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843|回复: 3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凡的成长记录(2007年7月 女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3 14:3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慧慧妈、子涵妈、果果妈和荣宝妈的影响下,我这个懒妈妈终于决定也为女儿建一个小楼啦,也算是送给宝贝两岁生日的一个小礼物!

小凡今天整整两周岁啦,Happy birthday, I love you!

希望小凡宝健健康康地长大,快快乐乐地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prana2009 + 1 + 1 纯粹支持。
丹芮妈 + 2 + 2 精品文章!
Lima + 1 + 1 零零散散看到你很多好帖子,终于看到楼 ...
bucy + 2 + 2 祝小凡生日快乐了!迟到的祝福!
予哲 + 1 + 1 纯粹支持。
小小小1008 + 2 + 2 欢迎欢迎!
wendyzhuwenli + 2 + 2 祝小凡生日快乐!!
我是花园 + 2 + 2 小凡生日快乐,
daguoguo + 2 + 2 一同进步,祝小凡宝宝生日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7:23: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妈妈的祝贺!

对两周岁的小凡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1、身体方面
     身高:90cm(站着量,躺下来量92cm)  体重:13公斤
2、社交方面
      很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会和小朋友和长辈们打招呼,不过还需要大人提醒。除非是她特别喜欢的XX奶奶,只要看见她,一定惊喜,然后老远就大声喊奶奶,快步跑过去要她抱。
3、喜欢玩的游戏
      最喜欢玩捉迷藏,但是还不是真正意思上的捉迷藏,只能算追人的游戏,因为她虽然把眼睛用小手蒙上,会从指缝里偷看 。但是只要是说捉迷藏,管她怎么玩的不像捉迷藏,她都喜欢。
      还喜欢玩藏东西,经常把一些小东西藏在书里面或者沙发单下面,拼地图中的吉林省已经失踪一个星期了还没有找到,不知道她给藏到哪个单子下面啦,因为有几天她对吉林省特别感兴趣!
      喜欢钓鱼的游戏,天天拿着个木棍到处钓,呵呵,其实主要是钓她的书和家里的拖鞋,然后大叫:“好大的一条鱼啊,那么大!”把手伸得老长的比划着
      前段时间比较喜欢找形状,开始需要大人指导一下,才能塞进去,后来就可以很熟练地自己塞进去了,不过我发现她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塞进去的,第一个一定是椭圆形,然后是圆形,五边形,菱形。。。。
      这两个星期喜欢上了拼地图,已经比较熟练了,知道了具体的位置,只是有些省还需要帮一下,才可以完成。
      串珠子的游戏一直不是很热衷,这几天开始和她玩给小伙伴分珠子的游戏,好像还比较感兴趣,把珠子分类的游戏不太热衷。
      压翘翘板曾热衷了很长时间,每次去植物园,都要压半个小时以上,对面的小朋友换了5、6拨了,她还要玩,而且不要坚决不让大人扶,两个小手倒是抓的很紧。荡秋千和玩健身器的跨步走也是,坚决不让大人扶,还一个劲地说:“你玩那个!”
      现在最热衷的去植物园喂鹅,有时候不愿意出去玩,只要说喂鹅去,马上吧嗒吧嗒地就要换衣服出去。到了湖边,一屁股坐在地上,等着你拿大馒头出来啦!如果鹅还没有没有来,就大声喊:“鹅快来,和小凡一起玩!”然后把馒头掰成一点点的,往湖里投。
4、现阶段的敏感期
      ——文字
      小凡很喜欢比较相近的字,经常会让妈妈写相近的字,比较以后说不一样。刚才看了一下小黑板,上面写在思和恩,备和各,整和嫩,水和永。这是她这两天让我写的相近的字,说实话,好多字如果不是她说,我还真没有注意过这些字很像呢?
       ——车
       出门看见车,就要问这是什么车,包括种类,颜色,还问叫什么名字(其实是想问英文)。
       ——树
       超喜欢问这是什么树? 好多树我都叫不出来名字,只好说:“我也不知道,回去让爸爸查查。”玩了回到家,她还没忘,说让爸爸查查,问她查什么,她说:“查树叫什么名字?”真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啊! 有好几次,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赶紧到网上买了关于树木的树,希望以后可以少一点尴尬!
       ——英语
       这个星期每天都要说:“要看小乌龟,也要看唱歌!”问她:“是看小乌龟,还是看唱歌呢?”“还是看小乌龟吧!”现在小乌龟是她的最爱,巴迪童谣排在其次,其中最喜欢听紫水晶篇,里面很多歌都喜欢跟唱。

