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父母教育的一致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8 17: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教育的一致性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写贾政因宝玉不肖种种笞挞宝玉,王夫人上前阻拦: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接着,贾母出来进逼: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逼得贾政只得跪下,又检讨,又保证:“皆是作儿的一时性急,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可见,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出现分歧,从古到今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所以才有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幼儿思维的一大特点是缺乏主见,易于服从。他们迷信权威任何长辈包括父母,老师等,在他们心中都享有很高的权威,所以这时,如果父母的教育一致,是易于使孩子接受的。反之,如果父母意见有分歧,而且这种分歧是公开化的,让孩子一目了然的,那么就很影响教育效果了。孩子本身还不完全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如果父母意见不一,孩子无所适从,很自然地倾向于保护他们的一方,那么持正确观点的父(或母)所做的努力也就完全无济于事了。

  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没有两个人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即使是感情深厚的夫妻。在对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种种生活琐事上,父母双方的观点也不能永远保持一致,即使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也可能在具体问题上不一致。例如,父母都愿意孩子吃得好,但有时会因为给不给孩子吃肉发生争执。小孩子在这个时刻,真所谓处于两人之间,难以为人了

  那么这一问题应如何对待呢?应该商量,应该求大同存小异。最关键的问题是不宜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即使是0—3岁这样小的婴儿也要如此。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否则细心的孩子也会听出父母的意见有分歧,而且很自然的,不需要有谁教他们。就会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而拒绝听从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这样,孩子怎么可能接受到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教育呢?

  当父或母一方教育方法不当时,另一方应在孩子不在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千万不可一怒之下什么都说,或者经常赌气:你如此,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朝三暮四,南枝北栖,使孩子是非观念紊乱,导致日后品德不良。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母亲的作用。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而无私的爱。这种爱对孩子是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缺乏母爱的孩子中有很多心理发育不全。但母爱又不能好无止境,毫无理智。对待孩子,母亲也需要理智的爱,这样才能使自己从慈母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同父亲统一观点,使孩子具有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明确看法。当然父亲也不应该过于严厉,不应该采取令孩子生畏的各种粗暴体罚,那样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此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作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他们格外疼爱自己的儿孙,他们总是想让孩子更多地得到爱,但是过度的宠爱,常常会使孩子依赖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庇护,甚至当受到父母的正常教育时,他们也拒绝接受,而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反抗这种教育的武器。这种爱,对孩子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害了孩子。

  综上所述,夫妇双方对孩子的态度要一致,严父要严中有慈,慈母要慈中有严;祖辈与父辈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等孩子进入托儿所以后,又需要与托儿所配合一致对孩子进行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9 03:53:44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wisd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07 , Processed in 0.10130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