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正在读宾四先生之《新亚遗铎》,其中都是先生在新亚学院(現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任职的十五年中所作的教育方面的讲话、稿件和一些书信,读来喜悦不已。故在此整理一些出来,和诸位共享。因爲原txt文件其中有亂碼,所以只能陸續整理,順序按照目次來粘貼。目次中的數字是原書中頁碼,後面的是本帖中樓次。轉帖的篇目用黑體字標出。
新亞遺鐸 錢穆 著
目次
序1 1樓
新亚学规1 1樓
新亚校徽4
新亚校歌 1樓
校歌手稿8
亚洲文商学院开学典礼讲词摘要(新亚校刊创刊号) 3樓
招生简章节录12
新亚书院沿革旨趣与概况14
告新亚同学们(校刊二期)25
敬告我们这一届的毕业同学们(校刊三期)28
新亚精神(校刊四期)31
附:校闻一束34
新亚五年(校刊五期)38
欢迎雅礼协会代表讲词摘要42
附:校闻一束44
一九五四年除夕晚会讲词摘要49
校风与学风(校刊六期)51
新亚书院五年发展计划草案节录(校刊七期)
研究所计划纲要64
新亚校训诚明二字释义66
附:校闻一束69
新亚理想告新亚同学(校刊八期)
农圃道新校舍莫基典礼讲词摘要76
告本届毕业同学(校刊九期)79
附:新亚书院·亚细亚大学交换学生协定83
雅礼和新亚双方合作三年来之回顾与前瞻
附:校闻辑录9o
第六届毕业典礼讲词95
第九届开学典礼讲词97
孔子诞辰纪念讲词99 8樓
天才技艺大会开幕词摘要103 10樓
第一次月会讲词摘要 11樓
第四次月会讲词摘要
发刊词(《新亚生活双周刊》一卷一期)1os
惜别和欢送(一卷五期)110
责任和希望(一卷六期)112
第七届毕业典礼讲词114
附:本院南洋侨生申请免试入学办法(一卷六期)
告本届新同学(一卷八期)117
孔子思想和世界现实问题(一卷九期)119
变动中的进步123
附;建校九年大事记125
孔道要旨127
新亚书院概况序言(一卷十二期)131
介绍张君劝先生讲词(一卷十三期)13 2
中国史学之特点(一卷十五期)134
知识、技能与理想人格之完成(一卷十八期) 3樓
介绍董之英先生讲词(一卷二十期)150
择术与辫志(一卷二十一期)
家庭母爱与孝道(二卷一期)
研究生报告指导摘要(二卷二期)161
通情达理敬业乐群(二卷三期)165
为学与做人(二卷四期)171
研究生报告指导摘要177
第八届毕业同学录序(二卷五期)179
开学致词(二卷六期)181
友情的交流185
珍重我们的教育宗旨(二卷七期)
中国传统思想中几项共通的特点(二卷九期)191
欢迎英国大学委员会代表福尔顿博士访问本院讲词196
校务概况(二卷十期)198
新亚书院十年来的回顾与前瞻(二卷十四期)20浮
本校今后的理想与制度(二卷十五期)209
附:钱校长赴美欧行程214
自美来函(一)215
孙君鼎哀历代兵制考序(二卷十六期)217
人(二卷十七期)219
何蒙夫诗境记(二卷十八期)224
曾何两先生哀辞(二卷十九期)225
自美来函(二)(三卷一期)228
自美来函(三)(三卷二期)230
自美来函(四)(三卷四期)232
美新港稚礼协会公宴讲词(存稿)235
自美来函(五)(三卷五期)238
自美来函(六)(三卷六期)239
附:钱校长伉俪讲学归来(三卷七期)241
三十四次月会讲词(三卷八期)243
中国史学之精神(三卷九期)249
第二期新校舍落成典礼讲词(三卷十期)2”
从西方大学教育来看西方文化(三卷十二期)2”
让我们过过好日子(三卷十三期)264
课程学术化生活艺术化(三卷十四期)266
从新亚在美校友说到校友对母校的重要性272
关于新亚之评价(三卷十五期)276
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283
关于丁龙讲座(三卷十六期)298
本刊进入第四年(四卷一期)302
欢祝本届毕业同学(四卷三期)304
竞争比赛和奇才异能(四卷四期)307
第十届毕业典礼致词309
《论语》读法(四卷五期)312
秋季开学典礼讲词(四卷六期)315
孔诞与校庆讲词(四卷七期)318
欢迎罗维德先生(四卷八期)324
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四卷十期)327
关于学问方面之智慧与功力(四卷十三期)351
学问与德性(四卷十七期)368
中国历史上关于人生理想之四大转变(四卷二十期)382
写在本刊五卷一期之前(五卷一期)396
回顾与前瞻(五卷三期)398
对十一届毕业诸君临别赠言(五卷四期)405
