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7451|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迪儿童绘画》杨景芝教授2004年出版的最新专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5 11:5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启迪儿童绘画》是杨景芝教授2004年出版的最新专著,是她以往成果的浓缩和总结。分理论指导和教学实例100课两部分。
  【理论指导】以大量图例从理论到实践具体详细地讲解了各年龄段儿童的绘画心理发展特征,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问题。诸如儿童的创作动机;儿童的绘画潜力和表现特点;如何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和审美修养;儿童的绘画表现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等。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儿童绘画心理学的空白。
  【教学实例100课】是作者经过多年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案,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造型活动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按年龄顺序编排。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课题,采用过程教学,在教学互动中一步步启发儿童创作。每课包括教学目的、要点、准备、过程及指导建议,其中,教学过程又包括观察与讨论、作画提示、教师辅导及作业评赏四部分。
  ■ 观察与讨论:提供大量素材及讨论,供互动启发参考,如《花树》一课,详细介绍了4种不同形状的树,有9幅插图,多个提问及解答……
  ■ 作画提示:教孩子如何构图;如何使用绘画工具、材料;如何使用造型元素,即点、线、形、色;如何运用审美造型规律,如对比、疏密、节奏等。
  ■ 指导建议: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指导如何教,及应注意哪些问题。
  适合对象:3~10岁孩子及其家长,幼儿园、小学、课外美术兴趣班美术教师,师范院校(幼师)美术专业师生,其它美术爱好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1:58:37 | 只看该作者
启迪儿童绘画特点介绍  
启迪儿童绘画创造了国内三个第一,一个全面提高,现分述如下:

1、是国内第一套系统研究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的宝典

  启迪绘画对各年龄段儿童的绘画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非常系统。启迪绘画的作者杨景芝教授从1985年开始,开办儿童美术实验班,亲自主持教学实验,指导教师对3~12岁儿童进行绘画能力超前教育实验,凡接受实验教育的儿童全部不经过能力测试和筛选,人数大约有5000多人次。根据这些实验,杨教授九六年出版一本专著,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教授在那本专著的序中说:“据我了解,这是我国系统研究儿童绘画的第一本著作。”启迪绘画是杨教授最近几年对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总结,比她九六年出版的那本专著更系统。看了启迪绘画的很多读者也纷纷给我们来电话反应,他们对儿童绘画心理的了解更清楚、更透彻,给他们教育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2、是国内第一套同时适合幼儿园及家庭的大型美术资料

  启迪绘画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法,是对传统的示范和模仿教育方法的重大革新,解决了长期困绕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问题。难怪著名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生导师滕守尧教授看了杨景芝教授的著作后说,杨景芝首先打破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代之以启发式教学,调动儿童个人的发现能力和创造力。她还同国内外艺术教育前沿的专家们一道,对仅仅传授“绘画技艺”的传统教育思想发起挑战和进攻,及时地把美术教学转移到素质教育的方向。

  启迪绘画把教师和家长从传授绘画技艺中解放出来,注重对孩子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在培训班中辅导孩子,家长可以在家中辅导孩子,真正做到家园结合,共同提高孩子素质。

3、是国内第一套不须示范孩子就能学会画的美术启蒙教材

  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在10岁前,他的绘画能力是儿童的潜在能力,与智力、认知能力同步发展。人具备创造视觉语言符号表达心象的潜能,绘画并不是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启迪绘画采用启发教学法,通过教材中的“观察与讨论”及“作画提示”,孩子在与教师或家长的一问一答中,受到启发和引导,能自己观察、记忆和想象,提高绘画创作水平。

  杨景芝教授的实验也证实了罗恩菲德的研究成果。她指导女儿黄欢的方法就是不断给予鼓励和肯定,从来不在表现方法上具体进行指导和干涉,也不需要进行技法示范,让她顺其自然发展。黄欢并没有花费很大精力磨练技法,只是没有间断画写生,从而使她顺利渡过了儿童由主观表现向客观写实发展的关键期。此外,她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儿童进行实验,结果证明儿童普遍都能在绘画能力上获得较快的发展。

4、全面提高孩子审美修养、创造思维、形象思维、耐心、动手能力……
  通过启迪绘画,幼儿逐渐学会了观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朱嘉明说,小时候接受杨教授的绘画启蒙对我太用啦!我觉得学画对一个人的思维特别有好处。比如,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完整。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聪明,如,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另外,根据测试,学启迪绘画的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达到优等的占76%,而普通孩子只占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1:59:46 | 只看该作者
启迪儿童绘画理论依据