[ 本帖最后由 小凡宝2007 于 2009-7-3 17: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bucy + 2 + 2 长得好高,小凡妈是不是好高,:)
我是花园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09:59:21 | 只看该作者
前面总结的主要是好的方面,下面就要说说不足了!

1、典型的好哭包
     受了点儿小委屈,有点儿不愿意,眼泪说来就来,而且哗哗地。如果不顺她的意,哭的嗓门那叫一个大啊!小时候去打预防针,只要她一哭,其他的小孩都不哭啦,连医生都说:“这个小孩哭的嗓门这么大!” 家里来了陌生人,尤其是男的,几乎都要嘶声裂肺地哭一场。查煤气水表的师傅都怕来我们家,每次来必哭,而且嗓门极大,弄得师傅也很郁闷。去饭店吃饭,只要是在包厢里,一定不好好呆着吃饭,非要出去转悠,如果看见她觉得不顺眼的人,一定大哭,弄得朋友们也很尴尬!
     有一段时间她不喜欢洗澡,让她洗澡就说困了要睡觉,就开始哭。说让她洗脸洗屁屁再睡觉,也不愿意,继续哭,怎么说都不行。我和她爸爸都很恼火,决定不理她,我们坐在客厅,让她一个人趴在卧室的床上哭,说实话,哭得我心里都酸溜溜的,别人听了还不定认为这家发生了什么事呢。终于在她大哭了半个多小时以后,她主动过来找我,让我给她擦眼泪,还自己解围说:“我不再难过啦!”哎,真是叫人又生气又心疼!
       她这个好哭的毛病怎么才能好点儿啊!

2、喜欢叫人抱着,不太愿意自己走路
      以前没有这个毛病,出去玩都是自己跑。上个月开始喜欢叫人抱着,不愿意自己走路,好说歹说,讲道理都不行,抱着你的腿就是不走,累了想把她放下来,囚在你身上,脚就是不占地。其实她也知道自己不对,抱着的时候她自己说:“小坏蛋让妈妈(奶奶)抱着!”抱累了想歇会儿,她也不愿意,非要你继续走。每次出去玩,都会为了这个扯皮,有时候真想爆打她一顿,不管她让她哭!

这是小凡目前最不讨人喜欢的地方,希望长大一点儿,能有所好转。有一个朋友认为我太惯着孩子,如果孩子不讲道理,就让她哭,多哭几次,毛病就改过来啦!说像我这样,以后会越来越麻烦。可是我认为孩子还小,她哭可能不完全是没有道理,很可能是我们大人没有理解她的感受和需求!

不过,我也一直在反省,我是不是在这些方面对小凡有点儿娇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wuyinwei + 1 + 1 我家小锐也喜欢出门就让我抱着。原来觉 ...
我是花园 + 2 + 2 那我就和你一样惯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7-4 10:08:17 | 只看该作者
慧也是的,出去把我的腿一抱,说:“小懒虫要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小凡宝2007 + 1 + 1 当妈的就累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0:32:27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晴