新亚书院文化讲座录序407
有关学问之道与术(五卷五期)408
英国文化协会赠书仪式中致词427
校庆日劝同学读《论语》并及《论语》之读法(五卷七期)428
秋季开学典礼讲词(五卷八期)440
孔诞、校庆及教师节讲词(五卷九期)444
有关学问之系统(五卷十三期)450
读书与做人(五卷十五期)468
衡量一间学校的三个标准(五卷十六期)477
历史与地理(五卷十七期)489
学术与风气(五卷十八期)497
第三期新校舍落成典礼讲演词(五卷二十期),2
新亚艺术第二集序,14
礼乐人生(六卷一期)516
对十二届毕业同学之临别赠言(六卷五期)521
月会讲词524
漫谈《论语新解))(六卷八期)”。
秋季开学典礼讲词(六卷九期)5护
庆祝中文大学成立,,
孔诞暨校庆纪念会讲词(六卷十期),”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六卷十五期)56o
关于我的辞职,75
校风与学风(六卷十六期)578
事业与职业(六卷十七期)581
述乐记大意(六卷十八期)587
中国文化体系中之艺术(六卷二十期)590
《新亚生活双周刊》第七卷首期弃言(七卷一期)6oo
从中西历史看盛衰兴亡602
学问之入与出(七卷三期)620
推寻与会通(七卷四期)634
对新亚第十三届毕业同学赠言(七卷五期)647
我如何研究中国古史地名649
上董事会辞职书(董事会档案)656
有关穆个人在新亚书院之辞职(七卷六期)662
致稚礼协会罗维德先生函(存稿)6勿
校庆日演讲词(七卷八期)669
谈《论语新解》(七卷九期)676
亡友赵冰博士追思会悼辞(七卷十一期)689
赵冰博士墓揭铭69o
悼赵故董事长两挽联691
《大学》格物新义(七卷十四期)692
校友日讲词699 6樓
《史记导读》序(七卷十七期)702
韩文导读序”4
新亚二十周年校庆典礼讲词(十二卷八期)7o6
人物与理想(十二卷十期)711
我对于稚礼新亚合作十七年来之回忆(十三卷十五期)717
事业与性情(十四卷三期)723
王道先生碑文(十四卷十六期)740
悼念苏明漩兄(《新亚生活月刊》五卷二期)741
附:“敬悼青瑶师”(钱胡美琦作)(《新亚生活月刊》六卷七期)9,, 46
新亚书院创办简史(新亚书院四十周年校庆特刊)753
新亚四十周年纪念祝辞780
序
汇编《新亚生活周刊》载录宾四对学生的讲话及文稿,最早
是三民书局刘振强先生的建议。一九六七年,我们迁台定居不
久,刘先生有次来访,谈起他偶然读到《新亚生活周刊》上宾四
的一篇讲演,很受感动,他要求宾四将其历年在该刊上的讲辞文
稿汇集成专书,由三民书局负责出版。那时宾四专心在写《朱
子新学案》一书,只想借努力工作忘掉过去的不愉快,对刘先生
的建议未加考虑。数年后,刘先生又在一次来访时,重提旧话。
其时宾四《朱子新学案》已出版,正着手整理以前旧稿,汇编《中
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已冲淡了情感上的不快。回想往事,深感
在新亚十五年,每次对学生谈话,都是他当时的真情流露,值得
珍惜。于是对刘先生的建议开始动心,遂命我为他先收集资料,
准备整理完旧稿再作考虑。未料不久后,宾四双目即不能见字,
自此身体多病,一切工作费时费力,《新亚生活周刊》的资料一
放十年,无暇顾及。
去年,宾四在养病中,无以消遣,于是又想到《新亚生活周
刊》的资料,命我逐篇顺序念给他听。原以为现成稿子汇集成
书是件轻松简单的事。不料这本集子,每篇都牵起太多回忆,工
作进行颇不顺畅。加以一场大病,宾四脑力迅退,这本文稿的编
集,竟拖了一年多才得勉强付印,真是始料所未及。
宾四为此集定名为《新亚遗铎》。在我们共同整理文稿的
过程中,他曾多次有感而发地说,离开新亚已二十五年,再来回
首从前,那是何等情绪啊!又屡说,待此稿整理完,他将要为
《新亚遗铎》写篇长序,略叙别后情怀。我一直期待读他这篇将
写的长序,不幸他年老复原不易,已无力为文。不得已,命我于
此书付印时代写一篇。
我与新亚渊源也不短。一九四九年夏,我离开厦门大学赴
港。一九五O年秋,转人新亚就读一年。一九五一年离港来台,
隔年转人台北师大。一九五四年师大毕业后,又曾回新亚一短
时期。一九五六年初,与宾四成婚。一九六五年宾四辞职离新
亚,一九六七年秋我夫妇离港居台。我与新亚前后相关也已十
五年。我曾目睹艰苦奋斗中的新亚,生命充满朝气。也曾目睹
她快速转变时期,解除了经济困厄,而逐渐步人人事纷扰。更目
睹她加人中文大学后陷于兴奋迷惘,个人功利胜过了整体道义,
创校理想日益模糊。往事久已尘封,因整理此集而又如走马灯
般涌人脑海,不胜感慨。