1、“绘画潜力”理论。

  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在10岁前,他的绘画能力是儿童的潜在能力,与智力、认知能力同步发展。人具备创造视觉语言符号表达心象的潜能,绘画并不是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

2、“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进入对感觉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由此看来,儿童也是发现者,具有自发学习的能力。

3、“启发教育”理论。

  杨景芝教授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剂,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向其灌输绘画技巧,反而有碍孩子发展。启迪儿童绘画以上述三个理论为基础,重视儿童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用激活的方法启迪孩子通过积极发现和主动探索进行美术活动,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了个性,提高了审美素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2:01:24 | 只看该作者
启迪绘画能给美术教师带来以下七大好处

1.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的精髓。如教学实例中的“观察与讨论”能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选择的课例如玩滑梯、商店与集市等,注重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有助于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2.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水平。讫今为止,接受杨景芝教授美术教育的学生超过万名,其中有些人已经成为知名的艺术家,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北京画院国画家聂欧等,获得各种绘画比赛大奖的,更是不计其数。书中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大多来自她在这些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搜集、整理的第一手“档案”,这些知识能大大提高您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3.为进行素质教育树立了样板。书中的课例全部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并备有详细的教案。采用该方法教学,能大大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的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

4.让美术课更有吸引力。选择儿童熟悉而感兴趣的题材,及奇怪的、有变化的物象作画。这些内容会吸引儿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能激发儿童浓厚的兴趣。如龙虾、花树和切开的果实等,这些物象形态特征容易被捕捉,很适合绘画表现。

5.变教师示范为启发学生自己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10岁前儿童画画有特殊的规律,如不追求与客观真实一模一样,只画自己感受上的“像”。因此,作者鼓励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自己的色彩表现形式,不受成人偏见的束缚,使儿童有极大的空间去自由自在地画。把绘画技法寓于启发过程中,并通过观察、记忆、体验、联想、欣赏等手段,启发学生画出有创意的图画。

6.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提供了1000幅优秀儿童画、民间艺术、原始艺术、及现代艺术中适合儿童欣赏的作品,对儿童进行艺术启迪。

7.配套vcd光盘,减轻教师收集素材的负担,打开学生的绘画创作思路。提供的素材十分丰富,动画表现造型方法,形象直观,相关美术知识介绍通俗易懂,是教材的补充和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2:03:55 | 只看该作者
启迪绘画能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以下六大好处


1、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孩子绘画潜能。绘画是每个孩子先天具有的潜能,通过教材中的“观察与讨论”及“作画提示”,孩子在与家长的一问一答中,受到启发和引导,能自己观察、记忆和想象,提高绘画创作水平。

2、一周一课,在家轻松学画画。教材每周一课,内容安排科学,可让您辅导孩子学画非常容易,即使您没有美术基础,也能教。配套vcd,紧扣教材,素材丰富,杨教授讲解形象直观,孩子看了能自己直接动手画。

3、孩子的绘画兴趣更浓。选择孩子熟悉而感兴趣的题材,及奇怪的、有变化的事物作课例,吸引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能激发浓厚的兴趣。如玩滑梯、龙虾和切开的果实等,这些物象形态特征容易被捕捉,很适合绘画表现。

4、孩子思维更敏捷。不作示范,启发孩子自己画,孩子把对物象的认识,用自己创造的符号表现出来,这个思维过程,促进了创造思维的发展。经测试,绘画实验班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达到优等的占76%,而普通孩子只占10%。

5、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经调查,实验班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他们反映学过启迪绘画后,感到作文好写,数学公式好理解,能主动克服困难。

6、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提供1000幅优秀儿童画、民间艺术、原始艺术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2:09:29 | 只看该作者
记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

1、发现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高峰期在5、6岁

  在国门刚打开的时候,有一次,她发现一本香港出版的儿童美术教育图书中说,儿童绘画与儿童智力成长是同步发展的。为了证实这一论断,她从实际调查中,去认真观察和研究儿童绘画发展规律,并通过儿童绘画实验教学探寻中国孩子在智力发展与绘画能力上的关系。她发现,在不同教育环境、教学水平影响下成长的儿童,他们所显示的美术技能水平是不平衡的。特别是中国的家庭教育,独生子女在两代长辈的包围中生活,他们显得各方面知识早熟,技能训练早熟。很显然,国外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随着实验研究的进行,她又通过对儿童创造性绘画发展进行观察,发现儿童绘画发展的高峰期不是在8岁,而是在5岁、6岁时。因为这一时期儿童的认识发展不受真实生活约束,无论在造型表现方面、色彩运用方面或画面空间表现方面,儿童一概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画。因此,他们的绘画常表现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敢于修正国内外心理学界错误论断——儿童的写实期不是9岁以后,而是在6、7岁

