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识字是如何成为问题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8-14 16:14:08 | 只看该作者
准备把幼儿园的分享阅读和幼儿画报结合起来用,具体的字就不数了,希望他上学以后不要太累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10-9 09:12: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10-9 10:42:05 | 只看该作者
经过观察,个人认为每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是不同的,有的对球感兴趣,有的对车感兴趣,还有的对动物感兴趣,为什么不会有对汉字字型感兴趣的呢?当然也就有了对字型不感兴趣的。所以我的想法就是,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素材,只要他有兴趣的就让他看,让他听,让他动,喜欢林怡大姐的一些观点,很灵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12-11 15:54:24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太好了

楼主讲的真好,到心坎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12-11 23:45:07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我有特意教孩子认字,后来是我先没有了兴趣,看了老易这篇文章, 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现在就随意教, 小孩天天都吃零食,吃前教他看看包装袋上的字, 多少认识一些. 孩子3岁了, 比较爱听故事, 有时我就把故事的内容画图画出来, 在配上字, 有意识的教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12-12 09:09:0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
孩子4岁半了,跟孩子做过识字游戏、玩过卡片,看过软件、动画片等,目前还没看到进入到识字敏感期,不过已经开始注意同音字了,有时会问“怎么有两个某字呀”。
对拼音却很敏感,一到四声都能拼读出来,声母、韵母一般不会拼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12-13 00:52:09 | 只看该作者

认字的父母普遍关心的话题

我自己也坚持认字,一定要音,形,意结合。太多超前的字即使孩子机械记忆了还是很容易忘记的。到底早期认字有没有必要?孩子的敏感期到底什么时候到?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1、我读了rainboW的日记,忽然想到,会不会因为个体差异,每个孩子敏感期不一样呢?或者敏感期也需要培养呢?教育的本身就是干预的行为,如果只是等孩子敏感期的话,会不会其实已经错过敏感期了呢?呵呵,希望老易和各位家长给予指点。老易提出5岁左右是敏感期,后来的一位家长又说6-10岁才是敏感期。这些是用什么理论支撑的呢?
2、早期认字到底有没有必要?我自己感觉最主要的是你有没有和阅读相结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的园园没有经过早期认字,但是她的阅读能力却是很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里,马医生的孩子早期认字,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大家可以不可以引申下,早期认字如果能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就是有益的。亲子阅读是非常重要,但是孩子的自主学习同样重要,如果早期认字能够和自主学习扯上点关系,早期认字谁说又不可呢?只是这个桥梁到底如何能够建立起来呢?
3、早期识字是用来阅读大量的经典的,这个是我个人的观点,学校的课文或许重要,但是比较太教条。也不能用孩子在功课上的好坏来衡量早期认字是否成功。只要孩子喜欢阅读,有探索精神,喜欢科学,即使不识字又有何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12-13 11:17:03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认为,识字还是不要太早
就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呗!
早早被框定了,反而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12-13 16:55:24 | 只看该作者
老易的文章真的是经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12-13 18:20:39 | 只看该作者
不用刻意学字词,满大街都是字随便指指认认完全够了。再说输在起跑线上有什么不好,慢慢的被其他同学赶上来并超过才恐怖呢。孩子上小学有压力很正常,苦日子长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9:11 , Processed in 0.0746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