宾四在《新亚生活双周刊》一卷一期《发刊词》上说:
这一份《新亚生活双周刊》便想把新亚生活之各部门
各方面尽量汇集披露出来……这是我们新亚将来的一部历
史……将来要了解新亚如何生长、如何成熟、如何发展,以
及新亚生活中究竟包藏了些什么;所谓新亚精神究竟具体
表现了些什么,便要凭这份刊物来察看来推寻。
又在《双周刊》四卷一期《本刊进人第四年》一文中说:
这一份刊物,我们创办时的用意不外两点:一是逐期报
告学校师生们生活的实况,一是预备作将来校史之一份重
要参考材料用。
《周刊》创办的宗旨虽如上述,然而我把宾四主持校政十五年
来的资料,从头一页页仔细翻看,禁不住为它记载的不够详实而
感叹。最难释怀的,莫过于宾四辞职时相关资料的欠缺。举其最
简单具体一事说,宾四的辞职讲演,当时竟无人记录。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一日,新亚举行第十三届毕业典礼,宾四
在主持典礼的同时,对全校师生作了他正式离职的公开讲演。
回想那一段忙碌混乱的日子,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典礼的前一
晚,时间已过午夜十二点,宾四在忙完杂务后对我说,现在他要
静下心来好好准备他主持校政十五年来最后一次讲演。于是在
沙田和风台五号,我们旧居的长廊上,他衔着烟斗,独自在廊上
散步,为他第二天的告别辞打腹稿,直过两点才上床休息,我又
听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到天亮。第二天早上,我陪他去新亚,他在
忍受了无数委屈,又经过长期内心挣扎,却能如此平和的讲话,
没有带一丝火气,而又句句充满情感,令我几次禁不住泪水夺眶
而出,这真是令我终生难忘。
当晚校长室苏明漩先生来电话,也说起他的感受。不料两天
后苏先生再来电话,激动地报告,学校竟无人记录宾四的告别讲
演。这真是件不该有的缺失。历年来,每逢新亚举行开学或毕业
典礼,照例有人负责记录师长的讲话。何况这次是新亚创办人的
告别讲演,意义更不同。这一疏失,实在令人有些费解。典礼后
十一日,宾四在苏先生多次催促下,终于补写了一篇讲词,登在《新
亚生活双周刊》七卷六期上。情绪激荡达到某一巅峰状态时,常能
发挥出想不到的潜能,创造出平日少见的杰作。但待事过情迁,再
要来捕捉当时的心情,往往如水中捞月了。补写的一篇难及当日临
场讲演的生动。我每回想此事,总觉有难以弥补的遗憾。
文稿编定后,在宾四杂稿中,意外寻出一九六0年宾四在美获
耶鲁大学颁赠名誉学位,雅礼协会举行公宴祝贺时之讲词一篇,及
其辞新亚校长职复雅礼罗维德先生函一草稿。另又在其记事本中
获知当年有上董事会辞职书一封,特电新亚张端友校友于档案中查
出寄来。此三文同可补人,其中两函有关辞职事,正可稍补缺失。
此集所收只限于宾四在《新亚校刊》、《新亚生活双周刊》、
《新亚月刊))上有关之文稿,按出版顺序先后排列,并在每篇下
注明原刊几卷几期,以便读者翻查。如该文收人宾四已出版之
某书,也加注明。一九六七年我们由港迁台时,叶龙校友赠其手
抄宾四海外讲稿两本,孙鼎垂先生赠宾四剪稿数十篇。两者中
有数篇与新亚历史有关,而上述刊物未收人,特为补人,并在目
录上注明其原发表处。另新亚生活上有我《敬悼青瑶师》一文,
所述有关新亚艺术系之创设,今亦附人。又《新亚生活周刊》有
记载学校活动之文稿数篇,以其有助读者对当年新亚之认识,今
亦插入。以上凡非宾四文稿,皆不在目录顺序上排列,并注明为
“附”稿,以示区别。又该刊上有宾四香港大学校外课程讲稿三
部分共十八篇,今并删去,别作安排。
这本文集拖了多年终于付印了,今年恰逢新亚创校四十周
年之庆,特把宾四为祝贺此庆典而作之《祝辞》与《新亚简史》两
文,亦一并收人此集中。意外的巧合,亦别具意义。宾四嘱此书
‘赶在九月二十八日校庆日前出版,以为他的贺礼。
一九八九年八月
钱胡美琦写于台北外双澳之素书楼
新亚学规
凡属新亚书院的学生,必先深切了解新亚书院之精神。下
面列举纲宗,以备本院诸生随时诵览,就事研玩。
一、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二、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三、爱家庭、爱师友、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为求学做人之
中心基点。对人类文化有了解,对社会事业有贡献,为求学做人
之向往目标。
四、祛除小我功利计算,打破专为谋职业、谋资历而进学校
之浅薄观念。