  有一年寒假,她受弟弟委托教10岁的侄儿东东画写生画。4岁的女儿欢欢也要一起画,于是杨教授也给她一块画板让她自己画。出乎她意料的是,欢欢只凭感觉竟也勾画绘画出了动物玩具的形象。从此杨教授受到启发,意识到儿童写生训练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使她找到了摆脱临摹教学、提高儿童造型能力的方法。
  儿童写生的过程也是创造思维发展的过程。他们观察了眼前的复杂形象,经过大脑的综合分析,再创造一种表现符号画出来。因此,她认为儿童写生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同,不需要给儿童讲过多的知识,只要认真启发感受,帮助儿童分析对象特征,激发儿童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自己大胆果断地去画的信心,儿童就能自己画。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
  儿童写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也能使他们通过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她通过写生实验教学认识到,如果在儿童早期美术教育中,经常注意引导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从写生入手发展造型表现能力,这样,儿童的写实期就不是9岁以后,而是在6、7岁。那时,具备初步的写实能力使儿童的知觉能力得到超前发展。这使她对以往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研究中的某些论断,做了修正,并从艺术创作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儿童实际发展的特点做了新的界定。

3、挑战传统美术教育观念,受邀担任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主编

  女儿上小学以后,每当女儿把学校的图画成绩拿回来时,杨教授总是哭笑不得:在一个32开的小图画本上,照着书上的范画临摹,先用铅笔打草稿,用尺子量比例关系,经过反复修改后再用油画棒描一个核桃大的画。她真不敢相信这是能画一手好速写的女儿的图画作业。为什么一个儿童在课上、课下竟画出截然不同的画来呢?

  于是,杨教授开始在她主办的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从3岁至12岁细致划分出按年龄递增的教学实验班,指导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教学探索,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86年北京市少年宫举办“家长学校系列讲座”,开始把她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一些报刊、杂志相继约她撰稿,她在《中国美术报》、《中国日报》、《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以及出版的论文中都发表过论述儿童美术教育问题的文章。
  1989年,她第二次受邀担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主编。由她主编的这套教材,率先通过了国家教委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出版署颁发《教材编写出版发行》一等奖,成为反映当代中国教材建设最新水平的一套美术课本。

4、42年教学实践经历,20年开办绘画能力超前教育实验班,60多场报告会和讲座,结出丰硕成果。

  杨教授从1985年开始,开办儿童美术实验班,亲自主持教学实验,指导教师对3~12岁儿童进行绘画能力超前教育实验,凡接受实验教育的儿童全部不经过能力测试和筛选,人数大约有5000多人次。根据实验结果,她主编了两套小学美术教材,主编了一套小学美术录像教材等。
  1998年,她受邀承担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并根据课题成果撰写出22万多字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总结她多年来指导并与一些老师合作进行的儿童绘画教学法。
  2004年,杨教授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与武汉长汉教育公司合作,出版了最新的专著——《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附教学实例100课》及配套vcd(统称启迪儿童绘画),对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问题又做了更深一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2:17:44 | 只看该作者
杨景芝教授谈传统美术教育


