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7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嘿嘿】国学大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2 22: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必须诚实,新闻必须真实,网络必须踏实。他们都应该与虚假无缘。如果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管地位多高,名气多大,我们都要揭露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22:42:15 | 只看该作者
第27期: “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

[网友评论]
·方舟子·
  爱因斯坦是近代公认最聪明的人,人们也就爱拿他说事儿。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要根据事实来,别乱造谣,为了说理的方便,把爱因斯坦从未说过甚至与其思想相悖的话硬是栽到他的头上。他已长眠了快50年,无法为自己澄清。如此欺负一个不能开口的古人,想想总不是人干的事,偏偏有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乐此不疲。基督教传教士、中国“人文”学者爱造爱因斯坦的谣,说他信教信上帝,我以前已多次揭露过。最近偶尔在网上看到南怀瑾一篇文章,才知道这位近来在海峡两岸都很流行的“国学大师”,原来也好这口。其“名著”《论语别裁》“祈祷是求救的信号”一则称:

  “谈到超现实世界,有没有另一世界存在,这是东西文化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哲学、宗教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不科学,科学并不是万能,现在科学正要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还没有找到。不要以为科学解决了问题,事实上问题还没有解决。像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可惜死得太快了一点。他想把生命升华,变成为四度空间(Four Dimensional Space或称四次空间,或四个因次空间)。那时人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可以有神通,可以不靠机器而在空中飞行。他有这个理想,没完成就死了。他到快要死的时候,感觉宇宙的生命后面还有一个东西。什么东西呢?当然不是唯物思想的。他是搞物理的,科学家都是朝唯物方面的路子去探讨。结果他认为不是属于唯物方面的,而是另外的东西,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所以他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因为这一个力量他没有研究出来,是个东西但不可知,还不如信上帝,精神先得到保障,先得到安慰。形而上是不是有个东西?生命是否在一个躯体里死了以后可以再生、再来?这都是人类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所以人类文化不要自吹了,站在哲学立场看人类文化是非常幼稚的,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这段话很有点今天中国“人文”学者的口吻,都是要对科学指手画脚的,而其实也都是连基本科学常识都没有,连常见辞书也懒得去翻翻就信口开河了。只要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所谓四维空间,其实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维的统称,并不是多出了一个什么神秘的东西。(参见《辞海》1999年版的词条:四维空间,亦称“四度空间”、“四度时空”、“四维宇宙”、“时空连续区”等。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这一概念由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首先提出,因此又称“闵可夫斯基空间”。要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使用空间的三个坐标和时间的一个坐标,这四个坐标组成的“超空间”就是“四维空间”。)南怀瑾对四维空间的理解,大概是和科幻小说说的多维空间搞混了。至于说爱因斯坦想要有神通,想成仙飞行,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云云,更全都是南怀瑾本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乃是对爱因斯坦的污蔑。

  南怀瑾的追随者不少,里面大概也有一些物理学专家、学生,却无人向他指出这个笑话,任其流传数十年,可与信轮子的物理博士不敢纠正李“大师”的“光年”错误相比。(李“大师”在其“经文”中望文生义,把“光年”当成了时间单位,闹了天大的笑话。连小学生都知道,“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过的距离。)南怀瑾的文章我只读过几篇短文,就发现了一些中国历史常识错误,例如:

  《南怀谨谈历史与人生》中《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文称:“在古代,尤其春秋战国间,知识分子第一个兜销的好对象,当然是卖给人主--各国的诸侯,执政的老板们。……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曾经下了逐客令,当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临行之时,上书劝课,秦始皇觉得有理,于是收回成令,李斯后来因而得以重用。虽然如此,各国诸侯的灭亡,对养士风气不能说不是个打击,……”这段话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李斯上《谏逐客书》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距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还有16年之久。因为这个错误,使得整段论述完全作废,无法修改。

  《名利浓于酒》一文称:“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降。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四岁亲政,就平定了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天下,作了六十年的皇帝,把清朝的政治基础定下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的皇帝,不是职业皇帝了。”康熙并没有如此高的天才。要到康熙20年平定三藩、22年灭台湾郑氏政权,才算平定天下,这时已近三十岁了。

  《历史的经验》“文武兼资论”云:“专门好文的,最后也是亡国,不注重军事国防,如吴王夫差,鲁国的偃王,都是只提倡文化,不注重国防的,而最后败亡,这是‘恃文者亡’。”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吴王夫差的败亡并不是由于“只提倡文化,不注重国防”,恰恰相反,是由于穷兵黩武,好战而亡。那么南怀谨为什么犯这个常识性错误呢?原来是因为读不懂他讲解的《反经》中的这句话:“曹公曰: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这里是分别用吴王夫差和徐国(不是鲁国)偃王来做为“恃武者灭”和“恃文者亡”的例子,而不是都指的“恃文者亡”。