五、职业仅为个人,事业则为大众。立志成功事业,不怕没
有职业。专心谋求职业,不一定能成事业。
六、先有伟大的学业,才能有伟大的事业。
七、完成伟大学业与伟大事业之最高心情,在敬爱自然,敬
爱社会,敬爱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敬爱对此一切的智识,敬爱传
授我此一切智识之师友,敬爱我此立志担当继续此诸学业与事
业者之自身人格。
八、要求参加人类历史相传各种伟大学业、伟大事业之行
列,必先具备坚定的志趣与广博的智识。
九、于博通的智识上,再就自己才性所近作专门之进修;你
须先求为一通人,再求成为一专家。
一0、人类文化之整体,为一切学业事业之广大对象;自己
的天才与个性,为一切学业事业之最后根源。
一一、从人类文化的广大对象中,明了你的义务与责任;从
自己个性的察赋中,发现你的兴趣与才能。
一二、理想的通才,必有他自己的专长;只想学得一专长的,
必不能具备有通识的希望。
一三、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
你应该转移自己目光,不要仅注意一门门的课程,应该先注意一
个个的师长。
一四、中国宋代的书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现代的大学教育
是课程中心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
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
一五、每一个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门完整的学问。
每一门理想的学问,其内容即形成一理想的人格。
一六、一个活的完整的人,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智识,但多方
面的智识,不能成为一个活的完整的人。你须在寻求智识中来
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来专为智识而求
智识。
一七、你须透过师长,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
者,你须透过每一学程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业与
事业。
一八、你须在寻求伟大的学业与事业中来完成你自己的
人格。
一九、健全的生活应该包括劳作的兴趣与艺术的修养。
二0、你须使日常生活与课业打成一片,内心修养与学业打
成一片。
二一、在学校里的日常生活,将会创造你将来伟大的事业。
在学校时的内心修养,将会完成你将来伟大的人格。
二二、起居作息的磨炼是事业,喜怒哀乐的反省是学业。
二三、以磨炼来坚定你的意志,以反省来修养你的性情,你
的意志与性情将会决定你将来学业与事业之一切。
二四、学校的规则是你们意志的表现,学校的风气是你们性
情之流露,学校的全部生活与一切精神是你们学业与事业之开
始。敬爱你的学校,敬爱你的师长,敬爱你的学业,敬爱你的人
格。凭你的学业与人格来贡献于你敬爱的国家与民族,来贡献
于你敬爱的人类与文化。
(载校刊第二期,一九五三年)
新亚校歌
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灵
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右之一)
十万里上下四方,俯仰锦绣,
五千载今来古往,一片光明。
五万万神明子孙。
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右之二)
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
.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
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
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右之三)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9-8-4 20:5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