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736|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谢贴】游戏启蒙,不妨晚一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3 10:4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谢谢大家的支持。无以回报,只有更努力的写文答谢大家。

游戏(注:特指电脑或电视视频游戏)的一个吸引力就是“赢”,通过不断的赢,通关,升级,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分泌出更高浓度的多巴胺,享受那种快感。实验证明,这尤其对于男孩子来说比较明显。

那么,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要让孩子讨厌游戏就要阻断其享受游戏的过程。
这个方法尤其对于监护下的小朋友有效,至于脱离监管后如何,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目前,我只说对于监管下的小朋友的方法。

孩子起初也是不知道游戏是何物的,这个时候,家长尽量让他在这方面处于蒙昧阶段。
不要主动告诉他有这么一个东西。尽可能拖延时间,延缓其游戏启蒙的时间。

不过,有的家长在家里玩,就会起到很早的启蒙。孩子上学后,也可能会听同学介绍或演示,就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提出要玩,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游戏并不好玩,尤其对于聪明孩子来说不好玩。如果孩子非要玩,不要刻意阻止,一味的堵可能不是好办法,可以想一个计策。

我们知道,游戏都是分等级的,等级越高越难。
然后,你在游戏中选一个极高等级的,或者单独找几款难度很高的游戏。
家长此时要充分发挥话语权和监管权,不要让孩子牵着鼻子走。

孩子一玩,用不了一分钟就game over,
这样根本享受不到赢的乐趣,反而会有一种挫败感。
久而久之,天天被强行game over,甚至会讨厌游戏了。

许多孩子不喜欢学习就是这种原因,总会感到挫败,题目做错了,被大红叉叉,然后老师的眼神,
家长的数落。这就很难培养起对于学习的喜爱。

而游戏的设计,是由易到难,开始的时候让你很容易上手,逐渐培养你越来越强,
总让你体会赢的感觉,一旦上手,就会喜欢上甚至到不可自拔的程度。

我们要识破游戏的花招,偏偏不让孩子那么容易上手。

有的家长主张不要堵,要疏。但他疏的方法是错的。他的理论是,让孩子使劲玩个够,
玩到腻为止。游戏是很难玩腻的。而且一旦成为顶级高手,充分享受到那种快感,
就会形成依赖,不仅不会因为腻而退出,反而会上瘾。

有的孩子看到自己三、四岁的孩子果然玩了一会儿就兴趣索然了,就觉得这种方法有效。
实际上,这个年龄的孩子由于能力有限,玩大部分游戏都是难度比较高,是享受不到那种赢的快感的。
顶多是新奇的摆弄。所以,不能将这种思维带到孩子有能力享受游戏快感的时候。

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通过制造挫败感让他错过上手的时间,
然后就有可能让其错过游戏上瘾的关键期。

有人问,游戏上瘾也有关键期?谁说的?

呵呵,萧愚说的。这只是我的假说和个人的经验之谈,还没有得到大规模数据的支持。

我们知道,吸烟是有关键期的,19岁之前烟瘾的话,一生都难戒掉。
而19岁以后吸,就比较容易戒掉。

我们不奢望孩子会一辈子讨厌游戏,但是,可以在他小的时候觉得游戏就不过尔尔,
可能他从事别的活动比玩游戏能够得到更多的乐趣。比如打扑克,下棋,乒乓球。你为了培养孩子下棋的兴趣,不妨让孩子多赢几次。但这种故意输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因为总赢你没意思,最好还是让孩子找到一种他擅长的活动,在同学间,伙伴间总能体会赢的感觉。

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幸被选入了体校练乒乓球,可惜的是,两位教练后来调到天津了。我非常想念他们。因为他们给我培养了终生受益的爱好。我由于受过一些专业的训练,这相当于作弊,在同学间基本上打遍天下无敌手。

一下课,我站住球台的一边,那一边走马灯一样的换人。有什么电子游戏比这种真人游戏更让人感到快乐?

如果孩子能够在学习上更多体验到赢的感觉,那就更加谢天谢地了。

我自己游戏不上瘾,除了乒乓球等爱好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自己游戏启蒙比较晚,我觉得好像错过了关键期。
我玩街机,别人一玩可以一个小时,我都是一分钟就over,
后来就没啥兴趣了,玩的话就玩最弱智的打坦克。复杂一点儿的都觉得难受。

我打乒乓球可以拿到年级冠军,可是玩游戏的时候,手非常的笨拙。
可见,玩游戏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大家要注意,不要从小培养他这方面的“心灵手巧”,
不妨让他在这方面笨一点,这没有害处。

我见过不少孩子学习上一塌糊涂,可是玩起游戏来神乎其技。可惜这不是正经地方。

到了单位,有几个小伙子玩联机的三角洲枪战游戏(CS),我总是很快就被消灭。玩了一两次我就撤出了。
因为我从这个游戏中根本体验不到快感。

其实这跟吸烟一个道理。我看别人都说吸烟赛过神仙之类,可我对吸烟一点兴趣都没有,
原因在于,我不会吸,体验不到那种快感。

玩游戏的关键期我觉得就像语言关键期一样,错过了,就可能在这方面失去了永久的能力,
我很庆幸自己小的时候缺乏游戏启蒙,让我在这方面笨拙无比。

而那些游戏启蒙早的人,早早成了这方面的高手,就很可能会着迷于在游戏里呼风唤雨的虚假成就感。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游戏方面发现自我,而在乒乓球,足球,下棋和学习上披荆斩棘,
充分享受了赢的快乐。

在电子游戏方面笨一点,在其他方面精一点,此消彼长,孩子可能就会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与休闲的习惯。

