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hnwy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篇好的教育方法文章[转载]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8-28 22:58:37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for shar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36:44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学生下课时间虽然在操场充分活动,达到了锻炼目的,但是回到教室里从激烈的运动状态中一时半晌缓解不过来,满头大汗,浑身燥热不舒服,注意力很难集中,有的学生依然回味课间在外面锻炼和玩耍的场景和事情,或者看到教室里发生的其它事情就浮想联翩,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良好地控制自己专心听课,结果大半节课过去了,等收神想听课的时候却再也听不懂跟不上,一节一节课白白的浪费了,学习成绩永远也没有提高上去。所以在下课时间只做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疏散筋骨,活活血就可以了,以保证下节课学习的良好状态。
  注意力是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意志力的锻炼和注意力的培养有极密切的关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加强自控能力,善始善终地把一件事做完,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甚至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闹中求静的本领,主动抵制引起分心的干扰都是锻炼和提高意志力的好办法。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张保国同学,入学时只有12岁。盛夏酷暑,他把房门紧闭,趴在桌上学习,满身是汗。别人问他为什么关着门,他说:“开着门,常有人到门口来张望,分散注意力;开门通风,会把书吹得乱翻,影响思想集中。”12岁的孩子,就有这样强的意志,令人称奇。这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37:19 | 只看该作者
(2)求知欲旺盛

  求知欲旺盛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提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同学谈话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力,是要能带头,而不是人家带头你跟在后面走,这里关键是要学得活,面要宽,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一种乐趣。”

  “一定要培养好奇心,要敢于提问题,开头可以是先回答别人的问题,然后就是自己问自己答了。考得好是一个帮助,但那也只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总不能老回答别人的问题呀。所以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敢问。”

  “你们在一些观念上有没有提出过疑问?比如对于牛顿力学,会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学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不对的呢?这种年纪还不问这种问题,将来是不会问这种问题的。老师你讲牛顿力学,为什么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呢?这种年纪还没有这种态度,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年纪大的人往往习惯于运算,遇到问题拿起笔就算,而年轻人就不一样,敢于提问。为什么理论物理领域中作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他们敢于怀疑,敢问。年老的人,运算越熟,他的‘程序’可能编得越好,就是做不出一流的工作,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提问题,更不会去回答这些问题。”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听课注意力集中是为了向老师学,学问渊博才能有所建树;敢于提问,勇于探索是为了在已有的知识上向前走,有才识才能有所突破。二者结合起来,才可能做到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37:53 | 只看该作者
8、听课要学会抓西瓜

  俗话说得好: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说要善于抓住大问题、关键问题、主要问题,听课也是如此。

  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更要注意抓大问题、抓关键问题。

  有不少老师反映:有的同学有钻研精神,但是不肯接受老师的指导,对一些小的问题老是去抠,一钻就是一周,这样只能成为一般人材。还有的同学思想方法很怪,简单的问题他能想得很复杂,这样在科学上是没有前途的。

  干政同学开始上少年班的时候,刚过13岁。他听说大学上课,一节课要讲好几十页课文有的课连教材都没有,老师上课一抄一大黑板;所以,记好课堂笔记最重要。干政决定以记好笔记来听好课。

  这一来,小干可忙开了。老师在讲台上讲,他在底下记;老师在黑板上写,他在底下抄。记呵,抄呵;抄呵,记呵……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觉得不能丢,费的力气可真不少,课堂笔记简直成了老师讲课的记录了。

  但是,事与愿违,劳而无功。由于集中精力记笔记,大脑只是简单的机械的反映,来不及思索,老师讲了些什么,印象不深;老师讲的重点是什么,也抓不住;自己的思路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难免丢三落四,脑子里乱糟糟的。课堂上效果不好,课后花的时间就更多了。干政意识到不分轻重主次地听课是不行的。于是,他改变听课方法:上课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和“一级战备”的状态,积极思考,听得懂的,听过去就行了。笔记只记那些重点内容和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记那些与自己预习时的理解有矛盾的内容,这样有选择地记不仅不乱,而且记得很快,不影响现场听课的思路。下课以后,立即把不懂的内容向老师提出,以求当天解答,不留“后遗症”。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注意,一定是用自己的话——整理成详细提纲式的笔记。这样做,不仅温习、巩固了当天的课程,还为今后的复习提供了方便,因为看到笔记中某一条纲要,马上就可以回忆起当时整理笔记时对这一条的理解,复习起来既快又全面。

  日积月累,干政的学习效率迅速提高。干政把自己的听课经验总结为“追老师”、“抓西瓜”、“当堂懂”。有的同学说:课堂上听不懂,关系不大,反正有书,课后看书不就得了;

  或者说:反正有老师,自习课时再问老师就是了。谁有了这些思想,他听起课来就会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困难就不想继续听下去。这样势必浪费了课上时间,加重了课下的复习担子。