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直觉是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在艺术活动中感性占主导地位。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建立在理智分析基础上,课程内容是成人美术专业教学体系的缩简本,脱离儿童实际,也不利儿童发展才能。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
  ⑴绘画内容越简单越易画吗?
  从成人的眼光看儿童造型能力的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儿童就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要从简单形到复杂形那样进行安排,以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事实上,儿童依靠感知认识事物,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人和事开始。人的形是最复杂的,儿童一开始画就先会画人。我们经过实验也证实儿童绘画内容本身并不存在难易问题,关键是所画的题材儿童是否感兴趣,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以及我们怎样提出要求。一个题材儿童可以画,画家也可以画,题材本身不受年龄和技术水平限制。比如,我们以画旅游鞋为题材在3~12岁各年龄段进行教学,教学要求根据年龄特征加以区别,结果他们都能画得很出色。
  ⑵过早教绘画知识,易使儿童兴趣下降。
  传统教育用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着眼造型准确性,色彩表达的真实感。因此对儿童大量灌输绘画知识,甚至规定教死画法。然而,儿童绘画并不注意画得是否与真实一模一样,儿童画与技巧并没有太大关系。过早、过多灌输那些不可能被儿童接受的技法知识,如人物比例关系等,对孩子来说太枯燥,接受不了,导致兴趣下降。因此,培养儿童绘画技能,不可操之过急。
  ⑶模仿学画不利于发展创造思维。
  传统绘画历来用模仿的方式传授技艺,习惯要求儿童用一种模式化方法表现。这样的教法容易伤害儿童幼稚的心灵,压抑他们的创造力,也不符合艺术教育规律。儿童绘画能力是自然发展的,其规律是: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现,由意象到再现。他们的写实能力随认识发展自然提高。
  我指导女儿黄欢的方法只是不断给予鼓励和肯定,从来不在表现方法上具体进行指导和干涉,也不需要进行技法示范,让她顺其自然发展。黄欢并没有花费很大精力磨练技法,只是没有间断画写生,从而使她顺利渡过了儿童由主观表现向客观写实发展的关键期。此外,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儿童进行实验,结果证明儿童普遍都能在造型能力上获得较快的发展。
  为了探索符合中国儿童实际的美术教育方法,从八五年开始,我与10多位教师合作,在我所领导的少儿造型艺术中心进行教学实践,至今已有上万名儿童参加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一整套通过绘画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方法和体系。读者如果想了解具体内容,可参考我最近的著作——《启迪儿童绘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2:19:37 | 只看该作者
从小学绘画有哪些好处?

我有个朋友,她有两个女儿,两姐妹都上了大学,一个攻读工科,一个学习绘画。她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有文化教养、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里,但因为艺术素质不同,形象思维能力差别很大。有一次学绘画的妹妹小燕对我说:“我姐真笨!她们书上有个机械图,她就是看不明白,我给她讲,她还是看不懂。”我还有个学生叫朱嘉明,他少年时代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画也画得好。“文化大革命”后,他由一个初中毕业生一跃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习经济管理,毕业后在国务院做经济政策研究工作,提起儿童时期学习绘画,他说:“小的时候在少年宫学画画对我太有用啦!我觉得学画对一个人的思维发展特别有好处。比如,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完整,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聪明,如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
  身边这些儿童成长的实例,使我看到了形象思维能力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使我认识了基础美术教育对儿童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人才发展中的一项必修科目。具体说来,从小学绘画有以下好处:
  ⑴发展儿童感知能力。画画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因此,发展感官,促进智力发展是画画不可替代的优势。
  ⑵培养丰富的情感。情感是学习的动力,画画有利于儿童情感宣泄,使身心发展得到平衡。同时,美育又能陶冶情操,使儿童情感境界得到升华。艺术能使人充实和完美。
⑶培养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未来社会的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画画通过创作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周密的思考与计划能力,独特、流畅与变通能力。
  ⑷发展思维能力。儿童通过观察进行的视觉思维,是儿童早期的思维活动,他们通过创造视觉符号表现认识,发展智慧,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发展。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
  ⑸促进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创造。美术创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培养自尊、自律、合作动机和自我激励的品质,培养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
  ⑹提高运用媒材、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画画以动手操作为特征,新的媒材、技术不仅容易引起兴趣,而且可以培养探索学习的习惯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新的可能和途径。
  ⑺培养丰厚的文化修养。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
  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画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和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7-26 09:09:04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觉得vcd来得直观些,因为孩子不识字,vcd她看得懂。当年,杨教授的vcd在上海书城一会儿就卖光了。十片,45元,很便宜的。里面内容丰富,尤其是历年那些孩子的画儿,太多了,说明她善于保存,人细心。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上海书城里再也看不见她的vcd了。画画的vcd最畅销,往往很快卖罄。像我这样的,几乎是看到啥买啥,不过比较下来,杨的碟出众些。我有时候想,我要是个画家多好啊,我肯定会去编写vcd,很赚钱的。我认识的一个画家,也在教小孩,也对我这套碟片感兴趣。他肯定了我教外孙女画画的办法是正确的。可见,杨的碟片受欢迎情况。
楼主看来是画界的。请楼主转告杨教授,vcd该再版了。当然只要维持原价,买的人肯定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彦彦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04-7-26 09:54: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19 , Processed in 0.13287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