但是,必须提醒的是,这种方法只是起到一种延缓的作用。拖延其着迷的时间。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孩子要长大,早晚会脱离家长的监管,自主选择游戏。因此家长要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培养其良好的爱好和习惯。而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以及进取心等等,这才是从根本上防止游戏成瘾的方法。这个问题,将来还要谈到。
            

我参加了新浪教育博客比赛,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点击下面的图片;或者到我的博客投我一票。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8-19 22:4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思源妈妈 + 1 + 1 精品文章!
小荷听雨 + 1 + 1 投票成功
wpopw + 2 + 2 没注册也可投票,路过的请支持!
棠棠妈 + 2 + 2 觉得还是比较难
hq1966 + 10 + 10 说谎与挫败 小易触了教育的两颗地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3 11:59:46 | 只看该作者

  靠说谎拖延孩子接触游戏的时间
  有点儿戏

  让孩子在游戏中仅仅体会挫败感
  教育走向了一个极端
  家长是希望孩子在挫败中对一个新领域偃旗息鼓自动认输
  以后在社会中处处缩头
  还是希望孩子愈挫俞奋直到战胜它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有理
我爱飞飞 + 2 + 2
qqyou + 3 + 3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3 12:03:26 | 只看该作者

  拿学游泳来比方
  如果家长害怕孩子将来玩水出事
  直接把孩子丢到深水区让孩子体会到水的恐怖
  期望将来孩子再不玩水
  或者总让孩子不接触水只在陆地生活

  这样的孩子
  当掉到水里的时候会怎么
  洪水主动来袭时又会怎样

  我认为预先让孩子熟悉水性
  自己学会游泳才是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2: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hq1966 的帖子

66,你不觉得你对游戏给予的评价过高了吗?
你不觉得你对游戏的危害轻视了吗?

我觉得你已经进入了自我催眠状态,
应该清醒一下。

所幸你有个女孩,不那么容易上瘾,
如果是男孩,我真的很担心。

在游戏上挫败,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享受成功,此消彼长。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13 12:30:27 | 只看该作者
全国有多少网瘾青少年?
从网瘾群体的分布来说,男性的网瘾用户比女性高;从年龄划分来看,未成年人的网瘾比例是最高的,13到17岁;从类别来看,初中生网瘾是最高的,调查显示为23。2%。
自2005年的调查网瘾报告起,按照既定指标,3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所占总体网民数的13.2%,即约有1100万的青少年是网瘾群体。
至2007年的调查的比例显示是9.72%,大体保持在1100万这样一个水平。同时对虽然还不是网络成瘾,但有网瘾的倾向这一指标进行考察,结果非网瘾青少年人群有900多万人。这样有网瘾的青少年和有网瘾倾向的加起来差不多2000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13 12:33:12 | 只看该作者
你爱他(她)  就让他(她)上网   因为那里是天堂
你恨他(她)  也让他(她)上网   因为那里是地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13 12:5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hq1966 的帖子

本人完全支持66的意见

老易提出的靠欺骗方法来尽量延迟孩子基础游戏的年龄的做法,是我所看到的防止孩子玩网络游戏上瘾的方法里,最最糟糕的一种。其结果就是,不仅没能够防止孩子玩游戏,还是去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以至于孩子大了以后,和父母彻底无法沟通和交流,而父母也再无力去控制和引导孩子对于游戏的喜好。

大家可以去看所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的案例,几乎无一不是父母采用了老易的这一方法,其危害性立现。

老易真的要好好的去研究这一问题了,理论的东西都好办,操作的东西一定要慎重,一个不慎会毁掉你这么多天来的辛苦。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长用户 + 2 + 2 我很赞同。
我爱飞飞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13 12:58:17 | 只看该作者
小易文章的应该是在家长监管有效的情况下.

既然监管有效,但何妨与孩子约定游戏时间,一起挑选游戏,玩游戏,也算是亲子活动.

人生肯定会有受挫时,但为了达到某种看似'为他好'的目的,而故意为之,又过份了些.焉知这种挫败感对其他方面没有影响?

现在豆豆偶尔会提出玩些论坛里的小游戏.目前他能力有限,只能玩网鱼、种蕃茄这类的。每次说好玩几次,玩过之后,豆豆会主动关机。其实看动画片也是,每次都是看两集《喜洋洋》就自己关电视。从小养成习惯,长大应该能自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3: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qqyou 的帖子

在游戏方面,我们好像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

但我希望你还是心平气和地用证据来讲话。不要信口开河。
你说“大家可以去看所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的案例,几乎无一不是父母采用了老易的这一方法,其危害性立现。”

现在,我就请你把这样的案例拿过一个来。。
我们大家一起剖析,好不好?

这样的要求不算过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3:3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8-13 12:52 发表
不仅没能够防止孩子玩游戏,还是去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以至于孩子大了以后,和父母彻底无法沟通和交流,而父母也再无力去控制和引导孩子对于游戏的喜好。...


这帽子扣的,不让孩子玩游戏,就让孩子失去亲子信任?

好,就算不让孩子玩游戏,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受到了些许伤害,
我们用其他方法弥补好不好?

比如,我跟孩子一起打乒乓,我跟孩子一起下棋,我跟孩子一起游泳,
我跟孩子一起踢球,我跟孩子一起上图书馆,我跟孩子一起看电影,
我跟孩子一起去海洋馆,我跟孩子一起去旅游,我跟孩子一起放风筝。。。。。

好,为了弥补我在游戏上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我做了这么多,
应该可以小小弥补一下了吧。。。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让QQ大人平息怒火,我还可以再为孩子做100件工作,

我跟孩子一起钓鱼,我跟孩子一起做手工,我跟孩子一起做实验,
我跟孩子一起打桌球,我跟孩子一起读书,我跟孩子一起讲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思源妈妈 + 1 + 1 支持老易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2:19 , Processed in 0.08946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