  正确的态度是:上课时要专心听,勤思考,力争当堂懂,基本完成理解任务。

  但是,在课堂上也确实会遇到当堂懂不了的时候。俗话说,听课的思路卡壳了;用文雅一点的字眼,理解发生障碍了。造成卡壳的原因很多,只要找到原因,理解即可畅通,思路也就迎刃而开了。不过,千万不能在课堂上当即寻找卡壳的原因,那样势必会影响听下面的课。

  这个时候就要要求自己果断地继续听下去。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接下去就要应用它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理)并继续听下去,而不要停下来去反复理解不懂的部分。这种全盘接受未懂得的知识,是课堂上的一种策略。然后到课下来再慢慢弄懂它。采用这种策略,虽然这一部分没有“当堂懂”,但是,它保证了紧接其后各部分内容的“当堂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38:44 | 只看该作者
三、课堂笔记能力

  学生上课,为什么要记笔记?这个问题,许多中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有人说,中学生上学读书,就是“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这种对笔记的理解是片面的。从表面上看,这三句话似乎说的是事实,有道理。但是,从本质上看,笔记的根本作用并不在于此。

  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从学习、经理解、到记忆的过程。记笔记正是促进学习、理解、记忆三方面联结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章重点介绍课堂笔记的要求、课堂笔记的记法和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39:17 | 只看该作者
9、课堂笔记的要求

  要记好课堂笔记,一要明确记笔记的要点,二要学会记笔记的方法。

  课堂笔记要掌握二个要点:

    (1)条理化

    一般来说,中学老师讲课,都要把章、节标题写在黑板上,这部分内容记下来有助于了解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但也会出现因课文内容需要、老师讲授思路不同,而不按板书顺序讲课的情况。如老师有时从课堂效果出发补充某些内容,插入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或者颠倒某些课程内容体系中的顺序,这时,一方面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同时要注意保持知识本身固有的顺序和条理。

    (2)不要放过课本之外的精华

    课本,只是讲述知识的。编课本的人一般并不把编写的思路、学习方法等都编进课本。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则经常会谈到许多关于学习方法、思想方法等内容,这些虽然不是课本知识体系以内的内容,但是它是老师的切身经验,对学习行之有效,对中学生提高素质、能力极有好处,也应及时记入课堂笔记,切勿放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39:53 | 只看该作者
10、课堂笔记的记法

  记笔记的方法固然没有统一的规格,但是从原则上讲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少年大学生李平记课堂笔记的方法。

  李平同学是1978年3月第一期少年班的学生,那时他才15周岁,入学前是初中三年级学生。1981年在中美联合招收赴美生物化学研究生的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出国之前,李平给低年级同学写了一篇学习体会:《谈谈对笔记的认识》,不仅讲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还谈到了记笔记的方法。

  李平归纳了两种记笔记的方法:详记和略记。

  详记,就是把课堂上讲的知识,尽可能地全面记下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政治、语文、生物、部分化学课程。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很强,而且各部分的内容的重要性和份量比较平均,如果记录不完整,容易产生不连贯、不全面、散架子的现象。

  略记,就是只记录主要内容,次要内容略去。这样,可以省出时间来思考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数学、物理、部分化学课程等。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前后内容紧密联系、逻辑性强,公式方程等各种关系式较多,因而只要掌握关键内容即可,其余问题可由此推出、迎刃而解。至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更不用详记,只要把推导过程中关键的假设、转移、使用的定理等记下即可。

  当然,这两种方法也不是绝对分开的,也有一门课程的笔记是两种方法的综合。

  课堂笔记本,每一页应当留下四分之一的宽度空出来,以便随时补充新的内容。因为,有时即使是同一内容,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需要留出空间来添写。

  李平讲到课堂记笔记应当怎样进行时指出:“许多同学在课堂上,往往是眼看、耳听之后,觉得要记的时候就低下头来记一段。这种记法,就容易漏掉一些重要内容。比如:这时候老师擦掉了黑板上刚写出的式子;或者老师这时候讲了重要内容,由于忙于低头记而没有听到。所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帮助你克服这个缺陷:眼睛始终盯着黑板和老师,耳朵一直听着讲课,头脑里跟着积极思考,一旦感到有值得记下来的内容,就快速记下来。必须注意,这时候不能低头看笔记本,而只是用手作记录,最多眼睛瞟一下笔记本,是否写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几个器官同时并用,互不影响,效果就好得多。当然,刚开始这样做时会不大习惯,字写得不好。不过,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慢慢适应的。“为了记得快,可以自创一些速写符号。数理化各门功课中的标准符号、缩写语都可以应用到笔记中去。只是有一点要注意的,自创的符号容易混乱,因此需要课后及时整理,否则时间长了,自己也记不得符号的含义,这笔记就无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42:36 | 只看该作者
上传附件,供大家阅读。

目 录.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63.84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8-29 14:32:02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是不是还有后续啊,我还在等着呢。书的名字是什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8-29 16:0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chnwy1 的帖子

真的是很实用啊~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55 , Processed in 0.081192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