  《历史的经验》“遵义章第五”云:“武帝时,苏武率百余人使西域,为匈奴所囚,不为威屈。”苏武是因为出使匈奴,其副使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败露后受到牵连而被囚。张骞才是出使西域,途中为匈奴所囚。南怀谨显然是把这两个人的事迹搞混了。(孙勇进在《南怀瑾〈历史的经验〉中的几处文史疏误》一文中还列举了几个类似的例子,可参见)

  这些都是读过点史书的人不该犯的错误。对这位喜欢信口开河的“国学大师”的大部头著作,我也就没有阅读的兴趣。《论语别裁》据说是当代讲解《论语》的名著,但我只读了这一章,就知道这位“国学大师”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也没搞明白。

从这里转:
http://it.sohu.com/97/68/blank214356897.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23:58:5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说得更狠。

也看南怀瑾

丁阿拉

看《基督教的招募新人法》一文之前,我还真以为爱因
斯坦也学牛顿,以为晚年皈依基督教是物理学家特别是恐龙级物理学家的职业病。
这些人不断地侵削上帝的地盘,害得他老人家一把年纪还没地儿住。后来不知是
高人点化还是自家顿悟,物理学家怜孤恤老,良心发现,又把他老人家接回来供
奉。基本上类似于我国古代名将杀人多,白头念南无。

爱因斯坦笃信宗教的这一被有系统地重复的谎言为那些装神弄鬼拉大旗作虎
皮的人留下极大发挥余地。书店有作品专柜,网上提供作品下载的所谓国学大师
南怀瑾就是其中一员。

《“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一文中引的一段南氏原文“像爱因斯
坦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可惜死得太快了一点。他想把生命升华,变成为四度空间。
那时人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可以有神通,可以不靠机器而在空中飞行。他有
这个理想,没完成就死了”云云,异想天开,充满中国特色。南氏对爱因斯坦赍
志而没很是惋惜。那潜台词,爱因斯坦如果向他请教,大概就能学会不靠机器在
空中飞行的神通。

这一个小小的例证反映出南氏对待科学的一贯之道:为让人相信自己,不耻
下问请出科学来做证,一旦科学和自己的哲学相抵牾就毫不客气把科学一脚踢开。
和我国意识形态惺惺相惜,都当哲学最高最大最全,是一切学问的一个总头。其
地位等于西游记里那个总钻风--管一切小妖。只不过南氏所信奉之哲学和我国
所信奉之哲学风马牛不相及。

因为吞了哲学这个义和团师兄的符,从此自以为刀抢不入,这是国学家的通
病,南怀瑾尤其害得不轻。食古不化,病入膏肓。所以虽然自称看破红尘,却忘
不了人间鸡虫得失,耐不住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寂寞。也幸好如此才自暴其丑。
不然要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说您的《易经》,裁您的《论语》,
我们看不懂那些黑话,哪有机缘弄明白南氏的深浅。下面就让我们见识见识南氏
的真学问。

南氏之书甚多,所有作品共通之处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比如《孟子旁通》
洋洋洒洒说了几十页,还轮不到孟子上场。就象古笑话说的吃大包子吃了几天几
夜还没吃到馅,却吃出一块石碑,上书一行大字:离馅三十里。言不及义是第一
大特点,第二大特点是哲学在胸,百无禁忌。什么都敢说。所以不看不知道,一
看吓一跳。类似爱因斯坦的例子在南氏诸作中多得触目惊心。略拈几则以见大意:
山魈是有的;人类祖先来自光音天,因吃了地球上的物品肉身痴重不能飞升;中
国地下有几千里长一个地洞;飞碟自南北极飞起;易经是上个冰期的残留和见证;
西游记这部书其实这不是小说,乃是用隐语写成的一本修习内丹术的宝典,其中
微言大义自古迄今没几个人能读懂……一桩桩一件件奇谈怪论层出不穷。令读者
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南氏师法孔子,述而不作。如上的例子基本都有出处,并非南氏戛戛独造。
这些伪科学资料或来自西方近现代,或来自中国古藉。但南氏说来仿佛亲眼目睹
一般。孩子们恐怕会以为南氏是一腹笥甚广的童话大王。说到童话,我十分钦佩
《皇帝的新装》里那两个骗子。十分高明,能将寸缕皆无说成不啻华衮,并且面
不改色心不跳。最后一人背一大麻袋,富贵而归故乡。