多音字——乐

昨天小凡第一次发现了多音字,指着《三字经》中的“礼乐备”中的“乐”,说:“读le,不是yue!”和她解释:“在这里读yue,乐是多音字,有两种读音,音乐、快乐,虽然字是一样,发音却是不一样的!”尽管她早就已经接触到了多音字,如长、好、弟(通假字),但是都没有提问,倒是我主动给她解释过弟是通假字,在这里读ti。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问多音字的话题,记录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小凡宝2007 于 2009-7-6 22:5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Lima + 1 + 1 好厉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5:59:4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南怀瑾先生谈儿童智慧开发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大家习惯所称“儿童读经”的事,“儿童读经”是大家最近讲惯的术语,其实就是儿童读书。 

不管称儿童读书、儿童读经,或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也好,在我的看法,这个时代,尤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国家,在近七、八十年来这个时代,中国人一听到“读经”两个字,就莫名其妙地反感,认为是复古,走倒退的路线,或者认为不合时宜,这都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此,我对大家推广的这个工作,就改个名称,叫做“儿童智慧开发--中国与西方文化导读”。 

这样一来,一方面免除各方面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一个承先启后的新文化。 

其实引用孔子的话,什么事都要“正名”。什么叫正名呢? 

就是对于事情的一个主题,先要弄清楚,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 

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他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 

大家都会会觉得很古怪,认为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要教小孩子背书? 

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 

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但是这个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再不采取朗诵,背诵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与理解。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受美国教育家“杜威”思想的影响。后来影响到美国,教育上讲“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推翻他们所认为古人背诵是读死书的这种制度。认为念诵、背诵是像打针一样注入式的,又像喂鸭子硬喂进去,只会把人喂怀了。所以一百年来,东西方学校的教育都采取较放任儿童的方式,不需要背诵。只要求他懂得,来启发他的脑筋,开发他的智慧。尤其在中国“五四运动”这个阶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彻底的推翻了读中国的古书,接受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书都变了。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变成读的是“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这是学语言,没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祸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变成没有文化根基。 

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出“埃及”,到现在二、三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上,始终是第一等人,在几千年以后的现在,重新建国,建立了以色列。犹太人几千年来的教育,自己独立一个系统,不与外面接触的,始终保存他的文化精神。可是世界上的人忽视、轻视了这一点,尤其我们中国人更不注意,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 

“五四运动”这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推翻旧文化,可是新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并没有建立。所以对中国文化就拦腰砍了一刀。现在国内文化断层是很严重的,这几十年来,新的权策,新的一些做法,几乎连根都挖掉了。像我们这个年龄层,七、八十岁的人,快要死光了,将来要想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国家民族文化保存下来,几乎不可能。因此趁我们还在,极力地提倡注重文化。 

提倡以后,推广些什么?现在回到原来的本题,也就是我们让孩子们背书、朗诵的方法,不须告诉理由。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任何一段,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这样背下去以后,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不但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要背。 

我们需要认识背诵,重点在那里,也许大家可能还不知道。中国五千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西伯来文也是靠背诵流传下来的。中国唐朝、欧洲十二世纪以前,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也没有纸张,人类文化保存,是靠每个人背下来,口口相传。譬如,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烧书,在那个时候已经发明毛笔了,有些是用毛笔写在牛皮、羊皮上,或用刀刻在竹片上,然后一卷卷卷起来,所以读书是一卷一卷的,所以叫开卷有益。自秦始皇烧书,到汉武帝开始重新恢复文化,距离七、八十年之间,中国文化,《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都靠这老先生亲口背出来,口口相传。你以为是像现代靠印刷术、电脑联网出来?不是的,都是背出来的。他们这些读书人、大学问家,怎样读书呢?都背来的。比如过去背了的《大学》、《中庸》,随时想起就背一背,从小背到老,中国文化是这样背下来的。即使到了宋朝以后,发明了印刷术,还要背啊!因为那时印书不是很普及,也是很困难的。甚至到满清末年民国初年,在我小的时候,有些书还是借来抄,亲手抄,然后背。当时印刷业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一本书、一篇文章要亲笔抄写三遍,还要背给老师听。像林则徐、林则徐的好朋友龚定盦这些人,都是背书的,而且背的很熟啊!背诵的方法,不但不妨碍社会的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发展更发达,更精详。可是现在人不懂,以为背书是背死书。至于背书的理论基础,这就牵涉到修养的科学,以现在来讲,牵涉到脑的科学。背书非专一、安定不能背起来。小孩子背东西是不痛苦,是很快乐的。因为专一唱歌、专一背书,脑筋就更宁定。思想行为都要变的。这个就要讲到脑波的问题,譬如大家讲修养、修道、学佛打坐,打坐就是使脑神经专一思维,专一思维,就宁定,使身体生理机能改变,健康起来。脑子变健康,那么思想行为也变健康了。背书有很多很多好处的,现在一般医学,尤其脑科医学,还没有作详细研究。关于脑科医学这点,我也不是专家,只是大概提一下,背诵的作用可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使头脑就更细腻、更精详。 

