安全得多的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说得有道理,有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7 03:3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9-7 02:24 发表

同样是卡通片,我们看看《猫和老鼠》,再看看《喜洋洋和大灰狼》,想像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哈哈,《喜洋洋和大灰狼》什么时候播的,咋没看到过?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笑死。。。
fchn608 + 5 + 5 笑死人了,偿命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7 09:12:02 | 只看该作者
需要保护的是儿童求知、学艺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兴趣能够集中到某个学科或者才艺上.-----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7 09:21:20 | 只看该作者
需要保护的不是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是儿童求知、学艺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兴趣能够集中到某个学科或者才艺上来。

同意,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天生的,当他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就会自己体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7 09:5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ppbb 于 2009-9-7 03:30 发表


哈哈,《喜洋洋和大灰狼》什么时候播的,咋没看到过?


最新想象出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Lppbb + 8 + 8 (仿李咏口气): qq,玩笑开大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0 17:29 , Processed in 0.08426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