我心里想问一句,您这是蒙谁哪。但也许这老先生不是有意蒙人,他也是受
害者,真的信这个。都是科幻小说看太多中了毒。马丁·加德纳有一书《科学与
谬误》,专揭这些西洋景,是一极好的解毒剂。但这书我想南氏是不屑读的。马
丁·加德纳未曾揭露的中国科幻部分,特别对南怀瑾这种恨不能返回三代去的人
有杀伤力。因此才将佛书中夸诞语子书中寓言集部中故事信以为真。

更可能姑妄言之是南氏独特的讲话风格,收束不住不免流为炫博矜奇,某些
褒扬文章里介绍的“他那独特的幽默的风格”对此是一种最好的解释。我理解所
谓幽默就是指能让人开心。所以,最近有点烦的朋友,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有福了。
有一种开卷有益笑疗法,假如想尝试一下,南氏之书就是最好的材料。一册在手,
一页页翻下去,可以解颐,可以喷饭。什么相声小品情景喜剧,什么周星驰金凯
瑞之疗效通通不如。不过有一种危险要预先警告,女孩子爱夸张地说,“笑死我
了。”读南氏书真可能有性命之虞。

唯一遗憾的是南氏书虽然有这种奇特功能,但缺了一句believe it or not,
那些钻牛角尖缺乏幽默感,将南氏奉若神明的读者只怕不能姑妄听之。

人都称这位老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古不博古我是不知道,既然他生今
之世则古之道,那就关起门来躲在家里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破译什么儒家道家佛
家,什么释教耶教回教,什么易经道德经楞严经圣经古兰经总之凡经都破译都归
他管那些玩艺别人也不熟不会和他争,也可以骗几个善男信女弄俩钱花花晚年丰
衣足食。居然还不知足,也敢来人前现世对当代的事瞎白活,大家就不能装着不
知道有这么号人物了。

照我看这位老先生就是个捡破烂的老头,在古人的垃圾堆当然他叫做古董铺
里搜罗爬剔又挖又刨,那垃圾堆实在太大,他老人家又老花眼,虽然捡了一辈子
用功不可谓不勤,可惜所得都是赝品。拾起破竹杆、烂抹布,当是子牙钓鱼杆,
耶酥裹尸布;看见一池臭水,说是杨贵妃洗澡水;其中货真价实的文物是捡了几
枚古人的胆结石,但他楞说那是舍利子,不仅自己供着每天顶礼膜拜,还拉着别
人一起三拜九叩。

好了,没必要这么绕弯子,否则就成了南氏疏证古籍的文风。打开天窗说亮
话,我是这么看南怀瑾的:哪里是什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分明是一个集古今中
外之糟粕于一身的妄人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7-23 00:19:45 | 只看该作者
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




      南方周末    2004-07-08 15:49:56



        □薛涌
        
        “我不是不想学中文,只是一见中文老师心里就烦。跟英文老师读书,人家
循循善诱,双方平等讨论。中文老师上来就说你要记住这个,背诵那个,连为什么也不
解释。谁有那个耐心?”

