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jlljdet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如何育人?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4-8-19 10:10:37 | 只看该作者
国人的价值观决定了教育孩子的方式,路漫漫兮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8-19 22:07:4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你让我好感动!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8-30 19:33:25 | 只看该作者
国人都太注重灌输给孩子知识,却忽视告诉其如何好好做人。在学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他方面的缺点没有人去提醒甚至去偏袒他,这样做对孩子来说并不好。大家都知道走上社会如何做人需要多方面的品质,不是学习好就万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4-9-15 09:05:09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孩子,你让我好感动!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孩子是可以敬重的。” 这个故事更加印证了这句话。真的好感动~~~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4-9-15 09:21:51 | 只看该作者
冰月心+-->引用:冰月心 国人都太注重灌输给孩子知识,却忽视告诉其如何好好做人。在学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他方面的缺点没有人去提醒甚至去偏袒他,这样做对孩子来说并不好。大家都知道走上社会如何做人需要多方面的品质,不是学习好就万能了。
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4-9-15 09:37:5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这个主题,因为我个人就非常看中孩子的品德教育。但最近比较忙,一直没跟贴,今天补上。   我教育孩子品德并没有什么好方法,也没学习过系统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就是自己跟着感觉走。我给孩子买的书讲的故事都尽量要有点教育意义,讲故事的时候也注意提问、引导,重点指出美德和卑劣,让辰辰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日常生活中,我基本是以个人的道德标准来教育孩子,咳嗽、打喷嚏要捂嘴,吐痰、乱仍垃圾是不讲卫生和没有公德,要仁爱谦让尊敬老人爱护小孩,对人要热情礼貌…… 只要我意识到的我就尽量去灌输我认为正确的道德准则。遗憾的是,我只是个普通人,品质一般见地十分有限,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怕难以情操高洁、气质典雅。所以,为了孩子我也很重视个人的修养,尽力做个合格爸爸。   有些人给我很大压力,所以我要尽力做;同时我也会给别人压力,甚至会让人难受。但我觉得,那不是什么坏事。当我为姑娘尽力做的时候,心里就会平衡、舒服很多,而懒惰疏忽的时候心里难受也应该。人是有惰性的,所以我要坚持来这个论坛,感受压力,逼迫自己学习,鞭策自己尽力用心教育辰辰。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对教育效果影响巨大。当孩子崇拜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对那个人言听计从,盲目模仿,想让他不学都不行。教育者实施教育要有激情。爱孩子,信任孩子的素质,知道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爱心澎湃充满激情地开展的教育,孩子会很容易接受。   谈了谈个人教育孩子的一点认识,为了与大家更广泛地交流,所以有些地方不太对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4-9-15 12:48: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用心,可惜我实在没有时间在这里驻足,但是我会抽空来跟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9-16 11:17:31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目前盛行的“早期教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父母们为了得到一种替代满足、希望通过教育来消解自己的遗憾;另一方面,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第一至上主义”;越来越庞大的课外辅导材料市场也是成因之一。
那么,在大脑发育非常活跃的儿童时期,对孩子们进行早期教育是不是就不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育呢?汉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徐有宪教授介绍说:“最近在美国出来了这样一个科研成果。该科研成果认为:在孩子3-6岁的时候''''负责其思考和性格机能的脑神经的发育会达到最高峰。”
可是,实施早期教育是有一定的时间上的要求的。他强调说:“本来应该在上小学时教给孩子的知识,结果在他上幼儿园时就教给他了,这根本不能算是什么早期教育。”
特别是对于像听、说、读、写这些和语言能力相关的学习,只有在孩子长到5-6周岁的时候教他,才是和孩子的成长过程相适应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适期教育"。
《好妈妈,慢慢来》一书的作者,韩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申宜真教授也对“早期教育”感到极为忧虑。她在临床过程中目睹的早期教育带来的危害,可以说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去年仅仅在汉城新村圣佛兰思医院,因为父母极端的养育方法所导致的前来接受治疗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儿童就达700名之多,占儿童心理科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申教授认为:“在孩子1-3岁这个时期,他们的大脑的确在飞速地发展。但是如果因此就希望使用一些人为的手段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开发,那么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她还警告说:“在孩子还非常幼小的时候,就强迫他们学习的话,很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暴力倾向。同时,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压力还会对他们的大脑造成损伤。”
著有《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才的话,首先请做一个热情的父母吧》一书的徐教授强调说:“对于父母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不急躁,使孩子能够自发地学习。”
中央大学幼儿教育系的李原英教授也认为:“如今,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们没有一定的信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说:“父母们千万不能掉进以早期教育为名,故意地造成父母们的不安感,从而试图牟取利益的各种从事教育事业的公司及其他各种机构的商业陷阱里。”
汉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学系的赵守千博士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观察和关心。当孩子到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做父母的非常自然地给他们以这方面的刺激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直接的体验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徐教授指出:“在儿童时期,玩就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就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学习形式。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可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相反强制教育则是记忆力的天敌。”
申教授说:“在儿童时期,如果可以充分地发挥孩子们的好奇心的话,就可以使他成为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在孩子长到五岁之前,与其教教他们电脑,让他们读书,还不如让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尽情地玩耍、画画、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父母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延世大学社会学系的韩惠清教授通过现代社会遭遇的“动机危机”现象,指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她还解释说:“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动机之前,父母就不断地向他们提供这提供那的话,以后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既不想得到什么,也不想成就什么的儿童。这是非常让人担心的。”因此,父母要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爬山、一起做游戏、一起做饭等这些日常事务和体验,向孩子们提供可以让他们感到成就感的机会。
                        看了这篇文章很受启发,现在我们确实有很多家长不顾及孩子的年纪与感受,硬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其实孩子们最重要的是要让他拥有一个天真快乐的童年,在玩乐当中去培养他的兴趣那才是至关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4-9-17 11:39:5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发帖给出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4-9-20 23:26:1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观点,请继续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28 , Processed in 0.07826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