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7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谢贴】儿童阅读要注意可理解性输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8 20:4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看了丫丫(8岁)的作文《清晨》,原文及点评如下。

清晨,妈妈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我和妈妈躺在榻榻米上聊天,我给妈妈讲了一个故事《拿破仑最后的失败》。

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拿破仑被终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在岛上过着十分艰苦无聊的生活。一位朋友用秘密的方式送给他一副象棋,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拿破仑经常一个人默默地下棋。他死后,人们发现象棋底部可以打开,里面藏着逃出圣赫勒拿岛的路线。

讲完后,妈妈奇怪地问:“你知道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妈妈说:“你看,拿破仑没有想过要自己逃出去,如果他想到了,就一定能逃出去,即使朋友没有给他象棋。”我似乎懂了。

渐渐地我又有些想睡,于是我钻进妈妈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

妈妈的话:这是一个普通清晨的真实记录,但我读了好像有那么一点受感染。因为有了文字的承载,一个平淡的日子好像也充满了欣喜和美丽。


萧愚点评:

      《拿破仑的最后失败》这个故事我估计是从《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书中选的。这类书中的许多故事,我认为中学生读比较合适(也许可包括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8岁的丫丫来说有点早。

       我在《一生的基础在于小学时的阅读》中写到,阅读(听读)要坚持可理解性输入。而像《拿破仑的最后失败》这个故事以及要传达的哲理,就违背了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拿破仑的心路,以及故事背后蕴含的哲理,说实话我看后都觉得难以理解。原因在于,提供的背景太少了。我难以理解:“为什么拿破仑不想逃?”“为什么想逃就一定能逃出去?”

      这种故事,一般是写说服性作文的时候,作为论据之一出现。同时,作者还要有主题思想的阐述,要有更多相关的例子,这样,各种信息,背景知识堆叠在一起,才能让读者对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正确领会。单凭这一小段故事,起码就这个例子而言,是很难做出正确解读的。

      我们看这类书的时候不要被“小故事”的“小”迷惑。小故事虽然小,可是道理却很大。
      这些道理,更多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反思“领悟”出来的,而不是灌输和教出来的。
      丫丫文中写到:"我似乎懂了。"
      实际上,她并没有懂。也不可能懂,故事太简约,道理太抽象。

      给孩子的读物不是说不能讲道理。但要直截了当,浅显直白。要切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这才能做到可理解性输入。我介绍过美国学前班孩子学习“包容,尊重”这个道理的课堂实录
   
      老师不是给孩子直接讲道理,你们要包容,要互相尊重,也不是讲一个离孩子生活比较远的故事让孩子领悟。而是让孩子们做活动,说每个人不同的地方,说每个人的特点。同时让孩子看《我很棒》和《人》这样的非虚构类童书。在这样的活动和阅读中,孩子们就能直接感受到,原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有兴趣的朋友可看一下这个实录,点击进入)

      对于儿童来说,道理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其思想意识。孩子有了这样的经验,才能从经验中领会“包容”“尊重”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并内化为自己语言与思想意识的一部分。任何概念的获得都不应该是空降的,而是应该扎根于孩子的生活实际的。

·全部博文                                     ·家庭教育-思路-理念-方法         
·0-6岁早期教育                          ·当神童走向成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9-14 00: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写得不错,已投票
棠棠妈 + 2 + 2 看来关电脑还真能多投一票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8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中,今天又投了三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8 22:37: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多层次理解吧,
仅仅把它当成一个故事, 小孩子可以理解了, 那就应该可以读了

如果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才算可理解性输入, 说实话, 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难道就不应该读了
或读书就得去查历史证据, 搞明白其中暗藏的条条道道, 不知道100个成年人中有没有一个人这样读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8 22:51:38 | 只看该作者
刚又投了一票,继续进来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老易 + 10 + 10 非常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23:4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anlon 于 2009-8-18 22:37 发表
这个要多层次理解吧,
仅仅把它当成一个故事, 小孩子可以理解了, 那就应该可以读了

如果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才算可理解性输入, 说实话, 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难道就不应该读了
或读书就得去查 ...


有的故事是娱乐性,休闲性的,不必讲道理,孩子也不必去琢磨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是说理性的,后面必定藏着道理。区别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19 00:00: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投了一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19 00:01:5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带有功利心好不好?我有这毛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19 09:07:42 | 只看该作者
是,很正确,我孩子七岁,看动画三国,只知道以好人、坏人来区分,看了一段时间,再加上我的一点点讲解,现在不问谁好谁坏了,现在只认准诸葛亮真聪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19 09:23:24 | 只看该作者
同意,道理灌输是没有用的,即使是从书中而来,也要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启发孩子去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19 10:41:48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读三国都没人在一旁启发我。。。。。。厚积薄发,顺其自然。百人看能悟出百种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6:26 , Processed in 0.08675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