        由当代“大儒”蒋庆先生编纂的12册“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即将问
世。蒋先生在后记中称:“近世以降,斯文见黜;经书之厄,甚于秦火。”本来以为他
讲的是“文革”。但他似乎生怕别人搞错,特别申明他所指的是1912年。那年“蔡元培
上台担任教育总长,一上任就废除了小学‘读经科’。从此,这个教育体系中没有了经
典教育。中华民族成了抛弃自己经典的民族,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种教育的后果
:‘礼崩乐坏’,‘学绝道丧’”。
        众所周知,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的精神主持北大,开创了近代中国为数不
多的优良学术与文化传统。他当教育总长废了读经,却并没有去焚书,如何能与焚书坑
儒的秦始皇相比?如此厚诬前贤,不知道蒋先生守的是哪路“道统”?
        那么,蔡元培是否应该废除读经呢?看看蒋先生搞的名堂就明白。蒋先生编
的这套“诵本”,从《诗经》、《孝经》,到王阳明的《传习录》,共19部儒家经典,
洋洋15万字,832课。对象是3到12岁的孩子。而且,这些内容是要求孩子们背诵的!蒋
先生称:“蒙学教育就是背诵教育。孩子12岁以前背诵能力强,称为‘语言模仿期’,
12岁以后接受能力强,是‘理性理解期’。背诵经典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
长大后就逐渐会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一句话,他所提倡的读经,就是要强迫孩子在
3-12岁期间背15万字自己并不懂的东西。
        这套东西不该废除吗?笔者有幸早生几十年,没有赶上蒋先生读经运动的洗
礼。不过,当年为了高考背某课标准答案的记忆还是有的。其实那时的死记硬背,比蒋
先生的读经教育还人道些。因为当时对背的东西信不信、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至少对
内容还是理解的,知道哪里简单化,哪里荒唐,有时一边背一边心里暗笑,甚至嘴上骂
娘,聊作一番娱乐。可是蒋先生提倡的儿童读经,那些可怜的孩子连背的东西是什么意
思都不明白,如此死背9年书,活生生的孩子也成了呆子。
        再说,如今当个孩子不容易,学校里除了语文外,还有各种功课。这15万字
一背,你还指望孩子有空读别的东西吗?如果这就是读经的话,蔡元培先生将之废除,
不愧为英明之举。至少他捍卫了少年儿童的人权,也保证了孩子们有精力来接触多元的
文化。
        不过,蔡元培先生废了读经,却没有禁止读经。那些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
自有其价值。但是,如何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下一代所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一
个值得广泛探讨的问题。在海外养过孩子的中国人大多理解我们真正的文化困境是什
么。我们希望孩子接受中国文化,坚持和孩子讲中文。但是,孩子一旦能够读书,麻烦
就来了。中文里没有孩子可读的东西。和英文读物竞争,怎么也竞争不过。孩子的心一
下子就被英文世界吸引过去,你怎么引导也不行。比如E.B.White和语言大师William 
Strunk,写过一本仅80多页的小书The Elements of Style,讲英文写作的基本规
则,大概是最重要的一本英语写作的读物了,对英语的影响,也许可以和韦氏大字典相
比。可是人家这么一位大师,还专门给孩子写书,讲一头猪和一个蜘蛛生死友谊的童
话,读得孩子也哭,大人也哭。里面有忠诚,有信赖,有超越生死的友情和爱。你要拿
蒋先生编的12册经书和人家竞争吗?GOOD LUCK!(祝你好运!)
        一位友人在新加坡碰到一个华裔的孩子,那孩子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是不
想学中文,只是一见中文老师心里就烦。跟英文老师读书,人家循循善诱,双方平等讨
论。中文老师上来就说你要记住这个,背诵那个,连为什么也不解释。谁有那个耐心
?”
        如今儿童心理学已经相当发达,学者们作了许多调查、实验。不知道蒋先生
观察了多少孩子,有多少数据,凭什么就说12岁以前是“语言模仿期”,就得死记硬
背,12岁以后是“理性理解期”,会逐渐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笔者自己5岁的孩子在
美国的幼儿园长大,从来没有背过什么,甚至没有读书识字。但是,她3岁就在问:
“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人,那么谁创造了上帝?”“哪里是世界的尽头?”笔者鼓励她读
书识字,说知识都是从书上来的。她马上反问:“写第一本书的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
        孩子4岁时老师告诉她“黄金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同样
的话,儒家的经典中和基督教的经典中全讲了。但不幸的是,我们这里这一定律一般不
被当作孩子所需要学的第一道德戒律,而且即使传授给孩子也是蒋先生那样的死记硬背
的方式。可是在我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老师把这句话告诉孩子后,马上在孩子们玩耍
时的各种冲突中活生生地演义出来:你抢了人家的玩具吗?难道你希望自己的玩具被人
家抢吗?孩子回到家,小小年纪就知道要等做饭的妈妈来一起吃饭,否则就不公平,就
不合黄金定律。她可从来没有背过什么“孝经”,她在“语言模仿期”也会思想,会挑
战大人的说法。
        看蒋先生的工程,笔者觉得难以达到振兴中华文化的目的。相反,以笔者看
来,以蒋先生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如果得势,我们就会有回到蒙昧之虞。
        (作者系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7-23 00:25:55 | 只看该作者
方舟子行文过于刻薄,不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7-23 09:33:05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孔子还分辨不出两小儿辨日谁对谁错呢,这很正常。

三楼这个丁阿拉揪住别人的几个错误便沾沾自喜,不免有些失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7-24 01:11:08 | 只看该作者
xuliqun+-->引用:xuliqun 方舟子行文过于刻薄,不喜欢
喜欢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7-24 01:13:58 | 只看该作者
惟惟爸+-->引用:惟惟爸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孔子还分辨不出两小儿辨日谁对谁错呢,这很正常。

三楼这个丁阿拉揪住别人的几个错误便沾沾自喜,不免有些失态了。
分辨不出和信口雌黄是两个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7-24 18:30:23 | 只看该作者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不是完人,如果信奉一个人就要吹捧者个人的话就走过了,但如果就靠挑刺来看人的话更被人看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7-24 18:45:22 | 只看该作者
xuliqun+-->引用:xuliqun 方舟子行文过于刻薄,不喜欢
相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 我更喜欢方舟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05 , Processed in 0.08606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