我们现在提倡儿童智慧的开发,习惯也叫读经,就是那么一种古老的方法,那么简单一条路线。这个工作每个家庭都可以开始,拿本古书就可以背。我们现在印这些书,发送出去,只要有人肯背,就帮忙他。 

问:有人提问读经跟经济效益有没有脱节? 

答:如果父母所希望的经济效益的定意,是让每个孩子们从学校毕业出来,在社会上,就能找一份工作,可以赚钱谋生致富的话,那么有的人读了大学、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的还很多呢!至于说读古书出身,将来到社会上找不到工作,赚到钱或赚不到钱,谁做结论?可能读了古书在社会上更好哇!比如说,我就是读古书,背古书,我的经济效益好像比你们都好一点。至于读了古书以后,怕孩子长大以后没有经济效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们背诵古书,真的把古文背好,智慧开发以后,读现在学校的教科书,一看就懂了,这效益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现在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书包越背越重,眼镜越戴越厚,晚上做功课到九、十点,天天考、年年考,考了高中,初中读的东西不要了,考了大学,前面的东西都不要了,这都是浪费。如果用背诵的方法,把文字基础、文化基础打稳了以后,读这些教科书,并不要花几年时间,只要几个月,中学教科书就都会、都懂了。这样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节省好多办学经费。可是大家不懂。经济效益的理论可以说是很大的。 

问:现在工业这么进步,金融发展那么快,再反过来读古书,中间有什么关联? 

答:工业发达,工商业作股票,经济、金融发展的时代,也要知识啊,知识要智慧指挥,读了这些古书以后,脑筋开发了,学知识就更容易了,智慧更高了,不但没有冲突,还有好处啊! 

问:小孩子功课很多,那么再读这些古书的话,就没时间了,而且也增加压力。 

答:现在在台湾全省各地,台北薇阁学校,以及在大陆很多小学,每天十分钟,或每个礼拜只花两次半个钟头时间来背书,等于一个礼拜只花一个钟头,就像唱歌嘛!这不会增加功课的压力。现在成果已出来,他们背熟了,中国字认多了,读学校的教科书认得更快了,自己也理解进去,不会增加压力,反而使他们更轻松愉快地打开脑中的思想,增加知识,一点都不妨碍。我倒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都在浪费青年的头脑、精力,乱读的书都没有用。像我的方法,原来我叫我家的孩子不要去学校读书,我说你们六岁起,我教你们六年,包你直接考上大学。可是孩子的妈不赞成这种做法,那只好听他妈妈的喽,所以孩子自己吃了苦。现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孩子,父亲教他背书,现在13岁,升大学。这也是一个案例,不但没有浪费时间,还争取缩短了教育时间。 

问:还有一个问题,背完了永远会记得吗? 

答:像我们是背书出身。对不起,还是记不得。可是到底记得不记得呢?记得。我7、8岁读的书,我现在80多岁,你提了那一点,我马上都可以答出来,还是忘不了,理解了就忘不了。现在学校里,6岁起,读到20几岁大学毕业,拿到博士,有时你问他,这十几年当中学的东西,就答覆不出来呀,这是常有的事,很明显的事。因为他不肯背诵,是应付临时的考试,那样叫做强记、硬记。“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像唱歌一样,不用动脑筋。现在的教育,假如是用脑筋强记,把脑筋都记坏了,这不是背诵。像有些人,大学毕业了,再去背书,用的方法是强记,不是背诵。因为他已经成人,就是强记,背诵是小孩,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内涵,并不知道的,就是会唱、会念、这个叫背诵。以佛学来讲,背诵是进到第八阿赖耶识里去,记忆强记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是脑子表层的作用。比如一个小孩子学普通流行的歌曲,随便一听就背来了,他不要用心的,就永远记得了,这就是背诵。 

硬记的不算数。就像我们现在看那些领导人站在台上拿讲演稿一样,是强记的。每天怎么样讲演,是秘书替他写好的稿子,要点也是你说的,可是自己就记不住。然后一边演讲一边看稿子,这是现代人的作法。古代的人不会作这个动作。现在这些高级领袖,站在台上背自己的演讲稿,自己还不晓得是讲了些什么东西,这是很丢人的时代。过去的学者也好,了不起的英雄领导哪里还会拿个稿子去讲话,心理想的什么要点都有,就直接讲出来。我们小的时候,看到革命的老前辈,上台演讲从来不带稿子的,但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现代人长篇大论,站在那里,低著头,戴个眼镜,看一下,抬起头讲一句,讲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自己也不晓得讲些什么,这就是不读书、不记诵的问题了。



给小凡开始读经,截止今天正好整整三个星期,也一直在思考给孩子读经的目的是什么?读了这个帖子更加感觉:读经是对的,读经应该坚持!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wuyinwei + 1 + 1 想好了就坚定的走下去,相信一定会有很 ...
wendyzhuwenli + 2 + 2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6:09:32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的文化功底实在太太太差啦,用孩子她爸的话说,就是很会考试,典型的应试教育下培养的产物。

现在有了小凡,可以和小凡一起学习中国的古文化,学习自然,学习历史,感觉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bucy + 2 + 2 会考试也不错啊。呵呵。
我是花园 + 2 + 2 和孩子一起学习,确实很有趣呢
wendyzhuwenli + 2 + 2 我也是呢,第个二童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22:15:56 | 只看该作者
有点儿后悔太早教小凡认识了数字

小凡1岁5个月的时候,很喜欢按电话和按计算器上的数字,我就顺便教她认识了数字。现在发现数字认识的太早没有太大好处,可能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有段时间她很喜欢让我写数字,应该是写数字远在写字之前。估计得到了强化有点儿过多了,现在我画个圈圈,她就会不假思索地说“零”!  其实圈圈可是代表很多东西啊,太阳、皮球、碗。。。。 ,看见小写的L,她就会说是“一”。其实一个小树棍也可以代表很多东西啊

决定以后不再给她强化数字形象啦!

现在慢慢地有点儿理解豪妈的意思了,要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顺势而为,顺其自然!

[ 本帖最后由 小凡宝2007 于 2009-7-5 16: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bucy + 2 + 2 完了,那安安岂不是没有想象力了。开玩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4 22:5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凡宝2007 于 2009-7-4 22:15 发表
后悔太早教小凡认识了数字

小凡1岁5个月的时候,很喜欢按电话和按计算器上的数字,我就顺便教她认识了数字。现在发现数字认识的太早没有好处,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有段时间她很喜欢让我写数字,应该是写数字 ...


即使小凡认识零,你还是可以引导她圆圈还象一个球,象碗,象太阳呀

我个人不认为识字和认数字限制想象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bucy + 2 + 2 我很赞同。
小凡宝2007 + 1 + 1 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7-5 06:58:4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上来,就看到你的贴子了,支持支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小凡宝2007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19 , Processed in 0.098966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